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与猫儿山、圣堂山这些名山相比,"广西第四高峰"岑王老山名气小些,山势并不险峻,也看不到游人如织。然而,老山林场技术人员告诉我:广西药材公司有两位中药师,几乎每隔一年便要从南宁风尘仆仆赶来,顶着浓密的云雾进入老山丛林……两位中药师何以对岑王老山如此着迷?因为,岑王老山在他们眼里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天然"中草药库"。  相似文献   

2.
岑王老山行     
岑王老山行黄大康青龙山脉横贯田林全县境内,长200多公里,主峰岑王老山,海拔2062.5米,为全县最高峰,广西第四高峰。它自然远不能与喜玛拉雅山相比,可它在桂西高原,也算是一座擎天巨柱。山上是一片保存比较完整的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林内沟壑纵横,悬泉飞...  相似文献   

3.
老山立夏     
岑王老山,桂西最高峰,海拔2062米。传说登上顶峰可平步青云,了遂心愿,虽山无奇峻却引来众多登山者。而今,“绿足迹”来了,因为——岑王老山正立夏  相似文献   

4.
山国胜境     
《森林与人类》2010,(12):12-33
广西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岭连绵,山地面积广大,猫儿山、岑王老山、大苗山、大摇山、大明山、九万山、云开大山同、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是中国的名山,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大旱,百年一遇。桂西也属重灾区,大半年没下过雨。探访岑王老山这天上午,恰好下起中雨。这是继昨天小雨之后的第二场雨。雨点打得车窗玻璃沙沙作响,窗外雨雾迷蒙。心中大喜,暗想宁可不能登顶,也希望雨下得更大一些。可惜一两小时之后,雨过天晴,阳光依旧。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广西花贡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7种,隶属11属5科1目;区系组成以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生态类型以陆栖静水型和流水型种类占优势。该保护区与同样地处桂西的澄碧河自然保护区、大王岭自然保护区、龙滩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较大,而与桂东北地区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和桂林漓江风景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7.
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西北部,界于田林、凌云两县交界处,包括田林县浪平乡的央村、塘合、小坳、委贵、香维6个村42村民小组;利周乡的老山、凡昌两个村10个村民小组和凌云县玉洪乡的利田、力洪、乐里3个村50个村民小组,共3个乡,11个村的102个村民小组以及国营老山林场,总人口1.56万人。总面积298km~2,1982年经广西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国营老山林场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区管理处,主要保护对象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垂直带谱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岑王老山因何得名?追问起来,涉及何谓老山、何谓岑王、何谓岑王老山三层意思。老山,通俗地说是满是老树的山。满是老树,就是老树成林,老树成林就是原始森林。笔者家乡有一个银竹老山保护区,辖区有一片深幽的原始森林。上猫儿山要过当年红军经过的老山界——所在也是莽莽一片原始森林。田林县当地人一般不说全称"岑王老山",简单呼"老山"。岑王,在百色右江地区是民间崇拜的壮族英雄,是对岑大将军、岑二爷、岑三爷的统称。相传他们本  相似文献   

9.
徐治平 《广西林业》2014,(11):35-38
桂西北有一列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就像一条青龙从澄碧湖畔腾跃而起,飞越百色、凌云、田林、乐业诸县市,要到红水河边饮水。地图上标注为青龙山。其间有好几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自北向南依次为乐业县的狗论山(海拔1554米)、五台山(海拔1433米)、高大坪(海拔1982米)、余家坪(海拔1877米),田林与凌云之间的岑王老山(海拔2062米),凌云的青龙山(海拔1498米)、尾羊(海拔1272米)、九烟山(海拔1307米)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所在科的重要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确定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所在各科的重要程度。用回归残差分析法对保护区166科被子植物中各科的植物种数和药用植物种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残差值将166科分成100个高利用科和66个低利用科。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旅游景区环境日容量通用计算方法,分析出造成旅游景区环境日容量计算结果不切实际的主要原因是景区周转率的计算错误。笔者以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日容量的计算为例,通过对景区周转率的修正,得出环境日容量的合理计算方法,以此论证旅游景区环境日容量的计算不应只套用通用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得出合理结果。  相似文献   

