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家畜改良回顾解放前,黑水地区的家畜以自繁自养为主。其特征是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加强了对畜牧业生产的领导工作,畜牧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从1952年的3万头(只)混合畜发展至  相似文献   

2.
1.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配备和管理的必要性 1.1是畜禽发展的需要内江市东兴区是一个农业区.畜牧业的发展是全区的支柱产业。2005年肉类总产量6.98万吨,出栏肉猪71.7万头,出栏肉牛2.8万头,出栏肉羊13.9万只,出栏小家禽畜875.1万只,按不变价计牧业总产值4.36亿元。现存栏生猪总头数52.2万头、山羊9.3万只、牛2.5万头、马0.18万匹、小家禽畜存栏474.8万只、蜜蜂0.59万群。若按现有基层畜牧兽医340人计算。每人负担大、中家畜0.19万头(匹)、小家禽畜1.4万只(群),而实际上除去管理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以及阉割、药房人员,实际防疫人员只有近100人,每人负担畜禽防疫的任务是0.64万头(匹)大、中家畜,4.75万只(群)小家禽畜,大部分又是分散饲养,防疫密度低。某些畜禽会存在免疫空档。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我县接受世行贷款发展草食畜产业以来,全县的牛、羊饲养量逐年上升,已由2001年年末存栏牛1.53万头、羊0.17万只,发展到2008年年末存栏2.18万头、0.54万只,出栏牛0.47万头,羊0.26万只,占畜牧业收入的48.2%。随着草食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饲草料消耗逐步增多,为了保持我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对全县的饲草料资源和草食畜进行了全面的平衡监测调查,确保畜牧业的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1草畜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1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民和县草畜产业已有了长足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应用不断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畜牧业在生产方式转变中稳步发展,到2009年末,民和县草食畜饲养量达到56.72万头(只),存栏、出栏量分别达到27.41万头(只)和25.6万头(只);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贵德县畜牧业基础设施已明显改善,生产稳定发展,效益不断提高。县内以羊为主的家畜,存栏达到46万多头(只),但是,由于草原超载过牧、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因素致使草原退化、沙化和鼠虫害状态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针对当前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生产如何健康稳定发展是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棘防E号"预防绵羊甘肃棘豆中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棘豆是我国草原上对家畜危害最为严重的毒草之一,西北、西南及华北的9个省(区)都发生过家畜棘豆中毒,为我国的“三大毒草灾害”之一[1],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青海省1957~1985年就有因棘豆中毒死亡家畜5.5万头(只、匹),近年棘豆仍迅...  相似文献   

7.
关于黄牛改良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黄牛改良效果的分析崔文烈,戴志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家畜繁育指导站154007)刘和(黑龙江省桦南县家畜繁育指导站)孙国才(黑龙江省汤原县家畜繁育指导站)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黄牛存栏14.5万头,有各类改良牛3.1万头。为了进一步加速养牛业的发展,全面...  相似文献   

8.
“棘防E号”预防绵羊甘肃棘豆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豆是我国草原上对家畜危害最为严重的毒草之一,西北、西南及华北的9个省(区)都发生过家畜棘豆中毒,为我国的“三大毒草灾害”之一[1],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青海省1957~1985年就有因棘豆中毒死亡家畜5.5万头(只、匹),近年棘豆仍迅...  相似文献   

9.
1 特点自 1990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县畜牧业形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1 1 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 1999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 2 540 35万元 ,比 1990年增长 3 5倍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90年的 2 4 76 %提高到34 96 %。1 2 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发展快。 1999年全县草食畜存栏达 2 1 31万头 (只 ) ,比 1990年增长 13 59%。1999年牛存栏由 1990年的 4 52万头增加到 5 0 2万头 ,增长 11 0 6 % ;羊年末存栏由 1990年的 12 89万只增加到 14 85万只 ,增长 15 2 1%。1 3 养猪生产徘徊不前。猪年末存栏数 ,1990年为0 4…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十五”规划和2001~2010年“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措施。调整的重点是向发展草食家畜生产倾斜,突出发展奶业。河北省唐山市近几年畜牧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奶业发展速度更为迅速。唐山市现存栏奶牛42万头,100头以上养殖场(小区)114个,奶牛专业村218个,规模化程度达到41%。  相似文献   

