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价格低廉的农副产品结合液固两相培养的方法进行发酵培养,干燥后的固体培养基经粉碎后人工过300目筛,取菌粉(55%),加过300目筛的填料硅藻土(42%)、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及稳定剂混匀制得55%蜡蚧轮枝菌可湿性粉剂。该制剂有效孢子浓度3.0×109个/g;细度:97%以上过300目筛;润湿时间:2′57″;悬浮率:75.6%;含水量<3.0%;pH值6~7。该制剂对小菜蛾的LC50到8d时为1.51×104孢子/ml;在田间试验中,施用3次该可湿性粉剂2.1×107孢子/ml对萝卜蚜的15~25d防治效果为64.9%~70.7%。  相似文献   

2.
稻区杂草上的梨孢菌与稻瘟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发现的稻曲病菌白化菌株其分生孢子座白色,厚垣孢子表面光滑,大小为3.5-6.0×3.5-6.8μm。在麦芽糖-稻芽浸渍液中可产生较多的分生孢子。pH值为6时生长最好。普通培养基中加入几种供试碳源和氮源均有利于菌落生长,以蔗糖为碳源,浓度为2%或以L-天门冬酰胺为氮源浓度为0.2%~0.3%时时其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培养过程中可产生对稻种萌发有抑制作用的毒素,而固体培养时产毒能力高于液体培养。白化菌株回接到水稻上可重新产生白色稻曲球。该菌和稻曲病菌的酯酶同功酶和RAPD扩增谱带明显不同。可见白化菌株具有独立于稻曲病菌的新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3.
内生菌螺旋毛壳抗生素和水解酶的协同抗真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防因子螺旋毛壳(Chaetomium spirale) ND35生长于含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丝细胞壁制备物的SM培养基中,从培养滤液提取的粗酶液强烈抑制Valsa sordidaValsa maliGlomerella cingulataCurvulavia lunata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经DNS法检测,粗酶液同时具有β-1,3-葡聚糖酶(包括内切和外切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分别为0.19 U.mg-1和0.09 U.mg-1。生长于3%玉米粉浸渍液的螺旋毛壳ND35的培养滤液也能抑制上述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离体条件下检测了ND35产生的一纯化的具有分子量为73 kD的内切β-1,3-葡聚糖酶(GLUC73)和一纯化的抗生素对苹果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延长的抑制效果。当内切β-1,3-葡聚糖酶使用浓度为180 μg·mL-1时,抑制了测试真菌的孢子萌发,造成细胞壁的改变,导致了菌丝顶端的破裂;抗生素的有效抑菌中浓度ED50为1.75 μg·mL-1。单独应用时,1.0 μg·mL-1的抗生素或40 μg·mL-1的内切β-1,3-葡聚糖酶没有或仅有很低的抑菌效果;两者组合导致孢子萌发约78%受抑制。甚至10 μg·mL-1的内切β-1,3-葡聚糖酶也使1.5 μg·mL-1抗生素的抑菌作用从低于25%增加到超过50%的抑菌效果。此外,80 μg·mL-1的内切β-1,3-葡聚糖酶使1.0 μg·mL-1抗生素的抑菌活性从0%提高到90%。抗生素和β-1,3-葡聚糖酶的协同抗菌活性可能在内生菌螺旋毛壳的植病生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从6种载体、6种分散剂、5种黏着剂、5种紫外保护剂中筛选适宜于顶孢霉Ahy1孢子粉微粉剂的助剂。结果表明,载体硅藻土、紫外线保护剂荧光素钠和腐植酸、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或钙)、黏着剂羧甲基纤维素对顶孢霉孢子的生物活性无显著影响。用以上助剂加工的20%顶孢霉孢子粉微粉剂,孢子含量为9.8×109个/g,干燥减量为4.36%,孢子萌发率为90.23%,比重为0.37g/cm~3,颗粒细度过200目筛,粉粒直径约为74μm,5℃下贮藏6个月后孢子萌发率为80%,符合真菌农药粉剂国家标准(标准号GB/T25864-2010),在微粉细度上符合制剂标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测定了5种蚜虫对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传播效率的基础上,采用免疫荧光(FITC)标记方法,观察到蚜虫口针中MDMV附着位点(VAS)的存在。结果发现不同蚜虫之间的传毒效率及VAS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的传毒效率最高,达66.8%。并且其VAS也最明显,位于口针末端约50μm处。通过试验发现,尽管在VAS存在的情况下,用提纯的不含HC的MDMV进行蚜虫传毒试验,其传毒率为零。只有当HC与MDMV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有效传播。