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起棉花烂铃烂桃的主要原因:一是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引起棉株生长过旺,荫蔽严重,抗病害能力减弱;二是花铃期暴雨或秋霖雨过多,田间湿度大,排水不畅,病菌滋生和侵入。此外,红腐病、炭疽病、铃疫病等也是危害棉桃,引起烂铃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2.
农机市场     
马 铃 薯 挖 掘 机 、马 铃 薯 种 植 机 技 术 参 数 型 号 CPP -BD -150 SPA -2 带 式 双 行 马 铃 薯 全 自 动 马 铃 薯 名 称 挖 掘 机 种 植 机销 售 商 : 北 京 鑫 汉 嘉 业 科 技 宽 (m m )1800 1800发 展 有 限 公 司 长 (m m )2000 1700电 话 :010-64965464 高 (m m )1300 1700传 真 :010-64964216整 机 重 量 (kg) 810 420 地 址 : 北 京 市 朝 阳 区 安 惠 东 配 套 形 式 三 点 后 悬 挂 三 点 后 悬 挂 里 15号 天 运…  相似文献   

3.
杂208(棉花)品种来源: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杂交棉品种。植株高大,生长整齐,通透性好,株形筒型,株高101.8cm,果枝数16.8个,单株结铃18.8个;叶片稍大,长势强,结铃习性强,铃卵圆,吐絮畅而洁白,铃壳薄,铃重6.1g,衣分42%左右,子指14g。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膜下滴灌机采棉的适宜种植模式和最优灌水定额。【方法】设置等行距(M1:1膜3行)、宽窄行(M2:1膜6行)2个种植模式,每个种植模式设置3种灌水定额(W1:30 mm,W2:37.5 mm,W3:45 mm),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和灌水定额对棉花生长、蕾铃分布、挂枝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种植模式显著影响棉花株高和茎粗,M1处理的株高和茎粗相比M2处理提高了30.29%和13.45%;株高和茎粗随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W2处理和W3处理的株高和茎粗差异较小,显著高于W1处理。M1处理有利于增加棉花上部铃和内围铃,且中、上部铃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M1处理的单株成铃数、衣分和籽棉产量相比M2处理分别增加了65.72%、1.46%和3.33%,皮棉产量增加了6.87%。产量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结论】推荐南疆地区机采棉采用等行距(M1)种植模式,最优的灌水定额为37.5mm(W2),可以促进棉花生长,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5.
一、巧用激素增蕾铃。在棉花重施花铃肥后,及时喷适量的缩节胺或矮壮素,可加快单株成铃速度,使早期蕾铃脱落减少10%-20%。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滴灌棉田生育期节水控盐灌溉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作物节水控盐研究,对于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新疆孔雀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两种灌溉定额研究了棉花在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中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灌水频次相同时,灌溉定额和株高成正相关性;灌溉定额相同时,灌水频次和株高成正相关性;高盐渍化土壤,小灌溉定额时大灌水次数棉株成铃数多,且单铃较重。大灌水定额时,小灌水次数棉株成铃数多,但单铃重小;低盐渍化土壤,小灌溉定额时小灌水次数棉株成铃数多,但单铃重小。大灌水定额时大灌水次数棉株成铃数多,但单铃重小;从水分生产效率角度考虑,在盐渍化土壤中种植棉花,大频率灌水有利于提高棉花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一、开沟排渍。棉花最怕秋涝,棉田湿度越大,烂铃越严重,如遇连续降雨天气,更易引起烂铃,因此,在大雨天气后,要及时排除棉田积水,晾墒降低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以利于加速棉铃开裂,抑制病菌繁衍蔓延,减少烂铃。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地下滴灌棉花高效高产适宜的灌溉指标,通过大田田间试验,研究了蕾、铃期不同水分亏缺对棉花生理形状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全生育期内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均呈"慢-快-慢"变化规律,蕾期水分过多(SDI-8)或过少(SDI-1)均不利于棉花生理指标发育,铃期随水分胁迫加剧(SDI-5)而明显降低,同样水分胁迫条件不同生育阶段,棉花生理性状指标在营养生长阶段产生的负面影响比生殖生长阶段要小(SDI-1均大于SDI-5);SDI-7的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最高,比SDI-8(全生育期充足供水)分别提高了11.6%和12.6%。蕾期(适度水分亏缺)和铃期(充足供水)灌水控制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60%和75%,更利于地下滴灌棉花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丰科 《河北农机》2004,(4):26-26
棉铃发育的适宜气温为 2 5~30℃ ,过高过低都不好。超过 33℃ ,对幼铃的生长发育不利 ;低于 2 0℃ ,又会延长铃期 ,推迟铃裂吐絮。我国北方棉区的不少地方 ,秋雨多 ,气温低 ,降霜早 ,造成后期铃难以正常开裂吐絮 ,成为青桃 ,致使产量低 ,品质差 ,售价跌落。对此类棉田喷施乙烯利 ,可催铃早熟 ,提前开裂吐絮。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喷后有刺激棉花加快成熟吐絮的作用。据测定 ,喷后 5~ 7天 ,叶片变红 ,青桃脱水变软 ;1 0天后开始落叶 ,吐絮骤增 ;喷后2 0天左右 ,90 %以上棉铃吐絮 ,比未喷乙烯利的多吐絮 5 0 %以上 ;喷后 30天 ,吐絮…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2FIIL-7型棉花花铃施肥器在农一师二团研制成功。该施肥器着重解决了棉花花铃期深施颗粒肥料的问题。棉花花铃施肥器,安装在高架中耕机的中齿柱上。施肥器由滑刀、分沟总、输胆管、导亿板、施肥8柄、浮幼式侧“八”字型覆土器和压缩弹簧组成。通过实地追施肥料,已达到设计和施肥要求。追施肥料最深可达12O1111],施肥的。1、沟宽13111111。该施肥盟友上严实,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棉花花铃期施肥器研制成功@李金凯$农一师二团修造厂@高有东$农一师二团修造厂  相似文献   

