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振瑞 《畜牧市场》2006,(10):38-38
一、双节前国内豆粕稳步上涨之势已经确立临近10月份,在国产大豆即将上市之际,豆粕价格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坚挺行情,其稳步上涨之势在国内粕产品市场中“独领风骚”。截至目前,沿海地区豆柏价格已经集中到2130-2170元/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其涨幅达到130-150元/吨。继7、8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减少之后,9月份到港量进一步下降到170- 180万吨,因原料短缺,9月下旬已经有不少大型油厂被迫停机。另一方面,禽流感的负面影响在继续减  相似文献   

2.
《吉林畜牧兽医》2005,(5):61-61
目前,南美大豆收获和上市已全面展开,美国内陆运输成本下降,后期提供给亚洲大豆买家的大豆价格可能下跌。迄今巴西大豆收获已经完成63%,阿根廷的大豆收获已完成了33%。随着收获进展的加速,预期对我国的大豆装运也将大规模开始,后期我国大豆市场将面临较大的供应压力。尤其是美国农业部最新供需报告仅仅是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当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收盘即发生大幅下挫,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延续着其在大豆市场上的利空影响,而CBOT大豆也延续着其震荡下跌的走势,黄豆连续价格再度跌至一个多月前554美分/蒲式耳的低点。由于在目前候鸟大规模迂徙的季节里,禽流感疫情短期内极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面对大量进口低价大豆、豆粕的压力,加之东北大型油厂收购对大豆市场提振甚微,同时国内养殖业遭遇到重创,已经殃及到饲料业对豆粕的需求,给国内大豆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后期大豆市场仍将挣扎在探底途中。一、禽流感使大豆行情反弹乏力目前,国内港口进口大豆仍有240万吨以上的存量,而11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在250—280万吨,进口大…  相似文献   

4.
近来,随着外盘大豆价格不断下跌,人民币升值,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大幅下降,国内豆粕行情走势疲软,出现连续下滑。截至2005年8月,国内大部分地区43%蛋白豆粕价格已经跌破2500元/吨一线,普遍集中在2430~2480元/吨之间。由于人们对后续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不断降低、人民币还将进一步升值的担心,油厂对后市信心不足,饲料厂入市也比较谨慎,市场实际交易量很少,国内豆粕市场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李洲 《畜牧市场》2005,(9):30-30
自人民币7月升值以来,后期影响逐渐显现,进口大豆价格逐渐下降,进入8月以后,随着西太平洋海运费下降以及美盘下跌,进口大豆价格持续下跌,截止8月22日港口分销价已经达到2808元/吨。纵观8月市场,国内大豆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洲 《畜牧市场》2005,(11):46-46
10月,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平稳,北半球大豆丰产,国内豆粕需求低迷,美国出口恢复情况不明,进口大豆数量低于预期,国际运费上涨,市场暗流汹涌。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以下四方面将决定11 月的大豆市场走势: 一、国产大豆即将上市,大型油厂开秤在即。随着我国新豆上市速度的加快,市场季节性压力开始显现。目前,收购主体  相似文献   

7.
<正>1国内大豆豆粕市场行情综述春节后国内大豆市场购销平淡,价格稳中下跌,行情低迷。近期国际大豆期价震荡回落,国内大豆压榨产品油粕行情亦表现疲软,同时,进口大豆到港量持续增加且成本下降,令国产大豆市  相似文献   

8.
王军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3):50-50
笔者认为,近期大豆豆粕稳中有降,全国平均价格239.4美元/吨,比10月初下降5.3%;近期豆粕反复震荡,然后下降,将影响菜粕、棉粕价格下跌。1.市场传言12月20日之前,至少会有180万吨美国大豆抵达中国,其中也有部分南美大豆,由于进口的大豆大部分已经由国内压榨商购买,豆粕供应将继续增加,价格持续低迷。2.由于豆粕和棉粕、菜粕可替代性强,西北新疆等棉籽加工量增加导致棉粕市场供应量增加;前期部分水产饲料厂家已经收购囤积一定数量菜粕,为明年的鱼饲料。市场豆粕价格下跌,使国内菜粕的销售数量下降。3.…  相似文献   

9.
在本次国内豆粕上涨行情中,一些饲料厂可能跟风增加豆粕采购量,但这不能真正反映市场需求,进货越多就要承担越多的风险。目前进口大豆到港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月份的到货量接近150万吨,3月份的到货量在130万~150万吨之间,一季度进口大豆总到货量将达430万~450万吨。由于大豆  相似文献   

10.
汇易消息,目前湖北地区部分油厂已开始预售新菜粕,其预售价在1400元/吨左右。据悉目前销售甚佳。最难以捉摸的应是粕市了,新菜粕的大量上市定会使得菜粕价格下行,但跌幅多少还要看后期豆粕走势。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完税成本较低者在4000~4100元/吨,5月份在4100~4200元/吨,短期内高企的进口大豆成本以及暂时性的豆源紧张使得5月上旬之前国内豆粕市场仍较为乐观,但市场观望气氛浓郁,短期内成交不佳。5月上旬过后由于南美大豆批量到港,国内豆粕市场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将趋于下跌。预计其对菜粕的价格走势影响较大。据了解,因今年气…  相似文献   