至于蚜虫是如何释放病毒的还不清楚。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蚜虫对MDMV的传播是一个"识别-吸附-释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测定了5种蚜虫对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传播效率的基础上,采用免疫荧光(FITC)标记方法,观察到蚜虫口针中MDMV附着位点(VAS)的存在。结果发现不同蚜虫之间的传毒效率及VAS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的传毒效率最高,达66.8%。并且其VAS也最明显,位于口针末端约50μm处。通过试验发现,尽管在VAS存在的情况下,用提纯的不含HC的MDMV进行蚜虫传毒试验,其传毒率为零。只有当HC与MDMV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有效传播。至于蚜虫是如何释放病毒的还不清楚。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蚜虫对MDMV的传播是一个"识别-吸附-释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可可毛色二孢CSS-01s的室内生物活性,筛选出3种抑制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通过对离体葡萄绿枝条及盆栽葡萄幼苗新梢进行人工接种病原菌,进一步评价杀菌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可可毛色二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其中戊唑醇、氯氟醚菌唑、啶酰菌胺和氟啶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0.116、0.137、0.109μg/mL和0.119μg/mL;戊唑醇、氯氟醚菌唑、氟啶胺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0.420、0.595μg/mL和1.885μg/mL。CSS-01s接种离体葡萄绿枝条试验中,戊唑醇100、200 mg/L,氯氟醚菌唑100、300 mg/L和氟啶胺100、200 mg/L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在57.81%~65.31%;CSS-01s接种葡萄幼苗新梢试验中,氟啶胺200 mg/L的防治效果最好,为77.56%,与氟啶胺100 mg/L、氯氟醚菌唑100、300 mg/L和戊唑醇200 mg/L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戊唑醇100...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红枣 (干)、杏、葡萄和香梨4种果品中99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并离心,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丙酮溶解定容后,GC-MS/MS测定。对比了Carb/NH2固相萃取柱和NH2 + C18 + GCB、N-丙基乙二胺 (PSA) + C18 + GCB 3种净化方法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应用优化的前处理方法,采用基质匹配校准曲线,在0.005~0.5 mg/L范围内,4种基质线性关系良好 (R2 ≥ 0.9915),定量限(LOQ)范围为0.01~0.025 mg/kg;在0.01、0.025、0.05和0.1 mg/kg 4个添加水平下,95种农药 (占总数96%)的平均回收率在70%~120%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20% 之间。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正确度、精密度均满足日常检测需求,可用于上述4种果品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元胡中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19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ESI+扫描,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在5~200μg/L范围内,19种农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在3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各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1.0%~115%,RSD为1.6%~9.8%,方法的定量限为0.1~4.01μg/kg。