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环酸钙对红富士苹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调环酸钙对红富士苹果新梢生长的抑制效果,探讨生产中红富士苹果营养生长的调控应用,以长富2号为材料,花瓣脱落后喷施不同浓度及次数的调环酸钙,以喷清水为对照,分析对比调环酸钙对红富士苹果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调环酸钙1、2、3次,新梢生长量均与喷清水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效果与浓度相关,浓度250 mg/L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优于125 mg/L处理;单次喷施,前期新梢生长量有差异,但后期各浓度处理之间的新梢生长量无明显差异;间隔喷施调环酸钙2次和3次,其对新梢生长的抑制效果可延续。综合分析发现,调环酸钙不同浓度及不同次数处理的新梢生长量与喷清水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对试验的结果和成本比较分析,生产中可选择喷施250 mg/L调环酸钙1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调环酸钙对红富士新梢生长的抑制效果,为生产中红富士苹果营养生长的调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长富2号’为材料,花瓣脱落后喷施不同浓度及次数的调环酸钙,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对比调环酸钙对红富士苹果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浓度调环酸钙一次、两次、三次,新梢生长量均与对照有差异性显著(p<0.05),效果与浓度相关,浓度大于250 mg/L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优于125 mg/L的处理。单次喷施,前期新梢生长量有差异,但后期各浓度之间的新梢生长量并无明显差异,而间隔喷施调环酸钙二次和三次,其对新梢生长的抑制效果可延续。【结论】综合分析,发现不同浓度及不同次数处理的新梢生长量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的处理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从试验的结果和成本比较分析,生产中可选择喷施250㎎/L一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调环酸钙原药的急性毒性,为安全使用调环酸钙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按照我国现行《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规定的方法,以SD大鼠为对象,采用一次最大剂量法,对调环酸钙原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结果】调环酸钙原药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000mg/kg·BW,经皮LD50〉2000mg/kg·BW。【结论】调环酸钙对大鼠的急性经口、经皮毒性均属于低毒性,符合绿色农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幼苗徒长问题严重影响幼苗质量,因此,有效防止幼苗徒长对花椰菜育苗意义重大。该研究以花椰菜为试验对象,共设有9个处理,在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调环酸钙(Pro-Ca),研究对花椰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时间喷施一定浓度调环酸钙可有效抑制花椰菜幼苗株高,提高茎粗、生长函数(G值)、根冠比和壮苗指数,提升壮苗质量;此外还会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气孔导度,促进光合作用;但对花椰菜幼苗的根系形态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分析表明,A1B2组即幼苗齐苗时(播种后1周)施用150 mg·L-1调环酸钙效果最好。因此,合理施用调环酸钙可有效调控幼苗株型,提高幼苗素质,利于壮苗培育。  相似文献   