12.
信息动态     
通过研究旅游景区环境日容量通用计算方法,分析出造成旅游景区环境日容量计算结果不切实际的主要原因是景区周转率的计算错误.笔者以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日容量的计算为例,通过对景区周转率的修正,得出环境日容量的合理计算方法,以此论证旅游景区环境日容量的计算不应只套用通用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得出合理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田林老山中山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及其分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梁宏温 《林业科学》1993,29(4):355-359
本文是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旨在阐明高海拔山区杉木人工纯林凋落物的产量动态、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分解速率,并分析比较两种置样处理对凋落物分解作用的影响,为营林提供参考依据。一、实验区条件与样地概况老山杉木林区位于北纬24°16′、东径106°19′,海拔1300-1600m,属于桂西北山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4℃,最冷月(1月)均温5.6℃,最热月(7月)均温21.3℃。年降雨量1611.5mm,夏秋两季雨量分别占全年的50.4%和23.4%。年相对湿度88%、水热系数3.82,属冬干冷夏湿凉气候型。  相似文献   

14.
正银竹老山为外界熟知,源于1979年广西林业调查人员首次在那里发现了一种残遗的松科冷杉属植物,被植物学家傅立国、莫新礼认定为冷杉属新种的"资源冷杉"。它的发现轰动了植物学界,银竹老山也因此名扬四海。现在的银竹老山,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笔者的老家在银竹老山脚下的小山村。1976年曾跟大人在银竹老山砍了很多次银竹。笔者总想着再回去看看阔别了40多年的银竹老山。  相似文献   

15.
<正>我第一次在《广西林业》杂志发表作品是在2011年。第一篇是《久旱初雨探老山》(2011年第3期),不久又发表了《西山寓言》(2011年第6期)和《又见灵山荔枝红》(2011年第7期)。这些作品都发表在"生态文化"专栏。据我所知,在广西的期刊当中,开设"生态文化"专栏的刊物,只有《广西林业》一家,而且开设得早,从不间断。如此关注自然生态,关注生态文化,正好契合当今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潮流,真可谓功在当代,泽及后人。当总编蒋卫民说明了办刊宗旨、追求目标,约我为"生态文化"专栏撰写"走进  相似文献   

16.
地处二千多米高的岑王老山腰间的田林县利周瑶族乡老山村平爱瑶族屯,有对人们称之为迷林“老鸳鸯”的夫妇,就是有名的林业专业户赵龙文夫妻俩。这对年过花甲的夫妇,俩老人均有林130多亩,其中八角139亩;油桐25亩;油茶35亩;杉木62亩;枣果2亩。1985年林业产  相似文献   

17.
正被称为"地球之癌"的石漠化,一直是广西生态经济建设的"绊脚石"。在治理石漠化中,广西林科院立足桂西南石漠化治理树种选择及复合栽培研究。它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将有哪些突破?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所长申文辉。记者:申教授,广西在治理石漠化中,已经筛选了吊丝竹、任豆树等一大批石山人工造林树种,探索出了"竹子+任豆"等多种治理模式。广西林科院石漠化治理研究有什么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贵州的茂兰保护区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实际上,茂兰南部相连着另一个世界级的自然遗产地—广西的木论保护区,却是鲜为人知。广西的木论保护区和贵州的茂兰保护区连成一片,共同构成当今世界上已知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原生性强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海拔梯度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设立在岑王老山海拔1 350、1 550、1 850 m等3个海拔梯度森林群落的样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样地共有49科131属302种,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逐渐减少;海拔1 350 m样地各项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海拔1850 m样地的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略高于海拔1 550 m,Shannonwiener指数则低于海拔1 550 m。海拔梯度越接近,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越高,表明群落物种组成随海拔呈连续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石山精灵黑叶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叶猴为亚洲特有的灵长目动物,主要产于中国。目前,全球黑叶猴数量只有1600只到1900只,其中中国广西有350只到400只,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明江以南、左江以北的石山地区,山上的常绿阔叶林和石洞为它们提供食宿条件。黑叶猴是石山生态系统的特有动物和重要指示物种,是最能代表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