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单55号是山西省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与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共同选育的粮饲兼用型中晚熟玉米单交种。用自选系运XL红作母本、自选系运98-2-19作父本,于2001年组配而成。2007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审玉2007014)。  相似文献   

2.
君实8号(运系98-56×运系98-2)是我公司育成的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山西省南部夏播区及黄淮海夏播区种植。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6034)。1亲本来源君实8号母本运系98-56是用自交系沈50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康农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农1号玉米杂交种是安康市神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自交系SN-1作母本,SN-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泛于一体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2009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09022号),2010年获得安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1品种来源 "金象一号"是甘肃金象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己培育的玉米自交系"金象4C"和"金象55"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于2003年2月24日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新玉23号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以自选自交系XS9504为母本,自选自交系XS965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05年3月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临奥9号是以自交系PS098为母本,自交系PS056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属半紧凑、大穗、绿秆成熟、粮饲兼用型玉米单交种.2006、2007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审定,是目前我国西南区最好的品种之一.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择适宜南阳市种植的粮饲通用玉米品种,对河南省近4年审定及推广面积较大的籽粒玉米品种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沃玉964、郑单528、联创808、五谷8617、先玉335是生物产量高、籽粒产量高、干鲜比达标、综合性状优良的粮饲通用玉米品种,可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玉米新自交系“成68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人工合成群体MC01选育的高配合力、高产、多抗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该系与自选系“238”组配的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粮饲兼用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种“汉单999”(区试代号DT6702),于2012年通过四川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自交系具有熟期中晚熟、一般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植株健壮、抗逆耐密、抗病抗倒、结实性好、品质优良、性状整齐一致、遗传稳定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冀玉5817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自交系郑58-3为母本、自交系B3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熟期较早;抗病性强,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弯孢叶斑病,高抗大斑病;籽粒品质优良,达到国家饲用玉米2级标准;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北部和沧州北部的夏播玉米区种植。2014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4017号)。  相似文献   

10.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新玉34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新玉34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用自选系新自534为母本,国内自交系昌7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中晚熟高淀粉玉米杂交种.2004~2005年参加自治区中晚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籽粒品质优和粮饲兼用等特点,2006年通过新疆维吾尔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平均产量894.9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8;,籽粒粗蛋白含量11.0;,淀粉含量76.36;,超过国家饲料和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籽粒容重788 g/L,是淀粉加工专用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可在新疆北疆春播区种植,需≥10℃有效积温2 800℃·d.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强盛101号的特点及推广应用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强盛101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玉米育种部以自交系G694为母本、自交系S89为父本杂交育成,2006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它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籽粒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2007—2008年推广面积达8万hm2,累计推广面积达15.2万hm2。  相似文献   

12.
“双低两高”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519AB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引进的四川隐性核不育品系101-007AB中分离的不育株作母本,自选的双低、高含油量、高配合力的自交系自2519作父本,采用杂交、连续4代回交、自交育性分离、株系内兄妹交转育成新的双低、高含油量、高配合力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519AB。2519AB具有低芥酸(1.41%)、低硫甙(17.59μmol/g)、高含油量(43.77%)、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恢复源广,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早熟优质糯玉米杂交种苏玉糯2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糯2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361为母本,自选系366为父本,于1994年组配成的糯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2号比目前东南区和黄准海区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苏玉(糯)1号鲜果穗、干子粒产量各增产5%~10%以上,采收期早4~5 d,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抗病高产籽用西葫芦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3个具有国外血缘的高产抗病籽用西葫芦品系G-5,G-6,G-11和2个抗病籽用自育自交系10-3,3-2作父本,以自育自交系为母本配置杂交组合,经籽粒产量和抗病性比较鉴定,选育出37-4,11-2,11-4,2-2和19-5这5个品质好、产量高、籽粒商品性好的籽粒用西葫芦种质一代杂交组合,其中,11-2表现籽粒洁白,饱满度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密植、增产潜力大,单株平均产籽可达78.3 g,折合公顷平均产籽量2 550 kg,比对照早青一代增产30.8%。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武科1号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玉米自交系457-1为母本、外引系郑22的优选系郑22优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2004年参加甘肃省玉米新品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0 919.4、11 464.5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5.2%、12.0%.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多抗、活秆成熟、茎叶繁茂,是粮饲兼用型玉米新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玉米自交系K22的选育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交替使用品系内群体轮回选择与自交系谱选择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出K22自交系,经配合力测定和性状鉴定表明,K22是一个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高,籽粒产量高,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良自交系,用该自交系作亲本已组配出多个强优势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以8个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4的要求,配成28个单交组合进行试验。分析了产量、穗长、穗粗等6个主要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所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在亲本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自交系(素1×吉840)2222,8112,M丹1512的穗部性状的GCA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各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SCA),在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及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也有显著差异,表现较优的组合是8112×M丹1522,云143×M丹1522,云1-7×M丹1512等。通过变量分析,用(素1×吉840)2222,云147,云1-2和云1-7组配有望获得高产组合,用M丹1512 ,M丹1522有望获得大穗组合。  相似文献   

18.
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新自224-1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玉米自交系新自224-1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以引自前南斯拉夫的自交系间杂交种CM109×ZPL2-1-8(为选系改良目的而组配的杂交种)为基础材料,按系谱法从F2分离群体中,经连续自交7代,育成的早熟玉米优良自交系.通过育种实践,该自交系表现抗性强、耐旱、配合力高.由于该自交系遗传基础好,用它组配的杂交种在生产中表现出较高的丰产性和很强的适应性,利用该系为父本杂交选育出早熟玉米品种新玉13号,于2003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L2为母本、齐31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长城LN29,抗病、抗倒性好,株高中等、果穗较大、千粒重高、保绿度好、活秆成熟,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稳产性好,有较大丰产潜力.适宜河北省北部玉米春播区及相近地理环境条件区域春播种植,或山东省等黄淮海玉米夏播区及相近地理环境条件区域麦田套种、麦后灭茬直播种植.夏播密度4.80万~5.25万株/hm2,春播密度4.50万~4.9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玉米自交系Sn-8-1-1是广西玉米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苏湾种质基础的优质、高产、抗病、高配玉米自交系,研究Sn-8-1-1的产量、果穗性状及其感病株率与种植密度间的关系可为高产优质种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在广西玉米研究所进行7个种植密度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Sn-8-1-1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密度达78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 5725.65kg/hm2),以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空杆率、感病株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种植密度为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空秆率、感病株率均为不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穗长、穗粗为显著负相关;与穗行数、行粒致、千粒重为不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P1→y=0.8949)>穗行数(P4→y=0.6073)>行粒数(P5→y=0.4610)>千粒重(P6→y=0.3222)>空秆率(P7→y=0.2760)>穗粗(P3→y=-0.3469)>感病株率(P8→y=-0.4117)>穗长(P2→y=-0.9712).综合产量及千粒重、感病株率等因素,南泥湾18的最佳制种种植密度为78000株/hm2;在该种植密度条件下,可确保南泥湾18的制种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