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亮叶忍冬与蔓生紫薇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石蜡切片法对亮叶忍冬,蔓生紫薇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叶片厚度、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第1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度、栅栏组织厚/海绵组织厚、栅栏组织/叶肉组织、上下表皮厚度等抗旱性结构指标上进行检验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亮叶忍冬,蔓生紫薇在水分胁迫下,叶片的解剖结构与对照在叶片厚度、主脉的厚度等抗旱性指标上均极显著变薄,而栅栏组织与叶肉组织比、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第1层栅栏组织密集度上,2种处理及与对照均没有显著差异;亮叶忍冬、蔓生紫薇2种植物间叶片的解剖结构在各抗旱指标上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其抗旱性为亮叶忍冬蔓生紫薇。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梨的砧木作了系统归纳,包括梨属的川梨、沙梨、滇梨、杜梨、豆梨与异属的榅桲、牛筋条等,介绍了其植物学特性以及相关砧木在云南省内的研究利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砧木对产业发展的制约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黄敏  武绍波 《北方园艺》2012,(20):172-175
在简要介绍云南梨属植物及栽培梨起源的基础上,阐述了云南省梨属资源的种类与分布,指出云南省现有梨属植物资源8种,其中原产的有川梨、砂梨、滇梨和豆梨;引入云南的有白梨、秋子梨、西洋梨和杜梨;共有梨栽培品种(品系)420个,原产的有320多个,引入的约100个,分成砂梨系统、川梨系统、白梨系统和西洋梨系统;分析了云南梨属植物及栽培梨的演化过程,并对梨树地方种质资源的价值及其保护利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梨育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倍体与二倍体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叶片生理形态特征差异并进行抗旱性初步评价,为枇杷倍性鉴定及抗旱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4个系列18个不同倍性枇杷株系为试验材料,对各株系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失水率(RWL)、营养元素含量、叶绿素(Chl)含量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能力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枇杷叶片长度、宽度与倍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叶形指数与倍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10项枇杷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与倍性关联度强弱排序依次为:下表皮、上角质层、海绵组织、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疏松度(SR)、叶厚、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下角质层、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层数、上表皮,其中上角质层、下角质层、CTR与倍性呈负相关;在40℃下干旱处理6 h后,A系列、H系列、K系列失水率与倍性均呈负相关,在24 h后失水率与倍性呈显著负相关(p 0.05);氮(N)、磷(P)、钾(K)、铁(Fe)、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含量Chl.(a+b)含量与倍性关联度强弱排序依次为:N、K、P、Chl.b、Chl.(a+b)、Fe、Chl.a,其中N、P、K含量与倍性呈负相关;参考枇杷叶片解剖结构与失水率进行抗旱性隶属函数分析‘:A313’(3x)‘、A322’(3x)‘、B350’(3x)‘、B431’(4x)‘、4X(2)’(4x)‘、H324’(3x)‘、K3’(3x)‘、K4’(4x)抗旱性均强于同系列二倍体。【结论】枇杷叶片生理形态指标可作为枇杷倍性鉴定的参考指标,抗旱性评价中的8个抗旱性强的多倍体枇杷材料可用于进一步抗旱性研究,培育多倍体可作为提高枇杷抗旱性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山定子砧木优系嫁接丹霞品种叶片气孔密度及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山定子砧木优系嫁接品种叶片气孔密度、解剖结构有较大差异,其抗旱性也有所不同,其中叶片栅/海比值、叶片CTR值与砧木种类的抗旱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鉴定山定子砧木的抗旱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怎样区别不同梨苗的砧木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常用的梨树砧木,主要有杜梨、山梨、豆梨和砂梨等4种,其中杜梨砧与多数品种梨的亲和力均好,生长旺,结果早而且丰产、寿命长。