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北京地区矮砧苹果园优质丰产树体结构和光照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分析北京地区矮砧苹果园优质丰产树体结构和光照状况,【方法】应用树冠立体分区法,调查了高纺锤形矮化中间砧富士(宫藤富士/SH6/八棱海棠,Malus domestica Borkh cv.Red Fuji)优质丰产园树冠内枝(梢)数量和比例、冠层内相对光照强度、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分布特点。【结果】高纺锤形矮化中间砧富士树体高度3.32 m,冠径2.45 m,覆盖率54.44%,树高/行距为0.74,总枝(梢)量7.83×105条.hm-2,短枝(梢)比例为66%,优质短枝(梢)比例为38.4%;树冠内小于30%相对光照强度的树冠体积占整个树冠体积的4.17%;果实产量79.55 t.hm-2,平均单果质量为299.79 g,大于200 g的果实占总产量的97.9%,果实平均着色面积为97.5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60%。【结论】北京地区矮砧苹果园提高幼树期覆盖率、增加树冠上层的枝(梢)数量是充分发挥矮砧富士苹果早果、优质高产潜力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富士苹果高干开心形光照分布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2,自引:8,他引:52  
 系统研究了富士苹果高干开心形和不同方法改良的高干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分布的差异、果实产量分布特征及树冠不同部位光照分布与果实品质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干开心形树冠大于30%的相对光照强度比例大,且各层分布均匀一致,呈平行排列;高干开心形、两种不同方法改良的高干开心形和小冠疏层形小于30%的相对光照体积所占树冠总体积分别为23.33%、25.95%、32.86%、40.24%;产量分别为47.4、46.6、44.9、39.5 t/hm;高干开心树形比小冠疏层形低光区少17%,产量提高20%,果皮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果形指数、糖酸比等均高于小冠疏层形。建立了品质因素与相对光照强度关系的回归方程,求出了富士苹果优质生产的最适相对光照强度范围为40%-80%。  相似文献   

3.
以8年生岳阳红/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每667 m2产量2 000、2 500、3 000 kg等3种负载量对树体结构、叶绿素、光照强度、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产量2 500 kg,枝量69 139个,长中短枝比例1∶2∶7,较合理;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鲜重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60%~80%占比在70%以上,强光区和弱光区比率较低,有利于花芽分化和优质果的形成;果面光洁度好,易着红色,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适宜,品质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
黄金梨棚架树体结构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为了探明棚架栽培黄金梨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的关系,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系统研究了冠层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枝(梢)叶空间分布特征和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和枝(梢)叶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树冠上部的相对光照强度大于树冠下部,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树冠下部;枝(梢)垂直方向上分布主要在树冠的1.0~2.0 m冠层内,水平方向分布从树冠内膛到外围差异较小;产量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0~2.0 m冠层内,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相对光照强度与枝(梢)叶量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佳梨果实品质因素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单果质量的最佳相对光强为42.17%,可溶性固形物的为78.98%,硬度的为70.12%,可滴定酸的为59.97%;整个树冠最低相对光照强度大于42.17%时,每公顷总枝(梢)量约为42.95万条,长枝、中枝、短枝的比例分别为2.61%、6.59%和90.8%.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甘肃陇东地区3种类型红富士苹果园树体的各类枝条数量、枝条比例、果实产量、果实在树体上的分布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以纺锤形整形、行株距4 m×4 m、每667 m2枝量84 000条左右、优质短枝占短枝的56%左右、长枝占16%左右、长度60 cm枝条低于1%的红富士苹果园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3 195 kg,平均单果重226.3 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0%以上,着色好。  相似文献   

6.
 以13年生‘红灯’甜樱桃(Prunus avium L.)为试材,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研究了树冠透光和郁闭两种冠型内相对光照强度及其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差异,以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均自下而上逐渐增高,透光和郁闭树冠小于30%的相对光照区域分别占树冠总体积的25.23%和52.78%。透光树冠果实分布均匀,主要集中在树冠1.5~2.5 m的高度;而郁闭树冠果实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在树冠的外围和上部;产量分别是9.02t.hm-2和3.53t.hm-2。果实品质因素与相对光照强度的回归分析表明樱桃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最佳的相对光照强度值分别为76.52%、46.84%、100.00%、41.63%和75.77%。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棚架形黄金梨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的关系,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系统研究了冠层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枝(梢)叶空间分布特征和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和枝(梢)叶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树冠上部的相对光照强度大于树冠下部,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树冠下部;枝(梢)垂直方向上分布主要在树冠的1.0 ~2.0 m 冠层内,水平方向分布从树冠内膛到外围差异较小;产量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0 ~2.0 m冠层内,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量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佳梨果实品质因素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单果质量的最佳相对光强为42.17%,可溶性固形物为78.98%,硬度为70.12%,可滴定酸为59.97%;获得了整个树冠最低相对光照强度大于42.17%时,每公顷总枝(梢)量约为42.95万条,长枝、中枝、短枝的比例分别为2.61℅:6.59℅:90.8℅。  相似文献   