11.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3):i0009-i0009
禽流感延续着其在大豆市场上的利空影响,而CBOT大豆也延续着其震荡下跌的走势,黄豆连续价格再度跌至一个多月前554美分/蒲式耳的低点。由于在目前候鸟大规模迁徙的季节里,禽流感疫情短期内极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面对大量进口低价大豆、豆粕的压力,加之东北大型油厂收购对大豆市场提振甚微,同时国内养殖业遭遇到重创,已经殃及到饲料业对豆粕的需求,给国内大豆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后期大豆市场仍将挣扎在探底途中。  相似文献   

12.
市场     
正大豆供应紧张预期仍在从国内大豆进口来看,11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90船574.2万吨,12月预估到港600万吨,2019年1月采购量较少,目前,预估到港530万吨,2019年2月预估到港300万吨。11月后大豆供应不足,巴西大豆在11月底基本上消耗殆尽,后期大豆供应仍有缺口。10月大豆到港量较低,导致大豆库存出现下降。截至11月2日,沿海油厂大豆库存为652.41万吨,前一周为689万吨,2018年11月到2019年1月大豆到港量仍较小,预计后期大豆库存量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3.
述评     
《现代畜牧兽医》2014,(2):60-61
2014年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535万吨》据统计,2014年1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为535万吨,与此前预估基本一致,较之前两个月出现明显下降,但仍远高于去年同期(2013年1月)的478万吨。监测显示,预计1月份华东地区进口大豆到港278万吨;2014年1月份山东地区预计将有21.5船进口大豆到货,共计129  相似文献   

14.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10):69-69
近期国产大豆现货价格涨后企稳,黑龙江地区油用大豆入厂价从上周初的2180~2220元/吨上扬至2240~2280元/吨,涨幅在50~60元/吨左右,随后在此价位保持稳定,今日产区油厂大豆入厂价在2200~2260元/吨,下跌20元/吨左右,国内其它地区油用大豆入厂价与上周价格基本持平。总体来看,产区大豆市场交投缓慢,油厂收购数量较为有限,一些地区已停收,越来越多的油厂已经开始停工检修。近期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成交价格在2540~2560元/吨,较上周上涨10~60元/吨不等,主要是受到持续居高不下的进口到港完税成本的支撑,从地区方面来看,北方地区涨幅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近期国内豆粕价格小幅回落,山东市场最低成交价2050元/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笔者认为不必过分的紧张,应该坚信到新豆上市以前,国内豆粕市场仍将保持高位震荡的格局,2100元/吨有可能成为波动的轴线。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几点:国内豆粕的总体供应量仍将表现不足。根据最新的市场预计,可以认定8月份国内进口大豆的到货量在100万吨左右,加上同时期国内期货向现货市场流入的30~40万吨和7月份结转的20万吨左右港口库存大豆(有人预计港口大豆在7月底的存货为100万吨,笔者认为数字偏高。因为7月份的实际到货量在…  相似文献   

16.
近来,随着外盘大豆价格不断下跌,人民币升值,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大幅下降,国内豆粕行情走势疲软,出现连续下滑。截至2005年8月,国内大部分地区43%蛋白豆粕价格已经跌破2500元/吨一线,普遍集中在2430~2480元/吨之间。由于人们对后续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不断降低、人民币还将进一步升值的担心,油厂对后市信心不足,饲料厂入市也比较谨慎,市场实际交易量很少,国内豆粕市场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但经笔者深入分析,已经找到相关利多支持因素,随即也不再对豆粕后期走势过分悲观。1当前的豆粕价格已经得到饲料厂认可据了解,国内饲料厂早在豆粕价格跌…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由于国内棉籽、大豆收购已到后期,菜籽资源枯竭,而进口大豆到货成本又居高不下,本来各油厂对粕产品后市普遍看好,并且还有提价的计划,但市场风云突变,禽流感大规模暴发,美盘大豆和豆粕暴跌,国内市场也同样面临较大的下跌压力。据悉,禽流感已使得棉粕、豆粕等粕市场笼罩在一片悲观气氛中,各地油厂出货愿望明显加强,因饲料厂还尚有部分库存熏采购意愿不强烈,油厂不得不下调价格出售。这样就使本已处于需求淡季的国内粕市场雪上加霜,市场价格低迷将不可避免,不过今后国内粕产品价格的回升也同样会受禽流感影响。众所周知,当前国内油脂油料…  相似文献   

18.
《饲料广角》2010,(3):4-4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月1日发布报告称.一季度中国进口大豆到货量超1200万t已成定局.高于去年同期的1015万t.以及去年四季度的1019万t.国内大豆供应将保持充裕局面.  相似文献   

19.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3):70-70
春节长假期间,国际大豆期价大幅上涨带动国内豆粕价格出现上升势头,但由于节日期间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交易停滞,豆价未能出现实质性上涨。随着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的出台,国际大豆市场再次进入下跌通道,整个豆类市场上涨的动能减弱。就目前国内大豆市场的情况来看,春节前大部分国内压榨企业原料储备不太充足,而1~2月份国内进口大豆的到货量急剧减少。虽然国产大豆剩余较多,但农民出售有限,国内市场供应环境暂时宽松。因此,虽然豆类期货价格震荡回落,但国内大豆现货价格保持相对坚挺,东北产区局部收购价格较春节前还略有弹升。  相似文献   

20.
《畜牧市场》2004,(5):14-14
近期,中国豆粕价格走势紧随外盘行情波动,市场基本没有明显的方向。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5月份南美进口大豆的大量到货,国内豆粕价格将日显压力,预计后市中国豆粕价格将在高位震荡但下跌空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