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鹏 《科学养鱼》2007,(3):16-17
越冬期是渔业养殖生产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鱼类越冬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渔民全年的养殖计划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北方高寒地区,封冰期从11月初开始至翌年4月末结束,长达6个月之久。在漫长的越冬期,由于缺氧导致的死鱼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冰下水体溶氧量的高低就成为决定越冬密度和成活率的关键性因素。叶轮式增氧机因其对水体补氧效果显著而祜广涉廊用于明水期,存封冰期位用却较为鲜见。  相似文献   

2.
北方高寒地区鱼类安全越冬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于北方高寒地区而言,鱼类要经历数月漫长的越冬过程,每年越冬鱼类死亡事件都有发生,特别是频繁降雪年份和雪封泡年份,给渔民造成了很大损失。可以说,鱼类越冬是北方高寒地区渔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鱼类越冬期长,管理难度大,需采取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才能确保鱼类安全越冬,建议渔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增氧机池塘增氧效果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型式的增氧机性能,可使生产者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与模式针对溶氧的需求,选择配置合适的增氧方式。通过对使用最为广泛的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产品性能的池塘实效试验,分析比较各类增氧机性能、工作特性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养殖水体溶解氧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叶轮式、水车式和射流式增氧机应用于服务水域,其增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该水域养殖鱼类的氧需求,但可满足养殖鱼类的应急氧需求;曝气式增氧机因没有应急增氧作用和水体搅拌能力而不适合四大家鱼等常规鱼种的养殖需要。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常用的增氧设备主要有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流射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和曝气增式氧机等。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主要是设置在水体上层,单独使用很难满足养殖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而且能耗相对较高。曝气增氧又可细分为气石曝气增氧和微孔管曝气增氧两种,其区别在于气体的扩散器,  相似文献   

5.
几种不同增氧设施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的增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南美白对虾对养殖水质的适应性情况看,其对高氨氮、高亚硝酸盐的适应性很强,对有毒有害藻类的短期抗毒性也比鱼类强,而对低溶氧的适应性较差,低溶氧是导致南美白对虾产生疾病和生长不良的主要因素。笔者对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叶轮式增氧机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观察试验和分析,发现叶轮式增氧机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存在几点缺陷:一是在阴天和下雨时增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叶轮式增氧机是目前精养池塘普遍采用的一种增氧机类型,它具有增氧范围大、搅水作用明显、曝气效果好等三大特点。正确使用该机,对于改良池塘水质,预防浮头,保证池塘稳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叶轮式增氧机负荷较大,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意外故障,影响池塘养殖的安全生产。因此,熟练掌握叶轮式增氧机常见故障的发生机理及排除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叶轮式增氧机由电动机、减速箱、叶轮、浮筒、支撑杆和电机罩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电动机和减速箱较易出现故障,现就该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风力增氧机     
时至今日,我国水产养殖常用的增氧机不外乎叶轮式、水车式、喷水式和射流式等形式,其动力效率相差甚大,能耗也比较高。我国广大山区和沿海无电网地区的水产养殖能只“望机兴叹”。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和从节能方面考虑,设计研制成功风力增氧机,无需电能,还具有深水增氧的优点,在实际试用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涌浪机增氧效果,进行了不同天气下(晴天、夜间、阴雨天)涌浪机(0.75 kW)与叶轮式增氧机(3.0 kW)对精养塘溶氧与水质调控对比试验.测试显示:晴天,相对于起始时溶氧,涌浪机塘上下水层最大升幅分别为6.4 mg/L、7.1 mg/L,较叶轮式增氧机塘(5.9 mg/L、6.5 mg/L)和对照塘(5.3 mg/L、4.0 mg/L)高,涌浪机增氧能力较佳;夜间,涌浪机塘上下层溶氧在3.0 mg/L、1.6 mg/L左右,低于叶轮式增氧机(3.8 mg/L、2.6 mg/L),增氧效果欠佳;阴雨天,3个塘口上层溶氧最大升幅分别为:涌浪机1.7 mg/L,叶轮式增氧机2.6 mg/L,对照塘1.0 mg/L,涌浪机增氧次于叶轮式增氧机.pH值分析表明,长期使用涌浪机,pH值更接近于鱼类最适范围(7.0 ~8.5),可改善水质.因此,涌浪机应与其他增氧机械配合使用,将会取得更好的增氧效果.  相似文献   

