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饲养畜禽的日粮以玉米、豆粕型为主,非常规饲料原料在畜禽日粮中使用的比例较小。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畜禽养殖效益日趋降低,因此,采取“非常规饲料原料+饲料酶”的养殖概念逐渐为广大养殖户和饲料厂所接受,现笔者侧重讲述小麦代替玉米饲喂畜禽的优缺点及使用小麦时的一些基本知识。1小麦替代玉米的优缺点优点:一是小麦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小麦13.5%,而玉米8.7%),可以节省昂贵的蛋白质原料的费用;二是小麦的有效磷含量高(小麦0.21%,而玉米0.10%),可以节省磷酸氢钙的使用量;三是小麦的粗脂肪含量低(小麦1.70%,而玉米3.60%),能很…  相似文献   

2.
我国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但因其抗营养因子含量高、部分原料营养价值低等,限制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解决我国豆粕和玉米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农业农村部出台了畜禽饲料玉米豆粕替代方案,但如何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的使用比例是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降解非常规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提升其营养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微生物发酵非常规饲料原料在畜禽生产应用中前景广阔。文章在简要介绍微生物发酵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微生物发酵处理对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在畜禽上的应用进展,以期为非常规植物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低植酸盐饲料原料:降低家禽粪磷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翟少伟 《广东饲料》2001,10(1):27-29
综术字低植酸盐饲料、原料-玉米和大豆、降低家禽粪磷含量的研究进展,说明了低植酸盐饲料原料极具发展潜力,在将来的家禽生产中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影响植酸酶在畜禽消化道内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理论上,畜禽消化道内微生物植酸酶的活性、底物可溶性植酸的浓度及产物无机磷的浓度被认为是影响植酸酶在畜禽消化道内作用的三大主要因素。文章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了植酸酶的一般特性及影响畜禽消化道内植酸酶活性的因素;分析了植酸的性质、植酸在饲料原料中的分布及影响畜禽消化道内可溶性植酸浓度的因素;阐述了磷在体内的吸收方式及主要的吸收部位,为植酸酶在畜禽消化道内水解植酸适宜作用部位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扬  刘欢  朱安南  孟勇  杨滔 《中国饲料》2022,1(13):58-65
植酸酶应用在畜禽养殖中可通过水解饲料原料中的植酸提高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率,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同时减少磷的添加和排放。近年来研究发现,饲粮中植酸酶推荐剂量(500 U/kg)只满足近50%的无机磷需求,超量添加可提高至90%以上,同时植酸酶改善作用与饲粮中植酸酶的添加水平呈剂量效应关系,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和非常规原料的应用,超量添加植酸酶成为必然。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超剂量添加植酸酶在畜禽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超剂量添加植酸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超量添加|植酸酶|植酸|畜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利用无磷原料配制无磷饲粮,选择低磷原料配制基础饲粮,用一定比例待测植物性饲料替代基础饲粮配制待测饲粮,通过平衡试验法测定了35日龄艾维茵肉仔鸡对玉米、豆粕、麦麸3种饲料原料的总磷真利用率。结果表明:在控制饲粮含磷量低于肉仔鸡的磷需要量,研究饲料磷的最大利用率时,肉仔鸡的内源磷排出量为(44.84±3.14)mg/d。玉米、豆粕和麦麸的总磷真利用率分别为(16.42±3.36)%、(28.34±4.90)%和(46.48±4.29)%。利用总磷含量的1/3和非植酸磷含量估计肉鸡饲料有效磷并不准确。因麦麸本身含有高活性的植酸酶,肉仔鸡可部分利用其植酸磷。  相似文献   

7.
饲料原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等十余个品种。随着养殖业和饲料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期饲料原料价格一路上涨,许多原料生产商为增加收益,在一些饲料原料的质量上做文章,假冒及低劣的饲料原料也随之出现。一些低劣的原料营养成分低、有毒有害成分超标,畜禽采食后,将引起代谢障碍及中毒性疾病,严重危害畜禽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植酸酶对乌骨鸡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60%~80%的磷是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而磷酸盐绝大部分为植酸.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障碍问题以及植酸对动物的有害作用早已引起关注,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植酸酶的结构和作用原理近年来在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报道.  相似文献   

