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二氢杨梅素含量作为比较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对二氢杨梅素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5℃+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0+超声提取时间45min,此条件下显齿蛇葡萄叶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为25.12%;与正交试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率(25.16%)接近。  相似文献   

2.
柴胡多糖的分子量测定及单糖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柴胡中提取分离柴胡精多糖(BPP2),并对其分子量和单糖组成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柴胡精多糖(BP),用DEAE纤维素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GPC法测定BPP2的分子量,TLC、HPLC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研究。[结果]BPP2的分子量约为67836,由鼠李糖(Rha)、木糖(Xyl)、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和葡萄糖(Glc)5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2.19∶1.00∶3.21∶2.27∶2.44。[结论]柴胡多糖BPP2是由5种单糖组成的纯一杂多糖,分子量为67836。  相似文献   

3.
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法从显齿蛇葡萄中提取二氢杨梅素,并对二氢杨梅素进行了纯化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提取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时间为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得率最大;重结晶5次后总黄酮纯度由原来的68.51%提高至91.0%。[结论]该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来源易,作为抗氧化剂生产工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4.
旨在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le)正常叶片及其被细长叶表生菌[Exobasidium gracile(shirai) Syd]寄生后形成的变态叶片茶耳叶片中提取获得水提液及粗多糖,并对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采用水提法从油茶叶片中获得油茶叶滤液(CF)和茶耳滤液(TF),通过醇沉法获得油茶粗多糖(CCP)和茶耳粗多糖(TCP)。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等方法进行理化性质、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等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被细长叶表真菌寄生后的茶耳的抗氧化性明显优于未被寄生的油茶叶,油茶叶多糖主要由甘露糖(Man)、氨基葡萄糖(GlcN)、半乳糖醛酸(Gal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5种单糖组成,比例为3.0%∶5.8%∶22.3%∶19.7%∶16.0%。茶耳多糖主要由甘露糖(Man)、半乳糖醛酸(Gal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4种单糖组成,比例为23.8%∶20.7%∶22.9...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法提取红松松子壳多糖(PPSP),分离纯化得到两种主要成分 PPSP2-2 和 PPSP3-1。通 过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检 测 所 含 单 糖 种 类 及 比 例 , PPSP2-2 单 糖 组 成 及 其 摩 尔 比 为Man:Rha:Glc A:Gal A:Glc:Gal:Xyl:Ara:Fuc=7.2:12.2:3.6:11.8:11.0:20.2:10.5:18.4:5.1;PPSP3-1 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为 Man:Rha:Glc A:Gal A:Glc:Gal:Xyl:Ara:Fuc=4.6:5.6:2.9:44.9:23.8:9.1:2.5:5.2:1.3。通过红外检测法确定 PPSP2-2 是以吡喃糖的酸性糖形式存在,结构中存在 α 构型糖苷键,确定 PPSP3-1 是酸性糖,并且存在吡喃糖。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法提取红松松子壳多糖(PPSP),分离纯化得到两种主要成分PPSP2-2和PPSP3-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所含单糖种类及比例,PPSP2-2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为Man∶Rha∶GlcA∶GalA∶Glc∶Gal∶Xyl∶Ara∶Fuc=7.2∶12.2∶3.6∶11.8∶11.0∶20.2∶10.5∶18.4∶5.1;PPSP3-1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为Man∶Rha∶GlcA∶GalA∶Glc∶Gal∶Xyl∶Ara∶Fuc=4.6∶5.6∶2.9∶44.9∶23.8∶9.1∶2.5∶5.2∶1.3。通过红外检测法确定PPSP2-2是以吡喃糖的酸性糖形式存在,结构中存在α构型糖苷键,确定PPSP3-1是酸性糖,并且存在吡喃糖。  相似文献   

