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怀孕母猪运输存在一定的风险.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母猪流产,甚至死亡。笔者经历过3次押运75头怀孕母猪的情况.成功到达目的地.没有一例流产。其中有20头重胎母猪运同的当月顺利产仔,20头母猪共产215头健仔,弱仔8头,死胎8头.木乃伊胎2头。现将怀孕母猪运输的注意事项简单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母猪产仔数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四川一种猪场的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三个品种的2600寄母猪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的平均窝产仔数依次为9.96头、9.52头、9.13头;平均窝产活仔数依次为9.10头、8.68头、7.74头。通过统计发现这三个品种之间的平均青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与产仔数和乳头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用PCR-RFLPs法检测90头姜曲海、梅山、二花脸母猪雌激素受体基因(ESR)的多态性,分析了该基因与产仔数和乳头数的关系。结果表明,ESR基因型间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差异极显(P<0.01)。BB基因型母猪头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比AA基因型多3.03和3.01头;经产胎次比AA基因型多1.80和1.82头。ESR基因型间乳头数差异不显(P>0.05)。  相似文献   

4.
胎次和分娩季节对皖南花猪产活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逐步回归和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皖南花母猪525胎次的产活仔数。结果表明,皖南花母猪在4~6胎产活仔数达到最高峰,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为11.21,12.80,11.42头。第5胎的估计效应值t5=2.424,与其他胎次差异极显著,但t4与t6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皖南花母猪窝产活仔数随月份呈双峰双谷形曲线变化。5月和11月有峰值(11.45,11.32),2月和8月出现谷值(9.62,8.71),同时,7~9月份的高温刺激效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危害具有延续性。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 江苏省滨海县某养猪场.饲养生猪226头.有一猪圈7头育肥猪突然发病.养殖户认为是链球菌感染,先后用青链霉素、土霉素肌肉注射.不见好的治疗效果。3天后发病猪波及同猪舍的2头怀孕母猪、23头仔猪及12头育肥猪。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怀孕付猪发生早产.并产下弱、死仔等现象。经询问畜主.该猪场已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的疫苗注射。自发病起.该猪场已相继死亡5头仔猪、3头育肥猪.还有1头母猪发生早产,并产下弱、死仔。  相似文献   

6.
1危害 进入2004年春季,阜南富民良种猪场的54头母猪不分大小均表现阴户红肿,如棉花桃状(农村俗称肿丘子),乳房也表现肿胀;发情表现不明显,返情数量增加;流产现象屡屡发生,先后有21头母猪流产,占能繁母猪的38.9%.流产时间多在配种后30天,流产前后无任何症侯.死胎和木乃伊现象严重.1~6月份17头母猪分娩,先后产仔232头,平均窝产仔13.6头,其中健康活仔102头,占总产仔数44.0%;平均窝产活仔6头;死胎57头,占24.6%;木乃伊73头,占30.4%.如果计算上21头流产母猪的损失,该场上半年应产仔517头,实际产活仔102头,少产活仔415头.按照与阜阳市扶贫办签订的二元母猪头均450元的价格计算,该场上半年共减收9.36万元;如果按出场价格每头二元母猪1 000元计算,该场共减收20.8万元.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2种发酵饲料湿喂经产母猪开展和普通饲料饲喂经产母猪对比试验,记录分析试验母猪的繁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经产母猪饲喂全株青绿玉米发酵饲料可降低饲料成本10.77%,增加断奶活仔数1.65头;经产母猪饲喂青绿多汁发酵饲料可降低饲料成本13.39%,增加断奶活仔数1.63头。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工授精和本交2种配种方法对苏钟杂优母猪繁殖性能的表现进行初步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授精的苏钟杂优初产母猪窝平均总产仔10.22头,平均产活仔8.17头,仔猪平均初生重1.41 kg,仔猪28日龄平均断奶重6.41 kg;本交的苏钟杂优经产母猪窝平均总产仔12.22头,平均产活仔数10.39头,仔猪平均初生重1.34 kg,仔猪28日龄平均断奶重6.33 kg.苏钟杂优后备母猪在适配龄时进行人工授精后,其繁殖性能的总体表现比较好,在试验的预期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母猪哺乳期每带仔1头所需日粮消化能,不同饲养标准差距甚大.如《猪的营养需要量试行标准》(1978年)中每增减1头仔猪消化能增减1250大卡;《全国猪饲养标准修订草案》(1980年)中哺乳母猪每带仔1头日粮消化能为1095大卡;《太湖猪饲养标准草案》(1980年)中哺乳母猪的生产营养需要,每带仔1头日给1000大卡可消化能.  相似文献   

10.
靳国旺  蔡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68-2769
[目的]探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通过测定母猪情期受胎率、受胎母猪分娩率和平均窝产活仔数等生产指标,比较本交与人工授精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结果]采用人工授精共配种母猪323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为84.2%,受胎母猪分娩率为90.8%,平均窝产活仔数10.3头;对照组本交共配种母猪156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82.7%,受胎母猪分娩率91.0%,平均窝产活仔数10.2头。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授精技术的生产水平已达到或超过猪场本交配种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初情期前母猪胚胎移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7枚受精卵或2-细胞期胚胎,手术法移植到8头发情同期化的青年母猪体内,结果有4头妊娠,其中3头受体足月产仔22只,另一头受体在妊娠88天后宰杀,发现有6个发育正常的胎儿。移植受体妊娠率为50%,移植卵成仔(胎)率为15.8%。  相似文献   

