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93年2月至1994年1月调查期间,在天鹅洲故道采集鱼类49种,分属5目13科,鱼类区系组成为湖泊型和江河型。在老河故道采集鱼类37种,分属4目10科,鱼类区系组成已基本变为湖泊型。由于捕捞过度,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出现小型化、低值化趋势,年总渔获量的66.18%为小型的和低值的鱼类,必须控制捕使资源得以休生养息。老河故道鱼类群落结构已受到人工放养和捕捞的调节,进一步调整人工放养是提高其鱼类多样  相似文献   

2.
人工鱼礁是为吸引各种海洋鱼类前来觅食、繁殖、栖息的人工构筑物.这些构筑物多采用废弃的建筑物块、石块、混凝土块,废弃的汽车、渔船、轮胎、废塔堆砌,对改善底栖鱼类的生存环境很有益,特别适合海胆、鲍鱼、海参等底栖水生物的繁衍。据美国夏威夷海洋工程研究所10年来的调查比较研究,每立方米人工鱼礁每年至少可增加5.8kg左右的鱼类资源生长量,其中可供鱼获增长量2.8-3.2kg,这种可持续增长量至少可延续30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我国内陆水体的渔业,如水库渔业,基本属于封闭式的淡水渔业范畴。其主要特征是人工放养。其经营方式和要求是;选择一定的经济鱼类作为养殖的品种,每年在养殖水体中,人工投放一定规格和一定数量的鱼种,保证水体中能形成相当的养殖鱼类群体,全部或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生长,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获得成鱼的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4.
林芝地区鱼类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9~10月对林芝地区主要是林芝县、波密县和察隅县的鱼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515号18种,隶属2目3科12属.其区系组成以中亚高原鱼类区系复合体为主,裂腹鱼类为优势类群,这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鱼类组成特点相一致,属典型的高原鱼类区系.根据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21-6724,6727
为了解黄河干流禹门口至三门峡河段渔业资源现状,于2012年5~9月对此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鱼类种群数量较小,鱼类资源下降严重,渔获物组成趋于小型化。鱼类区系组成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分布不均匀;通过分析该河段鱼类资源量衰退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该河段鱼类资源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增殖放流是有效增殖和恢复受损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有效维护湘江鱼类资源,2001年开始株洲市连续12年在湘江开展鱼类人工放流。笔者在分析湘江株洲段鱼类资源现状与面临威胁的基础上,总结了所开展的鱼类人工放流工作情况及取得初步成效,并重点提出建议,以期为湘江流域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苏北浅滩南部海域鱼类资源密度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2010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在苏北浅滩南部如东水域获得的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苏北浅滩如东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研究鱼类优势种对总资源密度的贡献和水域环境对鱼类分布、产卵及索饵习性的影响,探讨这些特征反映这一水域的渔场属性。结果显示:5月和9月鱼类尾数密度分别为1.33×103ind/km2和2.02×103ind/km2、重量密度分别为76.35 kg/km2和35.12 kg/km2;两个季节鱼类资源密度平面分布特征呈现相同的规律,都是东部外海水域高于西部沿岸一侧水域;鱼类种类数秋季高于春季;种类数与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与资源密度相似,也是东部外海水域高于西部沿岸一侧水域。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水深对资源密度相关关系较显著,水深较高的海域往往是资源密度集中分布的区域。5月,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对尾数和重量贡献率均较大,为最重要的优势种,而鱼(Miichthys miiuy)对鱼类尾数贡献率最大,也为该季重要的优势种;9月,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对尾数贡献率最大,对重量贡献率也较大,为9月最重要的优势种。相比我国其他海域,优势种几乎都为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因而可以认为,苏北浅滩以及外侧吕泗渔场海域是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苏北浅滩对于吕泗渔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湖北省荆门地区选择4口池塘(总面积为7.3 hm2),进行鳙鱼主养的放养模式研究。试验分别实施了不同规格鳙鱼两次投放模式,同时搭配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和凶猛肉食性鱼类(爬行类);试验池分别投喂30%左右的鳙鱼粉状饲料与颗粒饲料,少量配施生物肥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养殖中期轮捕大规格鳙鱼。结果表明,平均产量最高12 174 kg/hm2,最低6 283.5 kg/hm2,鳙鱼产量占比均超过50%。1#池、4#池投喂的粉状配合饲料,饲料成本分别为34 999.5、33 888元/hm2;2#池、3#池投喂颗粒饲料,饲料成本分别为50 334、52 614元/hm2,饲料成本差异明显。在投入产出比方面,1#池、4#池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06、1∶1.85,优于2#池、3#池投入产出比1∶1.46、1∶1.63;所选择的搭配品种中,草鱼、鲫鱼、鳊鱼对投喂鳙鱼颗粒饲料的2#池、3#池有一定的饲料竞争关系。研究过程中未出现病害情况,养殖水体易控,体现出鳙鱼养殖在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中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和生态安全优势。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对两优289进行了人工栽插和机插秧2种种植方式,采用210kg/hm2、240 kg/hm2、270 kg/hm2纯氮3个肥料水平,探讨该组合的适应性和抗倒性.结果表明,两优289适应不同的栽培方式,在高氮肥条件下,人工栽插实际产量10466.76kg/hm2,机插秧实际产量9186.36kg/hm2,证明该组合具有适应广、耐肥抗倒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9,(11):80-82
目前,我国常见的水产养殖饲料有天然饵料、人工配合饲料和预混料。为鱼类养殖饲料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介绍了3种饲料的选择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并对我国水产养殖饲料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禾耐斯与速收对马铃薯田杂草防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旨在研究禾耐斯与速收两种新型、高效除草剂对马铃薯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禾耐斯100 mL/667m2+速收12 g/667m2药后30 d对马铃薯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可达100%,且对马铃薯出苗无影响,该处理药后50 d对马铃薯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分别为97.47%、96.60%和99.08%、99.93%,且对马铃薯生长较安全,与对照相比,可使马铃薯增产18.62%;禾耐斯100mL/667m2药后30 d对马铃薯田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可达98.48%,药后50 d株防效为94.94%、鲜重防效为84.29%,与对照相比,该处理可使马铃薯增产5.08%;速收12 g/667m2药后30 d对马铃薯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为99.77%,药后50 d株防效为96.31%、鲜重防效为98.74%,与对照相比该处理可使马铃薯增产8.53%。  相似文献   

