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同步脱氮除硫菌株的筛选、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控制氮源和硫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厌氧污泥中富集和分离筛选出20株既能脱氮又能除硫的菌种,其中有两株菌种的脱氮除硫效果均在60%以上(暂定名Ta3,Th7)。Ta3,Th7的菌落均为圆形、湿润,其细胞均为杆状,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根据其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Ta3,Th7均为假单胞菌属;Ta3,Th7菌株16S rDNA序列分别与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和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同源性高达98%和100%。  相似文献   

2.
鸡肉中假单胞菌的近红外光谱快速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假单胞菌是鸡肉腐败最主要的致腐菌,为了快速识别鸡肉中的假单胞菌,首先从腐败鸡肉中分离并筛选出致腐菌,进一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目标菌株进行生物学鉴别(分别为盖氏假单胞菌、嗜冷假单胞菌、莓实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配置鉴定的4种假单胞菌和等体积混合的4种假单胞菌菌液,采集菌液近红外透射光谱信息;然后运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利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筛选出特征波段;最后有比较地运用K最近邻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建立5种假单胞菌菌液的近红外光谱分类识别模型。其中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其训练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分别为99.17%和95.00%。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快速识别鸡肉中的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以分离自陕西成熟猕猴桃的6株嗜酸耐热菌为研究对象,对这6株分离菌以及4株相应的标准菌株进行了猕猴桃汁污染能力评估,并对分离菌与标准菌株的常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通过气质联用对不同菌株特征污染代谢产物形成能力检测、绘制热死亡曲线进行的抗热性差异检测,以及通过API鉴定系统进行碳源代谢谱分析和通过基因组DNA杂交实验复性速率测定,对嗜酸耐热菌群菌株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评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产污染物愈创木酚量可达10.56~34.74μg/L,在猕猴桃汁中D90℃值达到27.1~34.2 min,z值达到12.14~13.66℃;API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标准菌有3~19项糖代谢结果差异,与文献报道相应菌种不同菌株中有7~22项糖代谢差异;6株分离菌与标准菌DNA杂交率在74.75%~104.79%之间。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自陕西地产猕猴桃果汁的6株本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具有潜在污染猕猴桃果汁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Bioscreen测定分离自腐败冷却猪肉的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温度(25~40℃)、pH值(5.0~7.5)、乳酸钠质量浓度(0~0.035 g/mL)影响下的生长曲线。基于最小二乘法运用Matlab软件中的fminsearch函数拟合铜绿假单胞菌迟滞期关于温度、pH值和乳酸钠质量浓度的主参数模型,经参数估计求得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最低生长pH值、最适生长pH值、最高生长pH值、乳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而通过10组随机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主参数模型能较好预测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生长参数,决定系数R2为0.929 1,偏差因子B f为1.097 5,准确因子A f为1.393 6,平方根误差为1.598 9。验证组的决定系数R2为0.854 6,偏差因子B f为1.122 5,准确因子A f为1.211 7,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鱼源莓实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与碳源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鱼源莓实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获得15、25、33℃下其GEN III板中碳源生长数据,采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结合孔平均颜色变化率及利用面积,分析其碳源利用效果,并对3个温度下pH值、NaCl和乳酸钠(NaL)的抑菌效应和生长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时莓实假单胞菌总体碳源利用能力和活性最强,15℃时次之,33℃时最弱。在15~33℃内,碳源利用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为主。糖类中利用较好的有α-D-葡萄糖、L-岩藻糖等;氨基酸类中利用较好的有L-焦谷氨酸、L-丙氨酸、L-谷氨酸;羧酸类中利用较好的有奎宁酸、D-葡糖酸、糖质酸等。15~25℃下4%~8%NaCl及33℃下1%~8%NaCl对莓实假单胞菌皆有抑制作用。33℃时pH值对莓实假单胞菌生长起抑制作用,1%的NaL对其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对莓实假单胞菌抑菌效应和碳源利用分析,可为优化产品配方和保障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银杏植株中内生菌的分离及产黄酮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银杏的皮、茎、叶和果实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得到了128株内生菌并经摇瓶培养后用HPLC-UV分析了各菌株产黄酮类化合物的能力。