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完善海罂粟属(Glaucium L.)的系统分类,了解各种之间的抗旱性差别,为新疆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罂粟属(Glaucium L.)3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和叶解剖学特征,测量并统计了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组织结构紧密度等指标.[结果]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和无规则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波状和深波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下陷,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气孔器类型均以无规则和四分体型为主,偶有不等细胞型;上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下表皮;叶片均为异面叶.[结论]海罂粟属植物气孔器和叶表皮细胞特征在种间差异比较明显,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新疆海罂粟(G.squamigerum Karelin & Kirilov)的抗旱能力最强,海罂粟(G.fimbrilligerum Boissier)次之,天山海罂粟(G.elegans Fischer & C.A.Meyer)最弱.  相似文献   

2.
应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技术,对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和狭苞橐吾(L.intermedia)的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相似,均为背腹型叶,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且下表皮的气孔数量多于上表皮的;两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栅海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应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技术,对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和狭苞橐吾(L.intermedia)的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相似,均为背腹型叶,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且下表皮的气孔数量多于上表皮的;两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栅海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对白城地区盐碱生态环境生长的豆科3种植物进行结构研究,首次在苦参叶的下表皮及叶柄的表皮上发现了盐腺。紫穗槐以聚盐和泌盐两种方式抗盐。兴安胡枝子在叶柄的皮层中以及韧皮部和木质部间以及髓细胞中都有少数含晶细胞分布。兴安胡枝子的抗盐方式属于聚盐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前胡属6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 从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前胡(P.praeruptori)的叶片气孔仅存在于下表皮,红前胡(P.rubricaule),松潘前胡(P.songpanens),长前胡(P.turgeniifolii),滇西前胡(P.delavayi)和刺尖前胡(P.elegans)的叶片两面表皮均有气孔;气孔类型均为不规则形;上下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可区分为近平直、浅波状和深波状;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属内种间,尤其是在近缘种间有所差异,可以作为鉴别特征。六种前胡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对大叶榕(Ficus virens 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和细叶榕(F.microcarpa Linn.F.)的叶片解剖结构以及电镜下气孔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对大叶榕和细叶榕叶片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大叶榕叶肉无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为等面叶,叶肉细胞排列紧密;上、下表皮由单层细胞构成,角质层极薄,下表皮上的角质膜呈网状凸起;气孔密度大,分布在下表皮并明显突起,在气孔周围没有角质层拱盖.细叶榕为异面叶,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上、下表皮由2层  相似文献   

7.
以刮片法研究了10种木本植物、10种草本植物以及2种水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结果表明:木本植物叶片的气孔均分布在下表皮,上表皮没有气孔;双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其中上表皮的气孔数量少于下表皮;单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少数单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上表皮有少量气孔分布;浮叶型水生植物叶片的气孔仅分布于上表皮,下表皮无气孔分布;挺水植物叶片的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且下表皮的数量多于上表皮.另外,同一物种幼嫩叶片的气孔密度普遍大于成熟叶片;木本植物树冠外层叶片的气孔密度高于树冠内层叶片;木本植物叶的气孔密度通常大于草本植物;说明环境因素对植物叶片气孔密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何桂芳  何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60-13261
[目的]分析叶片解剖结构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达坂山地区(海拔4 000m)的苞叶雪莲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苞叶雪莲为异面叶;角质层较厚;表皮细胞为单层,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分布,气孔不下陷;栅栏组织较发达,通常由2~3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存在大量的细胞间隙。[结论]这些特征是高山地区各种生态因子长期胁迫的结果,是苞叶雪莲对特殊生态环境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9.