11.
12013年上半年畜牧业生产形势 1.1畜牧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 预计2013年上半年,全区牲畜存栏6641万头(只),较2012年同期存栏增长2.5%,牲畜出栏2564万头(只),较2012年同期出栏增长2.3%。其中:出栏牛151.71万头,同比减少2.6%,出栏羊1998万只,同比增长2.3%,出栏猪411万头,同比增长1.9%;出栏家禽12541万羽,同比增长1.4%。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增大,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尤其是民和县提出“畜牧立县”战略后,畜牧业生产跨入了一个新阶段。2004年底,全县草食畜存栏27.67万头只。其中牛存栏3.2万头,羊存栏19.11万只,生猪存栏7.27万头。规模养殖户达5451户,全县饲养奶牛3头以上的规模户800户,使全县畜牧业保持了较强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3.
1999年 ,昭觉畜牧业深化草料建设、强化绵改育种、重点建设家庭牧场 ,狠抓疫病防治工作 ,促进了该县畜牧业生产突破性发展。据统计 ,年末四畜存栏数达 6 5 91万头 (只 ) ,较1 998年的 5 9 2 6万头 (只 )净增 6 6 4万头 (只 ) ,增长 1 1 2 0 % ,其中半细毛羊及改良羊存栏达 2 3 1万只 ,较上年 1 9 73万只增长 1 7 0 8% ;四畜出栏 2 6 6 3万 (头 )只 ,较上年增长6 6 3% ,出栏率达 43% ;绵羊毛产量 5 98吨 ,较上年增长1 7 0 3% ;肉类总产量达 1 2 333吨 ,较上年增长 1 8%。1 999年该县进一步深化草料建设 ,种植优质豆科牧草光叶…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最大的天然草场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畜牧业连续18年获得大丰收,牲畜头数连续8年超千万,大量活畜及畜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地处北疆的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美,有草原面积20万平方公里,人口90万。改革开放以来,锡盟畜牧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1996年6月底,全盟牲畜总头数已达1481万头(只),已连续8年成为全国羊和大畜最多的盟(州、地区),畜牧业产值达110亿元。五种畜产品连续六年位居全区各盟市榜首。1995年共出栏牲畜355万头(只)、产肉10万吨、产毛14万吨、羊绒600吨、产奶12万吨、牛羊皮300万张,全部销往国内市场,已初…  相似文献   

15.
在全省16个地(市),开展了畜间布病血清学调查,共调查家畜38480头(只),阳性323头(只)。通过调查基本摸清全省畜间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锡盟草地资源普查资料和畜牧业突破千万头(只)丰收大关的实际,概括分析草地载畜量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畜草矛盾仍然是本盟的突出问题,对此必须积极贯彻落实草原法和草原管理条件。加快草原建设步伐,采取稳定家畜头数。提高质量,提高山栏率和商品率等措施,走稳定、优质、高效发展畜牧业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定陶县畜牧业产业化起步较早.“85”期间有了突破性发展,现已初步搭起了框架,规模饲养有了较大发展;龙头企业兴旺发达;各类市场促成了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科技素质、观念新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群体正在成长等。由于产业化为畜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全县畜牧生产向广度和深度的迈进。1畜牧生产的基本情况1.1促进了各类畜禽持续、快速发展。95年全县存养大牲畜力.用万头,主猪22·99万头,羊104.12万只,家禽739.25万只,兔29.48万只,按标准畜计算,比gO年翻了一番多;按乡村人口计算,95年人均标准畜0.8…  相似文献   

18.
在全省16个地(市),开展了畜间布病血清学调查,共调查家畜38480头(只),阳性323头(只)。通过调查基本摸清全省畜间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9.
果洛州是以畜牧为主的藏族自治州。畜牧业虽是我州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但也是我州的一个薄弱环节,畜牧业经济欠发达,畜牧生产仍然十分落后,牧民人均收入低,所以,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振兴和发展果洛畜牧业经济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1 果洛州畜牧业生产和经济现状 建国以来,我州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使畜牧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到1999年底全州各类牲畜达246.21万头(只、匹),比1952年的146.71万头(只、匹)增长1.68倍,畜牧业生产总值达12 388.23万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20.
棘球蚴病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棘球蚴病(包虫病)是严重阻碍畜牧业生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发病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尤以西北地区流行严重。人体包虫病年手术病例高达2千余例,上百万人(群)受到本病的直接威胁;病畜超过3千万头(只),每年新发病畜700余万头(只),年经济损失超过8亿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活畜的流动日益频繁,脏器销售范围不断扩大,养犬数量迅猛增加,本病的危害将日趋严重。因此,如何防治本病是目前畜牧业尤其是养羊业的重要课题之一。多年来,科技工作者为了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