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北方梨产区栽品种病毒种类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1993年对梨树的病毒鉴定表明,我国北方梨产区15个主栽品种的带病毒株率为86.3%,其中梨环纹花叶病毒44.3%,梨脉黄病毒61.8%、wenBo矮化病毒11.5%、苹果茎沟病毒32.8%;国家梨种质资源圃(辽宁兴城)5个梨系统23个主要品种的带病毒株率为60.9%,其中梨环纹花叶病毒41.3%、梨脉黄病毒54.4%、WenBo矮化病毒27.2%、苹果茎沟病毒38.0%。研究显示,上述  相似文献   

2.
梨病毒温室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3—1995年,在16—28℃温室内采用8种木本指示植物对4种梨病毒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用A20、杂种、C7/1和弗吉尼亚小苹果分别作梨环纹花叶病毒、梨脉黄病毒、矮化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的指示植物,其检出率分别达90.0%、100%、87.0%和97.0%。4种梨病毒温室鉴定所需时间由田间鉴定的1.5—2.0年缩短为2—3个月。  相似文献   

3.
梨树主要病毒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树主要病毒的检测方法吴雅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066600)随着我国果树无毒化栽培的全面推广,梨树病毒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初步调查鉴定,在我国梨的主栽品种中,带有梨环纹花叶病毒、梨脉黄病毒、苹果茎沟病毒和?..  相似文献   

4.
南果梨的茎尖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果梨是秋子梨系统中的优良品种.其果实色泽鲜艳,肉质细腻多汁,石细胞少,芳香味浓,品质极上,经济价值高,并且抗寒、抗旱、适应性强,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苗木主要来源于嫁接繁殖,导致病毒病不断扩展和蔓延.目前已鉴定明确的梨病毒有5种,即梨石痘病毒、梨环纹花叶病毒、梨脉黄病毒、苹果茎沟病毒、榅桲矮化病毒.  相似文献   

5.
梨树苹果茎沟病毒的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3—1996年,采用热处理材料茎尖培养及试管苗热处理方法,对13个梨品种及矮化砧材料进行苹果茎沟病毒脱毒试验的结果表明,二者对茎沟病毒的脱除率分别较单纯茎尖培养高57.0%和62.4%。脱毒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70%和80%。  相似文献   

6.
茎尖培养等处理脱除梨病毒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梨茎尖培养、热处理+茎尖培养、试管苗热处理+茎尖培养3个处理,对适于北方栽培的3个梨矮化砧和7个梨品种进行脱除茎沟病毒和褪绿叶斑病毒试验。经1993—1995年对3个处理的试管苗用室内血清快速诊断法检测表明,茎沟病毒和褪绿叶斑病毒的平均脱除率,茎尖培养处理分别为78.1%和95.0%,热处理+茎尖培养和试管苗热处理+茎尖培养两个处理均为100%。较详细叙述分析了茎尖培养技术及其效应。还讨论了3个脱除病毒处理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苹果和梨树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脱病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2000年,以18个苹果品种和15梨品种为试材,以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进行脱毒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表明,苹果茎沟病毒和褪绿叶斑病毒脱毒率可分别达到75%以上和100%.现已获得16个苹果品种和6个梨品种的无病毒母本树.  相似文献   

8.
梨树的主要病毒病害于绍夫(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植物研究所·264001)目前,世界上已经报道和确认的梨树病毒病害已达20余种。据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调查、鉴定,我国的主要梨栽培品种中,潜带有4种病毒,总带毒株率为60.9%~86.3%,因此,重视和加强梨...  相似文献   

9.
带褪绿叶斑病毒、茎痘病毒和茎沟病毒英国东茂林试验站的研究表明,金冠、桔苹、发现(Discovery)、拉克斯坦(Laxtonssupeb)等4个苹果品种。1年生无病毒苗木的干周,比带毒苗木增长10.5%,2年生苗本增长11.8%(表3)。于绍夫等(1988)的研究表明。无病毒苹果苗木具有较强的二次校抽生能力,表3无病毒苗木与带毒苗木生长情况比较(英国东茂林)*砧木为M26嫁接在M26、M7、MM106等自根砧上的乔纳金等4个品种,平均单株二次枝重为1.0—8.4条,二次枝平均长度10.50-42.70厘米(表4略)。嫁接在M26中间砧上的红星等9个品种,平均单株:二次枝量1.0—7.4条,二次枝平均长度2.0—40.30厘米(表5略)。无病毒苹果苗木这种较强的二次枝抽生能力,为提早结果、早期丰产,提供了优良的生物学基础。2.无病毒苹果树势强,枝量增长快,枝类转化迅速,早实、丰产。于绍夫等(1992)的研究表明,嫁接在M26上的乔纳金,1—3年生树的平均干周为6.1、9.9和12.55厘米,平均树高为156.7、222.6和190厘米,平均亩枝量为2146.3、5384.8和27432条,树冠覆盖率为10%、  相似文献   

10.
梨病毒脱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洪霓  王国平 《中国果树》1995,(4):5-7,24
1992-1994年。采用恒温热处理、变温热处理、茎尖培养以及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13个梨品种进行脱毒试验,获得9个品种共47个无病毒单株。其脱毒率分别为:恒温热处理47.1%,变温热处理64.3%,茎尖培养28.6%,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相结合90.9%。  相似文献   

