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十分独特,可诱导IOPC类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研究表明,BMPs在造血组织、皮肤附属物等的形成和分化以及脂肪、肾脏、肝脏、骨骼及神经系统发育中起一定作用。BMP与胚胎发育过程中骨骼的发生有时空相连性,在胚胎发育的所有组织中均可检测到低水平BMP4基因mRNA表达。M.Menzies等研究表明,BMP4基因在胎羊毛囊不同发育阶段与Noggin基因共同参与了毛囊发育的调控,是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关键决定因子。G.Thomadakis等、J.M.Wozney等研究表明,BMP4在毛囊发育时及毛球中合成角蛋白的表皮细胞中表达。通过观察表达BMP4基因的颉颃物Noggin的转基因小鼠,发现其毛发异常且形态发生改变。在绒山羊不同发育时期皮肤中的表达结果表明,BMP4基因在胚胎期上皮细胞、毛囊以及出生后毛囊生长兴盛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均有表达,表明其与毛囊形态发生以及出生后毛囊的发育、分化密切相关。目前,对BMP4基因与家畜皮肤毛囊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绒山羊,尚未发现BMP4基因与猪毛囊发育方面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P4基因在合作猪颈部、肩部、体侧、臀部皮肤的表达量,实验结果可为揭示BMP4基因对合作猪绒毛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野生型与过氧化物酶Ⅱ(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毛囊发育的差异,探究PrxⅡ基因对小鼠毛囊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方法,在毛囊不同发育时期(胚胎期第16. 5天、出生第2天、出生第50天),比较野生型与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厚度、毛囊数量,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皮肤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胚胎期第16. 5天、出生第2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厚度无明显变化;胚胎期第16. 5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毛囊数量无明显变化,出生第2,50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毛囊数量明显增加;胚胎期第16. 5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出生第2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说明在PrxⅡ基因敲除小鼠皮肤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上升,参与毛囊发育过程,调节毛囊数量。  相似文献   

3.
KAP6基因家族成员在胚胎期山羊皮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KAP6家族成员在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胚胎期皮肤毛囊中的表达,在体外合成用地高辛标记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KAP6基因家族成员的c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法在山羊皮肤组织切片上进行定位,检测KAP6 mRNA在绒山羊胚胎期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KAP6mRNA在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的皮质层有强烈的表达信号,表明KAP6是绒山羊毛和绒皮质蛋白的组成成分,是皮质层中起角质化作用的重要蛋白质,直接参与了绒毛和粗毛的合成,对毛发的理化性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检测桥粒芯糖蛋白4(Dsg4)在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利用qPCR法测定Dsg4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6个时期的皮肤组织,并选取毛囊发生和成熟2个关键时期进行Dsg4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及肌肉中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Dsg4在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但在胚胎期65 d时,Dsg4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个组织(P0.01);在肾脏中极显著高于脾脏、肺和肌肉(P0.01),且显著高于心脏和皮肤(P0.05);在胚胎期135 d时,Dsg4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个组织(P0.01),而在其余6个组织间差异不显著(P0.05);Dsg4的表达量随着毛囊的逐步成熟呈上升的趋势,且在出生后30 d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胚胎期的表达量(P0.01)。综上,Dsg4在苏博美利奴羊初级毛囊形成及毛囊成熟2个时期各组织器官中存在表达差异;且随着毛囊的逐步成熟,Dsg4的表达量也呈上调趋势,这提示Dsg4可能与毛囊的成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绒山羊Hox基因家族成员在毛囊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xa5、Hoxa6基因分别在绒山羊胚胎期和兴盛期毛囊的不同部位表达,说明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绒山羊Hox基因家族成员在毛囊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xa5、Hoxa6基因分别在绒山羊胚胎期和兴盛期毛囊的不同部位表达,说明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毛囊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发生在胚胎期早期,是由表皮的角质细胞和间充质间的上皮相互作用产生的,真皮成纤维细胞聚集形成毛囊乳头。毛囊形态发生分为3个阶段,即诱导、器官形成和细胞分化。毛发周期包括毛发生长初期(生长阶段)、毛发生长中期(退化阶段)和静止期(静止阶段)。外胚层发育不全基因(Eda)及其受体Edar表达于毛囊的不同发育时期,在野生型小鼠胚胎只表达在外胚层,而在发育中小鼠则定位在外胚层和毛囊中,毛囊的准确定位和间隔是通过外异蛋白受体Edar-BMP信号和转录的相互作用来调控的。Eda和Edar对于毛囊的正常发育有很大的作用,且在毛囊发育周期的不同阶段其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绵、山羊毛囊发育与毛发弯曲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囊作为唯一的一个终生呈周期性生长的微器官,其生长、代谢都处于一个相对活跃的状态。毛发是由毛囊生长发育后的终末分化细胞构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生长的结构。毛发的生长依赖于毛囊结构干细胞特性的分裂、增殖、分化,因此毛发生长的形态变化取决于毛囊结构生长发育的情况。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与更新,近年来针对毛发弯曲性状分子遗传学层面的研究进展较迅速,一些影响毛囊形态发育和毛发弯曲过程的基因和调控通路相继被发现和鉴定。本文旨在先通过对毛囊结构及其形态发生特点的剖析,进一步对近年来毛囊各细胞层在毛发弯曲产生的影响和特异性调控基因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绘制出与毛囊发育相关的经典通路和相关调控基因的互作网络,为今后对羊毛弯曲动态现象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毛囊是一个形态和结构较为复杂的皮肤附属器官。目前,有关毛囊研究的文献报道多见于人与小鼠。本文通过梳理已在人与小鼠毛囊生长发育及分子调控机理方面的相关报道,以期为家养动物毛发生长及皮肤毛发相关疾病的研究等提供借鉴。1毛囊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毛囊是控制毛发周期性生长的重要结构,由上皮和真皮组成。毛囊形态发生的起始信号源于真皮。作为真皮的衍生物,毛囊的发生和维持涉及到来自不同胚层的不同种类的多个细胞,在毛发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单毛囊RT-PCR技术在哺乳动物的毛发基因表达中的应用,试验以人的毛发为研究对象,利用单毛囊RT-PCR技术体系在1根头发的毛囊相关基因表达中成功地获得目的基因片段,经测序证实为目的基因片段.结果表明:该技术体系在研究毛囊相关基因的表达中取得了理想的结果.试验体系可以用于活体微创条件下研究毛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