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豇豆是我地主要栽培的无公害蔬菜品种之一,因其耐热、易管理、施药少、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广大菜农欢迎。但由于多年重茬栽培,各种病害逐年加重,其中根腐病已成为我市发病最重、危害最大、防治最困难的病害,重病田死亡率达60%~90%,甚至绝收。因此,2006-2009年我们调查其发生危害情况,摸清了如皋地区豇豆根腐病主要病原真菌种类及环境与发病关系,为综合防治豇豆根腐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豇豆生产是丽水市莲都区蔬菜的支柱产业。由于连年种植,各种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其中豇豆根腐病成了豇豆上发病最重、为害最大、防治最难的病害,一般发病率为25%~40%,严重的达50%以上,造成豇豆减产达20%~60%。  相似文献   

3.
赵士坤  董勤成 《上海蔬菜》2009,(4):68-69,95
近年来,费县豇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种子带菌,连年重茬栽培,管理方式不当等原因,导致豇豆死棵现象严重。据调查,我地豇豆死棵发病率6%~13%,重者达30%以上,给豇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为有效控制豇豆死棵现象的发生,确保豇豆生产高产稳产,我们经过3年的探索研究,明确了发生死棵的主要病因,在试验应用基础上总结出了不同死棵类型的防治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豇豆荚螟幼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荚螟又名豆野螟,是如皋地区豇豆上的常发重发害虫,常年危害盛期在7~9月份。一般田块豇豆荚果被害率在30%~40%,重发田在50%以上.甚至达100%,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与品质。在实际生产中,多数药剂防治豆荚螟的效果不理想,且盲目滥用农药现象严重。为控制该害虫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5.
豇豆野螟是如皋市夏秋季豇豆上重要害虫,常年发生,危害重,一般田块豇豆花被害率60%左右,荚果被害率50%左右,重发田可达90%以上。生产中药剂防治效果较差,多在50%以下。为提高防治效果,探索物理防治等辅助防治措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经过多年调查研究,摸清豇豆野螟发生为害规律的基础上,2008年进行了不同方式摘拾虫害花对控制豆野螟为害效果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俊平 《蔬菜》2005,(11):7-7
豇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蔬菜品种,南通市栽培从5月份到11月份连续上市,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栽培面积大。长江种子公司选育的豇豆新品种长江555,与本地主栽品种相比,表现高产、早熟、抗病,早期产量增加40%~50%,总产量增加35%,在几年的推广中深收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防虫网对豇豆上美洲斑潜蝇及豇豆荚螟的控制效果在95%以上。通过7-9月网内外气象资料系统观察表明,在夏秋高温季节防虫网可明显改善小气候环境,提高豇豆的产量,网内豇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比网外高5.66%-34.60%;  相似文献   

8.
为了规范天水航天豇豆的无公害生产,制定了适宜天水市无公害航天豇豆生产的栽培技术标准。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航天豇豆生产基地环境条件,农药化肥使用要求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豇豆是江苏省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之一,全省豇豆种植面积在80万亩(5.33万hm2)左右.近年来,盐城豇豆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豇豆栽培面积从2005年的3926.7 hm2增加到2010年的5073.3 hm2,在全省豇豆总面积、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上升到21%和23%.豇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蔬菜,因其独到的保健功能而备受...  相似文献   

10.
豇豆疫病俗称死藤,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豇豆的重要病害.该病是1983年前后突然发生的新病害,曾给生产造成不小损失.本病流行性强,年度间病情差异大,是豇豆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病害.病菌的寄主范围仅限于长豇豆、豇豆和饭豇豆等豇豆属作物.  相似文献   

