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鸽痘是鸽的一种皮肤和黏膜形成一层痘痂为特征的传染病 ,由痘病毒引起。皮肤型的鸽痘多在喙角、眼角、腹部等无毛部位形成结节状痘痂 ;黏膜型鸽痘在口腔黏膜形成痘块或溃疡。前者影响胴体感官性状 ,后者则引起鸽机械性窒息死亡 ,但不管是哪种类型 ,其组织学特征均是上皮细胞增生、肿大 ,产生炎症反应。该病尚没有疫苗可用。有人用鸡痘疫苗免疫肉鸽预防鸽痘 ,但效果并不理想。鸽痘净是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纯中药制剂 ,资料表明组成鸽痘净的中药成分具有抗痘病毒功能。我们拟将该方剂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以评价该产品对鸽痘的防治效果。1 材料…  相似文献   

2.
顾霞燕 《中国家禽》2006,28(6):51-52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鸽的体表无羽毛部位产生典型痘疹或喉部形成干酪样的沉积物为主要特征,又称白喉或传染性皮癌。本病死亡率视具体情况以5%~70%不等,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鸽都可感染,但幼龄鸽发病较为严重。1病原及传播特点病原为鸽痘病毒,属痘病毒  相似文献   

3.
美国王鸽痘病是一种以吸血昆虫为媒介,以鸽体表皮肤形成痘痂,喙部及喉部粘膜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伪膜为典型症状的传染病.如果养殖者缺少检疫及防治技术,肉鸽感染率可达80%,死亡率10%,并能严重影响肉鸽商品的外观质量,给场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鸽的一种常见病,以体表无羽毛部位散在的结节状增生性皮肤病灶为特征,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位粘膜的纤维素坏死性增生病灶。随着养鸽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也日益严重。造成病鸽生长迟缓和形成短期外观次品,在伴发全身感染时还可引起大批死亡,是影响养鸽业效益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殷秀玲 《中国家禽》2002,24(4):21-22
1白喉(粘膜)型鸽痘 白喉(粘膜)型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乳鸽和童鸽易感,病鸽康复后,仍带病毒,可传染给其它健康鸽,蚊子是本病重要的传播媒介,流行季节多为春末和秋初.几乎每个鸽场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以皮肤发生典型痘痂或黏膜上形成一层黄白色伪膜为特征。1病原及特性鸽痘病毒对鸽有特异性。存在于病鸽皮肤病灶痂块中,脱落后常污染饮水、饲料、灰尘等成为传染源。痘病毒在干燥坏境中存活的时间达数月之久,对一般的消毒药抵抗力弱,几分钟可杀灭。  相似文献   

7.
为确诊福建省某规模肉鸽养殖场疑似鸽痘疫情,采集病鸽皮肤痘痂组织,经处理后接种11日龄SPF鸡胚,培养7d后观察到鸡胚尿囊膜增厚,出现典型的白色痘斑。组织学观察可见皮肤表皮增生,形成厚的网状结构,上皮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胞浆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呈红色、圆形或椭圆形;肺脏淤血,肺泡破裂及增殖性支气管炎。待检样本进行鸽痘病毒P4b基因PCR检测,得到特异性条带;根据P4b基因核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株与来自美国(KC017965)和南非(KJ801920)的2株鸽痘病毒聚在一起,同源性为100%,与企鹅痘病毒、鹌鹑痘病毒和鸡痘病毒的同源性分别为99.6%,99.6%和91.1%;与金丝雀痘病毒和火鸡痘病毒同源性最低,为73.3%~75.0%。结果表明,本次暴发为鸽痘病毒感染所致,为鸽痘防控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对鸽子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乳鸽对本病特别敏感。严重的地方发病率达80%,死亡率可达10%左右。昆山市玉山镇大众7队,肉鸽养殖户朱建华,于2008年7月鸽场发生一起鸽痘病,由于对该病发现比较早,又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该病的蔓延扩大,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型 ,多在腿、脚、眼睑和喙基部形成痘疹 ,继而结痂、脱落。偶尔见到粘膜型。鸽对鸽痘病毒的易感性很高 ,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易感染。鸽痘四季可发 ,但在每年 5~ 1 0月最易流行。鸽痘虽然使病鸽生长迟缓 ,影响外观 ,但因其传播缓慢 ,死亡率很低 ,在生产实践中对鸽痘的预防往往不够重视 ,加之现在市面鸽痘苗销售量很小 ,且难买 ,使鸽痘的预防也很被动。笔者通过近几年与养鸽专业户的共同实践探讨 ,初步探索出一些鸽痘综合防制的办法 ,现总结如下。1 防蚊、灭蚊。鸽舍要钉…  相似文献   