9.
巧用增氧机     
刘志国 《科学养鱼》2005,(11):23-23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池塘常见必备的生产设备之一,已经在渔业生产中得到普遍使用,其类型较多,而以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效果较好且使用最为普遍。但据笔者调查,我市90%以上的养殖池塘中有增氧机,可真正地能正确和合理使用增氧机的养殖户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且存在着使用上的一些误区,不利于更有效地使用增氧机为渔业生产服务。很多的养殖户只有在鱼,虾浮头或泛塘时,才开启增氧机,把增氧机当成了“救命机”来使用,这就没有完全发挥增氧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河蟹温室越冬,应用微孔增氧技术和增氧泵增氧、无增氧机增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为:微孔增氧的8个越冬池平均成活率是83.3%,使用增氧泵的2个越冬池的平均成活率75.7%,无增氧机的2个越冬池的平均成活率53.2%,表明微孔增氧技术对提高西北高寒地区河蟹越冬成活率具有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吴群  钟诗群 《齐鲁渔业》2020,37(2):41-42
增氧机种类有很多,我国增氧机械类型约有20余种,不同类型增氧机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适用场合大不相同,因此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增氧机,充分发挥其效能。1叶轮式增氧机1.1工作原理与主要功能叶轮式增氧机是通过轮盘的转动,叶齿刮起水体,形成水珠并抛入空中,促进空气溶人增氧;同时,在叶齿的后方形成负压,吸人空气,再通过后面的叶齿的击碎混合,形成大量的气泡.  相似文献   

12.
耕水叶轮式增氧机是水产养殖机械的新型设备.它将耕水机与叶轮增氧机二项技术整合在一台机械设备上,既发挥了耕水机净化水质、节能、搅水能力强的特点,解决了耕水机不具备增氧能力的问题;又利用了叶轮式增氧机增氧能力强,在水产养殖中增产效果明显的优势.在叶轮增氧机向水体增氧的同时,耕水机搅动水体,使上下层水体进行交换,提高整个水体的溶氧量和溶氧速度.在不需要增氧的情况下,利用耕水机低能耗的特点,连续不间断工作,缓慢搅动水体,使渔塘形成大范围的立体循环弱水流,改善净化水质,实现渔业生产的清洁养殖.  相似文献   

13.
如何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是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难题。目前,池塘常用的增氧设备是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这些传统增氧机存在着增氧能力有限、底层增氧量低、增氧不均匀、能耗大、噪声大等缺点,特别是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典型增氧设备在养殖池塘中组合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是目前我国池塘养殖使用的主要增氧设备;由于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4种形式的增氧机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提高养殖池塘增氧设备的增氧效果,通过增氧设备对养殖池塘水体不同深度增氧效果的试验和养殖池塘自然增氧的试验,分析了4种典型的增氧设备的增氧性能和特点,提出了叶轮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射流式增氧机以及曝气增氧机与耕水机组合配置使用的混合增氧模式,可以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形式增氧设备功能。通过组合使用,达到对养殖池塘水体最大限度的增氧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的叶喷式多功能增氧机,其结构综合了叶轮式与喷水式增氧机的特点。试验表明,该机的增氧效果与动力效率均明显高于叶轮式、喷水式增氧机。该机既能用于增氧,又能组合成电动浮泵用于鱼池抽水作业,是一种结构新颖的多功能池塘养殖增氧设备。  相似文献   

16.
在北方冬季比较漫长,尤其近几年冬天北方气温持续偏低,降雪量偏大,给鱼类越冬带来巨大的影响。虽然近些年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常规冬季鱼池越冬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在极端天气灾害降临时,还是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鱼类越冬带来的经济损失,冬季使用增氧机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问题,现就在北方冬季使用增氧机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一、安全问题在大水面使用增氧机时应设置隔离带,隔离带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监测池塘养殖草鱼的生长指标、池塘水质指标和底泥中的异养细菌数量,比较微孔增氧和叶轮式增氧机增氧的效果.结果表明底部微孔增氧的增氧能力显著强于叶轮式增氧机,可显著提高鱼类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高寒地区,鱼类越冬期长达150—180天。只有保证冰下水体溶氧充足,才能确保鱼类安全越冬。目前,鱼类越冬水体二般采用以下五种增氧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各种型号增氧机的销售行情日益见好,一是过去从未使用过增氧机的养鱼地区,也用上了增氧机;二是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增氧机的需求量也就大了。过去叶轮式增氧机所配的浮筒,一般由增氧机和生产厂利用薄铁皮敲敲打打自己生产的,由于薄铁皮易锈蚀,加上可能漏焊、虚焊等原因,质量难以保证,加之钢材价格上涨,目前大部分均以上海生产的塑料浮筒取而代之。而用户对塑料浮筒所持的观点也已由十年之前的试试看转变到现在主动要求配用塑料浮筒了。  相似文献   

20.
江波 《科学养鱼》2002,(6):27-27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鱼类活动量相对较大,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尤其是高产精养鱼塘,对水体溶氧水平的要求更高,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泛塘事故。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实际生产经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下逐一加以介绍。一、合理使用叶轮式增氧机使用增氧机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不能作为解决溶氧问题的主要手段。但是如果使用得当,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7~9月份,水深1.5米以上的池塘应每日开动叶轮式增氧机0.5~1小时,从而改善水质并有效降低泛塘事故的发生率。叶轮式增氧机的增氧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