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为拓展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河北省廊坊地区引入异育银鲫"中科3号"、长丰鲢淡水养殖新品种,开展试验性养殖,试验的养殖模式为主养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搭配品种为草鱼、青鱼,长丰鲢。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长丰鲢在廊坊地区进行移植驯化,拓展了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通过试验,该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饲养成本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长丰鲢是长江水产研究所采用人工雌核发育、分子标记辅  相似文献   

2.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历经多年选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其遗传性状稳定,有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发病率低等优点。目前异育银鲫"中科3号"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2020年4月底,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40万尾,在高青县低洼盐碱地基地开展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桂建芳院士所在的鲫鱼育种团队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的第三代新品种,于2007年12月份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核。该品种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并且养殖技术简单易行,成活率高,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的可控水体推广养殖,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揭示银鲫雌核生殖和两性生殖双重生殖方式的基础上,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异育银鲫(♀)与平背型(A系)异育银鲫(♂)交配所产后代中选育出来,再经异精雌核生殖培育而来的异育银第三代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在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审定,获全国水产新品种证书,为适宜推广的养殖品种,品种登记号为GS01-002-2007。具有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其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等特点,适宜在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  相似文献   

5.
正鲫鱼是我国主要养殖鱼品种之一,2019年全国总产量为275.6万吨,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异育银鲫作为鲫鱼改良新品种中的主力,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体形观感好、不易脱鳞、生长快、出肉率高等性能,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其产量约占全国鲫鱼养殖总量的70%。从20世纪80年代起,水产科学家们共培育出了5代异育银鲫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作为第5代异育银鲫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1-001-2017),是以银鲫E系作为母本,通过不同世代分别与团头鲂和兴国红鲤两种父本进行11代连续雌核发育而得到的异育银鲫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历时10余年研发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该鱼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近年来,由于受养鱼管理工资、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养鱼成本提高,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相似文献   

7.
鲫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目前,最新的鲫鱼品种是异育银鲫"中科5号",是由桂建芳院士团队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五代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具有生长优势明显、饵料系数低、耐低氧、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等优点。近年来,景泰县利用盐碱水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已引进的适宜盐碱水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虹鳟、金鳟、鲟鱼.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农村部第28号公告公布了经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福瑞鲤2号等多个水产新品种。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宣传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2008年我们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后,为了保证亲本质量,克服单独进行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本培育成本高,同时规避鳜鱼成鱼养殖风险,逐步探索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鱼和鳜鱼混养技术。一、养殖环境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东西向、长方形,通风、向阳、面积10~20亩为宜,池底平坦,塘埂无渗漏,池底淤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14,(7):40-42
<正>A异育银鲫"中科3号"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选育,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D系)异育银鲫(♀)与平背型(A系)异育银鲫(♂)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中选育出来,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培育而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审定情况:2007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1-002-2007。特征特性: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核基因组与A系异育银鲫相同,线粒体DNA与D系异育银鲫相同,生长速度较推广养殖的高体型异育银鲫(高背鲫)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灰,鳞片紧  相似文献   

11.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桂建芳研究员等研发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该品种鲫鱼适宜主养、混养、精养,具有生长速度快、含肉率高、遗传性状稳定、鳞片紧密、不易脱落等特点,深受养殖户的喜爱,该品种推广养殖可以促进养殖结构调整、提高池塘产能,化解饲料价格上涨和鱼类价格偏低等不利因素,大幅增加养殖效益。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站新干示范县自2010年开始从湖北黄石市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夏花,已连续四年开展异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与渔业》2014,(4):52-52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等经过十多年的长期研究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它是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从高体型银鲫(♀)与平背型银鲫(♂)交配所产后代中筛选出少数优良个体,再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经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培育而来。其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站将异育银鲫"中科3号"引入河南,在郑州站几个示范片开展了池塘养殖试验。"中科3号"引进的第一年长势不好,一些养殖户不愿意进行饲养,从第二年开始,"中科3号"生长快、个体匀称、不繁殖的优点逐渐显现。尤其近两年鲤鱼价格持续低迷,坚持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养殖户得到了实惠。现将洛阳地区开展的"中科3号"高产、高收益养殖模式进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5月15日,从福建省顺昌县农业局获悉,2018年年初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湖北引进,保存在福建省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的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本,经过驯养、选育和人工催产繁育,已成功繁育出680多万尾水花鱼苗,即将上市供应。目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人工繁育批量生产工作还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据介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桂建芳院士团队最新培育  相似文献   

15.
贾景瑞 《河北渔业》2014,(10):33-33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寄生于肝脏造成肝囊肿死亡的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目前冀州湖养殖品种主要以鲤鱼、草鱼、鲢鱼为主,养殖模式陈旧,处亏损状态,渔民收益不佳。为增加效益,优化产品结构,今年引进了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  相似文献   

16.
正安徽小老海实业集团位于芜湖市,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合作建立了"安徽省水产院士工作站";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水产良种项目立项,通过种质资源场建设,培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公司拥有养殖水面1500亩,工厂化室内循环水繁育车间22600米~2,孵化设备120套,一个批次可繁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6亿尾,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重要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到目前已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个批次约10亿尾。  相似文献   

17.
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桂建芳研究员等在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支持下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它是异育银鲫的第三代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含肉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农村部第28号公告公布了经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福瑞鲤2号等多个水产新品种。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宣传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近年来,我国刺参养殖规模拓展迅猛,池塘、围堰和浅海底播增  相似文献   

19.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经多年培育的异育银鲫新品种( GS01-002-2007),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苗率高、不易脱鳞、碘泡虫病发病率低等优势,已在湖北、江苏、广东等省得到推广应用.江都市水产管理站、江都市渌洋湖水产养殖场于2008年和2011年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半人工繁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2014,(4):54-54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科院水生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桂建芳研究员等在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急速体系等项目的支持下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该品种2008年通过全国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