8.
‘岳帅’苹果不同负载量光照分布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负载量与光照分布、果实品质的关系。【方法】以14~16 a(年)生‘岳帅’苹果为试材,高中低产3种负载量作为处理,研究了负载量对枝芽量、相对光照强度、果实品质、色差值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的枝芽量以处理Ⅱ(106.63 kg·株-1)枝芽量1 015.65×103·hm-2、长中短枝比0.35∶0.14∶1,较合理;相对光照强度表现为树冠由下向上、由内膛向外围垂直方向向上逐渐增大;处理Ⅱ最佳相对光强度(35%~75%)超过了60%,强光区不足20%,弱光区不足10%,光照分布较好;处理间色差值无显著差异,但树冠外围的果面亮度高,光洁度好,颜色较红好于内膛果;处理Ⅱ的果实大小、硬度和糖、酸适宜,品质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结论】负载量中等(106.63 kg·株-1)的处理Ⅱ果实分布均匀,优质果比例高,有助于树体的营养积累和丰产稳产。树冠内大于60%的有效相对光照强度(35%~75%)、枝芽量1 015.65×103·hm-2、长中短枝比0.35∶0.14∶1,明显改善树冠光照条件,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乔砧富士苹果树冠枝梢数量和分布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20年生改良高干开心形乔砧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研究了透光和郁闭树冠内长、中、短枝(梢)的数量、比例与产量和品质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枝(梢)数量、类型与比例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透光和郁闭树冠枝(梢)总量分别为104×104和124×104条·hm-2,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的比例分别为41.87%、42.83%、15.30%和10.00%、36.92%、53.08%;透光树冠的折合产量为63.30t·hm-2,显著高于郁闭树冠的47.96t·hm-2,并集中分布在树冠1.0~2.5m的层次高度,透光树冠每层的果实产量均大于郁闭树冠;透光树冠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分别比郁闭型树冠高11.84%、18.01%和68.22%。典型相关与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了影响果实品质因素的主要枝(梢)类型和重要程度,长枝(梢)数量与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呈显著正相关,短枝(梢)数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线性规划得到了乔砧富士苹果优质的总枝(梢)量为96.57×104~103.68×104条·hm-2,长、中、短枝(梢)比例分别为9.41%~10.62%、14.12%~15.00%、74.57%~76.47%。  相似文献   

10.
红富士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红富士苹果树势强健,萌芽力和成枝力均强,栽培上提倡密植。但管理不当易造成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1红富士苹果密植郁闭园的表现1.1树体过高一般都在3m以上,甚至达到4m.。1.2枝量过多大枝15个以上,667m2枝量超过20万个,影响树冠通风透光,使树冠下层出现大量无效  相似文献   

11.
 以6 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研究了Y 型架和篱架不同叶幕层的光照强度和产量分布,测定了果实品质和芳香化合物。结果表明:两种架型的光照强度与叶幕层高度、宽度分布有显著的相关性,Y 型架在高0.2 ~ 0.6 m 和1.8 m 处的光照强度优于篱架;但在1.0 ~ 1.4 m 则低于篱架。Y 型架61.61%的产量集中在定植行两侧0.3 m,高度1.0 ~ 1.4 m 的范围内;篱架55.90%的产量集中在定植行两侧0.15 m,高度0.6 ~ 1.0 m 的范围内。Y 型架果实总糖和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16.13%和8.72 mg · kg-1,显著高于篱架(14.54%和7.21 mg · kg-1);Y 型架果皮原花色素含量为4.72 mg · g-1,显著低于篱架(6.30 mg · g-1)。Y 型架和篱架果实中检测到芳香化合物种类为32 种和30 种;萜醇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2.91%和6.33%;其中,Y 型架果实中里那醇的相对含量是篱架的5.7 倍,可见,Y 型架葡萄果实风味优于篱架。  相似文献   

