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圳市裸露山体缺口景观影响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遍地开花的采石场严重影响深圳城市景观 ,应用专家打分及综合评判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深圳市裸露山体缺口的景观影响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缺口景观影响度的主要因子为交通因子、可视面积因子和视距因子 ,其中交通因子是主导因子 ,并计算出不同因子任意组合时的景观影响度 ,为裸露山体缺口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背景山体缺口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体缺口严重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城市景观。结合深圳市实际,提出景观影响度概念,并结合景观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原理提出解决山体缺口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在总结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决山体缺口的 整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裸露山体缺口依据其形成原因可分为开采坑口、开挖边坡和崩岗等不同类型.在深圳快速发展的31年时间里,工程建设中大量挖山取石造成了众多的裸露山体缺口破碎带,这对城市景观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深圳市布吉郁南、吉冈采石场边坡整治绿化工程通过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的设计和施工策略并辅以景观影响度评价,实现了快速覆绿和景观融合的生态修复效果.这些策略对我国其他类似的裸露山体缺口的治理将起到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景观生态理论为基础,配合水文现象的变化,应用统计分析技术计算各种景观生态指标,生态意涵在不同时期上之变异与能量循环上之改变及其生态代表意义,结果显示嵌块体的聚合大多由泥岩及竹林二种景观所造成,对于不同时期之景观生态变迁,因素分析之三个主成分的解释变异达93.2%.景观嵌块体形状因子与水质之有机营养盐供给因子,具有整体性的高相关性.在景观生态水文方面,景观多样性均一度因子,也能显著地影响到与水库淤积量、冲蚀深度有关之集水区土壤冲蚀因子.综合结果可知泥岩景观嵌块体较为破碎,边缘指数较高,因此能量、物质和营养  相似文献   

5.
三工河流域绿洲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荒漠绿州景观格局是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不同形状和不同开发程度的地块(生态系统)在空间上构成的镶嵌体。景观镶嵌结构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的功能,通过计算一些景观指数,对荒绿洲景观格局作出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强烈的景观要素或纯粹的人工景观中,表征复杂的景观指数往往高于人类活动较轻的景观要素,而表征稳定性的指数正好相反;处在干旱内陆荒漠中的绿洲景观,其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低,恢复力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极易破坏其稳定状态,从而导致荒漠化发生。  相似文献   

6.
影响福建土壤侵蚀的景观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福建省5类因子分布图和福建省土壤侵蚀强度图,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建立了全省各因子图形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3种不同的数值方式计算出各因子类型的侵蚀强度系数,多样化指和集中化指数,分析了它们的因子分异,得出各因子类型的土壤蚀强度特征分异,为进行福建省土壤侵蚀景观系统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秦巴山地土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志远  郭彩玲 《山地研究》1998,16(2):146-150
在调查分析秦巴山地生态环境因子的基础上,选取地形和坡度为主导因素,进行土地生态环境功能划分,并运用景观生态学、土地经济学有关原理,针对不同功能区生态环境的现状特点,分别总结出土地景观生态环境设计的模式,提出用系统思想指导景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喀斯特高原山区的潜在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现状和探寻地形因子对潜在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程度,选取了位于贵州省普定县的后寨河流域中下游作为研究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解译出研究区1973年和2004年的潜在石漠化分布图,分析潜在石漠化的进程;利用相关分析法对海拔、坡度、坡向和坡位等地形因子对潜在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从1973~2004年,潜在石漠化景观格局发生变化,且其在空间上呈不均匀状态;地形因子对潜在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存在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地形因子对不同类型的潜在石漠化景观斑块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利用亚热带桃源县19801、995、2000年3个时期的TM影像及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该区域的景观格局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县域整体景观水平以林地和水田为景观基质,其他景观类型作为斑块镶嵌其中。斑块的平均面积和斑块平均边缘在逐年下降,平均每年分别下降497.90hm2和646.95m,说明景观的破碎程度在逐年加强。研究区域的景观均匀度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优势度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明景观格局有向小景观要素转化的趋势。同时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进行统计分析,诊断出主要驱动因子为劳动力总数、劳动力密度、农村社会总产值等,不同的典型变量对应着不同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0.
土壤硒区域环境分异及安全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土壤硒区域贫民是的因子很多。本文通过主因子地计算,在影响土壤硒的诸因子中提纯出四个主因子(即土壤类型,土壤母质,土地利用类型及植被类型),并对我国41个土类中的硒进行了区划,最后针对不同区域确定出土壤硒的安全阈值。这将为我国判定土壤硒的环境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泾河中上游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张希彪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6):137-140,152
利用RS和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泾河中上游流域1986~2000年的景观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化指数、分离度等指标,进行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并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压力及宏观政策等,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影响流域景观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落实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已成为项目核准的必备要件,并正在向选优审批转变。开展水土保持损益分析就是为优化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其中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度是其核心内容,将开发建设项目的影响时间、扰动后的侵蚀强度、影响范围、可恢复程度和生产运行期影响5个主导因子拟合为一个综合评价模型定量计算,分析开发建设项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以水土流失影响度为标准,客观评价开发建设项目,为政府行政决策和宏观调节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地理环境的异质性决定了土壤侵蚀景观信息具有水平异质性和垂直异质性特点。景观信息异质性的成因类型有人类活动、地质体结构差异、高程带。根据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结构的具体特点,建立了土壤加速侵蚀的斑-廊-基模型、土壤背景侵蚀的环-斑模型和综合性垂直分异3类土壤侵蚀景观信息结构模型。模型科学地揭示了不同强度的土壤侵蚀发生区位、致灾因子和土壤侵蚀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通过该模型可以预测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态势,明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区位及区位内的首要治理因子。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丘陵区景观特征与景观指数粒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图像绘制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图,利用GIS相关软件以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高家沟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在景观水平上对指数的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为高家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主体,园地稀少,各土地利用类型布局分散,斑块形状较复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粒度变化对景观指数的计算具有重要影响,各景观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不同的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1)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或上升或下降,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高家沟流域景观分析的适宜粒度范围为75~120m.  相似文献   

