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近讯     
科左中旗国营林业系统实行效益投资科左中旗国营林业系统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按场(圃)造林亩数分配投资的方法,今年增加了效益投资的内容。即投资总额的70%作为基本投资,30%作为效益投资,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育苗完成情况和苗木质量、职工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场(圃)年积累等各项指标与30%的效益投资挂钩,并制定了相应的具体考核办法。把考核指标层层落实,以使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造林质量和造林地面积不实的问题,今春在林业改革中,我县把造林经费改为按树种按成活率投放的办法,明确地规定了各种树的亩投资和成活率标准。如杨树每亩投资40元,成活率95%,落叶松商投资12元,成活率为90%,云杉亩投资16元,成活率为90%。如达不到规定的成活率,每减低1%,亩投资则减少2%;而成活率每提高1%,亩投资则增加0.5%。同时对坑盘规格,株行距大小和具体栽植标准,都相应的提出了质量要求,如  相似文献   

3.
在翁牛特旗选择流动沙地,按不同扦插树种、不同扦插深度和不同扦插时间进行扦插造林的试验结果表明:扦插造林以黄柳、踏郎、沙柳为最好,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97.3%、91.4%和87.0%;扦插造林深度以80 m为佳,黄柳、踏郎、沙柳的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92.8%、90.0%和86.4%;扦插造林时间以秋季为最佳,黄柳、踏郎、沙柳的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95.5%、89.8%和87.5%。  相似文献   

4.
飞机播种造林是用飞机装载具有天然下种更新能力的云南松、思茅松、旱冬瓜、车桑子、台湾相思、木荷等种子,按照事先搞好的规划设计,在播区上空来回进行撒播的一种大面积、粗放的造成林方法。其投资费用种子费和飞行费、地面作业施工和管护费等各占50%左右。六十至七十年代每亩造林成本1.5—2元,八十年代每亩成本2—3元。按成苗面积计,每亩投资8—5元,按成林面积计,每亩投资5—10元,与人工造林投资相比其成本低得多。我省的飞机播种造林开始于六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5.
<正> 经过我场两年试验,板栗采取快速育苗造林技术可达到当年春季育苗、当年春季嫁接、当年春季造林,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与常规方法培育嫁接苗期相比,造林时间提前三年,结果期提早三年,每亩育苗费减少600元,每亩造林苗木费节省80%,并且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6.
慈竹带兜整株埋秆育苗方法与传统的分兜法相比,不仅提高母竹利用率0.26倍,每亩节约造林费89元,成活率达99%,而且操作简便,能为大规模造林提供足够的苗木。  相似文献   

7.
(一) 造林面积统计指标按现行林业统计制度规定,是按当年经检查验收成活率在40%以上的面积统计上报。这对实行林业生产的计划管理、监督检查、指导生产、核算成本、计算经济效益、林业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等均存在着许多问题。山西省30多年统计的造林面积累计数同保存面积数字对比分析,造林面积的保存率仅为25.2%,平均每亩投资达40元以上。近3年的造林面积抽样调查表明,当年的原报数中就有50%左右的水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北方寒旱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难于保证这个客观实际,研制出一种可于初冬季节造林的冻土坨营养杯大苗造林新技术。试验区面积为133.3hm~2,取得了困难立地造林当年成活率平均达到96%、5年后的保存率平均在90%以上的好成绩,与传统老旧的造林模式相比较,每667m~2可节省造林费600元。它既适用于在困难立地上营造生态林和"青山工程"建设,亦适用于商品林造林、果树栽植、沙漠治理和城乡园林绿化,有望成为我国北方寒旱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最可宝贵的造林技法。  相似文献   

9.
奈曼旗兴隆召国营林场,自1980年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以来,投资效益日益提高,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林业生产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该场从1972年建场到1976年,共造林34,000亩,仅保存1,000亩。1977年以后,由于加强了领导,推广科学造林,加强经济核算,造林成活率不断提高。特别是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的1981年全年造林1O,000亩,成活率达85%以上。1982年遇到严重干旱,平均成活率仍达75%以上,造林直接成本(包括防护费)每亩仅10元。 1981年全场节约和超产值共51,500元,职工发奖金15,450元,人均得奖200元以上。1982年节约和超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开始,山西、广东等省区对群众性的植树造林,实行了按工程管理、按项目投资、按规化设计,按设计施工,称为工程造林。这种办法,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存在的造林面积不实,资金使用分散,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问题,使植树造林提高了科学性,减少了盲目性,使有限的造林资金发挥了应有的效益,这是营林管理体制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1.
麻竹不同类型苗造林采用了福建省麻竹丰产培育技术标准,经两年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侧枝苗造林成活率平均97.4%,比母竹苗造林成活率高34.8个百分点;两种类型苗每年的新笋数及笋径值差异不显著;侧枝苗当年造林投资比母竹苗节省1 600元/hm2.侧枝苗造林可提前收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场多年来的造林实践,传统的造林成活率(可理解为造林实际成活率),从其概念到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已不能完全适应复杂多样的林业生产活动。在造林作业中若以造林成活率推算每亩存活株数,或以造林成活率作为支付投资的依据,常会造成工作上的很大失误,既浪费投资,又影响作业质量,并给以后的经营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根据工作的需要并结合本场实际  相似文献   

