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不同坡位种植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酸枣(Ziziphus jujub var.spinosa)的光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坡位紫穗槐的净光合速率值显著高于下坡位和平地;上坡位酸枣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略低于下坡位和平地。紫穗槐不同坡位之间的蒸腾速率差异显著(P0.05),上坡位显著高于下坡位和平地;酸枣的蒸腾速率峰值,上坡位、下坡位、平地均出现在上午11∶00。  相似文献   

2.
15个枣树品种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国主要枣产区引种15个枣(Ziziphus jujube Mill.)品种以及同属不同种的酸枣(Ziziphus spinosus Hu)和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以在土壤超高含盐量(2.75%NaCl)胁迫下全生长期栽培的成活率及不同阶段的保存率为鉴定指标,对它们的耐盐性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产地的15种酸枣(Ziziphus acidojujuba C.Y.Cheng et M.J.Liu)种子为试材,研究了种子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酸枣种子基本为卵圆形,大部分果核核型指数在1.2~1.3之间,占总资源的40.00%;出仁率多为13%~20%,占总资源的80%,最高值为24.56%。酸枣核仁中同样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多在70~80 mg/100 g(FW)之间,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分布在300~400mg/100 g(FW)之间。应用隶属函数值法筛选出种子特征优良程度较高的3种酸枣类型,即SX9、SX10和SX11。  相似文献   

4.
以四倍体酸枣(Ziziphus acidojujuba C.Y.Cheng et M.J.Liu)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生长调节剂及浓度、茎段类型、温度和刻伤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MS培养基添加IBA 1.5~2.0 mg/L适合四倍体酸枣组培苗生根;带茎尖茎段与不带茎尖茎段对生根没有显著影响;茎段带3片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冬枣(Ziziphus jujuba cv. Dongzao),英文名winter jujube,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是枣属内的一个著名的优良晚熟鲜食品种。冬枣仅集中散生于河北、山东交界的环渤海湾沿海地区低平原地区的河北黄骅市、沧县、献县、海兴、故城及山东无棣、乐陵、庆云、河口、济南、惠民、滨州、德州、聊城、沾化县等地,陕西的大荔等县(市)也有零星分布。据报道,在河北黄骅市聚馆村现存  相似文献   

6.
酸枣浸膏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新型天然烟用香料,采用乙醇加热回流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果肉制备浸膏,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浸膏中的挥发性成分,GC/MS法进行分离鉴定,并应用于卷烟加香。结果表明,1乙醇加热回流制备酸枣浸膏得率为2.80%;2从酸枣浸膏中鉴定出6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有机酸、醇类、醛酮类、酯类等。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糠醛(2.88%)、月桂酸(13.00%)、肉豆蔻酸(6.40%)、十六碳烯醇(11.45%)、棕榈酸(10.54%)、反式-9-十六烯酸(反油酸)(28.16%)、顺-6-十八碳烯酸(2.89%)和亚油酸(1.36%)等;3将该浸膏用于卷烟加香能够明显使烟香丰满,刺激性减小,吸味醇和并能改善余味。  相似文献   