经实际样品确证分析,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元胡中多种农药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对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 signata(Motschulsky)成虫有生物活性的行为调控剂,选取非寄主植物16种挥发物,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m,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斑鞘豆叶甲成虫对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10-1mol/L浓度下斑鞘豆叶甲成虫对6种萜烯类挥发物EAG反应较强,驱避反应显著,雄虫反应强于雌虫。成虫对(1R)-(+)-α-蒎烯和(-)-β-蒎烯的EAG反应显著强于其他4种萜烯类挥发物,对雄虫的驱避率分别为86.7%和81.3%。斑鞘豆叶甲对5种醇、醛类挥发物EAG反应差异显著,除芳樟醇外均表现引诱反应。雌虫对反-2-己烯-1-醇、2-乙基-1-己醇和反-2-己烯醛3种绿叶气味挥发物的引诱反应强于雄虫,其中反-2-己烯-1-醇的引诱作用最强,引诱率达68.9%,推测雌虫产卵定位与绿叶气味挥发物有关。斑鞘豆叶甲对5种其他挥发物的EAG反应相对值较低,具有引诱作用,雄虫反应均强于雌虫,雌、雄虫对水杨酸甲酯的反应强于其他4种挥发物。浓度反应结果发现当浓度从10-2 mol/L增加到10-1mol/L时,成虫对(1R)-(+)-α-蒎烯和(-)-β-蒎烯的EAG反应相对值稍降低,对(-)-β-蒎烯和β-月桂烯的驱避反应降低,表现出浓度阈值。但在10-5 mol/L浓度下(1R)-(+)-α-蒎烯、(-)-β-蒎烯、(R)-(+)-柠檬烯和β-月桂烯仍然表现为明显的驱避作用,这些挥发物可作为驱避剂组分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中美小麦矮腥黑穗病菌鉴定合作研究:II.比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正  王圆 《植物病理学报》1995,25(3):207-214
 对美国135个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ehn,以下简称TCK)及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caries Tul.以下简称TCT)进行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表明,网脊高度最具有鉴别意义。在中美双方所测的近万个数据中,TCK与TCT菌株的平均网脊高度值很少交叉,两个种在网脊高度上的区别具有种间的规律性和鉴别性。经人工污染样品及市场样品对各种模型的检测证明,根据逻辑方程推导出的临界网脊值可用于市场样品检验中对TCK的判别和鉴定,从而为准确、快速地鉴定进口粮中少量的或混合的TCK、TCT冬孢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小麦矮腥黑穗病在中国定殖风险分析及区划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根据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 (TCK)萌发侵染的条件,结合气象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TCK在中国冬麦区的定殖可能性。根据18年内出现适合TCK发生的年数,将中国冬麦区划分为4类,即高、中、低风险区和基本不发生区。18年内可能发生9年以上的地区为高风险区,可能发生4~8年的地区为中风险区,可能发生1~3年的地区为低风险区。计算出各风险区所占冬麦区的面积,其中,高中风险区约占全国冬麦区总面积的19.3%。  相似文献   

13.
章正  王圆 《植物病理学报》1995,25(3):199-206
 中美双方为探讨适用于进口粮检疫的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ehn,以下简称TCK)准确简便的鉴定方法,于1989~1992年进行联合试验。本文以美国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所收集的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CK)和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caries Tul.,以下简称TCT)共135个菌株为材料,对这两种病菌的自发荧光显微学特性,作了比较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在人工污染样品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自发荧光显微学法和LI-F方程,可以有效地鉴别TCK或TCT菌株,但如应用于鉴别进口粮中混合的或少量的TCK、TCT冬孢子,则其准确率随孢子含量的下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鉴定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89-1990年对湖北省天门县、潜江县、仙桃市、新洲县,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及北京市郊等地的矮黄麦株根、根围田土的直接检查和漂浮分离检查,都查到褐或黑褐孢囊,内有大量可育卵,经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孢囊阴门锥膜孔特征,二龄幼虫头部细微结构等的观察及对其有关体值的测量,鉴定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 1924,后有名Bidera avenae(Wollenweber,1924)Krall & Krall,1978)亦即燕麦孢囊线虫。