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徐州北郊农田土壤中Pb、Zn、Cu、Cr、Cd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对土壤的污染情况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北郊农田土壤受到了污染,该区域内有固体残渣、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的常年堆放,经过雨水淋溶后,这些固废中的重金属元素会向周边土壤中迁移,致使污染土壤中Pb、Zn、Cu、Cr、Cd 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采用地质累积指数Müller指数分析表明,Zn、Cr没有表现出污染;Pb、Cu污染强度不大,表现出轻度污染;而Cd则呈现出极强污染,污染程度顺序Cd>Pb>Cu>Zn>Cr.  相似文献   

2.
以5个桃树品种为试材,研究了重金属铅(Pb)、镉(Cd)、铬(Cr)和铜(Cu)在桃树体不同部位上的分布水平及状态。结果表明:Pb分布为果实<树干韧皮部<结果枝韧皮部<叶片;Cd为果实<叶片<树干韧皮部<结果枝韧皮部;Cr和Cu分布为果实<结果枝韧皮部<树干韧皮部<叶片。果园土壤中Pb、Cd、Cr及Cu的含量水平分别为18.637、0.408、62.595、15.728 mg/kg。相对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果实中各元素的平均累积比率(果实/土壤)大小依次为:Cr相似文献   

3.
胶东半岛苹果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胶东半岛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和果实的重金属镉(Cd)、铅(Pb)、铬(Cr)、砷(As)、铜(Cu)含量进行测定,采用Nemerow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区土壤普遍存在镉轻度污染现象,铅、铬、砷、铜元素为安全等级,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均为轻污染;化工厂附近果园土壤砷含量高于其他采样区,果实样品各元素含量均符合无公害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苹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果实重金属含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枸杞果实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质谱(ICP-MS)检测法,对全国6个宁夏枸杞主产区的土壤和果实中10种重金属元素(Pb、Cd、Cr、As、Ni、Sr、Li、Y、La、Co)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6个主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新疆产区的Cd、Cr、As、Li、Ni、Co、Sr和Y,宁夏产区的Pb和La,河北产区的Pb和La含量相对较高。6个主产区枸杞果实中Pb、As、Ni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它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宁夏产区果实的Cd和Sr,内蒙古和青海产区果实的Cr,甘肃产区果实的Li,河北和青海产区果实的La、Co和Y含量相对较高。果实中Cd和Sr含量分别与土壤中Pb、La、Li和Li、La呈显著正相关;果实中Y和La的积累分别与果实Co之间的积累具有一定协同作用。总体来看,不同产区土壤均适宜种植宁夏枸杞,枸杞中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出国家药材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遵义播州区石板镇水旱轮作的石灰性水稻土为试材,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了土壤中重金属Cd、Cr、Cu、Zn和Pb的含量,研究了碳酸盐岩地区水旱轮作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垂直分布、淋滤迁移特征以及生态危害,以期为碳酸盐岩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地下水安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规定范围内,土壤重金属Cd超标率达80%,重金属Cr、Cu、Zn和Pb样点达标率为100%;研究区土壤除了Cr之外,土壤pH、有机质、重金属Cd、Zn、Cu和Pb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各土层重金属淋失率呈现Zn>Cu>Cd>Cr>Pb的特征;5种重金属各形态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无明显变化,且5种重金属在各土层中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地累积综合污染指数法中,研究区各土层均无污染,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中,研究区各土层均为轻微风险等级,其中Cd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其次是Pb。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交通干道两侧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哈尔滨市公滨路、香成路、哈-腰堡路3条交通干道两侧的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u、Cd、Pb、Zn、Cr、Ni含量,采用松嫩平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作为参比值,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以研究公路交通引起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以及潜在的生态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u、Cd、Pb、Zn、Cr、Ni的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Cd和Pb为中等污染,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ZnPbCdCrNiCu。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燃料、轮胎、机械中所含微量重金属成分。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蔬菜保护地长期定位渗灌、沟灌、滴灌处理0~80 cm层次土壤Cu、Zn、Cd、Cr、Pb 5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的剖面分布特征,以同一试验区棚外露地大田土壤样本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棚外露地大田与保护地棚内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变化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棚内0~4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明显高于棚外土壤.棚内3种灌水处理0~40 cm土层土壤间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差异明显,Cd、Cr全量以沟灌处理含量最高,Pb、Zn全量以渗灌处理含量最高;而Cu、Cd、Cr、Pb的有效态含量均以沟灌处理最高、渗灌处理最低.土壤Cu、Zn、Cd、Cr、Pb有效态含量与其全量间呈正相关关系,重金属全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有效态含量随pH值降低而增加.灌溉和施肥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变化,进而影响到土壤重金属全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不同产区黄芪及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其中的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了种植土壤重金属对黄芪重金属残留特征及污染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中5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含量很低;黄芪中Hg与Cu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b和Cd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Cu与Pb、As、Cd含量之间,Pb和Cd、As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Cd和As、Hg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u含量在黄芪和土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黄芪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宁夏道地黄芪无污染。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不同产区甘草及种植土壤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分析了甘草中铅、镉、砷、汞、铜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重金属残留特征及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在甘草中5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含量很低,其中Cd与Cu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中Cu含量与Pb、As、Cd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As和Pb、Cd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甘草和土壤之间Cu含量呈显著相关性。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甘草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得出宁夏产甘草无污染。  相似文献   