10.
鸽毛滴虫病是由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常见鸽病,毛滴虫寄生于上消化道,引起口腔溃疡,坏死,因呼吸困难衰竭而死亡。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在体表皮肤、口腔黏膜、眼结膜、鼻瘤及肛周皮肤裸露处出现痘疮。肉鸽滴虫病与皮肤型鸽痘混合感染多发于夏、秋季,诊疗失当或延误时长,容易造成鸽子的大量死亡,严重时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文通过一个病例,详细介绍该病的诊疗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王鸽痘病是一种以吸血昆虫为媒介,以鸽体表皮肤形成痘痂,喙部及喉部粘膜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伪膜为典型症状的传染病。如果养殖者缺少检疫及防治技术,肉鸽感染率可达80%,死亡率10%,并能严重影响肉鸽商品的外观质量,给场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2年9月,我特养中心王鸽二分场发生严重痘病,感染率达到30%,废弃  相似文献   

12.
鸽痘,又称禽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鸽痘亦可感染鸡、火鸡、鸭、鹅、鹌鹑,并呈穿插感染。随着养鸽业的发展,鸽痘的发生和流行也日益严重,造成病鸽生长迟缓和形成外观次品,在伴发全身感染时还可引起大批死亡,是影响养鸽业效益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鸽痘是一种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各种年龄的鸽子均可感染鸽痘,但以雏鸽和童鸽发病较多,可造成死亡,为害颇大。1病原本病主要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此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的一个亚群,是比较大型的DNA病毒。禽痘病毒(包括鸡、火鸡、鸽和金丝鸟的痘病毒)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型 ,多在腿、脚、眼睑和喙基部形成痘疹 ,继而结痂、脱落。偶尔见到粘膜型。鸽对鸽痘病毒的易感性很高 ,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 ,均易感染。鸽痘四季可发 ,但在每年 5~ 1 0月蚊子活跃季节最易流行。地处江汉平原水网地带的养鸽专业户饲养的鸽仔几乎每年都有鸽痘发生。鸽痘虽然使病鸽生长迟缓 ,影响外观 ,但因其传播缓慢 ,死亡率很低 ,在生产实践中对鸽痘的预防往往重视不够 ,加之现在市面鸽痘苗销售量很小 ,而且很难买到 ,使鸽痘的预防也很被动。笔者通过近几年与养鸽专业…  相似文献   

15.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无毛及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及咽喉黏膜上出现纤维性坏死和增生性病灶.多发于夏季、秋季和暖冬季节,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鸽子都可发病,但雏鸽发病较多,并可造成死亡.病鸽痊愈后不再发病,但仍带有病毒,可传染其他健康鸽.多年来笔者采用银翘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肉鸽痘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鸽的常见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在夏、秋季节容易流行,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鸽子都可发病,但雏鸽发病较多,并可造成死亡.病鸽痊愈后不再发病,但仍带有病毒,可传染其他健康鸽.多年来我们采用升麻葛根汤配合西药治疗肉鸽痘病,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几乎每个鸽场都有发生。流行季节为春末、夏季和秋初,梅雨季节严重。乳鸽对本病特别敏感,严重的地方发病率可达80%,死亡率可达10%左右;童鸽也发生此病;成鸽则较少得病,感染后,往往症状不明显。病鸽康复后不再发病,但仍带有病毒,会传染给其他鸽。此病只要控制发痘部位不感染、不发炎,则较少死亡。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杀死鸽体内的痘病毒,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8.
<正>肉鸽痘病是一种以吸血昆虫为媒介,以鸽体表皮形成痘痂,喙部及喉部粘膜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酷样伪膜为典型症状的传染病。如果养殖者缺少检疫及防治技术,肉鸽感染率可达80%,死亡率10%,并能严重影响肉鸽商品的外观质量,给场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12年4月,特养中心王鸽二分场发生严重痘病,感染率达到30%,废弃率达到5%,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作者亲自参与  相似文献   

19.
鸽痘病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对鸽群会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乳鸽对本病特别敏感,感染严重的地方发病率可达80%,死亡率可达10%左右。病鸽康复后不再发病,但仍带有病毒,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20.
鸽痘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 ( PPV)引起的鸽的主要传染病。 PPV为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成员 ,是体积最大的一类 DNA病毒。PPV主要侵害鸽的局部无毛部位 ,呈现结节状黄白色痘斑病变 ,分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 3种 [1~ 3 ]。通过对天津市鸽群鸽痘发病情况的调查 ,我们发现天津市大多数鸽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