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莱克多巴胺的残留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及酶联免疫检测法等,试验旨在通过对不同莱克多巴胺ELISA试剂盒质量评价与检测研究,为莱克多巴胺监测试剂盒的使用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贾涛 《饲料广角》2012,(24):41-42
目前饲料中违禁药物孔雀石绿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酶联免疫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法检测时间最短、操作最简单,但准确度相较与其他方法不高,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检测最准确,但检测时间也最长,操作最繁琐。本文对此做了酶联免疫法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饲料中孔雀石绿的方法比较,并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所检测出的结果验证酶联免疫法所检测出的结果,经试验:酶联免疫法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结果一致;对于饲料样品,所检批次试剂盒在1、10μg/kg孔雀石绿添加浓度处的准确度范围为:70.0%~84.0%,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系数均≤7.0%;酶联免疫试剂盒方法饲料中孔雀石绿检测限为0.4μg/kg;用酶联免疫法作为检测饲料中孔雀石绿的筛选方法,当出现阳性样品时再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进行确证,可缩短检测时间并可减少工作量,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动物性食品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残留的检测方法以及同时检测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免疫亲和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孙立君  孙丽琴 《饲料工业》2006,27(22):53-54
1 氯霉素的残留检测方法 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为止,国内外已相继建立起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放射性分析、微生物法及免疫学检测等方法。最为灵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是Jacabson等(1974)提出的。德国Russel首先报道了液相色谱法检测氯霉素的残留。Arnold和Somogyl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试验方法,Camphell等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相似文献   

5.
己烯雌酚(DES)是一种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雌激素。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常用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GC-MS)、薄层色谱法(TIC)、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法(ELISA)等。文章概述了这几种常用检测方法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分析上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展己烯雌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后会降低其养价值,引起动物疾病,并危害人类健康,应当建立相应的检测体系。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目测法、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和GC-M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层析法(IC)、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综述了霉菌毒素常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氟虫腈是含氟吡唑类广谱性杀虫剂,活性高且应用范围广,但是其生物毒性对环境会产生危害。论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氟虫腈残留危害及其检测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用于氟虫腈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子捕获和质谱检测的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和开发新型氟虫腈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克伦特罗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各种方法优缺点作了简单地说明.其中酶联免疫分析法是目前克伦特罗最佳残留筛选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是检测饲料及动物组织中克伦特罗残留的最终确认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克伦特罗的检测方法主要有4种,分别是试纸条速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定量检测,但所需仪器设备昂贵,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动物性食品中阿维菌素类残留研究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并为我国开展阿维菌素类残留检测提供参考,文章综述了阿维菌素类药物(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和莫西菌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单残留和多残留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四环素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5]、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6-8]、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9]、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检测法、固体表面荧光-CCD数码成像法、顺序注射-固体表面荧光法等。这些方法中存在检测灵敏度低、所需仪器设备复杂且昂贵等缺点,难以满足实际检测工作的需要。本试验采用目前食品检测最普遍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优化适当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优化色谱分析方法来建立四环素的检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研究表明,氟虫该药具有慢性神经毒性作用,被定为C类致癌物质。我国规定2009年10月1日起禁用氟虫腈。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本文将从上述几种方法入手,进行氟虫腈检测方法的研究与探析。  相似文献   

13.
酶联免疫法检测饲料中孔雀石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饲料中违禁药物孔雀石绿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酶联免疫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法检测时间最短、操作最简单,但准确度相较于其它方法则不高。而液质联用法检测最准确,但检测时间也最长,操作最繁琐。文章对此做了酶联免疫法与液质联用法同时检测饲料中孔雀石绿的方法比较,并以液质联用法所检测出的结果验证酶联免疫法所检测出的结果,经试验:酶联免疫法与液质联用法测定结果一致;对于饲料样品,所检批次试剂盒在1μg/kg、10μg/kg孔雀石绿添加浓度处的准确度范围为:70.0~84.0%,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系数均≤7.0%;酶联免疫试剂盒方法饲料中孔雀石绿检测限为0.4μg/kg;用酶联免疫法作为检测饲料中孔雀石绿的筛选方法,当出现阳性样品时再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确证,可缩短检测时间减少工作量,并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常用抗球虫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主要对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各种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各种抗球虫药物残留的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球虫药物的色谱质谱检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可乐定和赛庚啶在动物养殖中非法使用的后果严重,其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会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目前,可乐定和赛庚啶的检测技术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监测机构必须选择合适的样品种类及检测方法,及时、准确、快速的检测出可乐定和赛庚啶的非法添加,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硝基咪唑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危害和国内外对该药使用情况的管理规定。综述了检测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方法,包括高效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一质谱法,并对未来检测硝基咪唑的精确、灵敏、快速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残留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倍受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较多,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常用的方法有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测定法、免疫亲和色谱-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薄层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文章对这些检测方法从定性(筛选)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法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三种常用分析方法对蜂蜜中残留的链霉素进行检测,考察了三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直观的特点,酶联免疫法灵敏度高适合作为快速筛选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进行阳性样品的确证和精确定量。  相似文献   

19.
从三聚氰胺的前处理方法以及仪器检测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目前三聚氰胺的提取、净化方法主要有固相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以及液-液萃取法3种,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分散固相萃取法与液-液萃取法较固相萃取法操作更加简便、快捷,且平均回收率均在90%以上.三聚氰胺检测方法主要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测定周期短;而液相色谱-质谱法具有更强的定性功能,且检出限更低;气相色谱-质谱法灵敏度更高,但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酶联免疫吸附法一般只用于大批量测定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时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20.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龚勇  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8):2509-2516
氟喹诺酮(fluoroguinolones,FQs)类药物作为强效的抗菌药被广泛地用于预防与治疗家禽的肠道、呼吸道等系统的细菌感染。但是人类食用含FQs类药物残留的食品会造成系统损伤及产生细菌耐药性,因此,建立灵敏、准确的检测FQs类药物残留的方法十分必要,包括对食物、血液、尿液等中的FQs类药物残留的检测。作者对近3年来国内外检测FQs类药物残留的最新研究方法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电化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免疫-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法及薄层色谱法等,对以上几种方法在检测FQs类药物残留中的具体应用分别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同时对今后FQs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