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宝珍 《青海草业》2008,17(3):14-17
“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治理应根据本地区草地退化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治理模式。种植多年生牧草混播人工草地,可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有效遏制草地退化,使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对多年生牧草不同混播比例下产草量、草层高度、植被盖度的测定分析,得出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冷地早熟禾混播比为1:0.5:0.5适合称多县“黑土型”退化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建立草业系统恢复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   总被引:41,自引:8,他引:41  
通过对“黑土型”退化草地发生面积和成因的调查与分析,查明青藏高原有较严重的“黑土型”退化草地703.19万hm^2,其成因主要是不合理的放牧制度和长期超载以及鼠类危害。据此,提出了通过建立草业系统,加强天然草地管理,建立人工草地,调整畜群结构,发展季节畜牧业,实行系统耦合等设想,以提高本地区畜牧业经济效益,减轻天然草地压力,逐步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植人工草地来重建和改建“黑土型”退化草地,是快速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的重要途径。人工草地发展要紧密结合高寒气候特点,培育适合高寒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因地制宜的在栽培和利用技术方面推出适合当地应用的系列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大武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群落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大武地区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立的3龄和7龄单播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群落结构和植物量组成的研究,分析了“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调控管理下,3龄和7龄垂穗披碱草单播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仍然以垂穗披碱草为优势建群种,3龄和7龄单播人工草地地上植物量为377.4g/m2和371.2g/m2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黑土型”退化草地250.1g/m2的水平。地上植物量组成中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比例高达99%以上,而“黑土型”退化草地毒杂草比例占到了98%。人工草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通过对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现状的调查研究,将这一地区的退化草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4类,对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地采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禁牧封育、毒杂草防除和草地施肥的措施进行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的恢复改良。通过建植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的手段恢复与重建重度和“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主要综述了草地退化的评估指标、分级标准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分类及分级提出了建议:首先,在退化草地分级标准的制定中,应对各特征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中选出主要指标及其量化范围,再以此制定退化草地分级标准;其次,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治理的需要,将"黑土型"退化草地先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滩地、缓坡地和陡坡地,然后再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玉树州称多县清水河乡典型退化草地不同退化梯度高寒草甸的群落结构持征、土壤养分和退化成因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退化梯度的草地中,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和含水量等均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原生植被和轻度退化草地是受害轻微的退化草地生态系统;重度退化草地和极度(“黑土型”)退化草地是受害程度极大的退化草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同德县“黑土型”退化草地成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德县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约占45.4%,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占17.7%,由于超载过牧、鼠类危害等因素影响,此状况呈逐年扩大趋势。因此,对这类草地进行综合防治的探讨势在必行。根据同德县实际,提出了限制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地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65  
通过对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现状的调查研究,将这一地区的退化草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4类,对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地采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禁牧封育、毒杂草防除和草地施肥的措施进行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的恢复改良。通过建植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的手段恢复与重建重度和“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利用草地早熟禾改建江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正在驯化选育中的野生草地早熟禾,进行了“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改建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4 000 m的地区野生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草地早熟禾种子均能成熟;具有较强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能力,在栽培条件下能形成良好的草皮和植被覆盖度;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土壤总体含水能力增强,物理性状改善;地上植物量显著高于原生植被,达到了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水平;实验室研究发现,草地早熟禾具有很强的抗寒性。可见草地早熟禾是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改建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1.
“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阐述了人工草地生产力的经济关系及牧草转化值的函数关系E=(T-W)/W,以及单位草地增加效益函数Y=T-W=W×E=P2×r×E,由于E>0,Y>0,故可知无论是在人工调控下还是在自然演替下,物质转变与经济转移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也就是说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人工草地会大幅度地提高牧草生产力,这正是草地畜牧业生产的最终目的。另外,人工调控下的牧草转化增值系数(E)>自然演替,人工调控比自然演替更具有经济价值,即人工调控的经济价值大于自然演替。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立以人工草地为基础的现代集约化草地畜牧业,是防止草场退化、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东坝乡“黑土型”退化草地上补种了披碱草(ElymusnutansGriseb)、老芒麦(E.sibiricusL)、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和中华羊茅(Festucasinensiskeng)四种牧草,补种当年均处于营养生长,不能完成生育期,第二年平均每公顷产干草6839kg~9407kg,适应性强,越冬性良好,是改良“黑土型”退化草地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3.
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提高牦牛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是我国牦牦牛的生产区,但近年来黑土型退化等草地的发生与发展直接威胁着我国牦牛业的发展。通过对退化草地的调查分析,认为不合理的放牧制度是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地退化又引起牦牛生产力的下降,据此提出了通过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和加强牦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改善本地区生产环境、保持牦牛一高寒草甸系统持续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草地影响的加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以黑土型退化草地为主的草地退化现象日趋严重[1],致使黑土滩成为三江源地区草地荒漠化后的特有景观。现在所沿用的分级标准对退化草地的分级、恢复和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分类标准中对各指标均有量化范围,对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提高牦牛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是我国牦牛的主产区,但近年来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发生与发展直接威胁着我国牦牛业的发展.通过对退化草地的调查分析,认为不合理的放牧制度是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地退化又引起牦牛生产力的下降,据此提出了通过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和加强牦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改善本地区生产环境、保持牦牛-高寒草甸系统持续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浅议同德县“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德县43.54万hm2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约占45.4%,而严重退化的“黑土型”退化草地占17.7%,并且由于超载过牧、鼠虫危害等因素,呈逐年扩大趋势。因此,对这类草地进行综合防治的探讨势在必行。根据同德县实际,提出了限制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地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同德县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约占45.4%,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占17.7%,由于超载过牧、鼠类危害等因素影响,此状况呈逐年扩大趋势.因此,对这类草地进行综合防治的探讨势在必行.根据同德县实际,提出了限制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地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寒草甸“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刘伟  李有福 《草地学报》1999,7(4):300-307
研究分析退化草地的植被组成、地上生物量、优良牧草比例、高原鼠免密度以及土经性质等特征,探讨“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结果透明,中度退化草地生物量最高950.3g/0.25m^2)。原生植被优良牧草比例最高(78.40%)。重度退化草地最低(4.49%),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居中(57.2%和16.42%)。中度退化草地高原鼠兔平均密度较高(148只/hm^2),二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  相似文献   

19.
浅议达日县草地资源与草地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日县的天然草地由于粗放经营管理,达度放牧,鼠虫危害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严酷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草地退化已十分严重,“黑土型”退化草地的面积1986年为16.77万hm^2,1994年增到17.96万hm^2,平均每年以0.31万hm^2的速度递增,已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为改善草地植物生长条件,提高草地生产力和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出了对退化草地的几项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江河源头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恢复途径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江河源头共有可利用天然草地188.67万hm^2,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约为213.03万hm^2,此类草地鲜草产量400.5hm^2,植被平均盖度为45.42%。恢复草地生态环境的途径是:改变认识观念;建立人工草地;利用多年生人工草地进行幼畜放牧育肥;通过退化草地施肥、毒杂草防除等措施恢复天然植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