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野鸡的育雏期是指雏野鸡从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一般为1~40日龄,是饲养野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雏野鸡在1周龄内死亡率最高,许多品质低劣的种蛋孵出的雏野鸡多在这个时期死亡。  相似文献   

2.
根据野鸡生物学特性,从育雏前准备和雏野鸡饲养管理等方面探讨野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提高雏野鸡成活率,达到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鹧鸪从出壳至13周龄称之为雏鸪,在南方前4周需要人工加温的生长阶段,称为育雏期,此阶段雏鸪的成活率称之为育雏率,如果在育雏期饲养管理不当,就会造成生长缓慢,其至死亡,本人几年来的饲养摸索,美国鹧鸪的育雏率1-10日龄可达94%。11-20日龄达915,21-42日龄95%。但目前许多养殖户育雏率不高。  相似文献   

4.
1肉用雏鸭的饲养管理肉用种鸭的育雏期为0~4周龄。初生肉雏鸭体温低,其绒毛保温性能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弱。初生肉雏鸭体温低,其绒毛保温性能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弱。肉种雏鸭在育雏期,第一周龄的舍温应达到30℃以上,然后随日龄增加再逐日下降,至15日龄左右,温度可降至20℃左右,并恒定至出栏。肉用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与蛋用型雏鸭的饲养管理要求相近,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名优特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野鸡作特色禽种,其肉质佳,口感好,且外形美观富有观赏性,成为很多生态园和观光旅行农业的主要养殖品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野鸡从出雏至60日龄为育雏期,育雏期是决定养殖成败关  相似文献   

6.
育雏鹑(1~15日龄)是养鹑业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成鹑的群体品质,同时也关系到成鹑的产蛋和利用年限.为了搞好雏鹑的饲养管理,确保雏鹑的成活率,笔者现将鹌鹑育雏期对雏鹑的几项关键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第三章父母代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期:草原鸭父母代种鸭育雏期为0~28日龄。关键控制点:掌握好舍内的温、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光照。重要提示:育雏期的培育是为育成鸭和成年鸭打好基础。因此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培育出优良的种雏。第一节饲养方式育雏期的雏鸭采用舍饲的饲养方式,一般采用地面平养。第二节营养条件育雏期的雏鸭必须饲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8.
<正>雏鸭1~14日龄是商品肉鸭的育雏期,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是商品肉鸭生产的基础,在商品肉鸭的整个生产期内特别重要,经济效益的高低与育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所以说育雏期是饲养肉鸭最关键的时期,因此要特别注意雏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此期雏鸭的绒毛短,调解体温的能力差,需人工给温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食管膨大部、胃肠的容积很小,肌胃的肌肉也不发达、磨碎饲料的功能还不强;雏鸭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9.
三、野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 雏野鸭的饲养管理 1.保温:雏鸭对温度变化很敏感,保温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冬春育雏,可用煤球炉将室温保持在15~20℃。育雏开始时为30℃,以后每隔2天降1℃。20日龄后逐步过渡到常温。 2.密度:10日龄内的适宜密度(只/m~2)为40只,11~20日龄为30只,21~30日龄为25只。20日龄后,天气晴暖时可作适度户外活动,以促进生长发育。雏鸭  相似文献   

10.
许晶 《当代畜牧》2013,(5):42-43
鹌鹑刚出壳至2周玲为鹌鹑的育雏期。刚出壳的雏鹌鹑个体小,绒毛短稀,体温较低,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在饲养管理中应该注意关键技术如下:1温度,雏鹌鹑对温度非常敏感,在育雏期应该注意保温。1~3日龄35~38℃,4~7日龄33~35℃,8~14日龄30~33℃。室内恒温保持在28~30℃为宜。2育雏前期的准备。育雏舍内及育雏设备的消毒和防疫,为了搞好育雏工作,获得理想的育雏效果,直接关系到养殖的好坏。3合理的的控制好鹌鹑密度,湿度,光照等。这些措施可以使得养殖经济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我场是一座年存栏30000只产蛋鹌鹑饲养场,从1990年11月开始,我们对自场繁殖的7120只朝鲜龙城蛋用鹌鹑进行了饲养观察,现将积累资料介绍如下。一、育雏期、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在接雏之前,对育雏、育成室清扫、冲洗、熏蒸消毒,接雏前一天,室内预温达38℃。鹌鹑育雏温度为:1~3天时,室温为38~36℃;从4日龄起,每天  相似文献   