9.
用家禽的粪便作为植物肥料使磷大量散布于环境中,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已致力于通过减少粪磷的排泄来降低粪磷导致地表水的富营养化作用。一种方法是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家禽日粮中大多数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的无机磷难以被肉鸡利用,因为单胃动物体内缺乏或很少有植酸酶,这种酶可以破坏植酸盐的分子结构,将磷释放并被机体吸收坏植酸盐的分子结构,将磷释放并被机体吸收(0'Dell等,1972;Raboy,1990)。Nelson等(1968,1971)阐述了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对植酸磷的利用率。Ravindran等(1995),Sebas-tian等(1998)综述中报道,近来研制的商用植酸酶通过增加肉鸡对一部分植酸磷的利用而减少粪磷的排泄量,另一种方法是培育含低植酸磷的利用而减少粪磷的排泄量,另一种方法是培育含低植酸磷的饲料原料。Raboy和Gerbasi(1996),Raboy(1997)利用玉米的LPA1基因的等位基因-lpa-1基因,培育出了含低植酸磷和高有效磷的玉米。本试验用的高玉米(High available phosphoruscorn,HAPC)含总磷0.27%,有效磷(AP)0.17%,普通黄玉米(Yellow dent corn,YDC)含量总磷(TP)0.26%,有效磷0.03%)。  相似文献   

10.
我国饲养畜禽的日粮以玉米、豆粕型为主,非常规饲料原料在畜禽日粮中使用的比例较小。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畜禽养殖效益日趋降低,因此,采取“非常规饲料原料+ 饲料酶”的养殖概念逐渐为广大养殖户和饲料厂所接受,但对于如何科学地利用好这些资源仍存在一定的迷惑,本文就针对这一情况侧重讲述小麦代替玉米、豆粕作为日粮饲喂畜禽及使用小麦时的一些基本知识(小麦与玉米营养价值的比较见表1)。一、小麦替代玉米的优缺点 优点 一是小麦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小麦13.5%,而玉米8.7%),可以节省昂贵的增加蛋白质原料的费用; 二是小麦的有…  相似文献   

11.
引言家禽和猪对大多数植物来源的饲料原料中磷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这些原料中大部分磷含在植酸中,而植酸不能被单胃动物内源酶消化,这是低利用率的原因之一。根据1984年美国NRC资料,几种常用饲料原料中磷的利用率列于表1。通常笼统地说,家禽只能利用植物原料中三分之一的磷。且不同原料中磷的利用率不同,并受到日粮组成的影响。Cromwell和Coffey(1991年)在去年此专题讨论会上评述了这一论题。试验表明,玉米中磷的生物利用率变化范围为12%~53%。  相似文献   