12.
两种桃树树形冠层参数变化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京红’和‘久保’品种为试材,研究了"Y"字形和自然开心形2种树形的冠层参数变化以及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丰产优质桃园叶面积指数随新梢的生长迅速增加,于5月底至6月初达最大值,以后变化平缓;冠层透光比、冠下总直射辐射、总散射辐射和总辐射变化与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相反,均于5月底至6月初降到最小值,其后通过夏季修剪可维持适宜范围。2种树形间叶面积指数、冠层透光比、冠下光辐射及果实品质、产量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12 a生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cv.Red Fuji)为试材,研究了改良高干开心形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的分布、季节动态变化与枝叶数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树冠相对光照强度从上部到下部逐渐降低,同一冠层内相对光照强度从内膛到外围逐步增加;树冠最上层5—10月呈平稳趋势,而中下部5—7月呈下降趋势,7月份后趋于稳定;小于30%的相对光照强度的树冠体积在年生长周期内逐渐增加:5—6月份为15%,7—8月27%,9—10月30%。新梢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30 cm的长枝(梢)、15~30 cm的中长枝(梢)、5~15 cm中枝(梢)和小于5 cm的短枝(梢)分别集中分布在冠层高度2.0m以上、1.5~2.5m、1.0~2.0m和1.0~2.5m冠层内;生长季总枝量100.39万条/hm2,长、中长、中和短梢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为6.44%、5.52%、14.40%、73.64%,多于6片叶的短梢占总短枝量的42.08%。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树冠相对光照强度与枝(梢)叶量关系的回归方程,相对光照强度值与累计枝梢数量和叶面积系数呈负指数关系,苹果优质生产和最佳利用光能的群体结构参数为总枝(梢)量小于96万条/hm2,叶面积系数控制在3.9以下,长、中、短梢比例分别为10.91%、13.70%和75.39%。  相似文献   

14.
桃树倾斜主干偏展形的光照分布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瑞蟠5号桃树为试材,研究了倾斜主干偏展形和“Y”字形两种树形的光分布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倾斜主干偏展形比“Y”字形树体的相对光照分布均匀,有效光照体积比率高,果实产量、品质随相对光照增强而提高。建立了品质因素与相对光照强度的回归方程,对方程求极值获得了果实品质因素最大的相对光照强度为:单果重量27.22%,可溶性固形物71.66%,果实着色83.45%;综合分析,相对光照强度在34%时,为瑞蟠5号桃优质生产的最低界限。  相似文献   

15.
丰水梨棚架与疏散分层冠层结构特点及产量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丰水梨棚架形与疏散分层形树形为试材,应用WinSCANOPY2005a冠层分析仪比较研究了两种树形的冠层结构特点、产量、品质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棚架形平均叶倾角、冠层开度,冠下直射、散射及总光量子通量密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疏散分层形,而叶面积系数极显著低于疏散分层形。棚架形梨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显著高于疏散分层形,分别高出23.59%、9.70%、11.25% 和29.08%,而产量、可滴定酸和石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疏散分层形,分别低17.80%、13.45% 和30.43%。棚架形树冠不同部位梨果实品质一致性优于疏层分层形,冠层开度大、冠层总光量子通量密度高、结果枝条粗壮是棚架梨品质优的主要原因,而枝条总体积和叶面积系数小可能是棚架形梨产量偏低的直接原因。冠层特征参数与产量、品质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冠层开度与可溶性固形物极显著正相关 (r = 0.9820**),与可滴定酸呈极显著负相关 ( r = - 0.9485**)。冠层分析仪的应用可望成为梨树形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Canopy size control is one of the major purposes of summer pruning. However, reducing canopy size might also result in less light interception, consequently decreasing canopy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and carbohydrate production, which might lead to the imbalance of carbohydrate supply and fruit demand. To document the effectiveness of summer pruning on canopy control and the impact on canopy gas exchange, pruning treatments at four levels of intensity (unpruned, light, moderate, and severe) were carried out on mature ‘Empire’/M.9 slender spindle apple trees (Malus domestica Borkh.) on 30 July 1998 and 4 August 1999. Changes in canopy leaf area after summer pruning were estimated. Canopy net carbon exchange rate (NCER) and canopy transpiration before and after summer pruning were monitored. Canopy growth was suppressed by summer pruning and the post-pruning regrowth was insignificant. Canopy NCER was reduced in proportion to the amount of leaf area removed by summer pruning.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commercial pruning intensity similar to the moderate to severe treatments in this study could cause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anopy NCER and carbohydrate production. In addition, canopy transpiration was reduced in proportion to pruning intensity. Lower water consumption and improved water statu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fter summer pruning might benefit fruit growth and relieve the potential detriment due to carbohydrate shortage.  相似文献   

17.
苹果园群体结构对产量品质影响的通径分析与优化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