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母猪产后常因各种原因引起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少乳症。这些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尤其是6~9月份更明显。本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就三种疾病的有关症状及其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二三联症”是指母猪产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少乳症。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尤其是6-9月份。  相似文献   

3.
<正>母猪产后不食又称母猪产后衰竭症,俗称"赖月子",是母猪产生由于内分泌及机体代谢紊乱,致使母猪机体功能平衡失调而出现的一种产生营养代谢疾病。可导致母猪缺乳或无乳,影响仔猪发育,甚至死亡。兽医临床上,常采用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现将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母猪产后不食的原因及诊治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临床上母猪产后衰竭可分为产生不食症、产后无乳症、产后瘫痪症和产生体温过低症。  相似文献   

4.
正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母猪分娩后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消化系统紊乱和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母猪产后不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表现。此病可造成哺乳母猪泌乳机能降低,仔猪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和抵抗力下降,导致仔猪黄白痢等胃肠道疾病发生或变成僵猪。母猪可因顽固性不食而导致体况损失过大,产生断奶后乏情甚至屡配不孕,影响母猪下胎次的繁殖性能,严重的还会造成母猪衰竭而亡。该病是规模化养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季节最为明显,给养猪  相似文献   

5.
母猪产后不食在规模化猪场较为常见,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季节多发,此病会降低猪场生产效益,加大猪场的经济投入;因此,母猪产后不食是养猪生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分析介绍了母猪产后不食的原因,并从生产管理角度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全面解决母猪产后不食问题,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夏、秋季节天气炎热.处于高温多雨和高湿环境.给病原菌繁殖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母猪分娩时.由于细菌感染引起乳房炎、子宫炎、产褥热及产后不食等产后疾病.此时正值这一系列疾病的高发期,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后常见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少乳症、产后瘫痪、产后厌食、产后子宫脱出,通常称为产后常见病。该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尤其是6月份至9月份更明显,各胎次母猪均可发生,高度培育的品种多出现这类问题。该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笔者就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母猪产后出现的几种病症及防治措施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夏季是母猪繁殖率较低的季节,造成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原因就是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使种猪群产生热应激,具体表现为种母猪发情不明显,采食量下降,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感染几率增加,种公猪精液质量变差等.只有找准原因,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手段去解决母猪夏季受胎率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生产经验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产后停食是从母猪产仔到哺乳结束这段时间内发生以厌食或食欲废绝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该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从而给诊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并且分析了母猪产后停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1发病原因1.1饲喂原因。母猪在产前和产后一周内均饲喂过量,饲料的营养远远大于实际需要量,造成母猪因"顶食"而造成消化不良导致厌食。1.2营养不良。妊娠期间喂养单一,导致母猪营  相似文献   

10.
1 常见的母猪产后疾病种类分析 1.1 母猪顽固性便秘病症 在当前养猪生殖生产过程中,顽固性便秘是母猪产后出现的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疾病特征表现为母猪的食欲比以往衰减,活动性减弱,体质变差,粪便呈算盘珠状.母猪顽固性便秘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母猪内分泌失调,由此引起虚火旺盛,肠胃蠕动减慢;二是夏季的持续高温会引起母猪的高热反应,导致母猪自身的代谢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便秘;三是母猪在产后缺乏一定的运动,饲养场所的狭窄,空间范围不足,导致母猪活动减少,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最后就是在母猪产后的饲料中缺乏粗纤维,导致排泄不畅.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产后不食症是针对母猪在分娩到哺乳结束期间内的食欲低下或者废绝等症状。母猪产后不食有着多发性的病因,属于母猪在哺乳期期间的产后机体功能衰竭,胃肠机能紊乱性的疾病,从而产生营养代谢和机体平衡失调。它的病理特征表现为产后的母猪抵抗力的下降,不进食,粪便干黄,无尿或尿少,乳汁分泌量少,逐渐消瘦,仔猪生长发育不良等。1母猪产后不食的病因分析母猪产后不食一般是由于内在和外在两部分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12.
<正>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PPDS)易言之,母猪产仔后泌乳出现障碍,亦称作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本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病例产后泌乳不足或无乳,乳房硬肿(乳腺炎),发热不食,多伴有子宫内膜炎。该产后疾病会造成仔猪吮乳不足而使仔猪表现饥饿、营养不良,形体消瘦,并发感染各种疾病,致其生长停滞,成活率降低,成为弱仔或僵猪,甚至衰竭而亡,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1病因1.1饲养管理及环境本病多见于高温高湿的夏秋时节,该季节天气闷热潮湿,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母猪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在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的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母猪子宫内膜炎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母猪产后发病率明显  相似文献   