杜梨根系发达,须根多,入土深,适应性强,抗旱、耐涝、耐盐碱;山梨为野生秋子梨,是我国华北、东北、河北东北部梨区广泛应用的砧木,特别耐寒、耐旱,但不耐盐碱,其主根发达,须根少,果实负载量多时树体易死亡,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地区做砧木。近几年有的育苗户用山梨做砧木嫁接梨苗,果农一旦栽种该种梨苗,表现为早期生长旺盛,结果早,但树势易早衰而不能丰产。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4种柑橘砧木叶片细胞学特征及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柑橘砧木三湖红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枳橙(C.sisensis×P.trifoliata‘Carrizo’)和崇义野橘(C.reticulata‘Chongyi’)2年生实生苗老熟叶片为材料进行脱水处理,测定相对失水率和电导率,并用印迹法和石蜡切片技术比较叶片的显微结构,对4种砧木的抗旱性进行主成分分析。三湖红橘在脱水处理下叶片保水性好,细胞膜受伤害程度最小;气孔密度(325个·mm-2),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气孔开度减小速度最快;栅栏组织结构分明,较其他3个品种更发达;叶肉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为0.56,极显著大于其他3个品种。4种柑橘砧木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三湖红橘枳崇义野橘枳橙。综上,三湖红橘是1个优良的抗旱型柑橘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以川梨、砂梨、豆梨和杜梨为材料,研究了在缺铁胁迫下培养介质的pH值和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缺铁胁迫使4种砧木的介质pH值于处理的第2天就迅速降低,并且一直低于低铁和正常供铁处理;而低铁处理下,介质pH值在最初几天内反而高于正常处理,至4~5d之后才逐渐低于正常供铁处理;同时,NH4+-N对降低介质pH值和缓解缺铁症状有利。4种砧木的根系Fe3+还原酶活性都随供铁浓度的增加而不同程度的增大:无铁处理下,砂梨根系Fe3+的还原能力最小、杜梨最大;而在低铁和正常供铁条件下,砂梨和川梨的还原能力最强,杜梨次之,豆梨最小。还原酶大小与症状表现之间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山西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的主要产地之一,然而由于干旱缺水使得马铃薯生产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为筛选出抗旱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1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盆栽抗旱性鉴定,分析了各品种的抗旱系数、抗旱指数、株高胁迫指数、离体叶片失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株高胁迫指数和叶片失水率与抗旱系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鉴定马铃薯抗旱能力的指标。并依据此,从引进的15个品种中筛选出中薯19号、晋薯24号、晋薯16号和同薯29号等4份抗旱性较强的品种,适宜在晋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葡萄砧木抗旱性的叶片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试验采用组织解剖学调查法,对16种葡萄砧木的抗旱性与叶片解剖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孔密度、叶片组织紧密度、角质层厚度与抗旱性正相关,而气孔大小、叶片上表皮细胞大小与抗旱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李秀根  杨健 《果树学报》2002,19(3):145-148
根据植物花粉性状的稳定性和遗传保守性,在对中国梨属植物13个种的花粉形态观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的分析方法,对花粉形态7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的相似距离系数存在一定差异,种间相似距离系数在0.2215~5.0675之间变化,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23倍。褐梨与河北梨、麻梨与川梨、白梨与沙梨这3对种间的相似距离均小于与其它种间的相似距离。根据聚类结果,把相似距离系数等于0.3作为划分类群的标准,供试的13个种可划分为4个种群。在相似距离系数≤0.3的种群中有豆梨、杜梨、麻梨、川梨、褐梨和河北梨;相似距离系数>0.3≤0.6的有秋子梨、新疆梨和西洋梨;相似距离系数>0.6≤0.9的有木梨、沙梨和白梨;相似距离系数>0.9的只有杏叶梨。从花粉形态遗传相似距离聚类分析中还发现,豆梨与河北梨、褐梨、川梨、杜梨、麻梨、秋子梨、西洋梨、木梨、新疆梨、沙梨、杏叶梨、白梨的遗传距离依次为0.2832、0.4587、0.5842、0.6694、0.7645、1.1027、1.1648、1.3238、1.3280、2.2536、2.5400、2.8350。若把豆梨看作是最原始的种,那么,从豆梨到白梨它们的遗传相似距离越来越大,显示出它们的亲缘关系越来越远,白梨是最进化的种类。  相似文献   

12.
