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钾肥不同施量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人钾肥(K20)4.5kg/667m。的处理K1.5获得单产613.6kg/667m2,比K2、K3、Kl、K4、K0处理分别增产了0.1%、0.8%、1.1%、2.6%、2.7%;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颖花数以及干物质产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百分比、钾肥利用率均较高。试验条件下的适宜施钾量(I(20)为3.0-4.5kg/667m2。  相似文献   

2.
以"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磷肥不同施量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入磷肥可促进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颖花数、干物质积累量以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的增加。磷肥(P2O5)施入量6.0 kg/667 m2的处理P2获得单产594.8 kg/667 m2,比P1.5、P1、P3、P4、P0处理分别增产了0.7%、2.0%、2.2%、4.6%、5.3%。  相似文献   

3.
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磷肥不同施量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P2O5)施入量5.2 kg/667 m2的处理P1.5获得了单产726.5 kg/667 m2,比P2、P3、P1、P4、P0处理分别增产了0、0.7%、1.1%、2.9%、3.9%,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颖花数、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干物质产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百分比、磷肥利用率、磷肥生产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磷钾肥不同施入量对水稻新品种盐粳2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入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大,各处理比其平均单产增幅-15.3%~8.0%,磷肥各处理比其平均单产增幅-2.9%~1.7%,钾肥各处理比其平均单产增幅-3.3%~1.8%。同时根据氮、磷、钾肥施入量对盐粳218产量影响的函数方程求得与该品种高产高效栽培相配套的氮(N)、磷(P2O5)、钾肥(K2O)适宜施入量为16~20 kg/667 m2、6.5~8.5 kg/667 m2、5.0~7.0 kg/667 m2。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新品种盐粳218可获得598.3~625.0 kg/667 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旱地冬小麦施用钾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研究了豫西褐土区旱地冬小麦施用钾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施钾量(K2O)在0~112.5 kg/hm2的范围内,随施钾量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各生育期总茎数及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施用钾肥对旱地冬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7.9%~15.7%,最高产量(4 336kg/hm2)的施肥量(K2O)为114.2 kg/hm2,经济最佳产量(4 275.7 kg/hm2)的施肥量为77.4kg/hm2。  相似文献   

6.
覆膜与钾肥互作对油葵产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半干旱区油葵高产高效的最佳栽培措施,2015-2017年以油用向日葵(陇葵杂3号)为材料,研究3个覆膜栽培条件及4个钾肥水平条件下的油葵产量和钾肥利用效率。3个栽培模式分别为露地、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双垄沟播+补灌。4个钾肥水平分别为0、48、84和120kg/hm2。调查籽粒产量和干物质积累,计算钾肥吸收利用,结果表明:覆膜与钾肥互作显著影响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和钾肥利用效率,且两者互作效应显著;栽培方式对上述三者的影响均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补灌>全膜双垄沟播>露地,且差异显著;与露地相比,全膜双垄沟播+补灌和全膜双垄沟播处理油葵籽粒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70.1%和103.9%、184.3%和143.7%。各施钾处理籽粒产量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不施钾,表现为K120>K84>K48>K0,施钾处理间除120与K84外,籽粒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钾肥偏生产力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利用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以84kg/hm2时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利用效率最大。油葵产量与钾肥农学效率和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综上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和施钾量为84kg/hm2是半干旱区油葵适宜种植模式,且补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钾肥用量在虎林地区水稻上的应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氮肥、磷肥用量的条件下,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稻瘟病、褐变穗的病穗率有所下降。与K0处理相比,稻瘟病发病率下降2%~10%,褐变穗发病率下降6%~14%。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有增加的趋势。与K0处理相比,处理K3增产91.9 kg/667 m2,增产15.7%。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钾量级对寒地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洋  陈秋雪 《北方水稻》2012,42(4):26-28
试验研究不同施钾量级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钾量(K2O)为5.25 kg/667m2时,水稻产量最高为635.6 kg/667 m2;当施钾量为3.5 kg/667 m2时,品质各项指标均较好,可以确定施钾量在3.5~5.25kg/667 m2时产量及品质各项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施入量12.0、15.0、18.0、21.0、24.0 kg/667 m2对水稻新品系盐粳377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21.0 kg/667 m2的处理获得单产629.2 kg/667 m2,比5、3、2、1处理分别增产了0.7%、3.1%、7.6%、13.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处理主茎叶片数、单位面积最高茎蘖数与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随之增加,各处理茎蘖成穗率、有效叶面积率、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收获指数、结实率、千粒重随之降低,各处理每穗成粒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则表现为先增后减。结合该品种的大面积示范结果,与盐粳377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相配套的适宜施氮量(N)20.0 kg/667 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丰47"水稻品种为试材,采取小区试验与大面积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对土壤养分、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可降低耕层土壤pH值与含盐量,增加土壤碱解N、速效P2O5含量,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群体叶面积指数与高效叶面积率,增加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百分比。G(增施抗盐碱剂5.0 kg/667 m2)、H(增施抗盐碱剂10.0 kg/667 m2,N、P2O5、K2O施入量减少10%)、I(增施抗盐碱剂10.0 kg/667 m2,N、P2O5、K2O施入量减少20%)处理的水稻产量659.8、636.7、609.9kg/667 m2,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5.2%、1.5%、-2.8%。可见增施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可降低耕层土壤盐碱危害,活化土壤营养成份,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置12.0、15.0、18.0、21.0、24.0 kg/667 m~2施氮量,探讨氮肥运筹对水稻新品种桥科95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主茎叶片数、单位面积最高茎蘖数、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剑叶净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高;茎蘖成穗率、有效叶面积率、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收获指数、结实率、千粒重随之降低;每穗成粒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则表现为先增后减。施氮量为21.0 kg/667 m~2处理获得最高单产702.5 kg/667 m~2,较其他处理分别增产17.2%、11.14%、5.4%及2.54%。  相似文献   