11.
防虫网覆盖栽培对豇豆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翔  许彦  邢增通 《长江蔬菜》2011,(14):52-54
海南省豇豆生产多用防虫网覆盖栽培,试验通过模拟目前海南省生产中豇豆储运方法,分别对防虫网覆盖栽培豇豆和露地栽培豇豆品质指标进行7d动态测定,旨在探明防虫网覆盖对豇豆采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栽培方式下的豇豆在7d内均未出现失重;感官指标、腐烂率、锈斑指数、粗纤维含量,防虫网覆盖栽培豇豆明显优于露地栽培豇豆;叶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防治豇豆斑潜蝇的高效安全药剂,开展了几种杀虫剂防治豇豆斑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SC 1200倍液、25%乙基多杀菌素WG 4500倍液和5%甲维盐ME 750倍液3种药剂防治豇豆斑潜蝇的效果较好,药后3、7、10d的防效分别为82.47%~91.66%、77.69%~88.10%、71.34%~83.50%,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提出了化学药剂防治豇豆斑潜蝇的田间高效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豇豆根腐病是豇豆上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由于豇豆种植年数的增加、面积的扩大、品种的变化等,成为豇豆上发病最重、危害最大、防治最困难的病害,在局部区域尤为突出。一般发病率为30%~40%,严重的达60%以上,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菜农对其防治盲目性较大,往往发病严重后才开始用药,收效不大,且易造成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豇豆产品的质量和种植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对豇豆根腐病造成的豇豆产量损失进行定量分析,确立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确定防治指标,为其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豇豆荚螟是豇豆上常见的重发危害害虫,其发生危害期长,世代重叠,着卵分散,幼虫又有钻花蛀荚的生活习性,致使生产中防治难度大,一般药剂防治效果差。在7、8月份主发生期内一般田块豆荚被害率达50%以上,极大地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由于盲目滥用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绿豆象是我市豇豆种子贮藏期的主要害虫。1974至1975年,市郊岳屏乡数百斤“红咀燕”豆种90%以上被绿豆象蛀食,1984年我所种子室的豇豆种也遭虫害,近年我们田间调查时,许多菜农反映豇豆种虫害严重,对生产影响很大。 1985年2月上旬,我们逐粒剥查豆种(之豇28—2)计5251粒,其中虫蛀2414粒,占45.97%,剥得的害虫全是绿豆象,共剥查到成虫3979头,(其中活虫1头),幼虫67头(全活),平均百粒豆种  相似文献   

16.
之豇28-2豇豆品种推广应用已7年。1987年由17省(市、区)提供在当地自繁自用多年的之豇28-2生产种43份材料,与任选本组多年提纯的19个林系进行比较,结果自选系果枝着生率平均比返引种高48.5%,荚条长、粗、重分别高9.07%、7.6%、19.75%。证明高度自花授粉作物的豇豆通过系选对保持种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广东地区豇豆防虫网覆盖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农药污染,生产无残留、无公害、安全优质的蔬菜产品,同时改善豇豆生产条件,减轻病虫危害程度,提高豇豆产量和品质,总结出豇豆在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防虫网室材料的选择和搭建,并且从土壤要求、品种选择、肥料和水分管理、采收标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介绍了广东地区的生产经验,为豇豆的无公害栽培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豇豆具有边开花、边结果、边采收的特性,豇豆荚螟常蛀入嫩荚或花蕾取食,造成蕾、荚脱落,较难防治,影响产量和商品性。为了促进豇豆的无公害生产,使消费者吃上安全优质的绿豇豆,我们进行了用防虫网纱防治豇豆荚螟试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豇豆生产面积的不断扩大,为应对主栽蔬菜品种上市集中,收购商压价收购,种植茬口衔接不紧,栽培效益不断走低,菜农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等问题,对广西主产区豇豆、辣椒和南瓜周年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形成1套广西北部湾地区豇豆、辣椒和南瓜周年栽培技术。通过轮作蔬菜生产茬口调整、早春拱棚育苗栽培等技术措施,安排合理上下茬作物品种,提早了春种豇豆上市时间,保障了早春豇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夏辣椒和秋南瓜的增产增收。采用豇豆-辣椒-南瓜轮作栽培模式的产值比豇豆-水稻常规轮作模式每667 m2提高9090~12800元,经济效益增加明显,为探索广西豇豆主产区的蔬菜轮作栽培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济南豇豆上豆野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豆野螟( 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名豆蛀螟、豇豆荚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济南地区一年发生3~4代,主要危害豇豆、菜豆,成虫产卵于花蕾或嫩荚上,初孵化的幼虫蛀入花蕾的子房或撤荚内危害,造成花蕾、嫩荚脱落。枯梢,3龄后幼虫蛀入果荚内危害,荚条上堆有幼虫排泄的粪便,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使豇豆生产受害率达30%,干旱年份达40%以上。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残留,掌握有利的防治时期和技术,1988年笔者在济南西郊田间,对豆野螟及寄主的生育特点进行了观察。豇豆开花有明显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