孢粉学在部分梨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光学显微镜对杜梨、木梨、褐梨、豆梨4个野生种,白梨、砂梨、秋子梨、西洋梨、新疆梨5个栽培种的花粉、花药的大小、形状、表面纹饰和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研究,并进行了种间、品种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杜梨叶绿体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杜梨(Pyrus betulaefolia)进行测序,并对其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杜梨叶绿体基因组与大多数高等植物一样,具有典型的环状双链四分体结构。其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60 058 bp,共检测到61 个SSR 位点(58 个单核苷酸重复和3 个二核苷酸重复)和56 个RNA 编辑位点,这些RNA 编辑位点均引起了氨基酸的变化。与砂梨(Pyrus pyrifolia)、川梨(Pyrus pashia)和桃叶梨(Pyrus spinosa)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其基因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保守,表明了梨属植物进化的缓慢性。在4 个梨属植物中共检测到351 个SNP 和217 个InDel。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5种类型不同梨品种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梨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不同,黄冠(白梨与砂梨的杂交品种)和清香(砂梨品种)的Pn高于红巴梨(西洋梨品种),新鸭梨(白梨品种)和库尔勒香梨(新疆梨品种)的Pn居中。清香和新鸭梨的水分利用率(WUE)高于红巴梨。梨品种的Pn日变化曲线有单峰型和双峰型2类,黄冠及新鸭梨呈单峰型,清香、库尔勒香梨和红巴梨为双峰型。"光合午休"主要为非气孔性限制。不同类型梨品种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率均呈单峰型,细胞间隙CO2含量(Ci)日变化曲线有单谷型和双谷型,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有多种类型,WUE日变化曲线均呈单谷型,气孔阻止值(SLR)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或双峰型。  相似文献   

15.
20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生产区很大一部分在降雨不均或水资源不足地区,为满足此类地区品种需求,对马铃薯开展抗旱性评价。选择20个马铃薯常规栽培品种,在块茎膨大期对其植株叶片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成熟期测产,综合评价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胁迫后19个品种减产均达50%以上。测定的5个生理生化指标均与抗旱系数和指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评价的指标。根据5个指标干旱胁迫后的测定数据计算隶属函数值,结合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评价品种抗性,筛选出克新19号、克新21号、成功、克新2号和东农303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条件下10种苹果砧木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叶乃好  翟衡  杜中军  许宏 《果树学报》2004,21(5):395-398
在盆栽条件下对10种苹果砧木进行了水分胁迫下的抗性鉴定,对旱害指数和相对生长量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培育的砧木品系Luo-6、Luo-2是抗旱性强的砧木,在土壤相对含水量40%~45%的中度水分胁迫下,新梢相对生长量分别可以达到92.13%和88.56%,其中,Luo-6在30%~35%的重度水分胁迫下24d才出现1级旱害症状,新梢相对生长量可达78.40%,Luo-2能忍受10d以下短时间的重度水分胁迫;莱芜茶果、黄海棠、海棠果、莱芜难咽、八棱海棠是中等耐旱,可以忍受20d以上的中度干旱,新梢相对生长量保持在66.13%~88.56%;平邑甜茶、六蜜海棠、山定子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在相对含水量55%~60%的轻度水分胁迫下17~31d即出现1级旱害症状,新梢相对生长量下降到70%以下。  相似文献   

17.
甘肃中部梨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中部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对AFLP引物在40份甘肃梨种质中共扩增出472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404条,多态率高达86%,显示了甘肃中部梨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任何一对引物可以鉴别所有40份资源,显示了很高的鉴别能力。采用UPGMA聚类分析法构建的系统树在相似系数为0.72时将40份种质分为7个组:西洋梨、新疆梨、白梨(砂梨)、木梨、褐梨组和2个秋子梨组。所有白梨品种与唯一的砂梨品种黄花梨聚为一个大组。形态学上归属不明的品种分别聚类到西洋梨、白梨、木梨和秋子梨组中。研究表明基于AFLP标记的梨资源分类体系可以反映甘肃地方梨品种和类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樱桃砧木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樱桃、莱阳矮樱桃、中国樱桃和考特砧木的2年生盆栽极佳甜樱桃为试材,进行干旱处理,测定干旱胁迫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的变化,比较供试砧木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山樱桃抗旱性最强,其次是考特,中国樱桃和莱阳矮樱桃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红皮梨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砂梨、秋子梨、新疆梨、白梨和西洋梨在内的世界梨主栽种类,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综述了红皮梨果实着色与其花青苷合成研究所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红皮梨着色过程中色素种类及其变化、花青苷的组分、花青苷在果皮组织中的分布、花青苷的合成途径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同时还介绍了与花青苷合成有关的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转录因子等研究进展,并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阐述了花青苷代谢与红皮梨着色的关系,为今后研发红皮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育色泽鲜艳的红皮梨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