12.
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及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11个大田试验研究了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养分含量、养分累积量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K2O)60、120和180kg/hm2与不施钾相比平均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6.8%、21.6%和19.8%,籽粒含钾量增加2.9%、9.1%和7.8%,植株地上部钾素总累积量提高42.9%、63.0%和82.2%。说明施钾能提高油菜籽产量、提高油菜对钾素吸收和累积。油菜钾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表观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100kg籽粒需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综合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钾肥高产高效生产的适宜推荐范围为60~120kg K2O/hm2。  相似文献   

13.
钾肥施用量对早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水稻产量、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能显著提高稻谷、稻草和总生物产量,且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施钾有利于提高水稻株高、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当施钾量为K2O 0~90 kg/hm2时,净收入随施钾量的提高而提高,而施钾量高于90 kg/hm2时,净收入反而降低。通过拟合钾肥用量和产量的肥效方程,得出当施钾量为89.8 kg/h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在施猪粪22 500 kg/hm2的条件下,推荐该地区早稻的钾肥适宜施用量范围为K2O 75~105 kg/hm2。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旱作马铃薯干物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6,(5):282-288
在宁夏干旱半干旱地区,以不同氮磷钾组合施肥方式为主要试验因子进行田间试验,对全生育期马铃薯单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含量进行测定,探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施方式下干物质与养分吸收累积规律。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马铃薯单株干物质累积呈"慢-快-慢-快-慢"的增长模式;各器官干物质累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块茎叶地上茎地下茎根;各处理单株干物质累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_2P_2K(214-6-7 kg/667m~2)有机肥(2 t/667m~2)N_2P_2K(014-6-0 kg/667m~2)N_2P_0K(214-0-7 kg/667m~2)N_0P_2K(20-6-7 kg/667m~2)N_0P_0K_0(0-0-0 kg/667m~2);不同处理马铃薯干物质总累积量均呈"S"形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方程。各处理生产1 000 kg马铃薯块茎所需氮(N)、磷(P_2O_5)、钾(K_2O)养分量分别在3.89~6.67,1.40~1.55和6.89~10.83 kg,生产1 000 kg马铃薯块茎所需三要素(N:P_2O_5:K_2O)比例平均为1:0.30:1.61。  相似文献   

15.
在栽培管理条件一致,氮磷等营养元素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钾肥试验,结果表明:新洋农场啤酒大麦最高产量施钾量为5.0 kg/667 m2,产量为446.0 kg/667 m2;最佳经济施钾量为2.5 kg/667 m2,产量为441.9 kg/667 m2,并求得啤酒大麦钾肥系数为0.2178,啤酒大麦钾肥临界值为115 mg/kg,为啤酒大麦科学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曾新明 《福建稻麦科技》2012,30(4):27-29,39
2010年在武平县城厢镇灰砂泥田土壤上进行烟后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22.4%,磷、钾肥增产效果较小,增产率分别为1.8%和1.5%。烟后稻最佳施氮(N)量为7.90kg/667m2、施磷(P2O5)量为1.19 kg/667m2、施钾(K2O)量为5.12 kg/667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播量、移栽基本苗对水稻新品种盐粳218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播量可使盐粳218秧苗的干物重、充实度、带蘖率增加。处理A1B4的单产为604.4 kg/667 m2,比A3B6、A1B2、A2B3、A3B4、A1B3、A2B5、A2B4、A3B5处理分别增产了7.8%、7.0%、4.7%、3.2%、2.6%、2.2%、1.3%、1.3%,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均较高。在播量100、200、300 g/m2前提下,对应移栽基本苗4.5万~5.5万/667 m2、5.5万~6.5万/667 m2、6.0万~7.0万/667 m2均可使盐粳218获得较高的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荷兰15’为供试马铃薯品种,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设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常规施肥为对照,通过对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含量的分析,得出马铃薯获得目标产量时的最少肥料用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最高的处理为减肥处理7,具体施肥量为尿素21 kg/667m~2,重过磷酸钙22 kg/667m~2,硫酸钾98 kg/667m~2,该组合处理下马铃薯产量是3 490 kg/667m~2,比对照减产1.22%,但化肥用量比对照减少34.7%,商品薯率达到96.7%,高于对照处理,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处理7的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最高,达到17.23%。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析得出,马铃薯获得目标产量时施肥水平的最优组合为尿素56 kg/667m~2,重过磷酸钙22 kg/667m~2,硫酸钾98 kg/667m~2。  相似文献   

19.
大豆对氮、磷、钾的平衡吸收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北丰-14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大豆在不同密度、施肥量处理下,氮、磷、钾平衡吸收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在生育期中植株氮、磷、钾积累量间以及三要素与干物质积累量间均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单产200kg/667m2大豆群体,每生产100kg大豆籽粒需N 8.32kg,P2O5 2.20kg,K2O 3.21kg;N∶P2O5∶K2O=1∶0.26∶0.39.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简比试验,研究稻草还田条件下不同施钾水平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钾肥,施用K2O 3~9 kg/667m2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作用,增施钾肥有利于水稻增产,增产率达8.2%~12.3%,以施K2O6 kg/667m2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