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森林草原植被的逐步恢复,防火压力愈来愈大。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和工作连续性角度看,赤峰市乃至全自治区都有必要考虑建立生态恢复与森林草原防火的连续性工作机制。 赤峰市生态建设中的防火问题主要反映以下几个方面: 森林草原植被逐步恢复,火险也不断升高。近年来,赤峰市对生态建设项目区进行封山管理农牧区植被恢复迅速。从全市现状看,由于几十年植树造林,各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新林区”,使得防火工作区域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海考察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经济、文化与生态建设等时,走进金海湾红树林,强调了海洋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祖国南疆的海滨湿地风光,在网上大红了一把。笔者故地重游时,恰逢多家媒体在海堤上采访曾给习总书记担任讲解员的海洋生态博士。他兴奋地告诉笔者,习总书记对北海滨海湿地的生态保护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相似文献   

3.
正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古称松州,素有"平地松林""千里松林"之称。由于人为、自然、气候等原因,这里一度变成了风沙肆虐、生态脆弱的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到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2%。沙害已经成为赤峰市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面对严峻的现实,赤峰人民坚定信心,长期不懈开展艰苦卓绝的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赤峰市将林业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紧密结合,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上蓄势发力,致力于构建京津冀辽绿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既为河北林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也对河北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河北,并对河北生态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努力打造京津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的战略目标,并以实施"绿色河北攻坚工程"为抓手,全面掀起了造林绿化新高潮。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作为承担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包头市林草系统综合考虑全市生态建设布局和防沙治沙实际,精准安排部署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养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  相似文献   

6.
绿讯     
赤峰荣获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 日前,国家林业局决定授予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称号,赤峰市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赤峰市位于京津周边沙源治理区,也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全国防治沙漠化改革试验区。多年来,赤峰市各级党政领导组织广大群众采取大会战的形式开展治沙造林,使全市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5%提高到的25.6%,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 贝) 赤峰市全面部署秋防工作 9月 28日,赤峰市召开全市秋季森林草原防火电视同电话会议。 会议就如何做好秋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  相似文献   

7.
《园林科技》2006,(4):48-48
随着生态战略的实施和不断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物种集中分布区域和重要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建设,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28个,其中国家级6个,赤峰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这些保护区在多年的精心管护下,开始呈现出水草丰美、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的景色。野生动植物数量、种群逐年增加,已消失多年的物种又出现在保护区内。摘自《中国环境报》2006.1.20赤峰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地级市之首  相似文献   

8.
一是生态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深刻论述了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生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是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深刻论述了生态与生产力的内在关系,突出强调了自然生态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三是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提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内蒙古赤峰市,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大面积围封、禁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等措施,使全市大面积荒漠化土地重新披上了绿装。内蒙古赤峰市是一个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半干旱地区,全市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中仅荒漠化土地面积就达7万平方公里,受荒漠化直接危害的群众占全市总人口的70%。多年来,赤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班子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原则,带领全市人民开展了长期不懈的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了加快生态…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云南省委第二次藏区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共同推进藏区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巩固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全面构建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和生态文化体系,为推进云南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2016年4月15日,云南省林业厅与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立足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重要功能定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精准聚焦,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张家口承德地区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太行山燕山绿化建设的决定》两部关于全省特定区域生态建设保护的创制性法规。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岳阳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举生态林业建设大旗,取得了瞩目成就——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5.31%,活立木蓄积量2358万立方米,湿地面积24.47万公顷,湿地保护率77.28%。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阁老监测站,对岳阳生态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赤峰市林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深化改革的五年。五年来,赤峰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生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195.41万亩,年均240万亩,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出台后,赤峰市以此为契机,做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在乡镇林工站垂直管理、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林业建设和国有场圃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赤峰市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乡镇林工站上划垂直管理;以集体林、宜林地为重点的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全市16家国有独立场圃改革工作已于2005年底全部完成;数字林业系统软件进入试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内蒙古、冀、辽三省区交汇处,全市资源富集,区位优优势明显。赤峰不但是"红山文化"发祥地,也是松辽平原的主要水源供给地,更是京津和冀辽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发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优良传统,坚持不懈地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等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市策意识,切实抓好生态建设工作,从而全面实现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赤峰市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评选生态书记、生态县长(乡长)活动。生态书记、生态县长(乡长)由市、旗县区绿化委员会从具备参评资格者中推荐考评,并提出推荐意见后,报市委、市政府审批、表奖。这样的评选工作今后将每年开展一次。赤峰市评选生态书记、生态县长(乡长)@陶然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国生态建设大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赋予宁夏的时代重任、寄予宁夏的深厚嘱托给予宁夏的战略机遇、为宁夏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内生动源、增强了持续功能,包含了总书记对宁夏人民的亲切关怀、对宁夏干部的殷切期望、对宁夏发展的关切重视。  相似文献   

17.
赤峰市从2000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生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市累计完成治理任务1728.88万亩,年均完成治理任务17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18.12万亩,封山育林604.86万亩,飞播造林105.9万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论述,提出务实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把绿色发展理念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中,突显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湖南省深刻把握国情省情,提出建设"两型社会",打造"绿色湖南"。本文通过通过对湖南省生态建设的优势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建设对于湖南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并从生态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理论研究的难点出发,梳理了湖南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时代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对策,为湖南生态建设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吕斌 《中国林业》2010,(14):14-17
<正>位于红山脚下的内蒙古赤峰市是京津冀及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经过多年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境内林草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构筑更高水平的"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京津生态安全,改善京津周边沙化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2000年,国家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赤峰市有10个旗县区被列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治理区,生态建设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成为赤峰市生态建设的主旋律。六年来,累计下达给赤峰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