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来自云南省16个州市的204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分析表明,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村官”队伍较为稳定.同时针对存在问题以及大学生“村官”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大学生“村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政府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为大学生“村官”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氛围,以实现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理论,在访谈和问卷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胜任力素质模型,并对大学生“村官”的现有能力素质和新农村建设最需要的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为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能力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鹤壁市2002年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2005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目前,鹤壁有“大学生村官”1420名,63%的行政村有2名“大学生村官”。7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拔任用、管理考核、培养教育、激励约束、致富带富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日,宿豫区对37名2008年、2011年大学生村官实施聘期届满考核,“立体透视”聘期实绩。 一是翻阅台账看实绩。通过现场翻阅大学村官撰写的民情日记,查看大学生村官是否及时记好民情工作一本账,通过查阅“大学生村官帮扶台账”,看大学生村官是否把困难村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各项需要记在本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学生村官政策”、“报考大学生村官意愿”及“大学生村官作用”三个层面对某农业高校女大学生的认知现状调查显示,只有极少数女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真正了解,虽然大多数女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发展作用很大,但因农村条件差、对公职不感兴趣或对农村不了解等原因而不愿报考村官一职。改变女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认知现状,即在校园内强化村官政策的宣传与实施、深入开展“三农”主题教育及性别平等价值观的培育,才能使更多的女大学生愿意报考大学生村官,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政策目前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通过对苏北泗阳县和苏南无锡市的调查发现,在较为普遍的大学生村官创业现象中,存在着“利己”和“公利”两种类型,进而对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产生“利己型创业者”和“公利型创业者”。本文就其中的“利己型创业者”角色类型深入思考,探讨了其行为表现和特征,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使社会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能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以下简称大学生“村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既有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也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农民、了解农村,在基层得到锻炼成长。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的群体,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大学生怎样才能融入农村,当好“村官”,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是女学生”村官”履职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又是一年一度大学生“村官”招考时节。据媒体报道,中组部、中宣部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了文件,为大学生报考村官出台了很多倾斜政策,今年的“村官”招考也因此格外引人注目。据相关统计,到2008年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已达13万人。但大学生村官网在对2009年到期的北京大学生“村官”去向进行的调查显示,抽样的大学生村官中选择考公务员的占46%,续签、继续留在农村工作的占12.87%。政府推荐工作的占16.7%。自谋职业占到10.51%。考研占到4.18%。  相似文献   

9.
以角色认同为视角,对南京市4区(高淳、六合、江宁、雨花台)的“大学生村官”、村镇干部、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通过现状分析得出“大学生村官自我角色认同水平较低”的问题,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得出根本在于“当地经济条件”,基于问题、影响因素从“供给需求平衡”角度提出3点对策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水平、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给大学生谋就业,为新农村找人才的“双赢”之举,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通过调查走访雅安市芦山县各乡镇(大川镇除寸)所有大学生村官及其周围部分干部群众,了解大学生村官们的发展现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当地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希望能提出有实质性的意见,以便使“大学生村官计划”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向荣 《农家顾问》2011,(10):18-19
老一届大学生村官即将期满.新一届大学生村官就要到任.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和管理.促进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意义尤显重要。结合近年来对大学生村官管理的经历和思考.个人认为.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关键在于“以心换心”。  相似文献   

12.
村官·新闻     
罗基 《农家顾问》2010,(4):17-18
湖北每年百余大学生“村官”将成公务员2月初,湖北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共同发布的《推进全省大学生“村官”成长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从今年起,连续3年在大学生“村官”中招录公务员.每年定向考录100-200人。同时,将大学生“村官”作为村“两委”和共青团、妇联、科协组织带头人重点培养,及时选拔优秀“村官”进入领导班子:推荐综合素质好、议事能力强者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等。  相似文献   

13.
童辉杰  刘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853-17856
采用问卷法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及东北地区共调查了550名大学生村官.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水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呈现波浪式下滑的趋势,进一步分析揭示,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受组织重视、不良的组织氛围以及对工作的不满是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适应水平下滑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必须完善大学生村官的保障机制,改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氛围,如此可望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成长成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提出全面实施大学生村官“青春成长计划”。针对大学生村官这—特殊的青年群体,结合实际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村官工作氛围、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坚持以用为先,经过3至5年的努力,着力将大学生村官培养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和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据2013年5月20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12年底止,全国有6.7万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4246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511人担任村委会主任.目前有23万名大学生村官分布在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加上流转出岗的部分,总规模达到36万人.农村基层的“地气”结合“村官”们的努力,使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方法、市场信息、盈利模式、资金等逐渐开始流向农村.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山西省天镇县委组织部以提升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能力为突破口。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以深入推动“六个一”活动为目标,在全县大学生村官中开展“大学生村官讲坛”活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的问题,分析了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工作职能设置不尽合理,提出了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的职能从经济、行政型职能向社会服务型职能转变,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是提高他们工作绩效,创新工作效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作为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新家村建设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白实施以来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村官”奔赴祖国的农村,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在农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农村带去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村委的管理民主与科学。但大学生“村官”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这制约了他们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建立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建立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