7.
通过向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酸枣叶(Ziziphus jujube var. spinosa)总黄酮[高剂量组300 mg/(kg·d);中剂量组150 mg/(kg·d);低剂量组100 mg/(kg·d)],测定小鼠体内总蛋白含量(TP)、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化活性(T-AOC),探讨酸枣叶总黄酮对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施不同剂量的酸枣叶总黄酮对小鼠体内的TP浓度、POD、SOD、CAT及T-AOC活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小鼠体内TP浓度、T-AOC和SOD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AT活性随着剂量的增加无显著变化,但胃施酸枣叶总黄酮各处理小鼠体内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说明酸枣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作用及体内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RAPD生物技术在枣种质资源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0引言枣(Ziziphus jujube Mill.)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重要果树资源,属于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ill.),品种和类型繁多,且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3000年之久,陕西省出土的碳化迹象表明,枣至少有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9.
以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优势灌木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us)为试验材料,模拟贝壳砂生境系列水分条件,测定分析酸枣叶片在系列水分梯度下的光合参数光响应及叶绿素荧光参数,阐明酸枣主要光合生理参数的水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 酸枣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土壤水分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 Tr对土壤相对含水量(Wr)的敏感程度大于Pn,因而WUE维持在较高水平。(2) 酸枣叶片Pn下降的原因在Wr > 25%时以气孔限制为主;Wr < 25%时以非气孔限制为主,光合机构受到不易逆转的破坏。(3) 酸枣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光饱和点随土壤水分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光补偿点、光抑制项(β)和光饱和项则先减小后增大。(4)在Wr为80%时,酸枣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转化效率最高。当Wr < 30%时,AQY和潜在光化学效率迅速减小,β迅速增大,酸枣光抑制明显。当Wr < 25%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迅速减小,初始荧光迅速增大,酸枣PSⅡ受到不可逆的破坏。(5) Wr在11%-25%内为低产低效水,Wr在25%-58%内为中产中效水,Wr在58%-80%内为高产高效水,Wr在80%-95%内为中产低效水。贝壳砂生境酸枣叶片的光合作用对水分逆境具有较强的生理适应性和可塑性,在Wr为58%-80%内,酸枣光合生理活性较高,利于酸枣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不连续凝胶电泳技术,对枣(Ziziphus jujube Mill.)试管苗叶片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枣品种试管苗共产生了13条酶带,其中相同迁移率的酶带为9条;京枣共表现出13条酶带,骏枣和宿萼酸枣均表现出11条酶带,狗头枣、木枣、晋枣均表现出9条酶带。  相似文献   

11.
酸枣种子休眠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隔年的陈酸枣仁不同层积天数处理,以及对当年新种子进行不同浓度GA3和GA3浸泡时间长短的试验,对酸枣种仁的发芽特性和休眠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虽然经不同层积天数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差异,但不经层积的种子尚有一定的发芽率;不同浓度GA3处理较对照发芽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GA3浸泡时间长短对发芽率的影响较对照差异不显著。由此证明,酸枣种子无实质性的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12.
酸枣属李科枣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丘陵地区,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果树资源。酸枣果肉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疗价值,是加工保健食品及饮料的优质原料;酸枣仁具养心、安神、敛汗、滋补、降压、解毒等多种功能,为传统镇静安神良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前坪水库库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群落物种分布对环境的回应。【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在前坪水库库区设置了15个样地,在植物群落和环境因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 RDA)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等,对前坪水库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样方内物种重要值和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调查,样方中共有植物49科、102属、112种。主要优势种为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Bunge) Hu ex H. F. Chow)、杨树(Populus L.)和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Franch.) Rehd.)等。多元回归树(MRT)分析将前坪水库植物群落分为5个群落类型:Ⅰ榆树-酸枣-艾群落,Ⅱ杨树-荆条-艾群落,Ⅲ榆树-酸枣-狗尾草群落,Ⅳ刚竹-胡枝子-狗尾草群落和Ⅴ杨树-木槿-狗尾草群落。冗余分析(RDA)表明,海拔和距河流水平距离对前坪水库库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大,解...  相似文献   

