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相关影片的宣传,大白鲨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最可怕的鲨鱼并非大白鲨,而是虎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虎鲨会撕咬几乎任何东西,其中包括鱼类、海豹、鸟类、鱿鱼、小型鲨鱼、海豚、牌照甚至于旧轮胎。它们的身长最高可达到18英尺(约合5.48米),重量  相似文献   

2.
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es)(以下简称海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豚高难度的杂技表演被观众拍手叫绝。然而,海豚在训练和表演过程中极易发生肠道疾病,肠套叠就是其中非常严重的一种。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如治疗不及时常会危及海豚的生命。我馆一头雌性海豚在表演“空中转体”时发生了肠套叠,经及时治疗,已获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有观 《野生动物》2002,23(3):42-43
著名的法国海洋学家雅克-伊夫·库斯托曾率领150名船员乘轮船由马赛港出发作为期5年的航行,去探索并拍摄海洋中他们认为是奇迹的事物。他们用了一年多时间,手持摄影机,在红海和印度洋的鲨鱼群中潜水。本文由雅克一伊夫·库斯扦和他的儿子菲利普·库斯托共同写成,其中以第一人称描写的有关水下遭遇鲨鱼的情节主要是儿子写的。 这条鲨鱼的体型是流线形的,左右摆动着。它皮肢上成千的像丝绸样的皱纹使它那令人难以置信的肌肉的外型线条更显得突出。它的头部按照它在水中游动的节奏由左向右,再由右一左缓慢地移动着。只有它的眼睛是…  相似文献   

4.
<正>印尼海岸发现的50多种新生物中,最引起关注的是会"走路"的鲨鱼。这种体形细长、表面有斑点的鲨鱼主要生活在海底,走路的本事因此进化而来。他们主要捕食甲壳类动物。比如螃蟹、蜗牛,还有一些小鱼,利用鳍走路对于他们捕食帮助很大。当然,如  相似文献   