14.
母猪产后败血症是指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的产后疾病,临床上按病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是母猪常见多发的产后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是造成母猪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受到饲养及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母猪产后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母猪的产后恢复,甚至会导致死亡.母猪生产后机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极易诱发产后疾病,如产后缺奶、产后瘫痪等,及时做好诊治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避免经济受损.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高热是养猪企业中最常见的一种内产科疾病,严格的讲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疾病名称,是由各种不同原因的感染,如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及其它外科感染等引起体温升高的疾病症状,也有一些不明原因导致产后高热不退。临床上的一系列常规疗法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针对变化多端的病因需要仔细甄别,区别对待。在治疗产后高热时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收效甚好。现以某养殖公司的母猪发生的产后高热为例,综述如下:1头母猪产后即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差,体温高,呈弛张热型(上午比正常体温稍高,下午则高达42℃以上),多种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笔…  相似文献   

17.
猪对外界因素刺激较敏感,抗应激能力较弱,夏季高温多湿环境对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介绍暑热环境对母猪的产后恢复发情、受胎率,公畜的精液性状及其受胎成绩等的影响。一、对母猪的影响:夏季的母猪繁殖成绩下降的原因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一种成本低廉、获取便利且适宜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用于缓解生产母猪热应激的解决方案,试验在生产母猪饲料中分别添加紫珠草提取物、蚯蚓液和空心菜,对比分析了母猪血清生化指标、繁殖性能、日采食量及产后便秘的情况。结果表明:蚯蚓液会显著降低血清K~+和三酰甘油浓度,空心菜极显著降低血清Cl~-浓度;紫珠草提取物能显著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空心菜显著降低了母猪的繁殖性能;紫珠草提取物具有增加母猪采食量和改善产后便秘的趋势。说明紫珠草提取物可以缓解热应激对母猪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建议生产母猪直接利用空心菜。  相似文献   

19.
母猪无乳综合征,又称母猪泌乳失败,是母猪产后的常发病之一,其特征是在母猪产后1~3d逐渐表现少乳或无乳、厌食、便秘、对仔猪淡漠等,仔猪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母乳而表现饥饿、低血糖、逐渐消瘦,因感染其他疾病(下痢)而衰竭死亡或成为弱仔、僵猪.该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尤其是6~9月份易发病,死亡率较高,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产后母猪及新生仔猪的护理 ,是养猪日常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一个较大的问题 ,它既涉及到母猪机体恢复的快慢和母猪是否能继续正常繁殖的问题 ,又涉及到仔猪的日后生长发育。根据笔者多年经验 ,现就几个方面谈谈产后母猪及新生仔猪的护理。1 产后母猪的护理母猪在分娩过程中 ,整个机体发生剧烈的变化 ,机体抵抗力减弱 ,很容易受到细菌及病毒的侵袭。因此 ,对于产后及流产后的母猪应重视护理工作 ,以促使母猪尽快恢复正常 ,并防止发生产后疾病。母猪产后外阴部的清洁。用消毒溶液清洗母猪的外阴部、尾巴及后躯。产后阴门松弛 ,卧下时阴道黏膜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