5.
阿维菌素对黄鳝及棘头虫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温静水试验法和体外杀虫试验法分别进行阿维菌素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和黄鳝体内棘头虫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黄鳝的24、48 h的丰致死浓度(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91 4 mg·L-1(0.079 9-0.104 6 mg·L-1)和0.074 5 mg·L-1(0.0655~0.084 8 mg·L-1),96 h 半致死浓度(95%可信区间)为0.067 8mg·L-1(0.059 8~0.0770mg·L-1),安全浓度(Sc)为0.006 8mg·L-1.阿维菌素对棘头虫24、48 h的半致死浓度(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53 9mg·L-1(0.0474~0.061 3mg·L-1)、0.045 2mg·L-1(0.040 7~0.052 6 mg·L-1),96 h半致死浓度(95%可信区间)为0.041 1 mg·L-1(0.036 2~0.046 7 mg·L-1),安全浓度(Sc)为0.004 1 mg·L-1.在养殖黄鳝过程中防治棘头虫时,阿维菌素的使用浓度可以选择在0.053 9~0.067 8mg·L-1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调环酸钙对轮台白杏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调环酸钙在轮台白杏生长发育调节中的作用,为有效控制轮台白杏营养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的化控技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轮台白杏开花后10 d,选取大枝分别用调环酸钙100、125、150和175 mg/L水溶液处理,以喷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组在新梢停长后的枝叶特性、光合速率,果实成熟后的品质,分析调环酸钙处理后对轮台白杏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喷施的最佳浓度。【结果】不同浓度调环酸钙的喷施处理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坐果率平均提高了4.85%。新梢长平均缩短了1.80 cm,新梢节间长平均缩短了0.50 cm,新梢基部粗度平均增加了0.10 cm。叶片长平均缩短了0.52 cm,叶片宽平均增加了0.65 cm,叶面积平均增加了0.85 cm2。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了4 SPAD,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增加了0.83 μmolCO2/(m2·s)。果实单果重平均增加了1.42 g FW,果实硬度平均增加了1.11 kg/ cm2,果实可滴定总酸含量平均增加了0.69 g/kg FW,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浓度中,125 mg/L的调环酸钙喷施处理后效果最佳。【结论】轮台白杏落花后10 d叶面喷施125 mg/L调环酸钙能够有效抑制枝叶的旺长,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增加果实单果重、硬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方法,对仙客来无土栽培营养液中氮磷钾元素进行最佳浓度组合和适宜浓度范围的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氮磷钾最佳浓度组合为300mg·L-1、60mg·L-1、325mg·L-1,其叶面积高达1924·75cm2,适宜的浓度使用范围分别为263·4~300mg·L-1、20~60mg·L-1、250~325mg·L-1。生殖生长期氮磷钾最佳浓度组合为175mg·L-1、60mg·L-1、400mg·L-1,初花期一次性开放花朵数达34朵,氮磷钾适宜的浓度范围分别为50~175mg·L-1、20~60mg·L-1、100~400mg·L-1。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调环酸钙原药的急性毒性,为安全使用调环酸钙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按照我国现行《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670-1995)规定的方法,以SD大鼠为对象,采用一次最大剂量法,对调环酸钙原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结果】调环酸钙原药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000 mg/kg·BW,经皮LD50>2000 mg/kg·BW。【结论】调环酸钙对大鼠的急性经口、经皮毒性均属于低毒性,符合绿色农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调环酸钙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调环酸钙用量对棉花植株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棉花品种‘新陆早4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处理,包括10 g/hm~2调环酸钙(T1)、20 g/hm~2调环酸钙(T2)、30 g/hm~2调环酸钙(T3)、40 g/hm~2调环酸钙(T4)、750 g/hm~2化学封顶剂(C)和对照(CK)共6个处理,比较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喷施下棉花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解析株高、生物量积累、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调环酸钙处理在改善棉花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及提升产量、改善品质上均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中,处理T3和C的籽棉产量最高,分别较CK增加11.83%和36.32%,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等整体效果也最优。综上,喷施30 g/hm~2的调环酸钙能够有效降低株高、提高植株生物量、单铃重及改善纤维品质,其效果仅次于化学打顶处理。  相似文献   

10.
张燕  任磊  代红军 《西北农业学报》2014,23(11):110-117
为了探索浆果生长期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杨酸和乙烯利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贺兰山东麓产区玉泉营4a生梅鹿辄葡萄为试材,在葡萄浆果生长期设置50、100、200 mg·L-1的水杨酸和300、600、900mg·L-1的乙烯利处理,研究不同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总酚、单宁以及总花色素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可有效提高果实品质,且影响显著。其中经600 mg·L-1乙烯利处理果实的总糖、总酚、总花色素分别较对照提高10.76%、22.32%、39.96%;尤其经100mg·L-1水杨酸处理的效果更明显,果实的总糖、总酚、单宁较对照分别提高13.64%、44.24%、44.74%。说明,100mg·L-1水杨酸及600mg·L-1乙烯利处理最有利于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小蓟,以小蓟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探讨2,4-D、6-BA以及NAA三种激素对小蓟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2,4-D最佳浓度范围为0.6~1.0mg·L-1;6-BA最佳浓度范围为0.6~1.0mg·L-1;NAA最佳浓度范围为2.4~2.6mg·L-1。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在MS+2,4-D 1.0mg·L-1+6-BA 1.0mg·L-1+NAA 2.4mg·L-1培养基中,小蓟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3种激素不同程度上促进小蓟愈伤组织的形成及生长。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施多效唑对葡萄营养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测定及病害自然鉴定的方法,针对多雨地区秦龙大穗葡萄发病严重且枝蔓易徒长这一缺点,研究了葡萄生长前期叶面喷布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其新梢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及葡萄霜霉病和黑痘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生长前期叶面喷施1 000mg·L-1浓度的多效唑,可显著抑制葡萄新梢生长,提高对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以及叶绿紊的含量,这有助于提高葡萄植株的光合效率,促进葡萄的哪生殖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建议较大面积试验后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滨梅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滨梅(Prunus maritima Marshall)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浓度、碳源、光照度对滨梅不定芽增殖和生长均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滨梅组织培养中,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0.5 mg·L-1TDZ;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3 mg·L-1TDZ+0.1 mg·L-12,4-D;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1NAA。培养基以质量浓度为30 mg·L-1的葡萄糖为碳源,光照度为3 000 lx。  相似文献   

