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蚕是放养在野外柞林内经济价值很高的绢丝昆虫,由于它对敌害无防御能力,也无逃避本能,而且敌害很多,因此生产中受敌害的损失率常达50%以上,以致单产很低。防除敌害是柞蚕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非常辣手的工作。因为柞林内施用农药困难,它既能杀死敌害,也能杀死蚕儿;敌害种类繁多,特性不一,不易一一控制,防除困难。  相似文献   

2.
柞蚕细菌中毒性软化病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软化病是柞蚕的主要病害,全国各柞蚕区均有发生。黑龙江省近几年来危害率轻的年份达10—15%:严重的达30—50%,危害很大。我们自1973—1979年进行了本课的题研究,做了材料的采集、致病菌的分离、菌株鉴定、毒力测定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辽宁柞蚕区黑线姬鼠生活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线姬鼠(Apodemus aqrarius)是辽宁柞蚕区分布广、数量多、危害柞蚕严重的优势鼠种之一.但有关柞蚕区的黑线姬鼠发生规律等资料尚未见报道.为给鼠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92~1998年,对辽宁柞蚕区黑线姬鼠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技术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柞蚕饰腹寄蝇是辽宁、吉林等省主要柞蚕害虫,严重威胁柞蚕生产。辽宁省平均受害率为65%左右,重者达100%。“灭蚕蝇三号”是继“灭蚕蝇一号”之后,又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药剂。该药剂有高度的选择性,比“灭蚕蝇一号”具有防治效果高、药效稳定、使用简便、用药量少、不用药械等优点。 使用方法是以0.025%浓度的稀释液,浸渍5龄期5~8天的被寄生蚕10秒钟,可杀死蚕体内寄蝇幼蛆,蚕儿可继续营茧化蛹,防治效果为96.1%。此药对柞蚕的当代及于代的蚕、蛹、茧、蛾、卵均无不良影响。目前,“灭蚕蝇三号”已在全国广大蚕区应用。它也能防治寄生柞蚕的其它多化性寄蝇。  相似文献   

5.
柞蚕空胴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1958年以来,柞蚕空胴病对辽宁省柞蚕生产的危害逐年严重,很快蔓延全省蚕区,据l960—1963年间对全省重点蚕区的调查,该病对柞蚕的为害率达30—40%,重者达70%以上,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四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柞蚕空胴病病原、病征、病变的研究 从辽宁省重点蚕区采集软化病蚕作供试材料,从病毒和细菌两方面进行病原的研究。通过试验证明:本病病原不是病毒,而是由柞蚕链球菌寄生引起的。病菌侵入蚕儿中肠以后,首先寄生围食膜,然  相似文献   