5.
楚杰 《野生动物》2002,23(1):6-7
是噩梦里的形象化身为鲨鱼,还是鲨鱼凶残的形象搅乱了人类的梦香?多少年来,出没在海滨浴场水面的三角鳍,一直是恐怖与血腥的象征。生物学家推断,大约在4亿年前,鲨鱼就已经游弋在大海之中。这种不长骨骼的“海洋杀手”(鲨鱼属软骨鱼纲,内骨骼全部由软骨组成,常钙化,但无任何真骨组织)似乎和毒蛇、毒蜘蛛一样生来就与我们作对。如果再加上鲨鱼给予人类带来的种种恐怖印象,这种生物堪称制造恐怖的至尊。从1968年开始,法国水下摄影师杰夫·奥特蒙穿越海洋不辞劳苦地为这些“海详杀手”拍摄照片。显然,杰夫的目的并不是向人们…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淡水鲨鱼人工繁殖和高效养殖技术,综述了淡水鲨鱼人工授精、苗种培育、高效健康养殖及疾病防控技术等,以期为淡水鲨鱼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鲨鱼资源养护和管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点,中国的鱼翅消费被认为是破坏鲨鱼资源的罪魁祸首。为了解事实,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7年对中国鲨鱼产品主要批发市场(北京、上海、广州)的商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经营种类以鱼翅为主;鱼翅销量和价格的最高峰阶段为2008—2012年,2013年开始,销量和价格均急剧下降,最低峰阶段为2015—2016年,且2017年较2016年相比,销量和价格继续下跌; 60%的商户反映经营状况不佳。海关数据表明,中国内地干鱼翅进口量由2004年的最高峰4 776 t降到2012年的108 t,且2013—2016年持续下降。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鲨鱼捕捞量在2013—2016年整体平稳,全球鲨鱼捕捞量并未随中国鱼翅消费的下降而下降。故把中国消费鱼翅作为破坏鲨鱼资源的罪魁祸首是失实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类分布名录(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名录动物名称中国兽类分 拉丁名皿鲸目31。踢鲸科 小锡鲸 鳃鲸 提鲸 兰鲸 长须鲸 座头鲸32.露脊鲸科 露脊鲸33.灰鲸科 灰鲸34.领航鲸科 虎鲸 瓜头鲸 伪虎鲸35.海豚科 真海豚 热带真海豚 灰海豚 太平洋短吻海豚 沙漏海豚 糙齿海豚 中华白海豚 铅海豚 兰白原海豚 花斑原海豚 长吻原海豚须鲸科小须鲸大须鲸拟大须鲸兰鳃鲸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梅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黄海、南海、台湾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黄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渤海、台湾海渤海、…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海豚表演馆是由青岛市政府于1995年建成的,建筑面积达7200平方米,位于我国的黄海之滨。1996年被国务院誉为“华夏第一馆”。目前该馆的发展以海豚表演为主,同时兼有海狮、海豹的表演。另外,还增添了热带鱼馆,成为美丽的青岛这个开放城市旅游观光重要景点。海豚是海洋哺乳动物,北太平洋宽吻(瓶鼻)海豚(TursiopsgilleDall,1973)H(以下简称海豚H)是海豚科的11属27种之一。海豚具有发达的声纳定位系统、特殊的回声定位能力和易训练性,可按照人们的需要进行训练,表演有趣的动作如顶球、钻圈等,可为人类的军事、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广鲨鱼血常规检查技术,使其能够作为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在鲨鱼的健康检查和疾病诊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试验以2条健康成年沙虎鲨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后,使用手工方法进行血常规检查,总结出了鲨鱼血常规检查的具体操作方法,描述了鲨鱼外周血中各种血细胞的典型形态,以期为相关临床医疗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在自然界中,每一种动物几乎都有自己的"面具"。鹿、松鼠、刺猬以及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的皮毛呈褐色(也被称为"地球色"),这种颜色能与森林地面上的树和土壤颜色混为一体。鲨鱼、海豚以及其他许多海洋动物的皮肤呈灰蓝色,这有助于它们与水下柔和的浅色环境融合在一起。当一只小鹿站在高高的草地上时,从远处看小鹿身上的斑点与太阳照射在森林地面上形成的光斑非常相似;海参栖息在海底,体色是灰色的,它匍匐不动时犹如海底的一块石头。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界中,每一种动物几乎都有自己的“面具”。鹿、松鼠、刺猬以及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的皮毛呈喝色(也被称为“地球色”),这种颜色能与农林地面上的树和土壤颜色混为一体。鲨鱼、海豚以及其他许多海洋动物的皮肤呈灰蓝色,这有助于它们与水下柔和的浅色环境融合在一起。当一只小鹿站在高高的草地上时,从远处看小鹿身上的斑点与太阳照射在森林地面上形成的光斑非常相似;海参牺息在海底,体色是灰色的,它甸匐不动时犹如海底的一块石头。  相似文献   

13.
欧盟公布了一项规定,禁止人们为取得鱼翅而捕杀鲨鱼。规定称:“为鱼翅而捕鲨的行动可能导致过度捕杀,使鲨鱼数量锐减,并可能危及它们未来的数量稳定。”同时,在欧盟海域作业的所有渔民都不得在取下鲨鱼的鳍后,再将鲨鱼扔到海里使它们沉入海底死亡。据悉,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亿条鲨鱼被捕杀,大部分仅是为了获取鱼翅,以卖到亚洲市场获取暴利。  相似文献   

14.
在另一篇报告中,我們已經介紹了一些有关海豚的免疫生物学反应与攜带布氏桿菌的关系的材料,这里我們将介紹一些海豚布氏桿菌病的病理解剖变化与带菌的关系的資料。判定海豚是否感染布氏桿菌病,除根据血清学反应、变态反应和細菌学检驗結果外,还可以根据海豚的病理解剖变化进行判定。海豚布氏桿菌病的病理解剖变化,以淋巴結和脾脏的显著肿大,和肝脾出現灰白色小結节为主要特征,但病理解剖变化与带菌情况有何关系,病变是否可以作为带菌的指标,是值得注意的問題,而且也是一个有实用意义的問題。这里我們将不詳細討論海豚布氏桿菌病的病理解剖  相似文献   

