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大鲵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立成 《淡水渔业》1994,24(1):39-40
三年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大鲵幼体均重30克.成体均重500克;结果大鲵年净增重分别为90克和1150克;饲料系数分别为3.2和2.8。试验亦表明大鲵幼体饲料蛋白质适量为42.3-45.6%,成体饲料蛋白质适量为43.8-48.9%.饲料中添加1%的花粉有促进大鲵生长发育的作用.配合饲料比动物饵料养殖大鲵幼体和成体,其生长速度分别提高33.3%和37.5%。  相似文献   

2.
大鲵人工养殖生态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是我国珍稀的二类保护动物.原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支流中。由于近年来其资源量急剧减少,对大鲵的研究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在厦门进行的人工养殖试验开始于1989年,我们已在《大鲵人工养殖研究初报》一文中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总结,本文将讨论大鲵的生长、疾病和生活习性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 林蛙是两栖动物,其幼体为蝌蚪,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在水中越冬和繁殖。因此,人工养殖林蛙受到水条件的限制。笼养林蛙可以没有池塘,没有水流条件,只要提供幼蛙、笼子和一些必要的工具就可养殖。  相似文献   

4.
鳝鱼营养和药用价值都高,但在我国鳝鱼养殖业一直徘徊不前,人们对鳝鱼的生活习性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笔者通过多次实验观察,将鳝鱼的生活习性与养殖要点概括如下。1 栖息性(洞穴) 鳝鱼是生活在谈水中的底栖鱼类,要求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喜欢在光线较暗、水温差小、人为干扰少的地方栖息。喜栖于松软而腐殖质多的浅水和静  相似文献   

5.
正大鲵俗称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在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为了充分利用大瑶山的自然气候资源环境以及丰富的干净水质资源条件,根据大鲵生活以及生理特性,大瑶山农民利用现有的空闲房屋或建造简易大鲵养殖房,采用塑料胶桶进行大鲵人工养  相似文献   

6.
大鲵(Andriasdavian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类,是著名的活化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本文简介大鲵的养殖技术。1大鲵的生态习性成鲵喜清静,伯声惧光,一般不集群,白天常单独栖居于水中洞穴内,夜间外出觅食,黎明前又回到原洞穴,早春时白天也觅食或外出晒太阳。幼组有集聚的习性,常成群聚于石缝中嬉戏。冬季大鲵藏匿于洞穴中冬眠,每年4~12月为捕食期。幼鲵为捕食无脊椎动物为主,如虾蟹类和昆虫。成貌捕食无脊椎动物、鱼类、蛙类、蛇类和哨齿类等,偶尔也摄食绿色植物。如果种群密度高…  相似文献   

7.
黑斑口虾蛄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黑斑口虾蛄人工育苗试验。初步研究其生态习性、繁殖重演学及其幼体发育的特性。认为水温、环境稳定性及光周期是影响其抱卵孵化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水温、光照、底质或人工洞穴、饵料是影响幼体谱态率及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因子。黑斑口虾蛄的伪蚤状幼体生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卵黄营养阶段、浮游变态率及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因子。黑斑口虾蛄的伪蚤状幼体生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卵黄营养阶段、浮游阶段及底栖阶段,仔虾蛄比底栖  相似文献   

8.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模拟生态繁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鲵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主要介绍大鲵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还有人工模拟生态繁殖方面的内容,如繁殖基地的选择、基地的建设、亲鲵的选择、亲鲵的培育、亲鲵的配对、产卵、胚胎发育及变态等.  相似文献   

9.
美国青蛙是一种大型食用蛙类,生长快.经济价值较高,自8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现已在全国各地推广,我县地处西北干旱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为8℃。为使美国青蛙在我区有效推广,必须根据其生活习性和繁育特点,入为创设适宜的生活环境,才能达到优质高效的养殖目的,现将近年来试验养殖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养殖爱好者参考。一、生活习性美国青蛙常栖息在阴凉、潮湿、安田的地方,平时伏在水生植物附近,仅露出头部。水陆两栖,行群居习性。0℃以下钻入洞穴中冬眠,水温6℃时仍援食,最适生长温度为18℃一32℃。喜援食各…  相似文献   

10.
放养密度对古根丰年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根丰年虫学名鹄沼枝额虫(Branchinella kugenumaensis(Ishikawa)1895),又称淡水丰年虫,英文名fairyshrimp,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小型低等鳃足类甲壳动物,喜群居,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及印度南部等淡水水域。古根丰年虫刚孵出的无节幼体是淡水经济动物苗种的理想开口活饵料,古根丰年虫成体是淡水经济动物幼体培育及养殖的优良饵料。  相似文献   

