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04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UNECE/FAO)的“林产品年度市场综述2003.2004(Forest Products Annual Market Review 2003-2004)”报告显示,近两年来,欧盟(EU)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的19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国、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瑞士)合计林产品供需基本平衡。整个欧洲经济繁荣,林产品消费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预计2003年欧洲的纸板和木浆消耗量将增加1.9%,达到9200万m^3,2004年将继续增加1.1%,达到9300万m^3,两者均保持同高的水平,并具有同样的木材生产率和相对较高的贸易增长率。俄罗斯的木材消耗量将增长更快,2003年增长近9%,2004年将增长7%,与欧洲和北美的人均消费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3.
鉴于生产和贸易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均存在林产品定义和分类体系上的差别。设在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署和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欧洲经济委员会农林联合署,共同于1981年3月提出了林产品的最新分类方法,为国际间的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奠定了基础。新的分类法把林产品共分十大类——初加工材、再加工剩余物和可回收利用木产品、木片和刨花、简易加工材、成材、人造板、纸浆、纸和纸板、废纸、栓皮。  相似文献   

4.
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国内外政策动向,然后分区域(北美、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分析了近两年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同时,基于我国主要木质林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剖析了我国林产品贸易的现状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林产品贸易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了我国林产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以及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5.
《木材工业》2008,22(4)
欧洲是全球家具工业的中心。目前,欧盟27国的家具总产值达993亿欧元。欧洲家具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家具总产量和总消费量的40%左右。欧洲许多国家在国际家具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全球林产品贸易形势 全球林产品贸易总量和贸易总额经过恢复性增长后有所回落,出现了新的增长性趋势(图1). 全球林产品贸易格局正在调整 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端产品领域继续占据着制高点,欧洲和北美洲仍是林产品贸易的主体,但其份额占比逐渐收窄.亚洲成为林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区域,木材贸易额已超过北美,在各大洲中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人造板出口国和林产品贸易国,而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等正在成为中国在林产品生产领域的主要竞争者.俄罗斯、南美、非洲、太平洋岛国等传统木材资源出口国,正利用其森林资源优势,逐步减少原木出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自己的木材加工工业.单纯的资源型林产品贸易正在受到抑制,高附加值加工产品,特别是精深加工产品贸易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7.
欧洲科技情报联机网络(EURONETDIANE)是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于1971年6月24日在共同体成员国部长级会议上作出的一项关于“建立一个欧洲文献和情报网络”的决议而建立的。它是一个公共的情报联机运行网络,在共同体内发展科技情报市场,促进情报技术和情报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消费者要求对加纳的木材及其木制品进行木材产品认证。因为最大的加纳木制品欧洲市场正要求供应商提供经独立认证的合法木材,认证将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条件。这一要求是2005年6月3日由英国木材贸易联合会和加纳土地、林业和矿产部举办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  相似文献   

9.
欧洲     
议员呼吁严厉监视非法木材法国:国会议员表示,欧洲应推动更严厉的法律来遏制非法木材贸易,要求进口商和出口商都出具许可证,证明其木材不是来自濒危的热带雨林。不管对合法还是非法采伐的木材来说,欧盟国家  相似文献   

10.
禾木 《国际木业》2004,34(1):13
最近,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木材委员会(UNECE Timber Committee)分析了2003年林产品市场状况,预测了2004年的林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建立林产品国际贸易模型的方法,它曾用于1980年至1985年世界新闻纸贸易预测,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模型原理建立本模型的基本条件是假设林产品国际市场是自由竞争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市场不可能处于完全自由状态,所以必须使用一些约束条件。其中包括关税、贸易限额和市场结构惯性以及进出口的运输成本。在这些条件约束下,市场趋于一般均衡,这时在一定的到岸价格点,任一国家的进口需求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该国的出口供给相符,同理对于任一出口国,其离岸价格使得该国的出口供给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该国的进口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地震和海啸对欧洲的胶合板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其长期的供应。由于日本大部分胶合板生产遭到破坏,同时亚洲其它地区的胶合板供应给日本的灾后重建工作,使得供应给欧洲的胶合板数量明显下降,价格迅速增长。地震对欧洲胶合板贸易产生的影响进一步突出,主要因为地震发生时,东南亚地区的热带木材供应本来就已经非常紧张,库存产品几乎耗尽。在地震前,欧洲胶合板的需求量有所上升,进口商采取措施增加东南亚胶合板库存,而那时东南亚胶合板库存量是有史以来最低的。由于近几个月燃料、劳动力和运输价格的上涨,中国胶合板的价格也正在上升。日本地震对欧洲市场的长期影响仍然是不确定  相似文献   

13.
评述了1991-1999年期间全球主要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及主要贸易国家的变化。与此同时,还对工业用热带阔叶材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的变化及进、出口贸易状况作了详细介绍。对近10年来世界林产品贸易特点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与森林生态安全耦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头在外”是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典型特征, 它意味着对国内和国外森林资源的大量消耗。木质林产品贸易和森林生态安全的协调是开放条件下实现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文中运用耦合理论研究1961-2010年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和森林生态安全之间的协调问题, 结论认为:1)2004之前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高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 2005-2008年则低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 1991年之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的波动幅度显著大于森林生态安全指数。2)1961-1999年森林生态安全指数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的协调状态在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之间波动; 2000年之后二者的协调进入稳定阶段, 并在2003年由初级协调进入中级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5.
《国际木业》2014,(4):1-3
3月25—27日,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2014年年会暨促进合法可持续的林产品贸易和投资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多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士及企业代表12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欧洲黑松     
欧洲黑松(Pinus nigra),原产欧洲,是美国于1759年引进的栽培树种。奥地利和巴尔干半岛是美国引进其种源的主要渠道。除了个别植物园外,美国其它地方的欧洲黑松自然分布相对较少。目前为止,欧洲黑松是美国引进的主要观赏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国际木业》2009,(6):58-58
美国:美国Green Energy Resources公司宣布接受一项为期5年,每年发货36次,年交易额6100万美元的合同,向欧洲提供能源木片,预计2009年收益5000万美元,2010年1亿美元,2011年占有欧洲能源木片进口20%的份额。该公司为电力行业提供木片或木纤维燃料,主要市场是欧洲。目前,美国市场尚在形成阶段,预料会有持续的扩展。Green Energy Resources公司是一家环境友好的公司,木片来自城市废弃木材、回收木材和灾害摧毁的树木。  相似文献   

18.
琴言 《国际木业》2009,39(2):37-37
西非的贸易仍然十分薄弱,欧洲制造业已经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门、门台、窗户和屋架的生产商受到严重影响,针叶材和阔叶材的消费都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进口商和零售商表示,需求开始下降,而库存减少仍然是焦点。  相似文献   

19.
文中利用2000—2018年中俄主要林产品贸易数据,结合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计算,分析两国主要林产品双边贸易现状、特征和趋势;认为两国主要林产品贸易格局虽然存在不均衡性,但双方均有比较优势突出的产品,贸易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贸易发展趋势良好,依然是双赢的局面;进而提出新时代推进中俄主要林产品双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政策评价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回顾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政策, 整体上概括当前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政策; 构建对外贸易政策指标评价体系, 根据1998-2008年的林产品贸易数据, 对现有政策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评价; 得出结论:中国应将林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 贸易政策应以国内市场为基础、以扩大出口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为目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 改变外部经济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