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芒果切叶象在云南景谷湿热河谷种植区1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幼虫在芒果树冠下5~10cm深的表土中越冬。5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第1个发生为害高峰期;8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为第2个发生为害高峰期。降低越冬代和第1代虫口基数,对控制后期发生为害至关重要。综合防治后,3年芒果树、象牙芒果树秋梢为害率分别由53.6%,57.3%降至7.4%,9.7%。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道梨圆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ock)在福建省的发生危害.福建名果黄花梨主产区建宁县此虫发生相当严重,1a4-5代,世代重叠.以2龄若虫和少数雌成虫在梨树枝干上越冬,越冬的2龄若虫于3月间开始活动,越冬雌成虫4月上、中旬开始产子.5月中、下旬为第1代1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是梨圆蚧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寄生性天敌已知有13种,以梨圆蚧恩蚜小蜂Encarsiaperniciosi(Tower)和长缨恩蚜小蜂E.citrina(Craw)为优势种群,分别占寄生峰群体的47.5%和32.3%.寄生蜂对梨圆蚧的2龄若虫有寄生嗜好,其寄生率占各虫态被寄生总体的60.9%,一年中9月份寄生率最高,可达20%,一般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3.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试验研究了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此虫在河北冀东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4月下旬开始羽化,5日上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共分5龄.第1代蛹期50d左右.第1代成虫羽化,产卵盛期为8月上旬,8月中旬为幼虫孵化盛期,9月上中旬为赵冬代化蛹盛期,蛹期240d左右.  相似文献   

4.
芒果双棘长蠹经室内饲养,在福州一年二代,以幼虫在被害干板材的坑道中越冬,3月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高峰期,成虫羽化飞出后,在板材附近活动1~2天后重新蛀咬进入板材为害.4月中旬开始产卵,卵期5~10天,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2代幼虫孵化为害一段时期后进入冬眠.受害板块平均害虫坑道穿材数高达5条/cm3,板面虫孔平均有1个/cm2,板块完全失去使用价值.采用硫酰氟35g/m3、18~25℃熏蒸24小时或25g/m3熏蒸36小时,害虫死亡率达100%;在越冬代及第1代成虫羽化前,用50%DDVP溶液注射蛀孔灭虫(1.5ml/孔),可取得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5.
芒果白粉病(Oidium mangiferae Berthet)发生流行规律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芒果白粉病在云南景谷湿热气候芒果种植区,对3年芒果树,象牙芒果树花序,幼果为害率分别为75.4%~91.6%,32.1%~54.3%,严重的达100%,是幼果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损失产量为25%~30%,病重树基本绝收,芒果白粉病于2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发生为害,3月上,中旬至4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期,正与芒果盛花期吻合,该病繁殖和侵染最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80%~100%,采取综  相似文献   

6.
建庄油松梢小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庄油松梢小蠹(Cryhalus tabulaeformis chienzhuangensis)是油松的专食性害虫,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油松侧枝皮层内和木质部表层越冬占95%,以幼虫越冬者占5%。第一代成虫出现期为7月到8月中旬,第二代成虫为8月中旬到9月中旬,第三代成虫在9月下旬始现,越冬后延至翌年7月上旬。成虫对α-蒎烯有明显正趋性,前者诱集效果优于后者。设置饵枝的诱集效果良好。以40%氧化乐  相似文献   

7.
黑脉厚须螟是樟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1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到5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出,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出,8月中旬开始入土化蛹,8月下旬成虫羽化,9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出,10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在幼虫盛发期,喷洒20%溴氰菊酯3000倍液,80%敌敌畏或50%甲胺磷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红瘿球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红瘿球蚜是危害云杉、青海云杉枝梢嫩芽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甘肃甘南林区1年发生2代,未发现有性世代和第2寄主,为不完全生活史型。该越冬蚜虫从翌年5月上旬开始活动,中、下旬产卵。6月上旬越冬成蚜和第1代若蚜取食刺激形成虫瘿,瘿蚜在瘿室内3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虫瘿开裂羽化为具翅瘿蚜活动产卵,8月上、中旬卵孵化,1龄若蚜(越冬蚜)于9月中旬至10月初在枝梢顶端叶基或芽基越冬。在第1代1龄若蚜越冬前,春季越冬蚜产卵前和瘿蚜羽化产卵前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防治,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杉木种子园叶枯病(Lophodermium uncinatum)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种子园的杉叶枯病(落针病)为杉叶散斑壳(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引起,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分别出现发病高峰。病菌子囊盘内3-10月陆续形成子囊孢子,子囊盘破裂及其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绿色针叶及其带茎皮的叶柄和绿色球果鳞片都能分离到病原菌。由松土、施肥、壅堆、修剪和甲基托布津喷雾等组成的综合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达88.8%。  相似文献   