14.
刁毅  韩洪波  蒋健  郑毅 《湖北农业科学》2014,(1):114-115,121
采用RAPD分子技术对11个枣(Ziziphus jujube Mill.)品种进行遗传关系鉴定。结果表明,12个引物共扩增出7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83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7条,多态性比例为81.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种中,野枣与其他10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其次是台湾青枣;龙枣与沾化冬枣、胎里红与以色列枣、灰枣与酸枣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酸枣生物量与耗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酸枣生物量与耗水特性的关系,为酸枣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酸枣为研究对象,用称质量控水法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设重度胁迫(SD,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中度胁迫(MD,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和适宜水分(CK,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3个水分处理,测算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酸枣的耗水量、单株生物量、组织含水量、叶片数及叶面积,分析酸枣生物量与耗水特性的关系。【结果】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耗水量差异很大,土壤水分含量越高,酸枣耗水量越大;适宜水分条件下酸枣的平均耗水强度为0.1178kg/(株·d);土壤越干旱,酸枣组织含水量越低,在中度和重度胁迫水分条件下,酸枣的平均耗水强度分别为0.0868和0.0723kg/(株·d);酸枣的全年耗水量高峰出现在7月底到8月中旬。3个水分条件下,酸枣生物量和组织含水量均表现为CK>MD>SD,叶片数和叶面积最大值表现为CK>MD>SD,叶片数最大值的出现时间以SD早于MD和CK。【结论】水分供应越少酸枣组织含水量越低,而且即使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酸枣的组织含水量也低于700g/kg;生长后期落叶,叶片对气孔的控制能力下降,导致生长后期耗水量的反常增加;酸枣存在明显午休现象;干旱导致的过早停止生长是酸枣植株矮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年生酸枣移栽苗进行耐盐性评价,为其在新疆盐渍化地区扩大种植面积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酸枣移栽苗为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NaCl胁迫处理,研究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将2年生酸枣幼苗移栽后第80 d(CK1),其叶片细胞膜透性、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2年生酸枣实生苗(CK) (P <0.05);MDA、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含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NaCl胁迫下,浓度为0~200 mmol/L,2年生酸枣移栽苗叶片中细胞膜透性,SOD、POD、CAT活性显著高于2年生酸枣实生苗(CK)(P<0.05);浓度为250、300 mmol/L时,SOD、POD的活性下降,而CAT活性处于稳定状态.随之NaCl浓度的加重,2年生酸枣移栽苗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成倍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结论]对于酸枣移栽苗来说,在NaCl浓度为0~200 mmol/L,其叶片中的活性氧清除酶开始启动,解除活性氧的毒害,脯氨酸起着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因此,在此范围内的酸枣移栽苗受到盐害较轻;而在250~300 mmol/L的NaCl胁迫下,酸枣移栽苗受到的伤害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
1.农业科技总体水平比较(1)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率发达国家为60~80%;我国为27~35%。(2)农业劳动生产率发达国家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粮食2~10万公斤,肉类3000~4000公斤;我国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粮食1200~1300公斤,肉类70~80公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胚败育类型枣(Ziziphus jujuba Mill.)和酸枣(Ziziphus acidojujuba C.Y.Cheng M.J.Liu)品种的花粉萌发和授粉过程、胚发育进程、胚败育动态进行观察,为研究胚败育机制和胚挽救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和授粉状况不是造成枣胚败育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品种原胚阶段胚发育状况基本一致;胚分化发育阶段,除‘壶瓶枣’未观察到子叶胚之外,其余品种均有部分果实可完成胚发育,不同品种胚发育进程有差异。各品种胚发育到鱼雷形时进入硬核期。品种间胚败育始期和高峰期略有不同,各品种都是花后28d约球形期胚开始大量败育,花后28d开始胚抢救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可行性;同一品种胚败育率的田间调查和显微切片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花后时间和果实大小可间接反映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9,(20)
<正>酸枣,又名棘子、野枣、山枣、葛针,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尤其是西北、东北等地区。酸枣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pH 5.5~5.8)等特性,在山地、丘陵、平原、半沙化土地均可生长,既有防风固沙、修复生态环境的作用,又具有较好的种植效益。酸枣根系发达,生长较快,寿命可达百年以上;酸枣喜光且耐阴,抗寒抗暑能力强,在-45℃气温下仍能安全存活;同时酸枣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在年降水量仅300mm的沙漠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5种木本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的选择是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LI-6400xT光合系统分析仪研究了5种木本植物的光合日进程特性、光能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①火炬树Rhus typhin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的最大净光合效率出现在中午12:00,均无光合午休现象;②比较5种木本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后发现,火炬树的光能利用效率最高,其光能利用效率与臭椿、荆条的光能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与刺槐、酸枣的光能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火炬树、刺槐及酸枣的光能利用效率较高;③除酸枣外,5种木本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曲线均呈"V"型曲线,酸枣的水分利用效率呈"W"型曲线。火炬树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与臭椿、荆条、酸枣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与刺槐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火炬树和刺槐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因此,火炬树和刺槐在秋季具较高的光能及水分利用效率,基于两者为外来树种,需慎重考虑将它们作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