结果表明:8株菌能产黄酮类化合物,其中7株为真菌,1株为放线菌;1株产槲皮素,3株产山萘酚,1株同时产槲皮素和异鼠李素,3株同时产山萘酚和异鼠李素,最高质量浓度可达8.51mg/L。同时,产山萘酚和异鼠李素的菌株全部分离自银杏的根,其它菌株来自茎或叶,没有从果实中分离到黄酮产生菌。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细胞生长流动成像系统,观测并探究铜绿假单胞菌单细胞生长规律,运用随机建模的方法构建单细胞与群体细胞之间的关系,模拟铜绿假单胞菌群体细胞的生长并进行验证。同时,通过多次模拟实验来探究不同初始接菌量对铜绿假单胞菌细胞生长迟滞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和35℃条件下,模拟曲线基本能够呈现实际测得群体细胞生长的趋势,模拟方法可以用来实现对群体细胞生长的预测。同时,对初始接菌量为0、1、2、4、8、16和100个/mL的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进行多次模拟表明,在25℃和35℃下,其生长迟滞时间随初始接菌量的增大分别由12.52 h降低为6.33 h,由8.61 h降低为4.01 h。通过单细胞水平模拟群体细胞生长过程,能够更加明显地体现出细菌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变异性,为深入研究细菌细胞生长迟滞现象以及准确预测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毒素产生菌在苹果贮藏期间容易产生展青霉素,为此,从苹果园、猕猴桃园、菜园的土壤中分离出154株放线菌,从中筛选出对3株展青霉素产生菌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4株,复筛选得到抑菌效果最好的1株(C16).对展青霉的抑菌直径达2.33 cm.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的检测,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第Ⅷ科小单胞菌科(Micromonosporaceae)第Ⅵ属小多胞菌属(Micropolyspora).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陕西省果库中嗜酸耐热菌的分布情况,采用酸化的AAM培养基对陕西果库中的空气和苹果中的嗜酸耐热菌进行分离纯化,与参比菌株A.acidoterrestris DSM3922T进行细胞形态、菌落形态和生长条件、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分析,并以16S 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了8株分离菌的遗传学位置.分离株LC-4与标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有很大的相似性,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LC-4与标准菌的同源性达99%,可判定为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其他7株属于芽孢杆菌.结果表明嗜酸耐热菌在果库中确有分布,可能对果汁质量造成威胁,需要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温度下鲈鱼腐败菌生长动力学与货架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预测鲈鱼在不同温度下特定腐败菌的生长规律,模拟了鲈鱼的4种贮藏温度:流化冰贮藏(-1.8℃)、碎冰贮藏(0℃)、冷藏1(4℃)与冷藏2(10℃),分析了不同温度下鲈鱼的菌落总数、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数,并测定了相应条件下鲈鱼货架期终点时的总挥发性盐基氮和QI值。采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描述鲈鱼特定腐败菌的动态变化,分别以Belehradek平方根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建立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方程能准确描述4种贮藏温度下鲈鱼特定腐败菌的生长规律,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腐败阈值分别为(6.48±0.41)lg CFU/g与(6.33±0.36)lg CFU/g。通过碎冰贮藏组(0℃)和模拟流通组(流化冰预冷(-1.8℃)—无冰运输(0.8℃)—碎冰贮藏(0℃))样品对模型适用性进行验证,得出基于Belehradek方程的希瓦氏菌、假单胞菌生长预测模型偏差度分别为0.993 6、0.951 0和1.024 2、0.982 1,准确度分别为1.084 5、1.042 5和1.107 5、1.093 4,货架期预测模型相对误差绝对值在0~10%,准确度优于Arrhenius方程。因此,由Belehradek方程建立的模型能更准确描述鲈鱼在常规流通方式下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规律,可为鲈鱼流通货架期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不同初始接菌量的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庆利  王忻  苏亮  刘箐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2):246-252
基于单细胞生长流动成像系统,探究铜绿假单胞菌单细胞生长规律,并运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单细胞与群体细胞生长之间的关系,获得不同初始接菌量下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迟滞时间以及最大生长速率的分布,通过代入Baranyi模型修改式,结合单细胞水平建模(Individual-based modeling,Ib M)的方法,对不同初始接菌量下铜绿假单胞菌的随机生长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接菌量的增大,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迟滞期减小,25℃下平均迟滞时间由2.91 h减小至2.55 h,变异系数由29.90%减小至2.96%,35℃下平均迟滞时间由1.49 h减小至0.99 h,变异系数由22.53%减小至4.64%。最大生长速率随不同初始接菌量变化不明显,其主要受温度的影响,由25℃下约0.70 ln CFU/h增加至35℃下约1.00 ln CFU/h,变异系数变化无明显规律。通过Ib M模拟群体细胞生长发现,虽然单细胞的生长具有随机性,但随着初始接菌量的增大,微生物群体细胞生长的变异性逐渐降低,最终呈现出决定性生长的状态。相较于传统采用确定性模型进行的微生物生长建模,单细胞水平的生长动力学研究可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与直观的风险指导。  相似文献   

12.