11.
新疆滴灌施肥棉花生长和产量的水肥耦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石河子棉花种植区,研究了滴灌施肥棉花生长和产量的水肥耦合效应.试验设置3个灌水水平和5个NPK施肥水平.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条件下,灌水量对株高、有效铃数、百铃质量、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均在0.05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在0.01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变化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施肥对株高、叶面积指数、有效铃数、百铃质量和籽棉产量影响在0.01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水肥交互作用对单株有效铃数、百铃质量和籽棉产量影响在0.01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施肥过高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灌水量为60%ETc,施肥量为300 kg/hm2∶120 kg/hm2∶60 kg/hm2(ωNωP2O5ωK2O)时氮、磷、钾的利用效率均最高,灌水量为100%ETc,施肥量为150 kg/hm2:60 kg/hm2∶30 kg/hm2(ωNωP2O5ωK2O)时氮、磷、钾养分回收率最高.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等角度综合考虑,灌水量100%ETc、300 kg/hm2∶120 kg/hm2∶60 kg/hm2(ωNωP2O5ωK2O)为最佳滴灌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12.
晋棉44号(棉花)品种来源:冀合492导入CrylAc抗虫基因,原名“2001pb-3”。特征特性:植株较高,株形筒型,叶色深绿,叶片较大:株高105.9cm左右,果枝数15.8个,单株结铃21.3个;结铃习性强,脱落率低,铃卵  相似文献   

13.
棉花花铃期以持续受渍为特征的排水控制指标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地下水动态指标 SEWX 反映作物的受渍程度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棉花花铃期持续受渍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受渍程度加重 ,蕾铃脱落率上升 ,产量明显下降 ,此外 ,品质也受到一定影响。统计分析表明 :作物相对产量 RY与 SEW30 和 SEW50 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 ,RY与 SEW50 之间的拟合优于 RY 与 SEW30 之间的拟合。考虑到持续受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远比品质大 ,建议以产量作为作物排水指标选择的依据。如果以减产 1 0 %~ 1 5 %作为棉花排水控制指标选择的标准 ,则棉花花铃期的排渍控制指标 SEW30 应取 80~ 1 2 0 (cm· d)。  相似文献   

