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方矮化甜樱桃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以"吉塞拉5号"和"吉塞拉6号"为砧木的甜樱桃嫁接苗,经过观察其在南方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的生长习性、物候期等,在园地和设施、品种选择、定植和树形培养、花果期管理、采后管理、越冬管理、灾害防控和病虫害防治方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南方地区矮化甜樱桃设施栽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甜樱桃属温带落叶果树,喜干燥凉爽气候。在南方地区甜樱桃因需冷量不足,花期温度较原产地高以及经常遭遇连续阴雨等天气,造成南方地区栽培的甜樱桃产量低、品质差。如何通过栽培管理等措施提高南方地区栽培的甜樱桃产量和品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南方地区的环境和气候特征,从建园、品种选择、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入手,总结制定出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南方地区甜樱桃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甜樱桃产业在南方地区的发展,减少南方地区甜樱桃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本文总结了南方地区甜樱桃上常见的细菌性穿孔病、叶斑病、流胶病、蚧壳虫类、金龟子类、梨小食心虫、天牛等19种病虫害。结合前人研究及生产经验提出甜樱桃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主要为合理管理樱桃园,科学施肥,及时涂白,人工捕杀,物理诱杀,性激素诱杀,释放天敌,以及在甜樱桃不同生长期进行药剂防治,以期为甜樱桃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避雨栽培可提高甜樱桃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在多雨地区。笔者从生长环境、物候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病虫害五个角度,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了避雨栽培对甜樱桃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了避雨设施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南方多雨地区栽培甜樱桃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避雨栽培可提高甜樱桃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在多雨地区效果明显。本文综述了避雨栽培概况,并结合前人的研究,从生长环境、物候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病虫害5个方面分析了避雨栽培对甜樱桃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避雨设施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南方多雨地区栽培甜樱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篱架在甜樱桃设施栽培中的应用,依据多年的实践和观察,现将适合南方地区甜樱桃设施栽培的篱架结构及配套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浙江台州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红蜜、拉宾斯和范短3个甜樱桃品种的流胶病发病情况和综合表现。结果表明:在台州地区3~4月和6~7月2个时间段为甜樱桃流胶病的主要发生期;甜樱桃流胶病主要发生于主干和主枝上;从树体情况、流胶病病斑量、流胶病发病部位及结果性状来看,南方设施栽培条件下流胶病对甜樱桃品种的树体情况无显著性影响;3个甜樱桃品种中,拉宾斯的综合表现最优,其次为红蜜,范短的表现稍差。  相似文献   

8.
甜樱桃最主要的产地是北方,如烟台等地。由于其经济价值比较高,在南方各地也有甜樱桃的栽培。文章讨论的是在南方福州北峰山区甜樱桃栽培技术,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破眠剂对设施甜樱桃的影响,以山西省设施甜樱桃主栽品种美早、红灯、红玛瑙、龙冠、早大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破眠剂对设施甜樱桃物候期、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破眠剂可一定程度提早设施甜樱桃萌芽期、始花期、成熟期,破眠剂浓度对大棚甜樱桃物候期的影响差异不明显;破眠剂对甜樱桃坐果率有一定程度降低,对设施甜樱桃的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乐都区引进甜樱桃栽培项目以来,频繁受到越冬期冻害、春季晚霜冻危害,对进入盛果期的甜樱桃产量和果农收入产生了较大影响,制约了甜樱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根据乐都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结合甜樱桃越冬期冻害、春季晚霜冻发生的农业气象指标,采用频率表法对近三十年气象资料中甜樱桃免受冻害和晚霜冻的温度保证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经分析,乐都区热量资源较欠缺,冬季寒冷,且冬、春季年际间温度变化波动大,甜樱桃安全度过冬春季各发育期的温度保证率偏低。受越冬期冻害、萌芽期霜冻、开花幼果期霜冻三个不同阶段农业气象灾害的制约,甜樱桃高产栽培的保证率偏低,受危害风险较大,冻害和晚霜冻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15.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