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几年前,笔者觅得一株代代,高2米多,根部主干直径6厘米,露根多而粗壮。但听说,地栽十余年,旺长却从不开花。拿回栽活后,多次琢磨,经过嫁接改造,成了制作赏花观果盆景的好素材。当年栽留主干30厘米盆栽成活,萌发几根新枝。次年,以挂果代代枝条“劈接”,失败了;以后又几次嫁接,均告失败;今春又接,还是  相似文献   

2.
枸杞适应性强、不择土壤,在杭州地区6~10月多次开花,果实有光泽,既可观赏,又可药用、食用。观果期从11月初至次年2月,水份管理得当可为春节增添光彩。观果盆景的基本要求是多挂果。那么如何使枸杞盆景多挂果?根  相似文献   

3.
枸杞是制作中、小型观果盆景的好材料。野生枸杞地面部分绝大多数是较细的藤蔓,用来制作盆景的多为挖取地下部分,以根代干的。而挖掘出来的枸杞根部多呈上粗下细的特点,这与桩景造型下粗上细的要求相反。针对这个问题,这里介绍两种处理办法,与广大桩友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4.
●根部处理根部是树木的重要部分,也是鉴赏树木盆景的重要标准之一。理想的作品一般四面露根,没有露根的树是不完整的树。改作树木盆景时,当然不可忽视这个问题。除了在确定树木面向时要考虑到根的效果外,对于接近土面但未显露的根,要剔除上面的土,使其露出,但不要悬空,这样也有利于长粗;对于方向和位置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这是两件风格差异非常大的作品,一件稳稳当当的(下图),一件灵巧飞扬的(右图),各自的美都被表现得非常充分,正可谓是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杜海鸥收藏的罗汉松盆景,主干粗壮挺拔,昂扬向上,走势扎实稳健。桩的重心本来有些右倾,但创作者巧用提根在左边做了平衡,既增强了作品的动感,又让画面显得更稳当,有力度。云片也培育修剪得臻密浓郁,形成两大团浓重的色块,简洁,浑厚,很有绘画中泼墨大写意的效果,整件作品塑造了一位气宇轩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士形像,充满了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6.
雀梅     
读到徐长启先生的这组照片时,正值严冬数九,京城刚飘过大雪,又续凛冽寒风,打开照片,不夸张地说,似有一缕春风吹来,阴冷的冬日也晴朗了许多。那盆题为《春花秋果》的石榴盆景,半边树桩及主干已被剥蚀,但顽强生出的绿叶依然葱茏,结出的果实依然丰腴。尤其是让榴果呈流线型下垂的处理方法,使盆景更具有了观赏性。一颗颗黄澄澄的果实拖着细长柔美的枝条,错落有致地垂挂在盆景下方  相似文献   

7.
枸杞盆景     
盆景植物的栽培,一般地说有下列几点要求:短株、适应性强、易生根、生长慢、寿命长。这些是基本的,再就是要挑选叶小巧、花瓣美、根古怪、枝干奇,既耐修剪,又易于造型。观果类的盆景要求果实丰满、色泽夺目、果叶颜色分明,还要累累之果留宿枝头的时间较长,既可以观赏,又有食用价值。如金桔、石榴、向天椒、西红柿、枸杞等。。盆景中选择枸杞,作为观果植物来栽培,实属一举三得之事。枸杞又称枸杞菜、枸杞子,属茄科,是落叶蔓生灌木。它广布到全国各地,最出名的产地是甘肃,因此有甘枸杞之称。枸杞不怕旱、不怕碱、不怕阴。枸杞繁殖用播种、扦插、分株都可以。种子繁  相似文献   

8.
<正>苏健辉是一位高级园艺师,生于漳州。今年40多岁的他,致力于盆景艺术创作已有20余载。20多年间,他精心钻研岭南盆景各种树种的自然生长习性,以蓄枝截干的手法,创作出数十盆"根露、身明、枝清、叶茂"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盆景作品。其作品以顺其自然、舒展大  相似文献   

9.
植株的干和根是树桩盆景艺术美的主要所在。但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主干和露根难免因各种原因而受到损伤。另外,植株幼小时的一些小缺陷也可能会随时间的增长而发展得明显起来,直至影响盆景的观赏效果。盆景植物的主要生理缺陷有:片根(俗称鸡爪,指盆景的露根偏在一侧发育)、腰高(指主干部分因过长而失趣)、扁平干和基细(俗称小脚,指植株根颈部明显细于上部  相似文献   

10.
黄明山的雀梅盆景《出》,画面不同凡响。他的创意能否让我们在这个“绿色驿站”中悟出些点东西。请读者与我一起浏览吧! 这件雀梅原桩,以根代干,姿韵天然。若融以“因势利导”,一般选择“临水式”、“悬崖式”之造型;即使能够“因材施艺”,仍乏大气、帅气,意象亦平庸。可是,它一落到黄明山手里,却大大出人意料之外。作者细心有加,在此桩养胚过程中,敢于在主干弯曲度的迂回点留芽蓄枝。不但如此,他  相似文献   

