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奶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2019年8月,我国新疆伊犁州首次报告发生疫情,2020年6月以来,福建、江西、广东、安徽、浙江、广西、云南等省份也相继发生疫情。综述了奶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历史、病原、传染源、传播方式以及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等,为奶牛养殖业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以皮肤出现结节为典型临床特征,严重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要求法定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进行管理. 1 国内流行现状 2019年8月,新疆伊犁州发生了LSD疫情,是我国首次确诊的LSD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认为经虫媒传入的风险最高.2020年以来,我国福建长汀、江西赣州、广东潮州、安徽黄山、浙江金华等地先后确诊了6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各地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该病的散发流行对我国的奶牛和肉牛养殖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牛只导致的一种传染病,肉牛、亚洲水牛、奶牛易感。该病发病时以全身皮肤广泛性结节为特征,因此又叫牛疙瘩皮肤病,除皮肤病变外还可能有发热,体表淋巴结肿大,口、鼻和眼部溃疡,鼻和眼部伴有分泌物,四肢及腹部、会阴等部位水肿等临床表现,死亡率低,但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严重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2019年8月我国新疆伊利首次报道了该病,随后在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发现了该病的流行。该病通过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我国对该病的防控主要采取免疫、隔离、扑杀、消毒等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感染该病的牛会出现高热、皮肤结节等症状.该病的致死率较高,感染后可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母牛流产,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归纳总结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流行特点、诊断治疗及防控措施,以期更好的预控牛结节性皮肤病,减少我国养殖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牛结节性皮肤病俗称牛疙瘩病,是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呈地方流行.由于牛结节性皮肤病引起牛的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与黏膜的局部呈疙瘩性结节,造成奶牛和肉牛生产性能明显降低,且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文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2019年我国新疆首次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到目前为止该病已经在我国多个省份发生呈现流行趋势,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结节,主要特征是淋巴结肿大.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率在3%~85%,死亡率较低,在3%~6%,但有其他疫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升高会达到45%~75%,该病目前给我国养牛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特点趋势,临床症状以及该病的预防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为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减少该病对我国牛养殖产业带来的危害,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曹荣生 《中国乳业》2023,(12):60-65
奶牛常见的二类疫病有3种,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结核病。本文通过分析这3种疫病的病原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分析流行趋势,探讨防控新策略,为有效控制、净化和根除提供参考。牛结节性皮肤病主要流行于虫媒活跃的夏秋季节,以皮肤上出现硬而凸起的结节为临床症状,以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免疫接种为主要防控策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20~60日龄犊牛易感性高,临床表现呼吸道型、生殖道型、角膜结膜型、肠炎型等多种类型且常同时存在,以免疫、检测,扑杀阳性牛等为根除措施;牛结核病以组织器官结节性肉芽肿、干酪样及钙化坏死病灶为特征的慢性消耗性畜间人兽共患病,以肺结核、淋巴结核、乳房结核、肠结核等多见,采取监测净化、检疫监管、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起源于非洲,在撒哈拉和马达加斯加呈地方流行,欧美国家鲜有发生,我国境内尚无牛结节性皮肤病.在疫病流行的非洲等地区和国家,该病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病原分离鉴定、常规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对于没有该病发生的地区和国家,有学者应用有交叉反应的同...  相似文献   

9.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传染病,给养牛业造成严重危害。本文概述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机理、流行概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控措施。综合防控措施包括严格限制病牛活动、做好病媒防治、实施免疫措施、改进饲养管理、加强检疫监管等方面。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有效控制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这一疾病于2019年8月10日首次传入我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患病牛表现为全身皮肤出现结节病变,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本病的死亡率较低但发病率较高,对养牛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从业人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本文介绍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学、流行现状、临床特点、诊断方...  相似文献   

11.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结节疹,是一种由牛结节性皮肤病毒(LSDV)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慢性的传染病,是由媒介传播的家牛和亚洲水牛的痘病,临床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结节。目前,牛结节性皮肤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接种痘病毒疫苗是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主要措施,国内尚未研发出该病预防疫苗。本文主要介绍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特点、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旨在为养牛业中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一种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疾病,临床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显著特征.该病的易感动物为各品种牛,严重影响牛的正常生产发育.2020年7月百色市乐业县和田林县相继发生LSD疫情,本文梳理了这两起疫情的发病原因、流行状况及疫情处置经验,提出通过采取监测排查、扑杀无害化处理、消...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有口蹄疫与炭疽,均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生,流行迅猛,严重危害人类和牛群健康。近些年,炭疽病散在发生,流行性较少见,口蹄疫时有发生,应引起重视。1奶牛口蹄疫本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上以口腔粘膜、唇、趾间、蹄冠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本病早在15世纪就有记载,后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奶牛一旦感染发生,则流行迅  相似文献   

14.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患病牛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局部形成结节或溃疡,影响肉牛增重、奶牛产奶量等,对牛养殖业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疫苗防控动物疫病是一种高效、可控措施,对疫病的预防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进行研究,取得一定成绩。本文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研究进行综述,为后续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传染性强,对牛的危害性极大,是养牛业疫病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牛结节性皮肤病没有季节性特点,但是在春夏秋三季较为常见,要想有效防控该疾病,应了解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在牛出现疑似染病情况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判断,进一步确诊后对病牛进行隔离监测与治疗,病情严重时需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以防出现大范围传播和蔓延。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将该病的预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做好生物安全工作,保证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效果。本文结合石阡县的养殖情况,主要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诊断和综合防控进行初步探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结节性皮肤病对牛只饲养质量影响严重,随着养殖人员对该病认知程度的加深,逐步形成较完善的防控体系。养殖过程中通过积极落实防控措施,降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率,能提高自身养殖效益。本文分析了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特征和防控措施,以期促进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孙洁 《中国乳业》2023,(7):24-29
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等是奶牛养殖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控的重大、重要传染性疾病。本文从以上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方法等方面做出诊断,并提出疫情处置措施;同时提出注意疫情监测净化和检疫监管,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正确选择疫苗进行有效免疫等建议,为奶牛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2019年8月,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检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这是我国首次确诊病例。该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养牛业的一大疫病。2020年11月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某养殖场爆发牛结节性皮肤病,通过对病死奶牛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传染源,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该病不传染人,不是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定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牦牛一旦感染结节病,不仅会抑制产肉增重,而且会对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笔者首先分析了牦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趋势,然后着重探讨了牦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疫措施,以期为广大牦牛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董军 《兽医导刊》2022,(4):63-64
牛流行热由流行热病毒感染所引发,以短时间的高热为发病特征,主要感染成年的奶牛和黄牛,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根据病牛具体症状表现不同,将其分为呼吸型、胃肠型和瘫痪型三种,分别以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预防本病需提升牛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做好健康牛群的饲养管理,同时强化蚊蝇等传播媒介的消灭工作;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