13.
泥浆法造林技术为提高“三北”地区造林成活率,铁岭市林科所李世杰等进行了小钻杨(2年生苗)泥浆法造林研究。采用穴植法造林作对照。研究结果:(1)成活率提高30%以上,尤其春旱比较严重的年份,效果非常明显,每公顷节约造林费225-450元。(2)泥浆法造...  相似文献   

14.
辽西石质山地容器苗造林技术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定点测试与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辽西石质山地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容器苗造林技术;通过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造林成本对比分析,得知容器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比裸根苗高30.3和24.0个百分点,容器苗的缓苗现象比裸根苗轻,容器苗造林可节省费350.60元/hm2。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河北省滦平县在京承公路沿线栽植了8000亩地的常绿乔木油松和侧柏,面积核实率和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如此高的面积核实率和造林成活率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投资额度比较高。每亩油松(大苗)投资5000元,每亩侧柏(大苗)投资4500元。二是造林方式得当。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拨款60%;第二年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再拨款20%;第i年造林保存率在95%以上,拨付余款。三是管理严格。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油茶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调查了不同油茶苗木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长势明显优于裸根苗,以无纺布轻基质苗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0.6%。苗龄对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3年生容器杯大苗的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成活率达98.3%。容器杯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前期生长要优于容器杯嫁接苗,但花芽出现的时间较容器杯嫁接苗要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红河州的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速。它在林业建设中的比重在逐步增大,已成为红河州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情况截至2001年年底,红河州有非公有制造林面积61586公顷,按经营方式划分,有承包造林、租赁造林、拍卖造林、合股造林及其他造林等5种形式。其中,承包造林占53.8%,租赁荒山造林占4.3%,拍卖荒山造林占2.8%,合股造林占4%,其他方式造林占35.1%。按投资主体划分,有个体造林、企业造林和外商造林等3种形式。其中,个体造林占96%,企业投资造林占3%,外商投资造林占1%。在个体造林中,小于6.66公顷规模的占45.4%,6.6…  相似文献   

18.
不同嫁接方法与整地方式对红松育苗和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嫁接方法不同时期进行红松嫁接育苗及不同整地方式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与劈接和单芽贴接法相比,采用舌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4.41%,劈接法成活率87.78%,单芽贴接法为83.52%;不同嫁接时期比较,4月25日和5月10日嫁接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6.67%和95.33%。采用嫁接苗上山造林,各整地方式对造林成活率的效果依次为平台整地造林成活率96.67%鱼鳞坑95%竹节壕85.83%嵌缝76.67%,属平台整地造林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Bioblock技术在黔南喀斯特山区的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乡土树种柏木1年生苗,分别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品字排列、有盖单一排列、无盖单一排列)以及传统挖穴造林方式等4种不同造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同时,选择乡土树种柏木、椤木石楠、苦楝、栾树、榆树、刺槐及大叶女贞等7个树种的1年生苗,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单一排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方式及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差异均显著。不同造林方式中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品字排列方式造林,成活率高达94.96%;最低的是传统挖穴方式造林,成活率只有20.20%。不同的树种,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柏木,达62.63%;其次是榆树,造林成活率为60.61%;最低的是苦楝和栾树,造林成活率均只有18.18%。  相似文献   

20.
在绥中县网户乡沙质海岸脆弱生态区,对2014年和2015年采用传统方式栽植的油松和刺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平均造林成活率不足30%,而采用新型美植袋大容器苗造林技术结合深井潜水泵提水浇灌,平均造林成活率提高了近3倍,其中2016年秋季的造林成活率高于2016年春季;采用裸根苗营建辽宁杨和竹柳的成活率极低,成活率都不足30%,紫穗槐裸根苗造林的成活率在81.4%以上;在沙质海岸脆弱生态区造林成活率高低顺序是油松沙棘元宝槭刺槐白蜡白榆山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