10.
四川部分地区3种食用菌中7种重金属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四川部分地区木耳、香菇、平菇3种常见食用菌中Cu、Mn、Cr、Hg、As、Pb和Cd等7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被检测的食用菌中Cr的平均含量最高,As的平均含量最低,所有样品中Cr含量均超标,33%样品中Hg含量超标,11%样品中Cd含量超标;同时还发现,不同菌种对这7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不同来源地的同种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也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忻州市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忻府区某典型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风险评价且对土壤剖面的重金属含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环境治理及科学灌溉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长期污水灌溉已导致农田土壤表层土壤中的Cu、Zn、Ni、Cr、Pb、Cd、Hg、As含量相对背景值不同程度的累积,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1.21、0.71、1.23、1.73、1.38、4.62、3.59、1.00倍,只有Zn的平均含量低于土壤的背景值。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限量值作为污染评价阈值,在25个采样点中,2个采样点的土壤综合污染指数高于0.7,属警戒水平,其它均属于安全水平。8种重金属元素中,表层土壤中的Cu、Zn、Cd、As含量最高,Cr、Hg在80~100 cm含量最高,Ni、Pb在不同土壤中无明显差异。Cr、Zn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u、Ni、Cd、As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Pb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Hg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为主,Hg的迁移风险大。  相似文献   

12.
梁静  贾丽  陈清 《中国蔬菜》2020,1(6):81-86
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是全国蔬菜发展的六大优势产区之一。通过收集2011~2019年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菜田重金属研究的文献数据,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和环境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产区土壤重金属Cu、Zn、Cr、Ni、Pb、Cd、As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量值。与各个省市土壤背景值相比,土壤出现了明显的Cu、Zn、Cd和Hg累积,Cr和As均没有出现累积。8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范围在0.30~0.80,排序依次为:CdPbHg=NiZnCuAsCr,仅Cd处于警戒等级,其余重金属元素均处于清洁等级。8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75,表明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需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丘陵紫色土不同柑桔品种对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江津、忠县、长寿果园中,锦橙与夏橙果肉汞、铜、锌、镉、铅、砷的含量都远低于《绿色食品柑桔》(NY/T426—2000)标准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铬含量接近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铜、锌、铅、镉、镍、汞、砷等7个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小的总体趋势是叶片〉果皮〉果肉,锦橙镍含量叶片〉果肉〉果皮。铬含量是叶片〉果肉〉果皮。锦橙叶对土壤铜的富集能力显著大于夏橙叶片,对土壤铅和镉的富集能力显著小于夏橙叶片。锦橙果皮对土壤锌、镍、铬的富集能力显著小于夏橙果皮。锦橙果肉对土壤铅和镉的富集能力显著小于夏橙果肉,对土壤汞的富集能力显著大于夏橙果肉。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集珠三角地区蔬菜产地原位土壤(非人工添加重金属)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Cd、Pb、As、Hg、Cr 5种重金属在种植菜薹土壤中的活性,菜薹可食部分对土壤中全量和有效态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5种重金属在土壤产地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菜薹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菜薹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顺序为Cd>Pb>As>(Cr、Hg),菜薹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Cd>Cr>As>Pb。依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进行方程拟合,得出适合菜薹种植土壤的重金属全量限量值分别是:Cd,1.18 mg?kg-1|Pb,401.93 mg?kg-1|As,25.67 mg?kg-1|Cr,150.71 mg?kg-1,有效态重金属限量值分别是:Cd,0.64 mg?kg-1|As,3.05 mg?kg-1|Cr,4.93 mg?kg-1。菜薹对Hg富集能力弱,在供试土壤Hg浓度范围内菜薹中Hg含量均未超过限量值。  相似文献   

15.
泊头市重金属元素空间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IS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泊头市表层土壤(0~20 cm)全量Zn、Cu、Pb、Hg、Cr、Cd、Ni、As 8种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相关系数来看,8种重金属中除Hg以外,其它重金属在研究区内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数据中除了全AS属于正态分布,其余元素数据经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元素的块金效应分析,元素Ni和Cr在研究区的空间相关性最为强烈;用Kriging内插法对8种重金属进行最优估计,从空间插值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某些地区重金属含量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出局部的异常性,中东部大于西南部,主要集中在洼里王镇和王武庄乡、郝村乡,其它乡镇相对含量较低,这一方面受河流影响,重金属在水中难存留,另一方面就是东部工业发达,因此受到的重金属污染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十种市售蔬菜微量元素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析测定了新疆乌鲁木齐市秋季市售蔬菜中的Pb、Cd、Cu等10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10种蔬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有益微量元素钙(Ca)、镁(Mg)、锌(Zn)、铁(Fe)、铜(Cu)、镍(Ni)、锰(Mn)、铬(Cr);在调查的4种重金属微量元素铅(Pb)、镉(Cd)、铬(Cr)、铜(Cu)中,元素的检出率均为100%,其中,油麦菜、油白菜和紫包菜的铅元素含量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66、2.75和0.03;生菜、菠菜、油麦菜、油白菜和大白菜的镉元素含量超标,超标率达到了5.20、4.70、1.52、2.49和0.6;铬元素在10种蔬菜中全部超标,平均含量为1.38 mg/kg,平均超标率为1.76;虽然铜元素的检出率为100%,但无一例超出国家标准限值,在蔬菜的安全食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陕西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评价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对陕西省8个县86个苹果园土壤样品中砷、铅、汞、铬、镉和铜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砷、铅、汞、铬、镉和铜含量分别为(12.20±4.64)mg/kg,(14.04±3.80)mg/kg,(0.067±0.067)mg/kg,(59.45±12.63)mg/kg,(0.062±0.029)mg/kg,(25.83±7.41)mg/kg,均没有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无公害项目示范县老果园土壤重金属积累不明显,今后监控的重点是砷和铬,结果可为无公害苹果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