14.
赤霉素对无核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葡萄生产中合理使用赤霉素,研究花前花后使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葡萄果粒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5d用50mg·L-1+花后9d用200mg·L-1的赤霉素处理可有效的增大果粒纵横径,进而增大果粒重和产量。喷施赤霉素,还可使鲜果硬度增大,耐贮运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三十烷醇对杏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杏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TA)溶液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杏树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胞间CO2浓度(Ci)均表现为"双峰"型,Pn、Gs和Tr日平均值表现为1.0mg·L-1>0.5mg·L-1>0.3mg·L-1>0.1mg·L-1>CK>3.0mg·L-1,Ci日平均值则表现为3.0mg·L-1<1.0mg·L-1<0.5mg·L-1<0.3mg·L-1<0.1mg·L-1相似文献   

16.
以自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硼浓度为0~400 mg·L-1的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种群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硼(≤50 mg·L-1)会提高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大浮游植物多样性;高浓度的硼(≥100 mg· L-1)会降低浮游植物生物量,减小生物多样性;蓝藻门的皮状席藻和微小平裂藻对硼耐受性最强,可以在硼浓度为400 mg· L-1的水体中存活并成为优势种.低浓度硼对某些淡水浮游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硼则有抑制作用.随水体中硼浓度升高,耐受性弱的浮游植物种类的优势地位逐渐被高耐受物种取代.  相似文献   

17.
为进行银盾鱼病害防治药物的选择及安全性评价,研究17种常用渔药物对银盾鱼稚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17种药物对美国银盾鱼的安全浓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食盐(220 mg·L-1)、乙酰甲喹(16.75mg·L-1)、百虫克(10.72mg·L-1)、霉菌净(7.98mg·L-1)、氟苯尼考(7.52mg·L-1)、甲苯咪唑(3.44mg·L-1)、甲醛(3.16mg·L-1)、高聚碘(1.94mg·L-1)、高锰酸钾(1.07mg·L-1)、鱼虫克星(0.76mg·L-1)、小瓜指环净(0.39mg·L-1)、敌百虫(0.35mg·L-1)、拜特虫清(0.32mg·L-1)、新伊维(0.3mg·L-1)、三氯异氰脲酸钠(0.06 mg·L-1)、拜特鱼虫敌(0.03 mg·L-1)、硫酸铜(0.028mg·L-1)。甲苯咪唑、百虫克、敌百虫、拜特鱼虫敌、拜特虫清、新伊维、小瓜指环净、高聚碘、霉菌净、氟苯尼考、乙酰甲喹的安全浓度分别接近或高于常用剂量,可安全使用;三氯异氰脲酸钠、甲醛、高锰酸钾、鱼虫克星和食盐的安全浓度低于常用剂量,应谨慎使用;硫酸铜的安全浓度显著低于常用剂量,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不同大量元素以及不同的激素组合对化州橘红离体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3/4MS培养基,其中6-BA质量浓度为0.6~0.8 mg·L-1和NAA质量浓度为0.8~1.2 mg·L-1的组合,芽的增殖率较高.当培养基中6-BA,NAA,GA3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3,0.6,0.3 mg·L-1时可以使丛生芽继代...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对黄瓜及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在黄瓜二叶期进行浓度为10,20,50 mg·L-1多效唑处理,在番茄三叶期进行浓度为5,10,20 mg·L-1多效唑(PP333)处理。结果表明:黄瓜喷施20 mg·L-1、番茄喷施5 mg·L-1浓度的药液效果最为适宜,该浓度下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幼苗地上部的徒长,促进幼苗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20.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别进行5 mg·L~(-1)、10 mg·L~(-1)和15 mg·L~(-1)臭氧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臭氧处理在0±0.5℃下对其防腐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浓度的臭氧处理均能降低葡萄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硬度的下降。除15 mg·L~(-1)臭氧处理有加速葡萄呼吸作用外,5 mg·L~(-1),10 mg·L~(-1)的臭氧处理可以抑制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抑制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降低膜脂的过氧化性。与对照相比,其中10 mg·L~(-1)的臭氧处理对葡萄的贮藏防腐效果明显,臭氧作为抑菌剂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