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
粟种质资源抗粟瘟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1986~1990年进行谷子品种抗纹枯病鉴定工作.通过田间病圃共鉴定谷子品种4041份,其中未发现免疫的品种.高抗的品种18个,占品种鉴定总数0.45%,中抗(抗)品种427个,占品种鉴定总数10.57%;中感(感)品种1428个,占品种鉴定总数35.33%;高感品种2168个,占品种鉴定总数53.65%.病圃内谷子纹枯病株经分离、培养及鉴定,为立枯丝核菌.属AG-5.在鉴定过程中发现兼抗锈病品种9个,可提供双抗育种的抗源.  相似文献   

4.
粟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是由主基因和修饰基因共同控制的,它不受细胞质基因及胚乳基因的影响。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分离完全符合孟德尔的独立分配规律。高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部分显性和完全显性,并因不同的遗传背景表现不同。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除存在加性、显性效应外,还存在加×加、显×显效应,并且不适合双基因互作的模型测验。  相似文献   

5.
6.
7.
8.
虞生根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114-114
本文根据北中镇蚕桑生产出现低谷现象,生产积极性受挫,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严重阻碍这一支柱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现状与原因以及提出复兴蚕桑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粟纹枯病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播期试验的调查和植株不同发病高度所造成产量损失的测定结果表明,播期和植株发病高度与产量损失率存在着密切相关性,播期愈早、发病高度愈高,对产量的影响愈大,从而明确了相应发病级别对产量的影响,提出了粟纹枯病的分级标准,为试验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早期粟作起源于北方,在向华南、西南及东南亚传播的过程中,对于当地生业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比较清楚的是西部和东部两条传播路线,华南核心地区的情况仍不清楚.传播人群的主体是古代的百越,或者说南岛语族、南亚语族等古代族群.传播的动力很可能与气候的转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西藏昌果沟遗址粟碳化粒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粟锈病发生严重,影响粟的产量和质量。1983—1985年对春谷839份和夏谷1021份,进行田间成株期及部分品种温室苗期抗锈性鉴定。结果是,春谷未出现高抗类型,中抗的仅有两个品种,占鉴定品种数0.24%;夏谷高抗锈病的品种18个,占鉴定品种数1.76%;中度抗病(2型)有33个品种,占鉴定品种数3.23%;并发现部分抗性品种36个,占鉴定品种数3.53%。  相似文献   

18.
1987~1990年以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等地采集的菌源,在70个谷子品种上接种,进行粟锈菌(Uromycessettariae-italicaeYosh)生理分化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粟锈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并筛选出13个鉴别寄主。以25个不同地区的粟锈菌接种上述鉴别寄生的结果,将粟锈菌划分为10个生理小种(或类型)。并发现粟锈菌的两个新寄主—珍珠粟(Pennisetumtyphoides)和野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粟锈菌生理分化研究,为抗病育种和引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粟灰螟是为害谷子的主要害虫。谷子在苗期受害后造成枯心苗,枯心苗率常达10~20%,严重年份达50%以上,产量损失可达15~20%左右。 发生原因 粟灰螟的发生与为害程度,主要决定于虫源基数、气象条件和谷子生育期等三大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虫源基数。据研究报道,越冬幼虫平均每亩有活虫100头时,谷子枯心苗率为10%左右;亩有活虫140头时,谷子枯心苗率为25%左右;平均百茬活虫达3头以上时,谷子枯心苗率可达10~20%。 1.粟灰螟是钻蛀性害虫,由于不掌握其发生规律,抓不准防治适期,当发现田间出现枯心苗,幼虫已蛀入茎内,防治很困难,因此虫口基数连年积累,越冬基数就大。 2.各级农技部门对粟灰螟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乐东粟神玉米研发有限公司(邮编:050026,电话:0311-88700887)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粟玉6号(秀青75-5)",前不久通过了陕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