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引进3个芦笋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UC-157出苗速度最快,出苗率高。阿特拉斯在农艺性状、单株生育指数等方面表现较好。抗茎枯病能力冠军和阿特拉斯相差不大且明显强于UC-157。阿特拉斯表现最佳,最适合在黔东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芦笋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芦笋生产面积最大的国家.本实验以阿波罗、UC-157、阿特拉斯、紫芦笋和哥兰德五个国外引进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品种园艺性状的比较,为引进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寒盐碱地区紫花苜蓿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的苜蓿品种在高寒盐碱地区的生长性状。[方法]分别对6个国外引进苜蓿品种WL323、3-1、4-1、4-2、4-2H、FGI363,2个国内传统苜蓿品种敖汉及龙牧801第一年的成苗株数、鲜干重、株高等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国外引进的6个苜蓿品种的成株数、鲜干重和株高都好于国内的2个品种,有着更高的抗旱、抗寒和抗盐碱性能。[结论]该研究为高寒盐碱地区土壤的充分利用以及牧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肉用绵羊的品种资源保护和杂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国外3个绵羊品种和我国2个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其品种内遗传变异和种间遗传关系。[结果]从5个绵羊品种中共检测到105个等位基因,在各群体中每个微卫星座位上均可检测到5个以上等位基因,说明7个微卫星标记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位点平均杂合度和品种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90 1~0.889 7和0.795 1~0.867 5,属于高度杂合位点和高度杂合品种。7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PIC为0.762 6~0.879 6,而5个绵羊品种的平均PIC为0.770 3~0.865 0。NJ系统树分析表明3个国外绵羊品种遗传关系较近。[结论]7个微卫星标记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可用于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卓  王志锋  耿慧  于洪柱  徐安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42-17444
[目的]研究15个紫花苜蓿品种抗旱性。[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对15个苜蓿品种进行人工干旱胁迫,测定其干旱胁迫后植物体的相对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水饱和亏缺3个抗旱指标。通过对不同苜蓿品种的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对不同苜蓿品种的综合抗旱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将15个苜蓿品种划分为3类,高抗旱苜蓿品种:敖汉、公农2号、宁苜1号、龙牧801;中抗旱苜蓿品种:公农1号、龙牧803、MagnumV-wet、农宝、竞争者、大叶、中苜1号;弱抗旱苜蓿品种:公农3号、WL-525、朝阳、胜利者。[结论]高抗旱苜蓿品种为敖汉、公农2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初烤烟部位和叶面形态特征的关系。[方法]选用玉溪烟区K326品种的3个部位12个橘黄色等级共1 800个样品,分别测量初烤烟叶片的10个形态指标,以此换算成7个特征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叶片长宽比、叶基宽窄的变化和叶片最宽处的位置3项叶面形态特征指标在初烤烟部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能将初烤烟部位细分为脚叶、下二棚叶、下偏中交界叶、下腰叶、腰叶、上腰叶、上二棚叶、下顶叶、上顶叶9个组别。[结论]该试验结果为烟叶分级过程中准确判定烟叶部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系统聚类分析(HCA)技术对不同品种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进行鉴别研究.[方法]测试了5种辣椒50个辣椒的红外光谱.[结果]5个不同品种辣椒的红外图谱相似,但在1 800 ~ 800 cm-范围内红外光谱的峰位、峰形及吸收强度有一些微小差异.对原始光谱作二阶导数光谱处理,发现在1 800~ 800 cm-1范围内5种辣椒的二阶导数光谱图差异明显,利用1 800~800 cm-1范围二阶导数光谱数据对5个品种50个样品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其正确率为100%;主成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4.47%,其正确率达98%,能把5个辣椒品种分开.[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把不同品种的辣椒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适合赣南中低产田区种植的耐早衰高产早、晚稻品种。[方法]在双季稻产量常年低于12 000 kg/hm2的中低产田区,于2011、2012年选择市场主推早、晚稻品种各8~10个,早稻以欣荣优2045、晚稻以天优998为对照,重复3次,研究各品种产量表现、生育后期光合速率、叶片SPAD值下降率和根系干重下降率及子粒灌浆充实度情况,筛选出高产稳产、后期耐早衰品种。