11.
大鲵(Andrjasdavidianus)是野生珍稀两栖动物,也是我国特产之一。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极佳的滋补绿色食品。昂贵的价格刺激大魏的非法贩卖,加之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大综资源日趋衰减,从1987年起,我们采用人工驯养繁殖方法来实现濒危大魏迁地保护,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从1991年起连续8年人工孵化出大靶子一代苗。现将人工养殖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大纺生态习性及人工养殖选址、引种方法1.且大综生态习性在自然界,大魏主要栖息于崇山溪流或岩洞中,喜静畏光,水质要求清澈无污染,水中HCO。、Ca‘”、HSIO。含量丰…  相似文献   

12.
一、生活习性 巴西彩龟属水栖性.可生活在深水域,幼龟喜栖息在浅水中,群居习性。喜阳光,晒背习性较其他龟类强。11月至翌年3月冬眠,4月份开始活动。当水温在达到16℃时开始摄食。  相似文献   

13.
田青 《河南水产》1995,(3):14-15
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好,营养丰富,以及养殖周期短等优点,很受人们的喜爱。且市场销售前景广阔,因此,罗氏沼虾是一种很有养殖前途的优良品种。1 生活习性 罗氏沼虾营底栖生活,喜栖息在水草丛中。一般白天潜伏在水底或水草丛中,晚上出来觅食。适宜生活水温为24—30℃,当水温下降到16℃时,行动迟缓,逐步死亡。幼体发育阶段生活在具有一定盐度的咸淡水中,当幼体变态成幼虾后,可在淡水中生活,直至成熟产卵。罗  相似文献   

14.
对盐池卤虫储量的估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洪之 《水产学报》1990,14(1):70-71
卤虫是生活在沿海盐区水体中的一种小型甲壳动物。它的幼体、成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鱼、虾、河蟹等幼体与成体的理想饵料。据报导,当前世界各国水产养殖,大约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水产动物以卤虫作为其幼体的活饵料。  相似文献   

15.
大鲵人工养殖试验任东明,赵国富,李传群(湖北省房县第一职业中学)大鲵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分布在我国华南和大巴山脉一带。近年由于人为捕杀严重,资源遭受催残,开展大鲵人工养殖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我们几年来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大鲵的生活习性1.食性...  相似文献   

16.
科技撷零     
珍稀物种大鲵全人工养殖成功可爱的娃娃鱼再也不用担心“无后”的问题了 !由上海水产大学与珠海市斗门金鲵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等合作完成的《中国大鲵子二代全人工繁育技术及南方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研究》课题经过多年实验 ,终于成功实现了娃娃鱼的全人工养殖 ,这一课题日前通过了广东省级技术鉴定。娃娃鱼学名大鲵 ,是 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衍续下来的一种珍稀物种 ,也是世界上珍稀的两栖水生动物之一。由于雌鱼与雄鱼性腺发育的不同步 ,当雌性大鲵产卵时 ,雄鱼没有成熟的精子 ,待 1个月后 ,雄鱼精子成熟 ,雌性大鲵的卵巢却已退化 ,…  相似文献   

17.
大鲵,又称娃娃鱼,作为特种水产动物,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其养殖,并朝产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大鲵作为一种古老的物种,漫长的生活习性使其对人工养殖条件产生应激反应.由于养殖者对大鲵养殖缺乏驯养条件和技术,常出现引种进来的大鲵有几个月不摄食、不适应养殖环境、感染疾病造成死亡、成活率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鲵养殖业主的经济效益和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浅析快速提高大鲵生长速度的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属于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又称中国大鲵。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和濒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我国华南和西南的山涧溪流中,其中尤以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等省区较多见,由于大鲵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药用价值高,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吸引越来越多的养殖者开展大鲵人工养殖。笔者自1999年以来一直从事大鲵的人工繁殖与养殖方面的研究,在人工养殖模式下,通过多年的摸索,突破了自然界中野生大鲵生长速度缓慢的缺陷,使得大鲵的生长速度获得了显著的提高,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河蟹人工养殖时,有一些河蟹个体较小,往往栖息在洞穴中,很少出来活动和觅食,因此生长缓慢,被称之为“懒蟹”。 产生“懒蟹”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由于池水中溶氧量低而造成河蟹在水中感到不舒服离水上岸栖息。这样时间一长就造成了河蟹在沿岸洞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有很高的营养、药用、观赏及科研价值,因此大鲵人工养殖日益兴起。但大鲵人工养殖条件终究异于自然栖息环境,人工养殖过程中常出现各种问题,其中病害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重要原因。目前,大鲵病害繁多,在养殖各时期都会出现疾病,其中腐皮病是当前出现最多、危害最大的鲵病之一,通常轻度的感染表现为体表皮肤的溃烂,烂尾、烂肢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