11.
系统调查了云南省昭通、马龙与丽江3个苹果产区主栽品种叶部病毒病与果实锈果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苹果叶部病毒病与果实锈果病在云南省3个产区都有发生,不同产区与品种发生有明显差异。应用ELISA与RT-PCR方法检测来自以上3个产区苹果主栽品种的主要病毒与类病毒带毒率,结果显示:苹果花叶病毒(ApM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与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分布普遍,在昭通、马龙与丽江3个产区均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是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苹果茎沟病毒(ASGV)只在昭通、丽江产区检出;不同品种对不同病毒与类病毒具有不同的检出率,苹果锈果类病毒检出品种最多,检出率也最高,苹果花叶病毒次之,苹果茎沟病毒与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分别只在少数品种检出,检出率不高。研究结果为云南省建立无病毒种苗检测体系、指导病毒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类有番茄花叶病毒(To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分别占样本的65.2%、30.1%、6.8%、2.5%、1.3%和1.2%。保护地及春露地番茄生长前期主要受ToMV的侵染,5月底以后CMV的为害显著加重,甚至造成夏番茄绝产。番茄上CMV可划分为4个株系,即轻花叶株系、重花叶株系、坏死株系及黄化株系。分别占分离物的23.5%、64.7%、5.9%和5.9%。  相似文献   

13.
以13个苹果品种、砧木为试材,采用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脱除病毒。结果表明:M4及国光的脱病毒效果最好,热处理30天以上,脱毒率为83.3%;金矮生和长富2号经21天热处理,脱毒率也可达80%;北斗和新乔纳金的脱毒率稍低,但也比传统热处理绿枝接高36.7%和30.0%。另外,各试材热处理后的死苗率和死苗高峰期有较大差异,而且茎尖培养绿枝芽的分化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核果类果树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和1997年春天,利用PAS—ELISA检测方法,对昌黎等地区19个品种262株桃树,3个品种42株李树和3个品种14株甜樱桃树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桃树总感染株率高达60.3%;李树和甜樱桃的感染率分别为71.4%和47.1%。不同品种之间感染株率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矮化中间砧红富士密植园的规范化管理技术,实现早期丰产,1994~1998年我们在盘石店镇杨格庄村进行了栽培示范试验。取得了3年结果,5年产2816kg/666.7m2的好效果。1 基本情况海阳市年平均气温11.4℃,年均降水量833.8mm,无霜期21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67.4小时。示范园面积为8hm2,平地,棕壤土和沙壤土,有机质含量0.76%,pH值6.8,有水浇条件。主栽品种为长富2,用M26作中间砧,砧段长25cm,基砧为山定子,株行距2m×3m,授粉品种为千秋,与主栽品种的…  相似文献   

16.
苹果无融合生殖型砧木对潜隐病毒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85~1988年鉴定研究,明确无融合生殖型苹果砧木红果三叶、威宁海棠、花红茶、卢氏海棠、泰山海棠、德钦海棠、栾川山定子和巴东海棠不抗苹果茎痘病毒、褪绿叶斑病毒和茎沟病毒。病毒浸染后,苗木接芽不萌发而枯死,或接芽萌发但植株严重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卷缩扭曲,枝梢顶端枯死。若3种病毒混合侵染,病势更加严重。上述鉴定品种因对苹果潜隐病毒敏感而不抗病,用作苹果砧木受到很大限制,只有在苹果接穗无病毒情况下,才得以繁殖苗木推广应用。平邑甜茶和石屏野海棠对潜隐病毒的抗病性,尚需进一步观察鉴定。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用金帅和斯巴丹(Spartan)两个苹果品种的茎顶在离体条件下分别嫁接在山定子、M7、M9和M26的茎或根上,并获得成功。这种苹果显微嫁接方法尚未见报导。茎顶长度为0.2、0.4和0.7毫米,砧木长度为0.5—1.2厘米。嫁接成活率因接穗大小、嫁接方式而变化,其成活率范围在56.3%到81.3%之间。从获得无毒苗和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两方面考虑,带有2片叶原基的茎顶作接穗是适当的。 嫁接七周后接穗干重因砧木不同而表现明显差异,矮砧上的接穗干物质积累量最少,半矮砧次之,乔化砧最多。作者认为,这可以作为一种鉴定砧木生长型的新途径,应进一步扩大砧木类型和品种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92-1993年,我们对2-3年生长富2和新红星苹果柽 骨干枝和辅养枝上的营养新梢,于5月中旬至8旬连续剪梢4-5次,使1个营养新梢由对照的1-1.18枝条增生为5.61-8.92个枝条,形成了良好斩枝组;使3年生树一、二次枝成花率由对照的0.83%-3.36%增加到8.91%-23.53%。  相似文献   

19.
单位:元/kg果品名称零售价格果品名称零售价格苹果国光160~240猕猴桃1000/盒(4~6个)富士400~500火龙果4000乔纳金400~600油桃3000~4000印度300~400草莓600~800梨鸭梨300...  相似文献   

20.
以郑州地区西瓜花叶病病叶分离物──西瓜花叶病毒2号(2-WMV-)为毒源,从繁殖寄主西葫芦病叶中分离、鉴定了病毒。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从cDNA中扩增和克隆了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其中包括3’端非编码区,完成了全部核苷酸序列分析。CP基因全长1099个苷耷酸,其中编码区长903个核苷酸,编码301个氨基酸,3’端非编码区长196个核苷酸。Z-WMV-2CP基因的编码区比A-WMV-2,U-WMV-2两株系的CP基因编码区分别长出60个核耷酸,多编码20个氨基酸。与两个株系相比,编码区的核昔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5%和87.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0%和88.7%,3,端非编码区的同源性分别为68.3%和71.8%。若不考虑Z-WMV-2多出的60个核苷酸及20个氨基酸,则上述同源性依次为95.4%、93.7%、96.4%、95.0%、88.8%和93.4%。构建了含WMV-2CP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达出了与天然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相同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