12.
王建平 《北京农业》2012,(33):45-46
利用2种(质量平衡法、田间实测法)试验方法对滦县花生地膜残留量进行监测,获得每667m2花生地膜的残留量为0.625kg,残留量占使用量的20.8%。  相似文献   

13.
不同菜籽饼肥用量对邵阳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菜籽饼肥不同用量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生育期内施用菜籽饼肥,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烟苗生长发育和品质的提高,邵阳烟区以每667 m2施30kg菜籽饼肥效果最佳,此用量饼肥可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提高感官评吸质量,从而提高烟叶的品质和烟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袁玮  陈冬华  石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30-12031
[目的]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民间发酵型调味品——鱼酱酸进行研究,为开发这种极具地方性、民族性原生态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调查法对鱼酱酸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同时测定食品中营养成分及部分有害物质。[结果]鱼酱酸营养成分蛋白质、粗脂肪等各占4.8572%、1.7178%;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9种,重金属锌、铜、铅、镉均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亚硝酸盐仅为1.515mg/kg,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结论]鱼酱酸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发酵型食品。  相似文献   

15.
传统时代南海九江的鱼苗养殖业与桑基鱼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晴 《古今农业》2012,(4):69-77
南海九江地区的桑基鱼塘是珠三角基塘农业经营历史最悠久、技术最成熟的区域。清代初年这里的鱼苗养殖已经十分兴盛,已经形成连片的桑基鱼塘。九江位于西江下游,这里的居民长期垄断了西江的鱼苗捕捞和养殖技术。鱼苗养殖是九江地基塘农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鱼苗养殖的特定技术也促使当地基塘形成了多样化的形态与特定的微环境特征。基塘属于小型的水利工程,九江地区桑基鱼塘与堤围的修建,塑造出适应基塘排灌需要的人工河网。九江地区桑基鱼塘是典型的循环农业,经营中的施行立体化的种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水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西藏拉萨地区油菜水分与产量的关系和需水规律进行研究,2013年在西藏拉萨节水灌溉试验站进行了油菜节水灌溉制度试验,通过设计田间不同灌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西藏拉萨地区的油菜的最佳灌溉定额在230—250m^3/亩之间,油菜灌水量250m^3/亩产量最高为181.63kg,油菜全生育期需水量一般在430-500m^3/亩。  相似文献   

17.
在贵阳市花溪区黄壤旱地上进行田间试验,观测和分析了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秸秆低量,中量、高量覆 盖,地膜覆盖对贵单8 号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以评价和筛选出最佳的免耕覆盖组合模式,结果表明 与翻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玉米单株氮,磷,钾平均吸收量分别增加了9.7%,11.8%和26.3%,2,不同耕作方式对 根茎叶分配量的影响为免耕>翻耕,翻耕\免耕条件下;氮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量为秸秆中量处理>地膜处理>秸秆高 量处理>秸秆低量处理>不覆盖处理与翻耕处理相比,免耕各处理玉米产量平均增加了5.1%~7.9%翻耕和免耕 下,玉米单株氮,磷,钾素吸收量,玉米亩产量均以秸秆中量覆盖处理最高地膜覆盖处理次之,秸秆高量覆盖处理大 于秸秆低量覆盖处理,不覆盖处理最低与传统的翻耕耕作方式相比免耕种植有利于贵单8 号玉米植株吸收氮磷 钾营养元素免耕地膜覆盖和免耕秸秆中量覆盖两种模式的产量较高,在生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致敏原鱼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薇  曹际娟  邱驰  吴元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11-10912
探讨了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食品中的致敏原鱼成分。结果表明:采用鱼管家基因16SrRNA基因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进行检测时,19种样品经实时荧光PCR检测,只有鱼类样品产生阳性荧光信号,其余样品均不产生荧光信号。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致敏原鱼成分的检测灵敏度较高,可达到1mg/kg,符合痕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内2499”是二倍体甜菜单胚型雄性不育杂交种,该品种是以二倍体多胚品系RZ-1为父本,单胚雄性不育系N9849-CMS为母本,按1:5比例杂交而成。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5097.50kg/667m2,较对照增产31.79%,平均含糖率为15.80%。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经过田间实际测产和检糖,该品种的单产为4420.00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幅18.36%;合糖率为17.67%,与对照相比,增加O.33个百分点。与单粒丰产性指标相比,达到单粒型、丰产型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农田养分管理与推荐施肥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南方农业过于分散的农田经营管理体系和施肥现状,以浙江绍兴东湖镇独树村为研究区域,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养分研究法和推荐施肥模型,研制和开发出适于南方土壤及作物体系的土壤养分管理和决策信息系统平台,实施田块或田畈为基本单元的村级信息化农田养分全程管理,进行推荐施肥,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推荐施肥示范方各农户水稻产量大部分达到每亩450~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