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治棉盲蝽蟓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防治棉花盲蝽蟓的有效药剂,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比较不同农药(组合)对盲蝽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4.5%乳油(20mL)+毒死蜱40%乳油(50mL)商品量70mL/667m^2组合处理对棉盲蝽蟓的防治效果最为理想,且速效性、持效性较强,5d时防效达最高值95.1%,7d后防效仍在90%以上;保蕾效率85.8%。生产上可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2.
棉花盲蝽象是沿江、沿海棉区棉花的主要害虫,常年偏重至大发生,对棉花的蕾及幼铃危害严重,给棉花生产和产量品质构成巨大威胁。常规有机磷药剂因长期、单一使用.其防效显著下降。通过两年试验研究,明确了氟虫腈是防治棉盲蝽的理想有效药剂。适期用药1次,治虫和护蕾效果可达95%,比常规有机磷类及其混配药剂防效高1倍。值得在防治棉花盲蝽象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如皋农药厂生产的40%久敌乳油是以久效磷和敌百虫为原料复配成的一种新型有机磷杀虫剂。该药具有很强的喂毒、触杀作用,可有效控制棉花苗蚜、伏蚜、红蜘蛛、盲蝽象和棉田玉米螟等多种棉虫危害,对抗菊酯类棉虫防效显著。试验者认为40%久敌乳油杀虫谱广、使用成本低、应用价值高,目前被列为江苏省推广项目。试验结果表明:40%久敌乳油(monocrotophost trichlorfon)和40%久效磷乳油(monocrotophos)药效相当:对棉伏蚜的防效显著优于功夫菊酯(cyhalothrin),对棉红蜘蛛和棉盲蝽的防效高于喹硫磷(quinalphos)、马拉硫磷  相似文献   

4.
棉花盲蝽象是沿江、沿海棉区棉花的主要害虫,常年偏重至大发生,对棉花的蕾及幼铃危害严重,给棉花生产和产量品质构成巨大成胁.常规有机磷药剂因长期、单一使用,其防效显著下降.通过两年试验研究,明确了氟虫腈是防治棉盲蝽的理想有效药剂,适期用药1次,治虫和护蕾效果可达95%,比常规有机磷类及其混配药剂防效高1倍,值得在防治棉花盲蝽象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测定6种药剂在田问对西花蓟马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菜喜悬浮剂、48%乐斯本乳油和0.3%印楝素乳油处理在施药3天后防效分别达到88.8%、86.0%和90.0%,7天后3种药剂防效为89.1%,91.0%;在大区试验中,筛选出的3种药剂对西花蓟马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表明可以作为蔬菜上西花蓟马重发生时的应急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6.
棉盲蝽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地以中黑盲蝽和绿盲蝽为主。进入90年代,由于耕作制度的多样化和施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为地为其创造了丰富的寄主或食料来源;防治棉铃虫药剂的大量使用,使棉田天敌大量死亡;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普遍偏高,棉盲蝽的越冬死亡率大大降低,致使棉盲蝽的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我地棉田90年代仅次于棉铃虫的第二大害虫。有机磷类农药对棉盲蝽具有较好的防效,但对天敌杀伤力大,且持效期短,各代发生盛期需多次施药,才能控制棉盲蝽为害。为了探索既对天敌安全,又能长期有效地控制棉盲蝽的为害,且成本较低的防治棉盲…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业结构调整,棉田用药次数用药量大幅减少,过去仅在仙桃市局部地区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盲蝽象,其种群数量逐年上升,近几年已成为仙桃市棉花发生最重、为害损失最大的害虫。为此,笔者近几年对仙桃市棉田盲蝽象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防治方法和防治药剂进行了摸索和试验,提出了科学的综合防控对策,为江汉平原地区棉花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发生规律种群及寄主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有卵、若虫、成虫  相似文献   

8.
代廷奎 《植物医生》1996,9(4):20-20
棉花盲蝽象的防治不容忽视代廷奎(安徽省利辛县农技中心236701)棉花盲蝽象,土名“臭鳖子”、“小臭虫”。近几年盲蝽象的发生日趋严重,是仅次于棉铃虫为害的又一棉花重大害虫。由于它的为害症状不易观察,常被农民所忽视,给棉花生产等造成极大为害。棉盲蝽象,...  相似文献   

