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淑敏  方贯娜 《蔬菜》2005,(8):18-18
马铃薯由于种植技术容易掌握,增产增收潜力大,因此而成为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优选作物,尤其随着脱毒马铃薯的研究和推广,使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脱毒马铃薯双层覆膜栽培可以使马铃薯提早上市近1个月,供应蔬菜淡季以及“五一”节日市场,价格要高出露地马铃薯近两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
现在菜市场里有很多的袖珍型蕃茄上市,晶莹剔透,口味极佳,已成为广大居民非常喜爱的果、菜兼备上品。其实,这些果型娇小、果色艳美的袖珍蕃茄.也可以盆栽观赏,而且其亦食亦赏的特色将给生活平添无限生趣。现分述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春马铃薯双膜栽培配套措施及其效果丁建飞朱兰琴(江苏省海门市平山乡农技站226142)春马铃薯双膜栽培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播种后覆盖地膜并加搭小拱棚。自1992以来,笔者对春马铃薯双膜栽培进行了试验比较及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春马铃薯采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拱棚和地膜双重覆盖栽培黑色马铃薯,增温保墒效果明显,使黑色马铃薯早播种、早出苗、早上市,每667 m2 收入增加8 500 元。  相似文献   

5.
洛阳市蕃茄栽培历史悠久,从1940年意大利传教士把蕃茄引入洛阳,60年代到70年代蕃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品种逐年增加,而早熟自封顶类型的品种主要有北京早红、北京6号、77—90早粉、沈家2号、大红自封顶和武魁等,80年代又从西安、北京等地引进了早丰、早霞、河南4号、汴红3号和汴红4号等,这些品种在生产上曾经发挥了很大作用。大棚早丰蕃茄亩产连续三年超过了“双万”斤,但是,由于长期栽  相似文献   

6.
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的滕州市,马铃薯栽培面积达2万多hm2,占滕州市蔬菜种植面积的40%。近年来,我市示范推广了马铃薯秋延迟栽培技术,并以其产量高、商品性好的特点,成为滕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秋延迟马铃薯栽培就是在秋马铃薯栽培的基础上,在早霜来临前,利用拱棚设施条件,适时扣棚,并采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避免早霜对马铃薯茎叶的伤害,适当延长马铃薯茎叶功能期,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膨大期,延迟收获,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延迟收获10~20天,667m2增产马铃薯500~1000kg,增加效…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单位面积产量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马铃薯作为鲜食、加工兼用型作物在人民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而吉林省马铃薯大面积收获是在9月下旬以后,春夏之交恰是马铃薯上市淡季,但利用大棚栽培早熟马铃薯是解决淡旺季节搭配不均现象的有效途径。 1 栽培技术 1.1 选择适宜品种 春季大棚栽培马铃薯一般选择田间生长期60~7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适宜吉林省栽培的品种有春薯1号、……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和应用,微型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微型薯生产周期长,繁殖系数低,而且生产用基质如果多年不更换,就会导致土传病害尤其是疮痂病严重,从而使微型薯质量大大降低。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技术是近几年逐渐推广开的一项新型的微型薯生产技术,它根据马铃薯生长特点,科学的配制营养液,在人为可控制的环境中,以雾化的形式定期供给植株,充分发挥马铃薯的增产潜力。由于不同的栽培区域生产条件和栽培季节有所差异,因此,在引进和推广该项技术时要结合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地摸索和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条件的喷雾栽培管理技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自2007年引进喷雾栽培技术以来,连续2年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了各项技术研究,现总结如下,旨在为中原二季作区大棚喷雾栽培生产微型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旱地应用马铃薯一年两茬栽培模式,马铃薯产量高,种植效益较好。春季采用地膜覆盖栽培,6月上旬收获上市,平均每667m^2产量在3300kg;秋季实行露地栽培,10月底开始收获上市,每667m^2平均可产马铃薯3000kg。  相似文献   

