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高山甘蓝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西北山地资源丰富,海拔800~2 020 m,境内高山地区呈高原地貌,耕地宽阔,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酸碱度适中,火粪土有机质丰富.800 m以上高山夏季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7~12℃,7月平均气温19.4~22.9℃,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雨量1 335.5 mm,呈现冬长春短、无夏、气候冷凉湿润的特点,非常适合发展夏季反季节甘蓝生产.  相似文献   

2.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全州耕地面积28.69万hm2,平均海拔1 000 m,60%以上处于高山地区(海拔800 m以上),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16~17℃,夏季气候冷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特别适合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  相似文献   

3.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全州耕地面积28.69万hm2,平均海拔1000m,60%以上处于高山地区(海拔800m以上),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16~17℃,夏季气候冷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特别适合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1恩施州高山蔬菜发展现状1.1基地规模稳步发展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州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2.24万hm2,见表1。2006年2.33万hm2,2007年2.97万hm2,2008年3.33万hm2,发展平稳。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山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广义来讲,在高山(海拔1 200 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 200 m)地区生产的蔬菜统称为高山蔬菜;狭义所指的高山蔬菜通常是指在高山、二高山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  相似文献   

5.
高山蔬菜是指在高山(海拔1200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200m)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我国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秦岭和南岭之间的大巴山、大  相似文献   

6.
屏南县高山夏季反季节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德市屏南县位于福建东北部高山地区,一般平均海拔在800 m以上,年均气温15℃左右,夏季低温凉爽,可利用高山地区夏季气温冷凉的特点栽培高山夏季反季节花椰菜。目前全县反季节花椰菜种植面积在6 666.7 hm2以上,每667 m2平均收益2 000元以上,最高可达3 500元,仅反季节花椰菜一项人均纯收入每667 m2增加800多元,成为屏南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江蔬菜》2009,(9):49-49
高山蔬菜是指在高山(海拔1200m以上)和二高山(海拔800-1200m)可耕地,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的夏秋季上市的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我国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秦岭和南岭之间的大巴山、大别山、武陵山、武夷山区周围,涉及18个省市120多个主产县市。年播种面积33.3余万hm^2,产值逾150亿元。  相似文献   

8.
高山红菜薹栽培关键技术筛选培育出红菜薹高山栽培专用品种,确定适宜栽培的海拔高度和播种期,采用遮光避雨生态栽培技术,集成高山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贮藏保鲜技术,形成红菜薹高山栽培的完整技术体系。核心技术是在夏季高山冷凉地区,利用17:30 至7:30 连续14 h(小时)的遮光覆盖对红菜薹的生长发育进行光周期调控,克服早薹现象,提高产量和品质。该技术适用于海拔1 200 m 以上夏季高山冷凉地区反季节栽培,以海拔1 600 ~ 1 800 m 为宜,适宜播种期为6 月中旬前后。  相似文献   

9.
1基础条件 1.1气候 根据白魔芋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海拔700~1 700m地带,年平均气温15~20℃,≥10℃积温4 800℃以上,≥15℃积温1 600℃以上,年降雨量800~1 600 mm,无霜期350天以上,夏季40℃以上高温少且冬季干燥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河西沿山冷凉灌区海拔1 800~2 600 m,气候冷凉湿润、昼夜温差较大、日照充足,6~8月的平均气温在20℃左右,较平川灌区的气温低5℃左右,土质肥沃,灌排方便,主要种植啤酒大麦、早熟小麦、油菜、马铃薯.  相似文献   

11.
蕉城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蕉城区地处闽东北沿海,依山面海,北部山区的虎贝乡、洋中镇、石后乡、赤溪镇等的部分行政村海拔800~1000m.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形成了冬长夏短、温凉潮湿的山区冷凉型气候,为该地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2.
屏南县利用夏季低温凉爽的气候特点栽培高山夏季反季节大白菜,每667 m2产量可达5000~6000kg,平均收益2 000元以上.海拔800~1 200 m地区的适播期是5-6月,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整地时每667 m2施入生石灰50~60 kg,可预防大白菜干烧心.  相似文献   

13.
高寒阴湿区秸秆还田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寒阴湿区秸秆还田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是一项改善土壤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差,解决薯块气孔严重外翻,减轻种薯窖藏病害,提高种薯质量的新技术。采用该技术每667 m~2种薯产量达3 443 kg,较传统种植增产47%,经济效益显著。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属高寒山区,海拔1 930~3 941 m,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5.7℃,具有天然的马铃薯高山隔离繁育条件,是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14.
高山冷水菱白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几年来高山冷水茭白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海拔800~1 000 m的地区种植高山冷水茭白,由于气候凉爽,夏季水温温凉,可以避免夏季高温引起的茭白"高温不孕"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张家口坝上地区利用夏季冷凉的自然条件,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生产甘蓝,叶球个头小,以外销为主,商品性和品质较好,每667 m~2产量达到5 000 kg左右。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气候冷凉,7、8月最高温度25℃左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光质好,病虫害发生少,十分有利于喜冷凉蔬菜生长和后期养分积累。张家口的张北、康保、尚义、沽源、崇礼5个县甘蓝常年种植面积1.53万hm~2(23万  相似文献   

16.
高山夏秋菜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菊英 《蔬菜》2014,(8):59-60
福建省武平县利用高海拔山区夏季冷凉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高山菜豆生产,选择双青35号玉豆、白籽四季豆等品种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8-10月结荚,667 m2收益达8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7.
西兰花无公害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四洪  杨国苍 《蔬菜》2013,(6):33-35
西兰花适宜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云南省沾益县充分利用山区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日夜温差较大的气候优势发展西兰花种植,一般每667m2可采收产品800~1500kg,产值2000~4000元,经济效益较高。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西兰花无公害栽培技术,以实现西兰花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8.
德化县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海拔高低悬殊较大(250~1 856 m),具有温度垂直变化大,小气候突出的特征.年平均温度18℃,年日照时数1 800 h,年降雨量1 700~2 000 mm.高山云雾弥漫,漫射光充足,气候类型独特.春季温暖湿润多雨,夏季炎热常有台风,秋季干旱少雨.属于乌龙茶区,种植以铁观音、佛手、本山、软枝乌龙、金观音等适制乌龙茶品种为主.全县山坡地4.53万hm2,其中海拔在250~1 000 m,坡度25°以下,适宜茶树生长的山坡地和丘陵地0.83万hm2,现有茶园面积0.31万hm2.  相似文献   

19.
<正>青海省互助县海拔2 700 m左右,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夏季气候冷凉、干燥多风,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适合耐寒蔬菜的生长。芥蓝营养器官生长需要相对冷凉的气候,抽薹适温为15~25℃,喜昼夜温差大;温度超过30℃,虽然能抽薹,但粗纤维增多,产量较低,品质下降。近几年,本县依据独特的冷凉气候,引进芥蓝种植取得成功,据测产:平均主薹质量110 g左右,平均667 m2产量880kg,按2元/kg计,平均667 m2收入1 760元,较当地优势作物油菜(667 m2收入800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属中温型真菌,菌丝生长适温为22~32℃,子实体生育的适温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要求达80%以上。我们河北省夏季平均气温23~25℃,一般空气相对湿度65~85%,常年平均降雨量600~800毫米,且多集中在6~9月。因此,大部份地区夏季自然气候基本适合黑木耳生长发育。为了验证棉籽壳袋式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