9.
棉盲蝽发生动态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江苏省滨海县1985-2007年棉盲蝽发生动态资料,应用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其增长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显示:棉盲蝽的种群在一年中从第2代到第4代总体上是增长的,气象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其增长率影响明显。这表明,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对棉盲蝽生长发育不利的气象条件进行科学防治,提高其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棉田常见的音给有11种,具有经济意义的棉盲蝽主要有6种,即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言蝽、苜蓿盲蝽、牧草盲蝽和赣棉盲蝽。但对棉花构成威胁的,在我县则主要是中黑盲蝽和绿育蝽。近年来,由于栽培制度等原因,致使棉田育蝽种群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有效地进行防治,笔者1991~1994年对棉田盲蝽的种群动态及生态分布进行了较详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一、种群发生动态1.优势种的变化自50年代末期,棉盲蝽开始上升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当时主要是绿盲蝽(LyguslucorumMeyer—Dur)为棉田优势种,约占盲蝽混合种群的90%以上。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1.
棉盲蝽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主要以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等发生危害.近几年来,由于抗虫棉的普及,对棉铃虫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棉田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大大减少,其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使棉盲蝽由以前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2.
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频率加大,为害程度加重,药剂防治效果变差。针对该现象,笔者通过多年对稻纵卷叶螟防治实践.选出丙溴磷40%乳油、毒死蜱40%乳油、杀虫单90%可溶粉剂等11种参试药剂,对稻纵卷叶螟(Cnaphlocrocis medinais)的防治效果进行筛选试验,为今后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及防治我场地处洪湖市东南的长江之畔,常年种植棉花面积1700hm2。棉田危害的盲路象以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为主。其成若虫刺吸棉株营养液,造成破头破叶和蕾铃脱落。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棉田中以前不被重视的盲蝽象,为害不断加重,目前已打...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内吸剂农药的使用技术,1979——1981年我们进行了久效磷加聚乙烯醇涂茎防治棉铃虫的试验和示范,经过室内毒性测定,田间试验和近万亩示范防治效果证明,单株涂药20—30毫克,每高峰涂茎—一次能有效地控制危害,且兼治伏前蚜、盲蝽象等害虫。 一、药剂:5%久效磷乳油,青岛农药厂产品;聚乙烯醇(固体),北京有机化工厂产品。 二、方法:1.久效磷聚乙烯醇液剂的配制:首先将聚乙烯醇一两溶化于3斤沸水中,待冷凉后再加入50%久效磷乳油一斤,边倒边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即成。2.涂茎方法:棉田一代棉铃虫发生期,用涂茎器在棉茎一侧第一果枝下涂药长约1.5—2寸,单株涂药20—30毫克。3.药效检查:室内药效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均设不施药或喷洒常规农药为对照,试验前  相似文献   

15.
赤须盲蝽严重危害玉米及其有效杀虫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6月北京地区发生一种严重危害玉米的害虫赤须盲蝽,单株有虫5头以上,叶片被害失水向内纵向卷曲,心叶受害生长受阻,植株矮小,甚至枯死。室内3种常用杀虫剂对其触杀作用测定表明,16%氯·灭乳油2000~3000倍稀释液可作为赤须盲蝽大发生时化学防治的首选药剂,其次是2.5%中保4号乳油1000倍稀释液。  相似文献   

16.
棉盲蝽为害习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新疆北部棉区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重视不够,每年给棉花生产造成不小损失。为此,笔者通过田间定点调查,来了解并掌握棉盲蝽的种类、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以为防治提供依据,有效地防治棉盲蝽的为害,达到提高棉花产量的目的。1为害情况新疆北部棉盲蝽主要有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L.)和苜蓿盲蝽(AdelphocorislineolatusGoeze)2种。苜蓿盲蝽为优势种,是棉花的重要害虫之一。棉盲蝽于6月上旬侵入棉田,8月中旬迁出,在棉田活动长达80d左右。盲蝽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棉株嫩头幼芽生长点和幼嫩花蕾果实的汁…  相似文献   

17.
蒋勇 《植物医生》2012,(3):37-38
为筛选防治二代黏虫的优质药剂,选用15%毒·高氯乳油、5%氯氰菊酯微乳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80%敌敌畏乳油等4种药剂不同剂量对二代黏虫2-3龄幼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毒·高氯乳油每667m^2剂量40mL、20mL。5%氯氰菊酯微乳剂每667n12剂量60mL、1.8%阿维菌素乳油每667m^2剂量40mL和80%敌敌畏乳油每667In2剂量60mL对二代黏虫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交替轮换使用以上几种药剂可有效控制二代黏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动态     
改进一代盲蝽防治策略 近年来多用防治杞柳、胡桑、蚕豆等常规一代盲蝽虫源田,从而压低一代发生基数。但是,在育苗移栽全面推广后,麦行套栽棉苗早发,棉麦共期生长,麦收前盲蝽危害棉苗已十分狷獗。1985、1986年广泛调查一代虫源表明:麦田虫量占62.95%,而常规虫  相似文献   

19.
38%照星1号乳油是江苏东台农用药剂厂开发研制的防治稻棉害虫的新型杀虫剂。经过江苏、安徽两省农药检定所对二代棉铃虫、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表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防治二代棉铃虫的药效在667m2用38%照星1号乳油50g、60g、70...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防治稻曲病的高效药剂,用3种药剂对稻曲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氟环唑乳油和乙蒜素乳油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68%和87.72%,咪鲜胺乳油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为69.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