10.
春播地膜马铃薯通常可比露地马铃薯提早上市50天左右,夏季能作为菜用型鲜薯供应市场,上市后价格高,种植效益好,近年来在陕西榆林北部风沙滩区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风沙滩区春播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时应注意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马铃薯在江西一年可种两季,以春马铃薯栽培较为普遍;秋马铃薯生长期短,前期逢高温多雨,栽培难度大,因此栽培极少。马铃薯淀粉含量高,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也较丰富,可粮菜兼用,是重要的经济作物。1 主要特性马铃薯的产品器官为地下块茎,由匍匐茎顶端膨大而成。块茎形状有圆、椭圆、卵圆形等,皮为白、黄、紫等色,肉色为白、淡黄、淡紫等色。块茎上生芽眼,顶端具有顶芽。靠近顶部的芽眼密,发芽能力强、发芽早;基部的芽眼稀少,发芽能力弱、发芽迟。块茎萌芽后,从芽…  相似文献   

12.
李慧梅 《广西园艺》2009,20(4):67-67
秋冬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在广西北部地区容易遭受霜冻、冰冻。为此,2006-2007年笔者在临桂五通镇茶场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实施了不同播期的试验,为指导秋冬种植马铃薯的适宜播期提供了依据,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秧田前茬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经验江苏通州市农业局薛鹤林,李明,陈德忠,汤铎通州市近年来在单季中稻秧田前茬推广以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获得成功,不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优化了农田生态效益,保证了中稻适时落谷,马铃薯茎叶还可作为绿肥深埋秧田,有利于种地养...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马铃薯栽培中,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法,采用田地不翻耕,播种不覆土,增温不覆膜,采收不用挖的免耕栽培。实践表明,马铃薯免耕栽培,既可省工节本,又可利用废物改土培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由于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经济效益颇佳,特别是在高寒山区很受欢迎,经营好的亩收入在1000~1500元,是山区群众脱贫的速效项目。现将甘肃马铃薯高效益生产措施介绍如下: 1 采用促成栽培,提早上市,抢占市场,促进生产效益提高 由于覆盖栽培的推广完善,使马铃薯的栽培可人为控制。一般马铃薯采用覆膜栽培,可将播种期提前到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将薯块生长期安排在较冷凉的季节生长,利于薯块膨大,促进产量提高,到6月中旬至7月上旬收获,这样生产出的马铃薯由于成熟期早,售价一般是秋播马铃薯的1.5~2倍,可大幅度地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果菜》2014,(7):25-25
北票从事蕃茄生产已有百年历史,特别是1984年开始发展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以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全市日光温室番茄栽培面积达到25.3万亩,占日光温室蔬菜总面积的71%以上,一举成为全市的主导产业。日光温室番茄栽培遍布全市29个乡镇,年产量达到136万吨,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种薯不同切块大小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切块大小种薯栽培试验的实施,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产量、产值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试验表明:马铃薯种薯切块50g作为栽培用神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8.
蕃茄病毒病发展规律及防治对策商秀婷(沈阳市农业科学院)蕃茄病毒病是世界性的重大病害。近年来全国各蕃茄产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造成20~30%减产,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100%,可以造成50%以上减产。蕃茄病毒病种类较多,给蕃茄生产带来很大威胁,对蕃茄...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有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优越气候,同时在海拔高度、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影响下,马铃薯生长分布有一定规律。选取1971—2000年气候数据,基于GIS进行空间化分析,同时结合实地调研等相关资料,对马铃薯进行气候区划,划分出"一年二到三熟光照较丰马铃薯栽培区、一年二到三熟光照一般马铃薯栽培区、一年二熟光照较丰马铃薯栽培区、一年二熟光照一般马铃薯栽培区、一年一到二熟光照较丰马铃薯栽培区、一年一到二熟光照一般马铃薯栽培区和气候冷凉不适宜区"等7个不同类型栽培区,为马铃薯种植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柏霜  谢振江  李永禄  刘义 《蔬菜》2002,(4):10-11
提起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大家普遍认为栽培容易,效益不佳,但如果改变其习惯的栽培方法,实行反季节栽培,就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于1999年开始进行塑料大棚冬春茬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试验,把栽培时间提前到1月份,4~6月份产品上市。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平均667m2产马铃薯1300~1600kg,产值3500~5000元;产鲜食玉米3500~4000穗,产值可达3800~6000元,二者折合产值7200~11000元/667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栽培技术如下:一、提早栽培的保温措施在塑料大棚内采取多层覆盖法,即在11月下旬扣塑料大棚,在大棚膜下25cm和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