长白鸢尾叶片的解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SEM)技术、常规石蜡切片技术,以及光学显微镜对长白鸢尾叶片结构,表皮、角质层及气孔器的形态结构,气孔外拱盖及拱盖内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白鸢尾叶片表皮细胞多为矩形,垂周壁为平直。叶片两面均有气孔器,其类型为无规则形,气孔下陷明显。角质层致密,具乳突,维管组织发达。这些形态特征是植物自身对环境抗旱适应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野生头花蓼、GAP基地种植头花蓼、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选育的四倍体及其二倍体头花蓼品种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期望为头花蓼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迹法,分别对4种头花蓼叶片结构和叶表皮进行观测。[结果]头花蓼叶片气孔器为无规则型,上表皮气孔数明显少于下表皮。表皮毛仅分布于叶脉上,下表皮相对较多。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2个部分,其中栅栏组织2列,细胞呈长柱形;海绵组织细胞近圆形,排列疏松。叶脉为外韧维管束类型,主脉具两个维管束,上下排列,近轴面维管束较小,其韧皮部朝下,木质部朝上;远轴面维管束相对较大,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与近轴面维管束相反。[结论]在研究的4个头花蓼材料中,与其他3个二倍体品种相比,多倍体形态解剖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四倍体品种气孔密度较小,叶片较厚,栅栏组织发达,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以3种胡杨叶片结构性状与其光合特性间关系为切入点揭示荒漠植物叶的抗旱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胡杨老树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值在叶形上均表现为锯齿卵形叶>近卵形叶>披针形叶,且差异显著;而从幼树到老树发育过程中,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有显著增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没有明显差异.(2)幼树到老树发育过程中,胡杨叶片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表皮组织厚度、外层细胞壁厚度、气孔密度、气孔大小以及叶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且锯齿卵形叶与披针形叶差异显著,具备向旱生叶过渡的特征.(3)胡杨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变化是由栅栏组织厚度和表皮组织厚度决定的;蒸腾速率变化主要由气孔大小和表皮组织厚度决定;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是由气孔密度和角质层厚度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明卫矛属(Euonymus L.)植物叶片结构秋冬期的变化。【方法】采集9至12月露天栽培的常绿植物冬青卫矛(E.japonicus Thunb.)、扶芳藤(E.fortunei(Turcz.) Hand.-Mazz.)和落叶植物丝棉木(E.maackii Rupr.)叶片为材料,采用临时制片法观察叶片表皮结构,通过石蜡切片法观察叶片内部结构。【结果】3种植物表皮细胞大小和形态无显著差异,但气孔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丝棉木的气孔分布在上、下表皮,冬青卫矛和扶芳藤的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3种植物叶片上、下角质层和上、下表皮由厚到薄的顺序均为:冬青卫矛>扶芳藤>丝棉木,两种常绿植物叶片下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落叶的丝棉木。三者均为异面叶,内部解剖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冬青卫矛有3层栅栏组织,扶芳藤和丝棉木仅有2层,且冬青卫矛的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脉厚度显著高于另外2种植物,冬青卫矛海绵组织细胞近等径形,排列紧凑,而丝棉木海绵组织存在空隙。三种植物叶片中异细胞和晶体数量依次为:冬青卫矛>扶芳藤>丝棉木,冬青卫矛异细胞和晶体广泛分布于叶脉和叶肉中,扶芳藤则...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2种唐松草属植物的叶进行解剖学研究,分析其叶结构特征,包括栅海比、气孔密度、导管直径以及叶片结构疏密度、紧实度等。结果表明,肾叶唐松草、翼果唐松草叶均为异面型,叶表皮无表皮毛,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气孔为无规则型。肾叶唐松草气孔密度为231个/mm~2,叶片结构疏密度为51.11%;翼果唐松草气孔密度为202个/mm~2,疏密度为55.72%,表明二者气孔密度、疏密度等有所差异,翼果唐松草比肾叶唐松草更加耐阴。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豆蔻属(Amomum L.)2种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与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叶解剖结构特性差异,采用指甲油印痕法和超薄切片法对其叶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叶片在气孔器的分布、气孔器的结构、叶片横切面结构、叶肉细胞超微观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气孔器的数量、气孔器的大小、叶绿体的结构、叶肉细胞贮藏的营养物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草果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分别比阳春砂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大;阳春砂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数目分别比草果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数目多;阳春砂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不太明显,草果叶片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较明显,且栅栏组织排列更加整齐、规则;阳春砂的叶绿体中含有淀粉粒和嗜锇颗粒,细胞质中含有内生菌,草果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脂滴。  相似文献   

15.