12.
选择上胎产仔时间相对集中(20d内)的YL经产母猪33头,按母猪自然发情时间,设立前10d内发情的母猪为试验组(18头),后10d内发情的母猪为对照组(15头),与D种公猪进行经济杂交,探讨不同人工授精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采用种公猪诱情配合人工授精)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为94.44%,胎均产仔总数11.53头,胎均产活仔数11.35头,35日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5.34%;对照组(单纯采用人工授精)母猪情期妊娠率为86.67%,胎均产仔总数10.62头,胎均产活仔数10.15头,35日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4.70%。经统计分析,试验组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胎均产仔总数、胎均产活仔数等繁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仔猪断奶成活率基本接近,说明采用种公猪诱情配合人工授精对提高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胎均产仔数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规模猪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长大二元杂交母猪的繁殖潜力,实现经济效益。[方法]根据安徽某商业猪场2008年母猪正常分娩记录,分析了季节因素(月份)对长大母猪窝产仔数、窝健仔数、窝畸形数、窝弱仔数、窝死胎数和窝木乃伊数影响。[结果]3月窝产仔数及窝健仔数达全年最高位,分别为12.08和10.76头;7-9月则低于年平均值,8月份最低,分别为11.53头和9.84头。窝畸形数以6-8月较高,8月份最高,达0.38头;7-10月窝弱仔数和窝死胎数均较高,10月份达全年最高,分别为1.06头和0.48头;6-9月份窝木乃伊数较高,9月份最高,达0.23头。[结论]产仔季节(月份)对长大母猪窝产仔数、窝健仔数、窝畸形数、窝弱仔数、窝死胎数和窝木乃伊数均有显著影响,其中7-9月高温季节对上述繁殖性状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选择同期分娩产仔数和初生重较为相近的8窝仔猪(皮特兰×二花脸),共16头,公母各半,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试验组从仔猪出生后2周开始,每周在试验猪耳后皮下注射乳化的大豆黄酮(2mg/kg体重),持续5周,对照组注射未加大豆黄酮的等量乳化剂。结果显示,试验组仔公猪由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下降(P<0.01),而对仔母猪无明显影响。试验组仔公猪淋巴细胞自然分裂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仔母猪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显示注射大豆黄酮可使仔公猪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下降,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下降;而对仔母猪无影响。植物雌激素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有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饲粮粗蛋白与赖氨酸水平对高产泌乳母猪繁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30头中国肉猪新品系DⅢ和DⅢ-Ⅰ系平均胎次为4.67胎,平均产活仔数12.50头,平均产后体重206kg的高产泌乳母猪,依据品种,胎次,产活仔数等相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组,研究5种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1.5%、13.8%、15.9%、18.0%和20.2%,相应的赖氨酸为0.61%,0.74%,0.87%、1.0%和1.12%的5种等能饲粮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营养  相似文献   

16.
饲料添加了对母猪繁殖性能有影响的3种重要维生素A、D3、E及微量元素Se,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仔数提高0.4头,平均产活仔数提高0.72头,差异达显著水平;35日龄断奶仔猪数提高0.83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于1993年末引入英系大约克夏猪进行饲养观察,选种选配,扩群繁殖和杂交利用等试验,表明其生产性能良好,母猪平均年产11.16头,活产仔数10.92头,20日龄活仔数9.86头,20日龄窝重46.32公斤,生长猪平均日增重804克,料重比2.53:1.90公斤体重屠宰,平均膘厚2.14厘米,胴体瘦肉率61.29%,与长白杜洛克杂交,杂交优势明显,种猪群由45头扩大到94头,推广种猪1710头,取得了  相似文献   

18.
对465头母猪、1064胎次的繁殖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10胎次的母猪繁殖性能明显优于其他胎次(P<0.05).夏季高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表现为产仔数的减少(P<0.05)和仔猪的初生重降低(P<0.05).母猪的乳头数与其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头数、断奶窝重和仔猪乳头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仔猪乳头数不受母猪胎次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基因工程防御素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在广宁广三保畜牧有限公司进行了试验。将48头母猪随机分成2组,其中试验组24头,对照组24头。共产仔525头,跟踪记录2组母猪的生产I生能。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初生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死亡率为17.07%.试验组为11.34%,比对照组降低33.57%(P〈0.01);死胎率降低了28.05%(P〈0.05):弱仔率降低34.15%(P〈0.01);木乃伊胎率降低57.79%(P〈0.05);平均个重提高3.68%(P〈0.01)。基因工程防御素能够显著增强母猪免疫九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饲粮中添加叶酸对乐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用本地猪种乐平花猪以探讨饲粮中添加叶酸对繁殖母猪的作用效应。27头经产母猪根据年龄、胎次与系祖来源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在妊娠和哺乳期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叶酸0(作为对照)、2mg/kg和6mg/kg。结果表明:添加叶酸提高了总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及40日龄育成数(P<0.1或P<0.05),尤其是添加叶酸6mg/kg组的总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了1.89头和1.34头;3个处理组的仔猪平均初生体重没有明显差异(P>0.25),但是初生窝重及40日龄断奶窝重随着补充叶酸的增加而明显地增加(P<0.1或P<0.01)。虽然各处理组的母猪在繁殖周期各阶段的体重没有变化(P>0.25)。,但添加叶酸组母猪的孕期增重及哺乳期掉膘却趋向于增加,且母猪妊娠期的增重愈多,其哺乳期掉膘亦愈多。本研究结果证明,在母猪妊娠和哺乳期基础饲粮中添加适宜剂量的叶酸,通过增加其窝产活仔数可以进一步发挥乐平母猪较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