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沙棘绕实蝇(Rhagoletis batava Hering)是危害沙棘果实的重要害虫。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在收集和整理沙棘绕实蝇全球地理分布信息的基础上,筛选出与该虫发生相关的11个关键环境变量,预测了当前及未来气候条件下该虫在全球以及我国的适生区和适生程度。在当前气候条件下,该虫在全球的适生范围主要集中在北温带地区,在我国的适生范围较广且适生程度较高;在2050年的两种气候情景下,沙棘绕实蝇在全球的适生区北界均向北移动,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均略有扩大且适生区向西南部拓展。建议我国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针对沙棘绕实蝇的入侵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木虱是原产于北美的重要害虫,近年研究表明该虫能传播马铃薯毁灭性病害———马铃薯斑纹片病其病原菌为(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cearum,简称Lso),因而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特别关注。迄今为止,该虫及其所传病害在我国尚未有分布,均是我国关注的具有重要检疫意义的有害生物。2017年,我国广州、上海口岸首次从进境货物中截获Lso。目前,我国口岸尚未截获马铃薯木虱,但是鉴于其本身和所传带病害的重大危害性,有必要明确马铃薯木虱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和传入风险。本文采用生物学动态仿真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同时对该虫传入我国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确定其入侵风险等级,为有害生物检疫和国门把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木虱在我国有很广阔的适生范围,中、高度适生区所占的面积大。其中高度适生范围有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江西、湖南、贵州、重庆、湖北、安徽、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东以及四川东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东部、辽宁南部等地区,其入侵风险R值达到2.37,属高度危险等级。建议将马铃薯木虱列入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口岸监管部门应严格检疫。  相似文献   

3.
1999年 9月 2 4日 ,罗湖口岸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旅检时截获一香港旅客携带进境的外国水果番荔枝 6个共 2 .5kg ,移交实验室剖果检查发现蝇类幼虫 5头 ,经室内饲养于 10月 17日全部羽化为实蝇成虫 ,其中雄虫 3头 ,雌虫 2头。经鉴定并由全国口岸实蝇重点实验室梁广勤研究员复核 ,确认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地中海实蝇Ceratitiscapi tataWiedemann。这是继广州、北京、天津口岸之后 ,深圳口岸首次截获。在此之前 ,全国口岸已经 12次截获地中海实蝇。此次截获地中海实蝇再次说明严格口岸检验…  相似文献   

4.
为制订烟草粉斑螟Ephestia elutella的精准管理方案,从入侵阶段出发,基于收集的生物学及生态学信息以及MaxEnt模型对烟草粉斑螟入侵中国的跨境传入风险、定殖适生风险以及扩散暴发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结果表明,烟草粉斑螟个体体积小,为害隐蔽不易识别,传入途径多样,具有高跨境传入风险;未来气候条件下其在全球及在中国的总适生区面积呈扩张趋势,具有高定殖适生风险;其繁殖能力强,寄主广泛,传播途径广,为害后果严重,具有高扩散暴发风险,最终评估烟草粉斑螟入侵中国的全程风险水平为高风险水平。应采取科学的监测和防控方法,分阶段精准防控烟草粉斑螟入侵,警惕其进一步扩散为害。  相似文献   

5.
桃实蝇在西藏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桃实蝇在西藏的适生性,为科学制定检疫措施,防止其入侵和扩散,保护西藏水果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国760个(西藏3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桃实蝇生物学数据为基础,运用CLIMEX模型和Arc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桃实蝇在中国,尤其是西藏的适生性进行分析。[结果] 桃实蝇在我国具有较高的适生性,适生范围包括34个省、市(区),其中海南、广东的南部、福建的南部、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南部、河南和湖北的北部以及台湾的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度适生区。而桃实蝇在西藏有3个适生站点。[结论] 我国很多地区是桃实蝇的适生区,并且高度和中度适生区的范围相对较大。存在桃实蝇入侵西藏并定殖危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欧洲樱桃实蝇(Rhagoletis cerasi(L.))是欧洲樱桃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在我国尚无分布,但已在我国口岸被多次截获,传入我国风险极高。本文参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国际标准从欧洲樱桃实蝇进入风险、定殖与传播扩散风险、传入后对相关产业影响及防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苹果异胫小卷蛾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我国没有发生,但近几年我国口岸已多次截获。本研究利用CLIMEX 1.0适生性分析软件与Arc GIS 10.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目前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苹果异胫小卷蛾可能在我国南部地区适生,总的适生面积约为18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9%。高度适生区主要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等地区,以及这些省份以南的所有地区;中度适生区分布范围较小,低度适生区面积与高度适生区分布范围面积相差不大。鉴于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结果,针对其传入和定殖的能力,建议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控策略,加强苹果异胫小卷蛾检疫力度,严防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stevensii)是一种寄主十分广泛的进境植物检疫性真菌,在我国尚无分布。近年来,我国口岸多次截获该病菌。为更好地实现对该病菌的针对性检疫防控,本研究采用DIVA-GIS软件对该病菌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并对其适生区内寄主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域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该病菌在其适生区域内存在大量寄主,尤其是水果类作物,林木寄主也有较多分布。因此,该病菌一旦传入我国,极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值得高度警惕。本文最后提出了针对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的风险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9.
澳柏松小吉丁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林木害虫,寄主为柏科的澳柏属及柏木属植物。近期上海口岸多次从澳大利亚进境原木中截获澳柏松小吉丁。其寄主柏木属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广,该种在我国未有分布,具潜在入侵风险,应得到各口岸重视,警惕该种入侵。本文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入侵风险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为澳柏松小吉丁的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林小蠹是原产欧洲的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可随木质包装材料、衬垫及原木运输而传播扩散,已经成功入侵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进口木材量的增加,我国口岸截获外来长林小蠹的频率增高,因此,长林小蠹入侵我国的风险正逐步提高。本文以长林小蠹在全球的分布数据为基础,利用Max Ent模型和Arc-GIS对长林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该害虫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广西、湖北、陕西、甘肃、台湾、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份。因此各口岸需要加强对长林小蠹的检疫,以防止该害虫的传入和定殖。  相似文献   

