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L波段雷达探测时经纬仪观测、观测仪器的架设及观测时间等方面的阐述,以校正L波段雷达的探测精度,保证探测资料的准确性,为气象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网已全面建成,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的应用,对不断提高天气预报服务能力和提高灾害性气象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的业务应用,分析了影响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数据质量的因素,结合阿克苏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得出技术方法,可有效提高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3.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审核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口高空气象探测站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的审核实践,从基值测定、瞬间观测、探空数据、测风数据、施放点、终止层确定及特殊记录处理等方面总结分析了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审核要点,以保证出站记录和报表合格无错,为气象预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高空气象情报和资料。  相似文献   

4.
高空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是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的气象情报和资料的主要来源。随着高空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高空地面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对高空探测系统软件自动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文介绍了L波段软件观测自动化、时间相关及其图文对比,主要是采用C++语言,开发一套L波段雷达观测系统辅助软件,将其与L波段放球软件相关中,达到观测自动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空气象探测过程中出现的天线抖动及"死位"、接收机信号状态等雷达探空仪操作问题,地面瞬间观测、探空记录处理等观测问题,测风记录异常以及发生的复杂天气、突发事件等情况是影响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常见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L波段气象高空探测雷达易学难修。因其集成化程度较高,电路原理图等资料不够详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排除比较困难,因此,机务员要多加分析,善于总结,尽快维修,确保高空探测工作的正常运行。本文对L波段雷达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各地探空站,包括长春探空站L波段雷达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常见故障进行收集并分类。  相似文献   

7.
满洲里地区城市变化对气候资料准确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满洲里地区探测环境变化过程中一些气象要素资料的变化和观测环境中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探测环境城市化使得满洲里地区的温度、风等多种要素资料发生变化,至使气象资料达不到"三性"的要求,城市增温倾向率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等方面分析2010年9月5—7日商丘市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高空低槽和西北冷涡缓慢东移,槽前西南气流输送的暖湿空气辐合上升,以及中低层低涡和切变线的活动,配合南下冷空气,形成了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9.
应用气象资料和卫星云图、雷达等多种现代观测技术建立人工影响天气最佳方案,使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取得更好成效,为减灾防灾发挥更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台站参数设置、确定探空仪序列号、探空仪参数、基值测定、瞬间观测、放球时间校对、复杂天气下施放跟踪要领、探测过程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等方面总结分析了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的技术要点,为气象预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气象情报和资料。  相似文献   

11.
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沈阳棋盘山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2004~2006年在辽宁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人工增雨作业及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并总结出对积层混合云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条件、部位、时机和方法等新一代天气雷达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安庆地区高空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世锋  程正飞  吴月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03-11805
利用新一代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雷达采集安庆地区高空风观测资料,并根据这些观测资料分析该探测站点高空风速、风向频率分布、风的时次变化规律和风稳定度等。结果表明,安庆地区行星边界层上空处在明显的西风带环流中,风向稳定,风速自9000~14000gpm高度为大风区,行星边界层和平流层风向为偏东风。该统计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高空风场、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等提供重要的参量。  相似文献   

13.
毕节倒天河水库蓄水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七星关城区城市生活用水的供给方式、防洪调度决策措施的制订等,水库蓄水信息、降雨过后水库蓄水增加信息是防汛抗旱工作中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分析毕节雷达观测条件与倒天河水库雨量监测能力的关系,将更加有助于开展好基于雷达探测的水库降雨量估测,同时对人工增雨过后的效益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毕节新一代天气雷达与七星关区倒天河水库水位的位置关系并结合毕节雷达探测模式和净空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雨区距离毕节雷达最远处为22km,最近处只有大约4.5km;毕节雷达在集雨区方向有一定的遮挡角;在不考虑雷达高度与水库高度差异的情况下,雷达探测到集雨区上空的高度不高,最高只达到7.3km;水库位于雷达西部,介于255~319°之间,大体呈长方形的样式;根据位置、净空条件和观测模式等几个方面综合情况表明,采用3.4仰角的基本反射率因子或者组合反射率因子(CR37号产品或CR38号产品)作为反演降水的第一手资料是合适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课题组在后期的分析应用中将主要采用37号组合反射率因子产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等资料,对辽宁省新宾县2010年8月5日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冷锋、高空槽是产生此次暴雨的主要系统,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其后部西南暖湿气流向暴雨区输送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为暴雨产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省甘孜县气象局2006年1月-2013年12月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及地面风观测资料为依据,统计分析了地面风杆10 m及距地70 m与摩擦层300 m、600 m、900 m的低空风分布特征。并对其在16个方位角范围内的频率变化及分布结果进行统计,最后从促进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防灾减灾、风能利用及建设甘孜机场等多个方面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对比观测资料差值、差值标准差、降水量累计相对差值、风向相符率及观测资料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等资料评估技术方法,对蓟州国家气象观测站2015年1-12月迁站前后新旧站址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新站各对比观测要素数据与旧站同期观测的数据差异不大,一致性较高;但新旧站址个别月份相对湿度、风速等要素离散性较大,分析其原因主要为周边探测环境的改变。综合以上结果分析新址观测资料具有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ERA Interim 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 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等资料,针对2016 年8 月12 日影响京津冀的一次对流性暴雨进行了成因 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小弟  汤达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71-6274
晴空回波由于强度弱,不易被一般的传统雷达所探测到,所以受探测技术和资料的限制,其研究也不是很多;近年来,随着探测工具的改进,晴空回波也更多地被人们所捕捉,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目前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上,将其应用在实际预报工作中的相关文献很少。在我国,随着我国新一代多普勒雷达陆续投入使用,由于它的功率大、灵敏度高,人们在日常业务中观测到越来越多的晴空大气回波。其多普勒雷达速度为日常短时预报提供了重要的预报依据,对春夏秋季节的临近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意义。如何利用好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的产品,应用晴空回波征兆来对降水、特别是突发性暴雨作出预报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就晴空回波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情况作了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探空事业得到了进步,由于L波段探空系统较为常见,且实际运用较为便捷,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在雷达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探测风速和气温等。为了对雷达运行出现的故障进行维护和维修.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了对探测技术以及维修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在总结已有的维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跟多雷达检测和维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雷达探测资料等,对2013年9月18日包头市的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包头市短时强降水天气主要是由500 hPa短波槽、850 hPa切变线以及低空偏南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高层气流辐散,低层气流辐合,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同时暖湿气流中具有不稳定能量,推动了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出现。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态、强度以及移动方向等特征是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预报预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