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河南是粮食生产的大省,气候与土壤十分适宜小麦的生长。商丘作为粮食生产大市,常年为河南省粮食生产作出巨大贡献。粮食生产连年增收,粮食的安全至关重要。只有满足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结合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适时收获,才能取得高产。商丘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常年粮食种植面积70.67万hm~2,总产突破500万t。商丘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在50万hm~2,总产达到200万t,商丘市小麦-玉米种  相似文献   

2.
临沂市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常年小麦种植面积37万hm2左右,单产已近6 000 kg·hm-2.近几年,随着氮肥后移技术、宽幅精播技术、规范化播种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和新品种更新换代,高产创建工作逐渐深入,小麦生产水平逐渐提高.2012年临沂市小麦高产创建工作,尽管后期遭受了持续干旱的不利影响,但是,各地积极应对,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狠抓了各项综合配套措施的落实,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市10个高产创建项目县(区),实施小麦高产创建16个万亩片、百亩方和十亩高产攻关田,总面积达到1.14万hm2,示范带动13余万hm2.万亩片平均产量达到了9 135 kg·hm2,百亩方平均产量达到了9 855 kg·hm-2,16个十亩攻关田中有11个产量突破了10 500 kg·hm-2,5个比前3年增产20%以上.特别是小面积高产攻关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河南旱地小麦防缠绕机械沟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作为河南第一大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8 000万亩以上,2015年,本省小麦播种面积为8 198.5万亩,平均亩产422.8 kg,总产达到346.6亿kg,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全省1 000多万亩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抗灾能力差,年际之间差别较大,是全省小麦生产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针对本省旱地小麦生产实  相似文献   

4.
《新疆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和《新冬18号、新春6号等小麦优良品种推广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两项目秉承依靠科技寻求小麦生产持续与稳定发展的思路,以综合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为手段、以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为宗旨,保障新疆粮食安全、持续供给。项目实施三年来,通过小麦良种选育和推广以及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以土地产出率(单产)的提高带动种植规模的适度扩张。三年来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 200余万亩,推动了项目区小麦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2006年项目区小麦单产由2003年的355.28公斤/亩提高到377.63公斤/亩,种植面积由552.19万亩扩大到661.50万亩。2006年项目区达到和超过亩产400公斤的面积为573.71万亩,完成了项目设计目标和任务。通过科技推动型的小麦增产行动,在保持适度面积增长的同时,加强了技术进步的作用。3年来项目区实现了53.65万吨的增量,占新疆小麦64.64万吨总增量的83%,推动新疆小麦总产量由2003年的335.67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400.31万吨,达到了政府小麦年产400万吨的目标,有力保障了新疆粮食的安全供给。项目实施与运作中始终坚持外延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相结合的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转变小麦生产增长方式,推动了农业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先进技术和科技理念的传播不但在小麦产业得以直接应用,同时也在相关产业得以辐射,带动了我区农村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提升了我区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商丘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大市,有1000多万亩耕地,夏粮总产占河南省的10%,占全国总产的1%,为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但是粮食生产的直接经济效益较低,进一步增加单位面积收益的空间较小,形成了粮食主产区经济落后的局面。因此,利用我们的资源优势,挖掘商丘特色农业的潜力,将其做大做强,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6.
小麦成建制高产创建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沛县湖西农场小麦万亩示范区的主要高产技术措施,以期指导该地区小麦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诸城是一个农业大市(县),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92.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93.8万亩。2009年开始实施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每年建设小麦万亩示范片2个、玉米万亩示范片2个和10万亩整建制镇1个。近年来,诸城市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不断创新高产创建活动模式,深入挖掘粮食增产增收潜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粮食高产示范区,辐射带动了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相似文献   

8.
临渭区是陕西省小麦主产县(区)之一,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小麦产业优势明显,历年播种面积、总产量、商品粮贡献率位居全省前列。临渭区小麦高产创建于2007年开始实施,几年来已集成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创建出一批高产典型,带动了全区粮食生产。截至2016年,临渭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已扩展到全区8个镇,年实施规模增至15.9万亩,辐射带动面积60余万亩。  相似文献   