11.
葡萄花翅小卷蛾Lobesia botrana(DenisSchiffermüller,1775)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目前尚未传入我国,为了解该害虫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根据该物种在全球已知的最新分布情况,利用CLIMEX 4.0.2在考虑灌溉条件的情景下,预测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显示,葡萄花翅小卷蛾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较广,我国的主要葡萄产区均为葡萄花翅小卷蛾的适生区,且随着气候变化,至2030年,葡萄花翅小卷蛾在我国黑龙江、青海、四川省的部分适生区有所增加,适生程度也有所提高。因此应加强对葡萄花翅小卷蛾的检疫力度,防止其传入我国,保护我国葡萄种植业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玉蜀黍霜指霉菌Peronosclerospora maydis在中国的适生性以及入侵风险,采用CLIMEX 2.0软件分析其适生性,用ArcGIS 10.2软件确定其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量化分析其入侵我国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玉蜀黍霜指霉菌在我国的适生范围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西南山地丘陵玉米种植区和南方丘陵玉米种植区,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省 (区、市)。玉蜀黍霜指霉菌作为专性寄生菌,可在玉米整个生长季侵染危害,经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分析并计算得到其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12,表明该病菌入侵我国的风险等级属高度危险,一旦入侵,势必对粮食安全、农业安全和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建议加强检疫监测,严防该病菌入侵。  相似文献   

13.
世界性害虫番茄潜麦蛾入侵我国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原产于南美洲的世界性毁灭害虫——番茄潜麦蛾Tuta absoluta(Meyrick)入侵我国的可能性和风险,应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即对番茄潜麦蛾的不同入侵阶段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并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其国内外的发生现状、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受害作物的经济重要性、入侵我国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的难度等方面进行入侵风险的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番茄潜麦蛾虽然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分布,但在我国大部分番茄产区都可以存活和定殖,是一种具有高度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其入侵我国的风险评估值R为2.64,属于极高风险性农业有害生物。故此建议将其增补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在新疆、云南、广西等边境省区开展预防性监测,并加强对该种害虫的检验检疫力度,严防其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4.
入侵害虫蔗扁蛾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确定入侵害虫蔗扁蛾是否应列入检疫性害虫进行控制,根据WTO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要求,对其进行风险性分析.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模型,对各项分析指标进行分析并赋值运算.各分析指标及运算值为:(1)国内分布情况,风险值为2;(2)潜在的危害性,风险值为1.6;(3)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风险值为3;(4)传播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1.89;(5)风险性管理难度,风险值为1.67.蔗扁蛾的综合风险性值为1.98,风险指数已达到检疫性害虫条件,应列入检疫性害虫名单,最后提出了相关风险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真菌有害生物——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Sphaeropsis pyriputrescens在中国的适生性以及入侵风险,采用专家评判的生物学建模方法确立了其适生性评判标准,运用ArcGIS软件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同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量化分析该病菌入侵我国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在我国具有很广阔的适生范围,中、高度适生区随季节变化明显。1—4月,中、高度适生区从南到北逐渐扩大;6月,高度适生区扩展到东北和新疆北部;9—10月,在苹果采摘前期和采摘期,苹果球壳孢腐烂病菌处于侵染活跃期,其高度适生区域面积最大,包含了陕西、河北、山东、甘肃、辽宁、河南、山西等我国苹果和梨主产区。按照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对15项评估指标进行赋值,计算所得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54,该病菌入侵我国的风险等级属特别危险。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条件下樱桃绕实蝇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绕实蝇Rhagoletis cerasi(L.)被我国列为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在我国尚无分布报道。为明确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及适生程度,利用CLIMEX地点比较模型预测在当前以及未来2030、2080年A1B与A2两种不同排放情景下樱桃绕实蝇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显示,樱桃绕实蝇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随着气候变化,到2030年与2080年,樱桃绕实蝇的低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面积均增加,高度适生区面积减少,其中在2030年A1B排放情景下樱桃绕实蝇的总适生区面积增加了48.4万km~2,在2030年的A2情景下与2080年的A1B与A2情景下总适生区面积分别减少了3.4、5.7、5.7万km~2。因此,为保护我国樱桃种植业的安全生产,应加强对该虫的检疫力度,防止其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苹红缢管蚜Rhopalosiphum oxyacanthae入侵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基于其在全球的118个分布点和筛选的9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苹红缢管蚜于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苹红缢管蚜的全球分布数据,MaxEnt模型预测的平均AUC值为0.919,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当前气候条件下,苹红缢管蚜在我国的总适生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8.73%,其中高、中、低适生区的面积分别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92%、13.30%和29.51%,高适生区主要位于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台湾等省区。未来RCP2.6和RCP8.5气候情景下,苹红缢管蚜在我国的总适生区面积增加并呈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扩散的趋势,其中低适生区面积逐渐增加,高、中适生区面积逐渐减少,原先中南部的高适生区逐渐转变为低适生区或非适生区,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吉林省与辽宁省边界处的高适生区面积呈逐渐增加趋势。表明苹红缢管蚜在我国的适生范围极为广泛,具有较高的入侵风险,应加强进境口岸对该虫的检疫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