14.
棉铃作为棉花重要的产量与品质器官,单株铃数、铃长、铃宽等相关表型性状一直是棉花育种的重要研究内容。为解决由于叶片遮挡导致传统静态图像检测方法无法获取全部棉铃数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改进Faster R-CNN、Deep Sort和撞线匹配机制为主要算法框架的棉铃跟踪计数方法,以实现在动态视频输入情况下对盆栽棉花棉铃的数量统计。采用基于特征金字塔的Faster R-CNN目标检测网络,融合导向锚框、Soft NMS等网络优化方法,实现对视频中棉铃目标更精确的定位;使用Deep Sort跟踪器通过卡尔曼滤波和深度特征匹配实现前后帧同一目标的相互关联,并为目标进行ID匹配;针对跟踪过程ID跳变问题设计了掩模撞线机制以实现动态旋转视频棉铃数量统计。试验结果表明:改进Faster R-CNN目标检测结果最优,平均测量精度mAP75和F1值分别为0.97和0.96,较改进前分别提高0.02和0.01;改进Faster R-CNN和Deep Sort跟踪结果最优,多目标跟踪精度为0.91,较Tracktor和Sort算法分别提高0.02和0.15;单株铃数计数结果决定系数、均方...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很好地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来源。种植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棉花的质量。一般来说,影响棉花产量的因素主要有单铃重、总铃数和衣分,如果想要增加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提升这三方面的能力。本文阐述的内容主要包括提升棉花产量的栽培技术,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机械化肥深施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的农业工程;是科学施用化肥的农机应用技术;是发展“两高一优”大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1994年农业部农机化司下达我区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推广项目实施面积200万亩,(包括试点县巴楚20万亩)其中:小麦80万亩,玉米30万亩,棉花70万亩,实际完成767万亩,其中小麦219.5万亩,玉米104.5万亩,棉花213万亩,甜菜及油料作物30万亩,为计划的426%,经示范推广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肥增产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为评价该项技术应用效果,探讨我区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推广的方向,试点县巴楚对“棉花花铃期,玉米全生育期化肥深施进行了对比试验,阿克苏市对小麦化肥深施进行了对比试验.一、施肥情况玉米全生育期实施化肥45kg/亩,其中:磷酸二氨15kg/亩,尿素10kg/亩,施肥深度12~16cm,棉花花铃肥,尿素10kg/亩,小麦全生育期实施化肥50kg/亩,对比实验结果如下:1.棉花花铃期化肥深施植标性状(表1)由表1看出.棉株性状随施肥深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水钾耦合对北疆机采棉水钾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土壤含水率区间与钾肥施用量之间的耦合效应,优化机采棉灌水和钾肥施用方案。【方法】以膜下滴灌棉花为研究对象,设计了3个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率的40%~60%、60%~80%和80%~100%,W1、W2、W3)和3个施钾水平(30、60和90 kg/hm~2,K1、K2、K3),研究了机采棉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结果】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60%~80%时,钾肥对棉花株高的增益效果更加明显;施钾量在30 kg/hm~2和60 kg/hm~2时,土壤含水率能显著提高株高的日增长量。叶面积指数随着施钾量和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60%~80%且施钾量为90 kg/hm~2时,最有利于棉花生物量的形成。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60%~80%时,棉花单株有效铃数和籽棉产量最多,且籽棉产量和有效铃数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W2K3处理的籽棉产量最高(7 579.78 kg/hm~2),有效铃数最高(9.03个/株)。钾肥能促进棉花单铃质量的形成,但是单株有效铃数的增加会减缓钾肥对棉花单铃质量的促进作用。当灌水水平一致时,钾肥生产效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80%~100%且施钾量为90 kg/hm~2时,棉花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结论】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60%~80%且施钾量为90 kg/hm~2为适宜的灌水施肥方案,有利于生物量向生殖生长倾斜,获得较高的水钾利用效率以及棉花籽棉产量。  相似文献   

18.
雷琼 《农业工程》2022,12(8):131-134
为明确20%氯虫苯甲酰胺SC、15%茚虫威S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4%甲维·氟铃脲ME、10%甲维·甲虫肼SC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共6种药剂对陕西省关中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陕西省乾县玉米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防效分别为82.66%、87.09%和94.95%;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和15%茚虫威SC的防治效果次之;4%甲维·氟铃脲ME、10%甲维·甲虫肼SC防治草地贪夜蛾速效性较好,迟效性较差;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防治效果最差。生产实践中预防草地贪夜蛾,建议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或15%茚虫威SC。   相似文献   

19.
滴灌土壤湿润区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棉花作物,以桶栽试验为基础,通过控制滴头流量得到不同宽度的土壤湿润区,观测了棉花相应的生长状况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与滴灌土壤湿润区的大小密切相关,宽的土壤湿润区可以使棉花的生长发育提前,其株高、叶面积、产量都比窄的土壤湿润区条件下的棉花相应指标高;宽的土壤湿润区下的棉花叶面积衰老速度比窄的土壤湿润区下的棉花叶面积衰老速度慢。另外,随着土壤湿润区变宽,土壤耗水深度变浅,棉花单铃重、衣分和单株产量增加,但单株铃数减少。  相似文献   

20.
根据棉花花铃期的生育特点与要求,提出了切合生产实际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施肥、水管理以及整枝打顶控晚蕾、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值得各地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