以北方常见的3种野生地被植物荠菜、盐芥、紫花地丁为材料,通过徒手切片,观察3种植物的叶片表皮毛、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大小、叶片厚度、叶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脉厚度,测定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CTR)、海绵组织结构紧密度等指标,比较3种植物的抗旱性,为今后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表皮毛及气孔特征上,荠菜和紫花地丁的抗旱能力表现得更强;在解剖结构特征上,盐芥叶片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高于紫花地丁和荠菜,紫花地丁叶片的主脉厚度及CTR明显高于盐芥和荠菜;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显示,3种地被植物抗旱能力表现为紫花地丁最强,盐芥与荠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组织透明法和石蜡切片法比较研究了楠属(Phoebe Nees)5种植物竹叶楠[Phoebe faberi(Hemsl.)Chun]、浙江楠(P.chekiangensis C B Shang)、闽楠[P.bournei(Hemsl.)Yang]、楠木(P.zhennan S.Lee et F N Wei)和紫楠[P.sheareri(Hemsl.)Gamble]叶片中油细胞与黏液细胞的形状、直径、分布密度以及在叶肉中的具体分布。结果表明,5种楠属植物叶片中油细胞均为圆形,直径20~35μm;黏液细胞多为椭圆形,长轴直径30~75μm。2种细胞的分布密度在某些种类之间差异显著。从叶片横切面观察,5种植物的油细胞和黏液细胞均分布于栅栏组织,且靠近上表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阳生植物羽衣甘蓝、花叶扶桑、红花檵木、细叶变叶木及阴生植物紫背万年青、紫背竹芋、红背桂和白蝶合果芋共8种彩叶植物的叶片结构及其显色部位,为探索园林彩叶植物的显色特性和呈色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上述8种植物的新鲜叶片作为材料,用FAA固定后制作叶片结构的临时切片,显微观察摄影并分析.[结果]红背桂、花叶扶桑、羽衣甘蓝、紫背万年青、紫背竹芋这5种植物的显色部位在叶表皮中;细叶变叶木、红花檵木和白蝶合果芋这3种植物的显色部位在叶肉的栅栏组织或海绵组织中.[结论]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显色部位类似,色素存在于叶表皮或叶肉组织中,因此不能以生态习性的类型作为判断彩叶植物显色表达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8种园林彩叶植物叶片显色部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阳生植物羽衣甘蓝、花叶扶桑、红花檵木、细叶变叶木及阴生植物紫背万年青、紫背竹芋、红背桂和白蝶合果芋共8种彩叶植物的叶片结构及其显色部位,为探索园林彩叶植物的显色特性和呈色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上述8种植物的新鲜叶片作为材料,用FAA固定后制作叶片结构的临时切片,显微观察摄影并分析.[结果]红背桂、花叶扶桑、羽衣甘蓝、紫背万年青、紫背竹芋这5种植物的显色部位在叶表皮中;细叶变叶木、红花檵木和白蝶合果芋这3种植物的显色部位在叶肉的栅栏组织或海绵组织中.[结论]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显色部位类似,色素存在于叶表皮或叶肉组织中,因此不能以生态习性的类型作为判断彩叶植物显色表达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肾叶打碗花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青岛海滨地区的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营养器官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肾叶打碗花为典型的泌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分布有由多细胞组成的盐腺;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表皮外被有角质层;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气孔与表皮细胞基本齐平;为异面叶,有发达的栅栏组织.茎表皮上分布有气孔,与表皮细胞齐平;表皮与皮层之间有数层体积较小的厚壁细胞;薄壁细胞内有分泌腔分布;根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大量根毛等.研究结果表明,肾叶打碗花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与其生境相适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桃金娘叶片的结构与其生长环境相适应性,为其保护、引种、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NaOH离析法和石蜡切片的方法对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 Hassk.)叶片进行解剖学观察和研究。[结果]桃金娘叶片为异面叶;表皮角质膜厚,下表皮有密的表皮毛;叶肉组织中有较多的分泌腔;叶脉维管组织和机械组织发达。表皮、叶肉及叶脉基本组织的细胞中常含有单宁。[结论]桃金娘的叶具有较强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属于旱中生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