6.
河南柞蚕区,近年来发生两种蛹寄生蜂,俗称茧凤子,飞蚂蚁。我们于1956年调查了南召县的十一个农业社,危害严重的种茧寄生率达50%,轻的5%,平均为13.76%;1960年南召县白土崗,板山坪两公社,被寄生蜂危害的种茧达263万粒以上。被害的蛹茧,既不能留种又不能缫丝。它是当前柞蚕生产上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4年伏牛山区的嵩县柞蚕生产受寄生蝇危害,2004-2006年与之相邻的柞蚕主产区相继发生柞蚕寄生蝇危害,为搞好防治,我们开展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提出了防治方案,开展了防治工作,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柞蚕(Antheraea pernyi)幼虫体色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标记性状,为了研究柞蚕幼虫体色的变化规律,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2个黄蚕血统柞蚕品种、3个青黄蚕血统柞蚕品种幼虫的体色进行了分析。试验采用RGB颜色分析模式,分析了红(R)、绿(G)、蓝(B)、RGB总和、RGB平均值和明度(L)等6项数据。试验结果表明,三原色中的R、G、B均与柞蚕幼虫不同龄期间差异相关,同一血统不同品种间体色差异不显著,青黄蚕血统、黄蚕血统的柞蚕2~4龄各龄期之间体色差异显著,进入4龄期后体色趋于稳定,因此品种选育工作可在4龄期进行体色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害柞蚕的蜘蛛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蜘蛛类是很多害虫的天敌,应该受到保护。但是,其中有些种也为害柞蚕的稚蚕(1-3龄),成为造成柞蚕稚蚕减蚕率因素之一。因此,柞蚕场内(主要是稚蚕场)要防除蜘蛛。本文重点介绍其主要种类、生活习性、为害情况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每克人工饲料中添加0.1~10.0毫克多菌灵纯粉,分别在全龄期和1~3龄期饲育微粒子病经卵传染的病蚕。结果表明,全龄期用含有0.1毫克/克多菌灵的人工饲料饲养,可获得完全治愈的效果;在1~3龄期用含有0.1毫克/克和0.5毫克/克多菌灵的人工饲料饲育,仍有5.00%和2.42%发病(对照区病率则为81.82~84.27%)。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柞蚕场中脓病蚕的发生形式和危害程度,提出了四五龄期和移蚕保蚕过程中对脓病蚕的技术处理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云南蚕区桑园杂草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介绍了现行除草剂的种类以及几种常见除草剂在桑园管理中的技术事项,探讨了化学防除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柞蚕空胴病是危害柞蚕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分布范围广泛,在全国大部分柞蚕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一般年份发病10%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及作者多年生产经验,阐述了我国柞蚕空胴病研究进展、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以及目前生产上的主要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蒿柳用于柞蚕生产保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蒿柳属杨柳科,又名绢柳,是柞蚕的主要代用饲料,适用于柞蚕的保苗和保育母种不同饲料的复壮,保苗时期限在第二龄上山放养最好,每667m~2保苗2龄期上山可放1.5kg蛾卵,利用蒿柳保留可缩短龄期7天,全龄期经过35~40天。蒿柳比蒙古栎早发芽10天,蒿柳叶比蒙古栎迟老化15天,叶绿期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青六号”和“抗病二号”2个柞蚕品种幼虫体内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跟踪测定,得到了不同柞蚕品种不同时期的酶活力值。在柞蚕幼虫的各个龄中、眠中及将眠等不同生命时期的酶活力值不同,各龄期以龄初和龄末较高,1 ̄4龄期呈下降趋势,5龄期酶活力又升至最大值;在不同品种间和同一品种不同性别间的酶活力也不相同,“抗病二号”的酶活力高于“青六号”,雌蚕的酶活力高于雄蚕。研究结果揭示出SOD和CAT保护酶与柞蚕的发育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柞蚕空胴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柞蚕空胴病为辽宁柞蚕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据1960~1961年调查,全省平均发病率为30—40%,重者达70%以上。通过病原、发病机制、病变和病征的研究,查明该病是由柞蚕链球菌的寄生,破坏了柞蚕中肠的围食膜和肠壁细胞而引起发病。致死的病蚕,具有一定的病变和病征。这些特征与目前昆虫病理学和蚕体病理学中记载的各种类型软化病有明显的区别,是柞蚕的一种新型病害,命名为“柞蚕空胴病”。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气象因素对柞蚕产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蚕期的日照、气温、降雨量和温湿系数等因子对产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相对湿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幼虫龄期的气象因子与产茧量的关系,一、二、三龄期均不显著,四龄期的温度和湿度与产茧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四龄期的温度和温湿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五龄期只有相对湿度达到显著水平。根据产茧量丰欠的历史情况分析四龄期温湿度对产茧量的影响,结果是:丰年的日均温为17.85℃,相对湿度为74.43%;灾年的日均温为21.61℃,相对湿度为61.42%,高于21.62℃的天气在5d以上。  相似文献   

18.
新蚕药"养蚕丰"在柞蚕上应用试验表明:从3龄期开始使用,在5龄期与蛹期能减少柞蚕发病率21.88%,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省力化高效饲养是现代柞蚕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秋柞蚕生产中常用的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需要将5龄幼虫集中移入窝茧场,为减轻5龄期集中移蚕的劳动强度,研究建立了一种省工省力的放养新方法,即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通过对秋柞蚕不同龄期食叶量的测算,确定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所需窝茧场的面积占全龄用柞园面积的70%~75%较为合理;测算2种放养方法窝茧期蚕体质量相差接近7倍,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比5龄期幼虫集中窝茧节省移蚕用工量近40%。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与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比较,收蚁结茧率和单蛾产茧量均略有提高,说明采用这种新的放养方法对柞蚕生命力无不良影响。采用一移四龄窝茧方式放养秋柞蚕具有省工省力的优势,适用于秋蚕期柞园捕食性害虫发生量较小的年份。  相似文献   

20.
蚕种场防治柞蚕微粒子病的技术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东 《北方蚕业》2008,29(2):59-59
柞蚕微粒子病,俗称锈病,是蚕业生产中危害严重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微粒子病主要通过蚕种传染,如果蚕种微粒子病率高,特别是母种原种感染微粒子病较重的,繁育出的普通种微粒子病率也高,大蚕大量发病,常常造成丝茧减产。母种每年都有微粒子检出率超过1%的蚕种场,原种一般检出率也在1%~3%,丝茧生产中一般年份发病率为30%~70%,最高年份达90%,减产20%~30%,给柞蚕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