陕西浓缩苹果汁中高渗酵母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引起苹果浓缩汁污染腐败的高渗酵母,采用YPD高渗培养基对陕西苹果汁加工厂的苹果浓缩汁中的高渗酵母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菌株的耐糖能力进行了研究。对分离菌株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26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了7株分离菌的遗传学位置。进一步研究了分离株在苹果浓缩汁中的生长情况。除一株分离菌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外,其余分离株均为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鲁氏接合酵母(Z.rouxii)能够在葡萄糖质量浓度为900g/L的培养基中生长,耐糖能力明显强于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并且鲁氏接合酵母(Z.rouxii)也能够在苹果浓缩汁中生长。结果表明:鲁氏接合酵母(Z.rouxii)会对苹果浓缩汁质量造成威胁,需要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次研究通过投加Fe~(3+)从而改善了水产养殖废水中沼泽红假单胞菌产量。结果表明,投加Fe~(3+)的最佳剂量为12mg/L,菌体产量达到3700mg/L。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添加Mg2+促进了球型红假单胞菌的处理乳品废水能力。结果表明,最佳Mg2+剂量为15mg/L,COD去除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15.
从山西省晋北地区朔州和大同两市的蔬菜主要种植区采集分离得到34个灰霉病菌菌株,并就其对腐霉利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4个灰霉病菌菌株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为73.53%,其中敏感菌株9株,低抗菌株23株,中抗菌株2株,无高抗菌株和特高抗菌株。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西省晋北地区蔬菜主要种植区灰霉病菌对乙霉威的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32个灰霉病菌菌株对乙霉威的总体抗性频率为68.75%,其中有10株敏感菌株、4株低抗菌株、1株中抗菌株、10株高抗菌株、7株特高抗菌株。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是其自身特性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很多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微生物的的生长,包括内因和外因。为了探寻最适合同步脱氮除硫菌种的生长环境,本试验研究了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即对pH、温度、碳源和氮源四个影响菌体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测试。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fluorescens)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 7.5,最适碳源为苹果酸,最适氮源为KNO3+NH4C l;确定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的最适生长条件为:培养温度35℃,初始pH 7.0,最适碳源为苹果酸,最适氮源为KNO3+NH4Cl,从而为优化菌体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将黑曲霉和荧光假单胞菌引入到传统的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模型中,参照规范中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选取12、16、20、24、28、32和36 h水力停留时间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2种菌种对重金属Cd、Cr、Pb和Cu的吸附降解规律.对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进行了接种对比试验研究.研究发现接种2种菌种后,当水力...  相似文献   

19.
BAF反应器中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分离及反硝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BAF反应器出水总氮浓度显著减少这一现象,以反应器中的生物膜为接种物,采用倍比稀释和酸碱指示剂培养基相结合的方法,成功筛选得到2株能有效降解硝酸盐氮的菌株N1和H1,从而证明好氧BAF反应器的生物膜中确实存在好氧反硝化细菌。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菌株N1和H1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N1和H1好氧反硝化特性测试表明其对硝酸盐氮的反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期。生态影响因子试验确定菌株好氧反硝化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是投菌量、温度、初始pH和C/N。适宜的反硝化运行参数分别为:投菌量5%和10%,温度30℃和25℃,初始pH值6.0, C/N(摩尔比)12.0:1和4.6:1。该研究可为好氧BAF工艺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就山西省几种植物萎蔫病株进行了镰刀菌的初步分离与鉴定,分别采集了不同地区的5种作物萎蔫病植株,共分离到12株镰孢霉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Brek.)、异孢镰刀菌(F.heterosporum)、潮湿镰刀菌(F.udum)和尖孢镰菌芬芳变种(F.oxysporumv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