[结果]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的2年产量表现较高且稳定,较对照分别增产3.0%、2.8%和6.3%、3.2%,其生育后期光合速率下降率、上三叶SPAD值下降率、根系干重下降率都明显低于对照,子粒灌浆充实度明显高于对照。[结论]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可在赣南中低产田区推广种植,从中任选1个早稻品种和1个晚稻品种进行双季稻品种搭配种植,可实现15 000 kg/hm2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缓解多年生黑麦草的越夏问题,筛选优良的耐热品种。[方法]以多年生黑麦草3个牧用型品种麦迪、纽依和雅晴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温处理,通过测定其萌发与幼苗特性,研究高温胁迫对其种苗特性的影响。[结果]在高温胁迫下,各品种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根苗长等指标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结合各指标综合评定,3种多年生黑麦草在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麦迪、纽依、雅晴。[结论]该研究可为获得高耐热性的多年生黑麦草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个油用牡丹品种的抗旱性。[方法]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琉璃冠珠、冰山雪莲为试材,采用田间鉴定法,对3个品种油用牡丹进行逐渐干旱处理,研究逐渐干旱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干旱胁迫过程中,3个品种油用牡丹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处理MDA含量数据时发现,冰山雪莲在干旱胁迫10 d时与对照(1 d)比较,差异不显著;琉璃冠珠干旱胁迫20 d与10 d比较,差异显著;其他指标的差异性均达显著水平。[结论]3个品种油用牡丹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凤丹、冰山雪莲、琉璃冠珠。该研究为干旱区引种油用牡丹品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DTOPSIS方法在紫花苜蓿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筛选优良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DTOPSIS法,对12个从国外引进的紫花苜蓿新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讨论了DTOPSIS法在紫花苜蓿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有关问题。[结果]Pirate(海盗)、Sifiver(四季绿)和Qqua—drella(昆德拉)3个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高,适于推广应用。[结论]DTOPSIS法与常规产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比单用产量分析更合理,在紫花苜蓿新品种评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烤烟的耐肥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鉴定指标。[方法]在2种施肥水平下,对6个烤烟品种测定了株高、茎围、节距、叶总数、有效叶数、叶面积、产量、上等烟比例、均价、产值等10项与施肥量有关的指标,并用主成分和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烤烟打顶后采摘前的茎围、节距、有效叶数、叶面积及产值与耐肥性(对肥料的敏感性)有显著关系,可作为烤烟耐肥性的鉴定指标。其预测结果与田间表现基本一致。[结论]用该方法对烤烟耐肥性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喷施二甲四氯对不同品种杂交谷的生长是否有影响,为谷田除草剂的筛选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在谷子拔节期喷施推荐剂量二甲四氯,进行大田喷施试验,施药后30 d测定杂交谷子的形态指标(株高、叶长、叶宽、茎粗),生理指标(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及MDA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结果]喷施二甲四氯对张杂3号的株高、叶长、茎粗均没有显著影响,对叶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SOD酶活性、POD酶活性、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均有略微上升趋势,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喷施二甲四氯对张杂12号形态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茎粗有略微抑制作用,对SOD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提高POD酶活性,对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抑制了净光合速率,略微促进了蒸腾速率;喷施二甲四氯对张杂13号的株高、叶宽、茎粗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明显促进了叶长生长,对SOD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OD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轻微抑制了POD酶活性。[结论]喷施二甲四氯对张杂3号、张杂12号、张杂13号3个品种杂交谷的药害不明显,二甲四氯可以用于这3个品种杂交谷田除草。  相似文献   

14.