9.
<正>为扎实推进驻马店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遂平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并承担了2016年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项目。2017年5月底,河南省农技总站专家和驻马店多名高中级技术人员组成测产小组,对《2016年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万亩综合技术示范区进行实地测产验收,测产方法采取实打实收,腰店镇黄营村种植大户王海波105亩小麦实收60200公斤,平均亩产573.3公斤/亩,比项目区周边463公斤/亩增产110.3公斤,比计划目标产量500公斤/亩多73.3公斤,达到了预期效果。遂平县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技术模式按照"科学管理、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0.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实施研究并集成了永优1573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对国审永优1573玉米应用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十、百、千、万亩"示范方得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同时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做出了贡献,为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河北省南部地区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多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或者两年三熟制栽培,小麦玉米栽培管理技术日渐成熟,产量水平连年增加,实现甚至超过了"吨粮田"的产量水平,即小麦玉米连作年产量达到1000公斤/亩以上,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进一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加快玉米产业的持续发展,推广玉米高产集成栽培技术,是河北省南部两熟制地区实现粮食作物再获高产的关键农艺措施。1合理密植河北省南部适宜栽培中早熟玉米杂交品种,玉米杂交种从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农业部、江苏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沛县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的领导和实施."万亩示范片"建设确保了优良小麦品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推动了示范区农业生产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3.
襄阳市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阳市近年小麦单产、总产量持续增加,集约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当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多年探索及其综合集成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襄阳市小麦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为襄阳市粮食增产及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凤翔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超过了53万亩,全县可灌溉面积达22万亩。最近几年,随着凤翔县政府和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小麦种植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建设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不断向农民群众推广优质的小麦品种和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切实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几年的示范创建,示范区的小麦平均亩产531公斤,较该区前三年平均产量增产14.3%,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560.8公斤,此外,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测  相似文献   

15.
正为扎实推进邓州市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并承担了2016年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项目。截至2017年5月底,河南省农技总站专家和邓州市多名技术人员组成测产小组,对2016年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万亩综合技术示范区进行实地测产验收,测产方法采取实打实收,腰店镇黄营村种植大户王海波有7hm~2小麦,实收60 200 kg,平均产量573.3 kg/667 m~2,比项目区周边463 kg/667 m~2增产110.3 kg,比计  相似文献   

16.
新安县旱地小麦高产开发技术总结高文军邓军贾焕西姬守伟王毅宋小英(新安县旱地小麦高产开发技术小组,洛阳471003)新安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全县小麦播种面积近40万亩,旱地小麦就有近30万亩。旱地小麦生产状况,对整个小麦生产和农村经济都有非常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商丘地区现有盐碱地130余万亩。因盐碱危害,小麦出苗难,保苗更难,产量低而不稳。为尽快发掘盐碱地小麦的增产潜力,从1981年起,研究了小麦耐盐能力及生态特点,提出按品种耐盐碱能力,建立盐碱地小麦品种利用的生态结构。据多点示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甘肃小麦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甘肃农业》2002,(12):25-27
一、甘肃小麦的现状与地位 小麦是关系我省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在我省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但养活着全省2500多万人口,还为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调查资料表明:1984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达到最高,为2279.21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3.94%,而小麦总产量在1993年达到最高,为398.64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3.13%.小麦经过1983~1993年的十年快速增长,出现了面积和产量双双回落,到2000年小麦播种面积1788.28万亩,比最高年份下降了21.54%,小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2.61%,比最高年份降低了11.78个百分点;2000年小麦总产量是266.10万吨,与1993年最高年份相比,降低了33.25%,小麦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由1993年的53.13%降到37.3%,降低了15.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正>闻喜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盆地北端。全县耕地面积5.46万公顷,人口40.3万,小麦种植面积4.00余万公顷,产量1.5亿公斤左右,面积和总产均居山西省前列。2008年开始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经几年的项目运作小麦高产创建技术日臻成熟,成效显著。闻喜县2015-2016年度共建设10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县、乡、村三级科技人员科学管理,综合运用高产创建技术,完成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区小麦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70年以来,连续七年获得大面积丰收.1976年全区560余万亩三麦,平均单产达到280斤,比去年增产19.1%比1965年亩产116斤增产1.33倍.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单位越来越多,单产增二百,总产翻一番的社队和千斤左右的高产田块大量涌现,从而为大面积大幅度增产提供了丰富的新经验.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必将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肥料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使我区小麦生产有更快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