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东三省部分区域。短梗五加除药食两用外,还可作为城市绿化及观赏植物。目前,短梗五加尚无定型品种,只能采用优良株系的无性繁殖苗和实生苗作为生产用苗,而有性繁殖因种子自然成熟度仅在30%左右,并且后熟时间长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繁育短梗五加苗木在生产中处于薄弱环节,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克服育苗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为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东三省部分区域.短梗五加除药食两用外,还可作为城市绿化及观赏植物.目前,短梗五加尚无定型品种,只能采用优良株系的无性繁殖苗和实生苗作为生产用苗,而有性繁殖因种子自然成熟度仅在30%左右,并且后熟时间长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繁育短梗五加苗木在生产中处于薄弱环节,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克服育苗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为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5,(7)
目前,短梗五加(药膳两用植物)的食药用价值已被人们充分认可,苗木的市场需求量正逐年增加。采用传统的种子繁殖方法不但周期长、芽率低,而且后代的变异性很大。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不但可加快苗木的繁殖周期,还可实现工厂化育苗,保持母本苗木优良性状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短梗五加与人参同为五加科植物,与刺五加(老虎撩子)、细柱五加(五加皮)同为五加属植物,是辽东山区人们喜食的野蔬珍品。辽东是短梗五加野生资源的主产区,随着野生资源的日渐减少,人们对短梗五加进行有性繁殖,获得成功,并研制出系列产品。本文简单介绍新资源食品短梗五加开发应用初报,为科学开发短梗五加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短梗五加人工育苗多年来一直是生产上的难题,从而影响了生产发展;为此,我们经过3年的探索,初步掌握了五味子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 1 实生苗培育  相似文献   

6.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与刺五加是同科同属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长于针阔混交林内,林缘、灌木丛间及溪流附近。由于短梗五加嫩茎具有无污染、口味独特,具有保健功能,所以短梗五加已成为东北传统食用的精品山野菜。文章介绍了短梗五加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7.
总结菜用短梗五加小拱棚促成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整地做畦、苗木栽植、畦地管理、扣拱膜、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短梗五加在当地的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8.
冷棚菜用短梗五加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超 《农民致富之友》2014,(2):195-195,234
几年来,在全县对冷棚菜用短梗五加进行多地多点试验,探讨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种子处理、苗木繁育、栽植技术、栽植后管理及采收是高产栽培技术关键环节。尤其是种子处理和平茬对冷棚菜用短梗五加的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短梗五加栽植地选择及整地、栽植技术、栽后管理以及采收和贮运管理4个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药膳两用短梗五加的人工栽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短梗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药食两用植物,其嫩茎俗称"刺拐棒",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主产东北,河北有少量分布,朝鲜也有分布。在短梗五加人工栽培中,病、虫、草害时有发生,影响着短梗五加的质量与产量。1栽培管理防草害1.1田面覆盖短梗五加春季移栽后,立即用稻草或其它作物秸秆覆盖田面,厚度5cm,既可防草,又能保水,同时还可疏松土壤,防止病害,一举多得。1.2加大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Science (New York, N.Y.)》1942,95(2466):356-357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