12.
雏鹑饲养管理『十』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雏鹑(1~15日龄)是养鹑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成鹑的群体品质,同时也关系到成鹑的产蛋和利用年限。为了搞好雏鹑的饲养管理,确保雏鹑的成活率,笔者现将鹌鹑育雏期对雏鹑的几项关键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1~21日龄的鸭称为雏鸭,是鸭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的时期,其体重可增加到初生重的15~20倍,是培育种鸭极其重要的饲养阶段。雏鸭阶段,由于小鸭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力较弱,饲养管理略有疏忽,即影响生长发育和引发疾病,甚至死亡。所以,抓好雏鸭饲养管理非常重要。1育雏前准备首先,要检修好育雏舍,准备好加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土鸡到7~21周龄是育成期阶段。此时,土鸡仍生长迅速、发育旺盛。要充分发挥土鸡的生长、生产性能,必须做好以下饲养管理:1做好脱温好的饲养管理土雏鸡随着日龄的增长,采食量增大,体重增加,体温调节机能逐渐完善,抗寒能力较强,或育雏期气温较高,已达到育雏所要求的温度时,即可考虑脱温。脱温时间,春雏和冬雏一般在30~45日龄,夏雏和秋雏脱温时间较早,冬雏50~60日龄。鸡从第6周开始,应根据当地气温变化情  相似文献   

15.
正(上接2021年第6期第47页)3父母代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关键控制点:执行给料程序,掌握好舍内的温、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光照。重要提示:育雏期的培育是为育成鸭和成年鸭打好基础。因此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饲养管理,才能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鸭。3.1育雏准备雏鸭采用舍饲的饲养方式,地面和网床育雏均可,0~8周饲喂初始料(全价颗粒饲料),也可分两段不同营养标准饲喂(0~28日龄,29~56日龄)。在进雏前1周,把育雏室舍内冲刷干净,把育雏所用的器具冲洗干净后放入舍内(图12),铺垫好稻壳,喷雾消毒一次,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伊春地区某种鹅场于2001年上半年网上共育雏鹅5批次。育雏过程中在30日龄内均发生同一种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小鹅瘟极其相似的传染病。这给养鹅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 流行病学 饲养的每一批鹅雏群均在4日龄后开始发病,5~7日龄开始死亡,15~18日龄到死亡高峰,30日龄以后基本不发生死  相似文献   

17.
山鸡 ,又名野鸡 ,其肉质鲜嫩味美 ,营养丰富 ,是深受群众喜爱的野味佳肴 ,俏销于国内外消费市场 ,被誉为优质保健肉和美容肉。山鸡羽毛华丽高雅 ,观赏性强 ,可制成高雅贵重的工艺品和装饰品。开办山鸡狩猎场 ,发展旅游狩猎业 ,在我国刚起步 ,发展潜力大 ,如将山鸡饲养业同狩猎业相互结合 ,效益将更加显著。饲养山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1 育雏期饲养管理山鸡从出壳至 30日龄期间 ,称山鸡育雏期。初生的山鸡苗 ,体质虚弱 ,比家鸡更难饲养 ,1周内死亡率较高 ,因此育雏是山鸡饲养中非常重要的关键性阶段。(1)育雏准备 :在育…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是雏鸭病害之首 ,2 0日龄以内多发 ,雏鸭育雏期是本病盛发期。现介绍一些防治方法 ,供参考。1 饲养分群管理法进雏鸭前 3天 ,鸭舍内用“百毒杀”消毒 ,消灭隐藏于舍内的病毒。雏鸭的饲养密度根据大、小、强、弱适当调整 ,对发育良好、发育不良和体弱的要分群饲养 ,并及时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一般 1~ 3日龄为 2 7~3 0℃ ,4~ 6日龄为 2 4~ 2 7℃ ,7~ 1 0日龄为 2 1~ 2 4℃ ,1 1~ 2 0日龄为 1 8~ 2 1℃。鸭舍饲养密度 ,1~ 7月日龄每平方米 1 5~ 2 0羽 ,8~ 1 4日龄 1 0~ 1 5羽 ,1 …  相似文献   

19.
<正>鹌鹑的饲养各阶段的划分,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根据其生理特性,大至可分为:1~15日龄为雏鹑,15~40日龄仔鹑,40日龄以后为成鹑。一、雏鹌鹑的饲养管理鹌鹑的育雏管理是指1~15日龄的饲养管理。鹌鹑的育雏阶段生长发育迅速,羽毛脱换、生长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20.
<正>鹌鹑刚出壳至2周龄为鹌鹑育雏期。刚出壳的雏鹌鹑个体小,绒毛短稀,体温较低,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关键技术如下:1温度和湿度雏鹌鹑对温度非常敏感,在育雏期间必须保温。1~3日龄38~35℃,4~7日龄35~33℃,8~14日龄32~30℃。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为宜。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