15.
正软骨鱼(包括鲨鱼、魔鬼鱼和鳐鱼)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们的骨架主要由软骨组成,而不是由硬度大得多的骨头组成。现存的很多鲨鱼看起来一般都像化石鲨鱼,该事实造成这样一个印象:它们是"活化石",在其解剖结构中保留了一些非常原始的状态。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事实远不是这样的,而这项研究又为此提供了新的证据。作者描述了一个非常早的化石鲨鱼的鳃骨架,它与硬骨鱼的鳃骨架有明显相似之处,说明  相似文献   

16.
<正>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众所周知海豚具有非常复杂的社交生活,且能够通过声音和运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自20世纪60年代起,科学家们就试图查明它们是否拥有语言。近日,美国加州"野生海豚计划"创始人、海豚专家丹尼丝·赫岑(Denise Herzing)称她去年8月在加勒比海游泳时听到一条海豚"说出"  相似文献   

17.
养殖百科     
母鲨单身6年竟生小鱼 美国底特律美女岛水族馆内有条雌性鲨鱼,在“独自”生活了6年后,最近竟然连续生下了3条小鲨鱼,成为当地的一段奇闻。据介绍,头两条小鲨鱼是今年7月出生的,第3条是本周早些时候来到人间的。有意思的是,这3个小家伙  相似文献   

18.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海豚具有复杂的群体生活,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和水下声纳信号表达自己的情绪。然而,这些奇特的生物是否拥有语言呢?如果是这样,它们是如何实现语言交流的呢?目前,科学家研制一种"翻译机",潜水员能与海豚进行交流,可以翻译海豚的声音和表达的意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海豚的语言,神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培养条件对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NUF849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海豚链球菌胞外产物的蛋白组成变化。结果显示,海豚链球菌在28℃时生长状态最好,胞外产物最丰富,主要有92 kDa、88 kDa、68 kDa、62 kDa、57 kDa、50 kDa、46 kDa、42 kDa、38 kDa、37 kDa、36 kDa、30 kDa、27 kDa和24 kDa等蛋白条带,温度升高或降低皆使蛋白条带减少;相对于普通气体环境,5%~10%CO_2对海豚链球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使胞外产物蛋白条带减少,92 kDa、88 kDa、62 kDa、37 kDa和27 kDa条带丰度升高;培养基含2‰葡萄糖和5‰NaCl时,海豚链球菌生物量最高,5‰和10‰葡萄糖均可增加胞外产物蛋白条带,提高68 kDa、57 kDa、37 kDa和27 kDa蛋白丰度,但20‰葡萄糖和高于10‰的NaCl会抑制海豚链球菌的生长并减少胞外产物蛋白丰度;培养基中添加二联吡啶(DPD)和FeCl_3时,海豚链球菌生长受到抑制,胞外产物蛋白条带较BHI培养基条件下明显减少。本文结果有助于认识海豚链球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为揭示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实驗室动物中,以海豚对布氏桿菌病的感受性最大。因此,在测定菌种毒力,检定菌苗効力、分离布氏桿菌和进行其他布氏桿菌病的試驗时,常使用海豚。使用海豚作試驗时,对于布氏桿菌在海豚体內的分布情况、停留时間、感染与血清学反应和变态反应的关系,感受性与飼养条件的关系等問題,需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使試驗得到正确的結果。关于这方面的資料,文献記載的很不少。我們两、三年来在測定布氏桿菌菌种毒力和分离布氏桿菌的工作中,对于布氏桿菌在海豚体內的分布情况也积累了一些資料,茲介紹于此,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