红麻纤维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理调控红麻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红麻的纤维产量。[方法]以纤维产量为参考数列,株高、茎粗、皮厚、笨麻率、干皮精洗率5个产量构成因素为比较数列,对8个红麻品种的纤维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红麻5个产量构成因素与红麻纤维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皮厚>株高>干皮精洗率>茎粗>笨麻率。关联度分析表明,在育种上,红麻应选育皮厚、植株高大的品种;在栽培上,应主攻皮厚,增加植株高度,减少笨麻率,协调好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论]红麻的纤维产量与皮厚、株高、干皮精洗率等产量构成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泥炭对进口盆栽红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红掌生长发育的基质。[方法]以德国进口泥炭、广东高要泥炭和内蒙乌审旗泥炭为试材,种植"大哥大"、"亚利桑娜"、"粉冠军"3个红掌盆栽品种,在种植0和180 d分别测量每株鲜重、叶片数量、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等特性。[结果]种植180 d后,"大哥大"、"亚利桑娜"、"粉冠军"3个红掌品种的植株鲜重增长量、鲜重增长率、叶片数量以内蒙泥炭最大,高要泥炭最差。"大哥大"和"亚利桑娜"的高度在内蒙泥炭中增加最多,分别为2.64和4.22 cm;在高要泥炭中增加最少,分别为2.30和2.19 cm。"粉冠军"在进口泥炭中高度增加最多,为2.77 cm,在内蒙泥炭中增加最少,为1.96 cm。3个红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泥炭中都表现为:内蒙泥炭>进口泥炭>高要泥炭。[结论]内蒙泥炭是红掌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16.
刁风伟  张思远  万国峰  李孟鹏  张文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15-16516,16518
[目的]比较高温胁迫对2个冬小麦品种幼苗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耐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盘栽法,以冬小麦品种济麦19和临麦2号为材料,在苗期用40℃高温胁迫处理7 d,比较2品种的株高、干重、PSII的光化学效率(Fv/Fm)、相对电导率、色素含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导致临麦2号的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增加;Fv/Fm值和株高降低;并导致其干重显著降低。高温胁迫除导致济麦19的株高受到抑制外,对其他指标没有影响。[结论]冬小麦济麦19的耐高温胁迫能力比临麦2号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适合安徽省种植的杂交中籼新品种。[方法]通过对12个杂交中籼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调查各品种的生育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指标。[结果]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筛选出综合表现好的品种有两优502、丰两优688、两优392;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Y两优5836、荃优金1号;两优8号、两优3451这2个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差。[结论]降低株高可以提高品种的抗倒能力,但产量并不低;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抗倒伏能力水稻品种的相关性状表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抗倒伏能力水稻品种的相关抗倒伏性状表现,为其在育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51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在齐穗后21~25 d系统测定与抗倒伏相关的性状,包括茎秆形态特性、茎秆力学特性、茎秆的生理生化指标等等,通过聚类分析把51个品种分为3类,即抗倒型、普通型和倒伏型,进而分析不同抗倒伏能力的水稻品种的性状特点。[结果]不同抗倒伏能力水稻品种的重心高度、秆形指数、折断弯距、倒伏指数以及齐穗21 d时的单茎鲜重、基部10 cm干重、单茎干重等性状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株高的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增加生物产量提高产量和抗倒伏是可以协调做到的,关键要改善茎秆的物质积累。[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抗倒伏育种中合理选用亲本材料和改良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松丽  龙华  石春梅  蔡小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42-16143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下辣椒(Capsicum annuum)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夏季自然高温条件,对试验材料进行自然干旱处理,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湘研20号辣椒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供试辣椒小苗株高增长越缓慢,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辣椒水分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铅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生龙  康建宏  吴宏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76-20578
[目的]探讨铅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宁春13号和宁春4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随外源铅浓度的增加,2个小麦品种的株高均呈下降趋势;在低浓度铅(小于200 mg/kg)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鲜、干重均随铅浓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而当铅浓度超过200 mg/kg时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在相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受铅胁迫的2个小麦品种根冠比均小于不施铅水平,且在铅胁迫条件下宁春13号的抗逆性略优于宁春4号;在铅胁迫环境下,较高浓度(200~800 mg/kg)的铅胁迫使2个小麦品种的生理生化活性严重受阻,从而影响了对氮、磷和钾的积累。[结论]为对受铅污染的农田采取合理的栽培调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