15.
在GIS支持下,以生态功能指数(E)作为农业景观生态功能的量度指标,以福建省漳浦县马坪镇作为研究区,划分景观评价单元,在各景观单元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作用于景观生态功能的各类指标及其权重,并利用隶属函数计算出各指标对景观生态功能的贡献率,最后计算出每一景观单元E值,并根据其频率分布进行景观生态功能分区,结果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的景观生态设计和规划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景观生态功能的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镶嵌体的分形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分形理论对四川省汶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镶嵌体景观类型的分维值进行计算,并讨论了各种景观类型的分维性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镶嵌体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是一种随机分形结构;景观类型的分维值越大,其形态越复杂,反之越简单。SI(稳定性指数)>0,表示景观在其形态复杂状态下的一种稳定性,SI越大,该景观形态越稳定;反之亦然。SI<0,表示景观在其形态简单状态下的一种稳定性,SI越小,该景观形态越稳定;反之亦然。景观类型的分维值随时间变化而增大,该景观的形态变得复杂,反之,该景观形态变得规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镶嵌体的分维值是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镶嵌体景观格局的一种综合性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重庆岩溶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地利用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重庆岩溶地区为例,探讨岩溶地区土壤类型的多样性与不同土壤类型上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结果表明重庆市岩溶区黄壤、石灰土和黄棕壤是本区主要土壤类型,土壤景观的多样化和空间异质化程度不高,但各类景观分布比例不均匀,土壤景观嵌块体呈现出复杂的几何形状。除了山地草甸土以林地和草地、棕壤以林地为主要景观外,另外的9种土壤类型上都是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要的景观,农、林用地在景观空间格局的结构和功能中起主导作用。由于各类土壤性质和分布特点的不同,耕地和林地在各类土壤上的分配比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使得耕地的嵌块体数急剧增多和居民工矿用地、林地、未利用地的嵌块体数目增加。  相似文献   

18.
根据距离反比模型,对山西省20个城市周边地区侵蚀景观因子面积分布系数和空间分布变差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大多数城市周边地区,各侵蚀景观因子都有一种类型(或级别),其面积分布系数较大,居支配地位,同时,各侵蚀景观因子在城市周边地区分布相对比较均匀,一维变差函数值较小,根据蚀景观因子面积分布系数和空间变差函数,可将城市周边地区各侵蚀景观因子的空间分布模型分为均匀支配型,均匀非支配型,不均匀支配和不均匀非支配型等4种类型,山西省建制市周边地区侵蚀景观因子分布以均匀支配型居多。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系统内外许多因素制约,确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成为研究的重要环节。利用DEMATEL方法,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建立直接影响矩阵并求出综合影响矩阵,通过计算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考察因素综合影响关系,确定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体缺口是指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因采石、取土破坏了自然山体轮廓而形成的缺口。山体缺口常常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景观破坏。介绍了深圳市进行山体缺口调查的原则、方法、技术路线、内容和程序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山体缺口管理信息系统 ,从而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