7.
列当多糖的提取与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凤霞  赵权 《特产研究》2003,25(2):43-44
从列当中可提取约7%的水溶性粗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得总糖含量为32.3%。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其单糖组成为Ara,Fuc,Xyl,Gal,Glc,其组成摩尔比依次为1:9.04:0.54:1.95:16.58。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亚临界水提取平菇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亚临界水技术提取平菇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影响平菇多糖得率的因素,确定亚临界水提取平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亚临界水提取平菇多糖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且提取温度对平菇多糖得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150℃,料液比1∶20 g/ml,5 MPa提取7 min,该条件下平菇多糖得率为13.65%。[结论]研究可为平菇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桑叶多糖的碱性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取桑叶多糖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提取桑叶中的多糖,从浸提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方面对提取率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碱性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桑叶多糖氢氧化钠提取的最佳条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液浓度为0.5 mol/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4 h。正交试验筛选出桑叶中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提浓度为1.5 mol/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4 h,多糖含量为2.55%。[结论]提取时间对桑叶多糖的提取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比,使得提取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10.
水法提取普洱茶茶多糖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婷  谭胜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82-7384
[目的]筛选热水浸提法提取普洱茶中水溶性茶多糖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普洱茶中的水溶性茶多糖,根据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普洱茶水溶性多糖浸提工艺优选因素组合。[结果]影响普洱茶茶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时间提取次数浸提温度料液比;最佳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20 g/ml、温度90℃、时间1.5 h、浸提2次;在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下进行浸提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率是54.5%。[结论]为普洱茶中茶多糖的提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岩  赵宏  王宇亮  初维  张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137-140
[目的]分离纯化白蔹多糖,研究白蔹均一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白蔹多糖,通过三氯乙酸法脱除蛋白,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和DEAE Cellulose DE-52对白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鉴定纯度并测定分子量,PMP柱前衍生化测定单糖组成,采用MTT法测定均一多糖对Con A和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AJM-A均一多糖分子量为1.29×105u,由甘露糖(Man)、鼠李糖(Rha)、葡萄糖醛酸(Glc A)、半乳糖(Gal)、葡萄糖(Glc)、木糖(Xly)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36∶1.87∶2.02∶1.58∶1.04,均一多糖对Con A诱导的T淋巴细胞和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有较显著的增殖作用。[结论]PAJM-A是一种新的白蔹均一多糖,并与Con A、LPS对T、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协同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提取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蒸煮液中的多糖组分,采用20%、40%、60%、80%不同浓度分级醇沉得到粗多糖组分RPCL1、RPCL2、RPCL3和RPCL4,并对每部分多糖进行纯度、回收率的计算、刚果红试验、红外光谱、差示量热扫描和单糖组成分析,以及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60%(RPCL3)乙醇沉淀的多糖纯度最高,达73. 46%,回收率也最高,可达48. 31%,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分(P0. 05);只有RPCL1存在三螺旋结构; 4种多糖组分的红外光谱差别不大,但差示量热扫描结果相差很大,可见各组分多糖的糖链空间结构差别较大;岩藻糖(Fuc)和葡萄糖(Glc)在4种多糖组分中全部检测到,葡萄糖醛酸(Glc UA)在RPCL2和RPCL3多糖组分中检测到,半乳糖醛酸(Gal UA)在RPCL2、RPCL3、RPCL4多糖组分中检测到,氨基半乳糖盐酸盐(Gal N)和氨基葡萄糖(Glc N)在4种多糖组分中均未检测到;抗氧化性测定结果显示,随着糖浓度的不断增加,4种多糖组分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逐渐增强,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研究表明,4种多糖组分在纯度、单糖组成、糖链空间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明  张秀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24-6525,6528
[目的]探讨金针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通过正交设计,考察浸提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提取pH值等因素对金针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多糖提取条件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pH值。金针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90℃,浸提pH值6.0。此条件下多糖得率1.58%。[结论]此提取工艺参数可以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秀珍菇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秀珍菇菌丝体多糖,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秀珍菇菌丝体多糖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0 g/ml,提取时间50 min,超声功率60 W。在此条件下,秀珍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率为25.52%。[结论]试验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适合秀珍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
以枯草芽孢杆菌B1⑥菌株为材料,在前期优化发酵条件和胞外多糖提取的基础上,经过DEAE-52柱层析,分离出两个胞外多糖成分,对其中含量较高的胞外多糖EPSI进行单糖组分分析。EPSI组分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EPSI不具有Glu、Gal、Man、Xyl、Rha、Sor和Fuc 7种单糖成分,含有少量Ara,成分较简单。这个研究结果可为枯草芽孢杆菌胞外多糖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秀泉  于荣敏  刘柯  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82-12085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多糖的提取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了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来确定茅苍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茅苍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7℃,料液比1∶22,提取时间3.1 h。在此最佳条件下,茅苍术多糖的提取率为2.12%。[结论]该研究对大规模提取茅苍术多糖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木瓜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时间对木瓜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超声提取法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0(g/ml),提取温度80℃,超声功率180 W,超声时间50min;在此条件下,木瓜多糖的最佳提取率为12.81%。[结论]超声波强化提取木瓜多糖效果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18.
酶法提取格尔木枸杞中多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提取格尔木产枸杞中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枸杞中多糖的得率为指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酶质量分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提取枸杞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4个因素对酶法提取枸杞多糖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料液比>酶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3D1,即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20 min,料液比为1∶20 g/ml,酶质量分数为0.5%,该条件下格尔木产枸杞中多糖得率为2.949 8%。[结论]研究可为格尔木枸杞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唐迪  张敏  赵婷  仰榴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654-2655,2658
[目的]研究葛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温度、液料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对葛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90℃、液料比(V/W)15∶1、浸提3 h、浸提2次;在最佳条件下,葛根多糖得率为13.95%。[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葛根多糖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敏晶  李成方  刘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22-10923,10925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海燕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下,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海燕多糖提取率的首要因素为料液比,其次是提取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海燕多糖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温度为40℃。[结论]该研究为海燕多糖的开发和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