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分析敦煌地区沙尘暴灾害天气特征以及沙尘暴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沙尘暴天气对当地旅游业的不利影响,以期为丰富气候与旅游研究并提高旅游业应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沙尘暴的成因极其影响我国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至半湿润地区。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具有相当的危害,本文针对我国历年的沙尘暴灾害天气,较全面地分析了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我国的路径。天气、气候条件是沙尘暴天气发生和强度的主导因素,气温、降水、植被、地貌、人类活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取敦煌、瓜洲、玉门、酒泉、金塔5个气象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区域平均及相关对比分析的方法,将酒泉市区域沙尘暴天气的气候特征与地面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沙尘暴天气的发展和加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降水量特少的地区降水对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无明显抑制作用;沙尘暴天气在湿度较大、温度偏高、风力偏小、蒸发量不大的年份发生较少;沙尘暴形成要满足3个条件,包括强冷空气、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冷暖气团的相互作用。大风是影响沙尘暴最为直接的因子,贡献率达95%;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沙尘暴日数预报方程,进行了回报和预报的检验,为预报沙尘暴日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今后的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发挥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锡林郭勒盟地区1961—2012年降水量、温度、大风、沙尘暴等观测资料,分析了锡林郭勒盟地区沙尘暴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初步讨论了下垫面因子与沙尘暴的关系。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地区沙尘暴总体减少的原因是影响沙尘天气气象因子的变化。大风日数与沙尘暴日数的变化趋势非常吻合,具有一致性;年降水量与沙尘暴天气发生日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即降水对沙尘暴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下垫面对锡林郭勒盟地区沙尘暴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沙尘暴与土壤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即下垫面条件对沙尘日数的变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23年4月3—4日南疆西部发生了一次强度大、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沙尘暴天气过程,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受其影响,岳普湖出现了较明显以沙尘天气为主的中度至严重污染事件,影响了当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在分析岳普湖县沙尘暴气候特征的基础上,从环流形势、地形特征、气候背景等方面,探讨了此次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大风沙尘暴天气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处于甘肃河西走廊的武威、金昌等地,由于上游来水和地下水位锐减、人口的快速增长及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长期掠夺式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沙尘暴天气越来越频繁。沙尘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大,引起国家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沙尘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危害,重点阐述了治理生态环境,遏制沙尘暴天气的途径与办法。  相似文献   

7.
2017年5月3日锡林郭勒盟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一次大风、沙尘天气,文章从环流形势、物理量等几个方面对这次沙尘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沙尘暴发生前后,地面气象要素有很明显的变化,午后地面增温最强,大气层结不稳定度显著增大,有利于高空动量下传产生大风,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高空冷涡与强锋区是激发这次沙尘暴的重要动力机制,蒙古气旋是造成这次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4月23日尉犁县罕见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冷高压与热低压,以及二者过渡地带形成的地面强冷锋是主要天气地面影响系统,冷空气促使暖空气进入尉犁县,加之地貌影响及充足的沙源,推动了罕见强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出现,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概述了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的成因、源地和移动路径、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并对沙尘暴发生发展、危害机理以及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更好地预报、预测沙尘暴天气提供一点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分析气象条件对天山北坡中山带牧草返青前期及牧业生产的影响,预测2011年当地牧草返青期,指出当地应预防不利天气对牧业生产的影响,以确保牧业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4~2012年的地面气象月报资料,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和田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地面气象要素和覆被状况对沙尘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2001年4月8日发生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进行天气成因分析,表明:4月8日沙尘暴是西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南下引发的锋后西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南疆、蒙古地面热低压的发生为沙尘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高空西风急流加强南压,动量下传是此次沙尘暴发生的能量基础;2000年春季,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土层疏松,为沙尘暴天气爆发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  相似文献   

13.
一、沙尘暴的概况 1.沙尘暴的定义 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直接表现就是沙尘暴天气,从气象的角度讲沙尘暴天气就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和下垫面条件下,由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天气系统所诱发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沙尘暴是干旱和荒漠区特有的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临清市沙尘天气特征及沙尘天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我们对1961~2010年临清市沙尘天气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60—80年代临清市年沙尘天数呈逐渐减少趋势,变化较明显;90年代较80年代略有上升趋势;2001~2010年沙尘天数变化较明显,为各年代最低值,年平均沙尘天数仅3.9d;沙尘天数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临清市沙尘暴天气只发生在春、夏、冬3个季节,且主要发生在春季,占全年沙尘暴天气总数的59%;秋季无沙尘暴;沙尘暴的月变化明显,其中4月的沙尘暴发生次数为全年最高,约占全年沙尘暴天气总数的31%。临清市沙尘天气以扬沙天气为主,占总沙尘天数的73%;其次是浮尘天气,约占18%;再次为沙尘暴天气,约占9%。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总结了近两年来兰州沙尘天气发生的规律和特征,讨论了沙尘暴天气对兰州空气质量的影响,为空气质量的预报以及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强风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提高对强风、沙尘暴的预报能力,通过对兴安盟南部强风、强沙尘暴天气产生天气成因分析,根据历史天气图和测站要素反映进行综合分析。兴安盟南部强风、强沙尘暴天气与蒙古气旋发生、发展、衰亡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春季。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77-179
采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对甘肃省18个代表站1955-2002年的沙尘暴实测资料,对发生在甘肃省区域性沙尘暴所发生的季节、地理分布、天气分型、移动路径、预报着眼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院强风是产生沙尘暴的动力,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春季沙尘暴,其影响系统主要是蒙古冷涡、强锋区、地面冷锋和系统性高空槽,夏季沙尘暴,其影响系统主要是高空小槽、切变线、冷锋和热低压。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吉林市空气质量监测小时数据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吉林地区2017年5月5—7日一次沙城暴天气中PM10和PM2.5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比对。结果表明:5—7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AQI的主要贡献者是PM10。这表明在沙尘暴天气里,沙尘颗粒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对大气中可吸入颗粒PM10的浓度产生很大的影响;5月6日沙尘暴天气PM10质量浓度呈单峰值趋势,PM2.5质量浓度呈双峰值趋势;PM10质量浓度和PM2.5质量浓度变化与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这场沙尘暴中所带来的沙尘颗粒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对大气中可吸入颗粒PM10的浓度产生很大的影响,PM2.5质量浓度是次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会引起大范围的环境污染,造成人畜伤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通过分析沙尘暴形成的3个基本条件和沙尘暴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阐述减轻沙尘暴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利用肃北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逐月沙尘天气日数资料,对肃北县沙尘天气的月、季、年、年代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肃北县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均以21世纪初出现频率最低;沙尘天气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次之,沙尘暴最少,沙尘天气具有波动减少的趋势;春季沙尘天气最多,夏季次之,秋季最少,各季的沙尘日数均呈波动减少的趋势,其中春季减少最快,秋季次之,夏季减少最慢;浮尘天气主要出现在3—7月,4月出现最多,扬沙天气主要出现在3—8月,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4—6月,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均以5月出现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