11.
在榕树盆景的制作中,不管是选桩挑根,或植后提根、露根、或嫁接靠接补根,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现树根特有的形态美和气质美。而附石榕树的根系,则能最容易、最全面、最彻底体现盆景的根网美。  相似文献   

12.
这确是盆"出"得别具一格的小型雀梅盆景。它的造型似怪非怪,它只有一长挑侧枝却大气凛凛,可谓是怪树中的珍品。该树原来只有一弯柔的主干,从基部起就横卧边陲,旋即向上生长,重心严重飘出。此树的造型如按常规作法,不是将其主干略为竖起就是干脆倒挂成悬崖式。但从该树的头部来看,其结果都不会理想,无非只是一般的"盆栽"而已。作者从主干内侧中部培育出一与主干反方向的横向侧枝,该侧枝平直而前,如藏锋行笔,至逆锋收尾后向上出分枝,形成树冠。该盆景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只有这一横向长侧枝,作者大胆设计让它长到80多厘米,才在该树的整体结构上平衡了"雀梅"的重心,并在构图上留下了足够的想像空间,让人以虚代实去品味"无画处也皆画"的意境。该侧枝除了在运笔回收后形成的树冠与主干的顶冠上下顾盼呼应外,亦如武学上的用劲讲究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有往必收一样。可见,艺术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株连根连体一本双干黑松盆景。这类素材较为罕见,自然界也极少见。这盆作品,目前虽未成型,但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欣赏,都自成一景。我拍摄了一组照片,这里选发两幅。真所谓步移景换,仪象万千。该盆景四面露根,根与主干及每一个枝片的分布,都很协调和谐,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盆树的主干是造型的基础,它的基本形态关系到盆景造型的全局发展趋向,并将影响作品的整体构成形式。而对于植株又矮又小的微型盆景来说,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技法去改造盆树主干显得尤其重要。这里,介绍一则微型(小蜡)盆景(树高11厘米,横长13厘米)树体瘦身改造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我的盆友是一位年逾古稀的业余盆景爱好者,每当我走进他家超过200多盆松柏黄杨盆景庭院时,总被那一件件多彩多姿的作品激起浓厚的兴趣。这里向大家推荐两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昌冠先生虽属业余爱好,笔者浮浅看来,他制作的盆景至少有三点特色:一是主干走势稳重厚实,这与他的人品、胸襟、学养有着密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花卉盆景》2014,(12):49-49
乍一看,好似苍龙盘旋劲舞;细一观,又如群鹤展翅遨游。真柏盆景。以柔为美,柔中有刚。每个枝干的态势,都尽显动势之美。这盆真柏盆景,正是恰如其分地把大自然中柏树这种固有的和谐展现出来。根盘雄踞土面之上。回旋有力,稳重而不失美观。主干下部雄浑粗壮,稳如泰山。到中部猛然向左弯转,盘旋而上。树势向左偏重?不然。主干上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两个向右的粗枝起到了绝妙的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枸杞作为以观果为主制作桩景,确实受到广大盆景爱好者的青睐。今年第一期《中国花卉盆景》中徐锡伟同志提出“枸杞不宜摘叶”问题,本人经近几年初步实践,提出如下不同看法: (一)枸杞生命力和萌芽力强,具有耐寒而不耐  相似文献   

18.
时下盆景多追求高大威猛型,微型小型盆景较少。娇小玲珑的《玉屏丛林》是我省选送“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作品。它是退休老干部李冠乾近作。他用一株玉屏主树的根部伸展联接成十数株连根的丛林,运用绘画透视原理,使贴近画面的大小景树立于左侧,协调了全局走向,依次渐远渐小,营造出有深远感的立体画面。作者遵循美的形式法则,令参差错落的树群高低有序,疏密斜直的枝叶位置均衡。树丛间做到有机联系,既顾盼有情又远近相依和上下呼应,树的排列距离因疏密得体而形成节奏韵律。作品艺术地再  相似文献   

19.
盆景构图并非单纯的物体摆布,而应着眼于“布阵取势”。在自然界里,山有偏正欹斜,树有卧立悬垂,峰峦树石的风姿神态,那是客观世界的巧妙之功;而在盆景中,作者则须根据主题,充分利用素材,通过根、干、枝、叶等在完整画面中的空间划分和确定来获得。如作品《游龙探海》,构图采用直立横出势态,再配植一石,以达均衡。主干通过露根沿石而上,  相似文献   

20.
在盆景美学中,直线寓刚,曲线寓柔。一件好的作品必需要做到刚柔兼备,内外兼收。这样才能给人以美感。让人读出韵味。这件黑松盆景,主干曲中有直,苍古健劲,有柔有刚,是制作盆景较理想的素材。该桩景四面露根、裸根紧紧抓住土面,看上去似一棵饱经风霜的百年古树,桩材自根部起左拐向上成第一弯。在很短的一段树干上又回折成第二弯,短距离的急速四折,给弯曲的柔美中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