其主要形态特征为孢囊较大,阔柠檬形,色深褐,长709(601-903)μm,宽523(436-612)μm,阴门锥顶为典型双膜孔型,无下桥,阴门锥下方有许多排列不规则的泡状突;二龄幼虫长550(477-602)μm,头骨架发达,口针长24μm,唇盘伸长与亚背唇和亚腹唇融合形成一近肾形唇区结构。禾谷孢囊线虫是世界性重要病原线虫,已在32个产麦国家被发现,本研究在我国小麦上初次发现,为我国孢囊线虫一新记录种;明确了我国南北两类型麦区一些小麦矮黄不长、根系分叉多,细而乱,甚至纠结成团,开花前后,根侧露出微小如粉末的发亮颗粒状物(孢囊),产量往往骤减,即系其危害所致;从而纠正了以前多归因于施肥不匀、生理失常的错误认识;对进一步正确诊断、调查、研究其在我国的发生分布、危害规律、生物学特性及控制方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广州毛刺线虫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毛刺线虫新种(Trichodorus guangzhouensis n. sp.)采集于广州市白云区的莴苣(Lactuca sativa)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虫体和瘤针较短;雄虫的3个腹中颈乳突位于瘤针后和排泄孔前,交合刺短、无刚毛和条纹,泄殖腔前有3个腹中生殖乳突,精细胞大、有大且呈香肠形的核;雌虫阴门纵裂,阴门骨化结构小、三角形到园三角形、相距较近,阴道长度大于阴门处体宽的1/3,受精囊大、有精子。该新种在多数形态特征测量数据上,以及雄虫的3个腹中颈乳突位置、泄殖腔前腹中生殖乳突数量、精细胞形态,雌虫受精囊和阴门骨化结构形态等特征上,与背弯毛刺线虫(Trichodorus reduncus Siddiqi & Sharma,1995)相近似。但它们在雄虫交合刺和引带形态、第一腹中生殖乳突(SP1)的位置,雌虫阴门形态等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小麦链格孢叶枯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以来,在黄河中游麦区发生了一种病原菌未知的小麦叶枯病,1993年至1996年依据柯赫氏证病律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结果由陕西、甘肃和河南等省采集的田间病叶标样,发现了11个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na Prasada and Prabhu)分离菌株。在PCA平板上培养,该菌的初生分生孢子梗着生由(1~)2~5个孢子构成的短链,分生孢子褐黄色,宽卵球形、椭圆形,具3~8个横隔,0~5个纵隔或斜隔,分隔处缢缩,孢子体20~50 μm×10~15 μm,假喙柱形或膝状,5~47.5 μm×4~5μm。接种小麦叶片上出现长卵形、椭圆形褐色斑点,进而扩展成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病斑,周边有亮黄色晕圈。严重发病常导致叶枯,叶片大部死亡。  相似文献   

17.
小麦链格孢叶枯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70年代以来,在黄河中游麦区发生了一种病原菌未知的小麦叶枯病,1993年至1996年依据柯赫氏证病律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结果由陕西、甘肃和河南等省采集的田间病叶标样,发现了11个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na Prasada and Prabhu)分离菌株。在PCA平板上培养,该菌的初生分生孢子梗着生由(1~)2~5个孢子构成的短链,分生孢子褐黄色,宽卵球形、椭圆形,具3~8个横隔,0~5个纵隔或斜隔,分隔处缢缩,孢子体20~50 μm×10~15 μm,假喙柱形或膝状,5~47.5 μm×4~5μm。接种小麦叶片上出现长卵形、椭圆形褐色斑点,进而扩展成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病斑,周边有亮黄色晕圈。严重发病常导致叶枯,叶片大部死亡。  相似文献   

18.
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水稻白叶枯病菌培养滤液中提取到毒素。菌体培养滤液和毒素对抗、感水稻品种的作用不一致,培养滤液中可能含有激发子。毒素稀释液抑制水稻出苗,引起水稻幼苗萎蔫和烟草坏死反应。该毒素薄层层析显示含有七种组分,野生菌与毒性基因突变体毒素组分大体相同,但含量有明显差异。不同小种间的毒素产量有区别,组分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