10.
野芥菜田间发生规律与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芥菜(Brassica juncea(L.)Czern,et,Coss.)为一年生双子叶杂草。西宁地区,全生育期105天左右。出苗期76天,有高峰期约4月中旬,占整个苗期出苗数的79.0%以上。出苗最适浓度1.0-3.0cm。花期50天,果期35天,单株结籽量平均3000粒,种子有休眠习性,室外埋入土层30天,萌发率2.2%。野芥菜与小麦的竞争危害,在小麦三至五叶期和孕穗至抽穗期,株高,鲜重表现  相似文献   

11.
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近年来在吉林省暴发性大发生。该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稻草茎、稻茬内越冬。越冬幼虫6月中、下旬化蛹,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产卵高峰期为7月中旬;7月中、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为害期长达2个月。田间小区药剂筛选试验表明:20%三唑磷乳油1500mL/hm2防效显著。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施肥时期对二化螟的发生为害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梢木蠹象生物学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云南松梢木蠹象(Pissodes sp.)是云南省新发现的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幼树的蛀梢害虫,在昆明地区仅分布于嵩明县大哨乡海拔2200~2600m10年生云南松林中,面积351hm^2,受害株率37.1%,该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或近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内越冬。3月开始化蛹,5月上旬始有成虫羽化扬飞,在当年生枝梢上补充营养,并在2~3年生枝条上产卵,6~8月为产卵期,6月幼虫开始孵化。发现该虫天敌茧蜂1种(Bracon sp),寄生率为1.6%~33.0%,提出以清理虫害木为主结合化防(成虫补充营养期)的防治方法,清理最佳时期为4月中、下旬;1995~1997年开展了3年的防治,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柑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柑桔小实蝇Dacus(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在云南景谷1年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2月中至8月中旬,成虫产卵于芒果果实内,致使芒果腐烂。室内用40%氧化乐果、50%杀螟松和8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对成虫的毒杀率达100%,幼虫达88.73%,蛹为10.0%。大田防治用1000倍液,同时用性信息素进行诱杀,保果效果达95.74%。  相似文献   

14.
心形刺甲(Platyscelis subcordata)1年发生1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成、幼虫越冬。卵期7~10天,幼虫共有7龄,在4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蛹经过6~17天羽化为成虫。成虫性激敏,食性杂。  相似文献   

15.
桃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7-8月间在浙江省临安县泉口实验场桃茶间作园内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纯茶园比较,密植园光强减少60%,稀植园减少40%。0cm地温日较差,纯茶园比稀植园大7.1℃,比密植园大11.1℃;空气水气压和相对湿度,晴天密植园比稀棺园大2.0hPa和8%,阴天大1.1hPa和6%,密植园与纯茶园离地120cm高处的空气湿度差,白昼为4.0hPa-6.2hPa和7%-9%,夜间为0.4hPa-2.8hPa和2%-5%;离地120cm高处的日平均风速,纯茶园为0.49m·3 ̄(-1),稀茶园为0.9m·s ̄(-1),密植园为0.4m·s ̄(-1)。  相似文献   

16.
眼斑钩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眼斑钩蛾是严重危害山核桃的一种新害虫,在浙江临安1a发生4代,9月下旬以蛹在地表杂草下越冬。第1-3代成虫分别于当年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翌年5月下旬出现。该虫以幼虫食叶危害。用20%速灭杀丁或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树冠喷雾除治,效果在95%以上。大发生年第3代后天敌能起到控制作用,不必用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7.
芒果柑桔小实蝇是云南芒果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芒果果肉,对3年芒果危害率为32.4%,对象牙芒果为34.7%。该虫在云南景谷地区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全年均有活动,以老熟幼虫、蛹入表土中或成虫栖于杂草丛中越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3年芒果危害率降为2.3%,象牙芒果降为1.8%。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相似文献   

19.
德清真片胸叶蜂1991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德清县对河口乡和筏头乡,主要危害毛竹、石竹和浙江淡叶,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变为预蛹越冬。幼虫共6龄。1-5龄食叶量平均31.7cm^2,第6龄不取食,成虫发生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危害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雌雄性比为1.0:1.2。  相似文献   

20.
用系统聚类分析,将江汉平原棉区的红铃虫Pectionophoragossypiella(Saunders)发生期划分为4个生态地理区域。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经度(°E)越高发生期越早,在相同的经度上才表现为随纬度(°N)或海拔的升高而发生期推迟。积温法分析知: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时开始计算,当自然积温累积到1118.8、1420.9、1602.2、2868.4和3837.7日度(DD)时,越冬代化蛹及发蛾、第一、第二、第三代产卵分别达到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