12.
NaPi-Ⅱ型协同转运载体蛋白与磷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磷(60%~80%)以不能被动物消化的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只能被动物排出体外,造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动物不能利用植酸磷,在饲料中又不得不人为添加更多的工业合成磷,而这些添加的磷不能完全被吸收利用,60%的无机磷被排出体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中过量磷的排泄导致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种非再生资源,磷在饲料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继蛋白质和能量以外第三种最昂贵的饲料原料.了解磷的吸收作用机制对提高磷在生产上的利用和减少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而NaPi-Ⅱ型协同转运载体蛋白是对磷在小肠中的吸收有重要影响的一种载体蛋白.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能够将存在于植物性饲料原料(玉米、豆粕等)中的植酸分解,从而不仅解决了植酸对单胃动物的有害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和饲料的消化率。本文介绍了植酸酶应用于饲料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在蛋鸡、肉鸡、火鸡和猪上的成功应用试验的情况和效果,阐述了植酸酶在我国饲料工业中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李春红 《饲料广角》2010,(19):22-24,38
本文通过植酸酶对生长猪的代谢的不同来评估饲喂低植酸玉米、低植酸豆粕、常规玉米、常规豆粕对其的影响。将48头去势的生长猪随机分成8个组,每组6头猪,采用2×2×2的试验设计,猪只日粮均符合日粮标准。结果表明,低植酸玉米组比常规玉米组(2.85:3.24±0.119g/d;P=0.024),低植酸豆粕组比常规豆粕组(2.79:3.30±0.119g/d;P=0.007),植酸酶组比不饲喂植酸酶组(2.80:3.29±0.119g/d;P=0.009),低植酸玉米、豆粕、添加植酸酶组比常规玉米、豆粕和无植酸酶组(2.16:3.70±0.237g/d;P0.001)的粪中的磷都要低。低植酸玉米日粮比常规玉米日粮(48.4:39.9±2.27%;P=0.012),植酸酶日粮比无植酸酶日粮(48.4:39.9±2.27%;P=0.019),低植酸玉米、豆粕、添加植酸酶组比常规玉米、豆粕和无植酸酶组日粮(47.2:41.1±2.27%;P=0.075)的磷的消化率都有所增加,这些说明低植酸玉米、低植酸豆粕或者直接添加植酸酶酶制剂均可以提高磷的利用率并且可以通过粪中磷的降低而改善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植物性饲料原料为主的畜禽饲粮中植酸磷的含量占总磷的60%~80%(Mollaguard,1946;deBolend,1975;Keddy,1982;Graf,1986)。一些早期报道显示,肉鸡对植酸磷的消化利用率仅为10%(Asada等,1969;Abernathy等,1973)。未被消化的植酸磷随粪排出进入环境,从而导致潜在的环境磷污染。鸡对植酸磷利用率受日粮钙、磷水平和鸡年龄的影响,而钙的影响更大一些。高钙饲粮会抑制植酸磷的降解。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获取最佳生产性能和骨骼的钙化,一般采用较高钙水平的饲粮,这样植酸磷的降解率很低,消化利用率差(Gilles等,1957;Nelson,1976)。Natt(1967)和Bal-lam(1984)报道,饲粮钙水平为1%时肉鸡对植酸磷的降解率比饲粮钙水平为0.85%时低。 Mo-hammed(1991)报道,饲粮钙从1%下降到0.5%时,肉鸡对植酸磷的降解率增加15%。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肉鸡对植酸磷利用率为50%(Edwards,1983;Edwards,1993;Mohammed等,1991)。由上可见,关于鸡对植酸磷利用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肉鸡上,而关于蛋鸡对植酸磷利用率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商品代北京红产蛋鸡为试验动物,以玉米-豆粕型饲粮为基础饲粮,研究中型产蛋鸡对饲粮植酸磷的消化利用率及饲粮钙水平的影响,为蛋鸡生产中合理添加无机磷和钙提供试验依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能提高畜禽饲料中植酸磷的消化利用率,降解植酸的抗营养因子,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对日粮具有潜在营养价值作用,减少氮、磷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作者综述了植酸酶在畜禽营养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饲养畜禽的日粮以玉米、豆粕型为主,非常规饲料原料在畜禽日粮中使用的比例较小.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畜禽养殖效益日趋降低,因此,采取“非常规饲料原料+饲料酶”的养殖概念逐渐为广大养殖户和饲料厂所接受,但对于如何科学利用这些资源仍存在一定的困惑.现针对这一情况,着重讲述小麦代替玉米、豆粕作为日粮饲喂畜禽及使用小麦时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8.
植酸酶及其生产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磷在畜禽营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机体重要的结构成分 ,同时参与机体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例如 ,在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和脂肪代谢、神经组织代谢、骨骼生长以及脂肪和其他脂类运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如果日粮中磷缺乏或不足 ,会引起生长缓慢或停滞 ,出现骨病 ,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饲料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磷 ,但一般谷物中 6 0 %以上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而不能为单胃动物所利用。而植酸酶是一类催化植酸 (肌醇六磷酸酯 )及植酸盐水解成无机磷和肌醇的酶的总称。植酸酶不但可以使单胃动物利用有机磷 ,还可减少磷…  相似文献   

19.
通过营养调控缓解畜禽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畜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畜禽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的实际情况.本文从①饲料原料的选择;②减少畜禽粪便中氮的排出量; ③降低畜禽排泄物中磷的排出量;④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⑤利用饲料添加剂;⑥改进饲料加工工艺6个方面系统综述了通过营养调控缓解畜禽生产对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植物性饲料中,约65%-86%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尤其是鸡对植酸磷的利用效率非常低。研究表明,猪鸡只能利用玉米中10%-12%的磷、豆粕中25%-35%的磷、麦麸中10%-30%的磷。饲料中磷得不到充分利用,排出畜禽体外后,易被土壤吸收、蓄积、转化,造成严重的有机磷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